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17年版)》)[1]中最重要的概念,也是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灵魂。本课程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和价值,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学业质量、教学方式、学习评价等,换言之,本课程所有的教学环节都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设计和实践。把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好了,就是把学生培养好了,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针对具体的课程而言,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等,即所有的课程都要努力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而开展教学。只要所有的课程都通过各自的学科教育教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就能真正获得全面发展,未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才能把学生当成人而不是当成机器来培养,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先天形成的,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形成的,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知识和技能不等于学科核心素养,更不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部,只是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和技能会逐渐生疏或淡忘,但学科核心素养会伴随学生终生,并影响着个体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在学校中学的篮球和足球等知识和技能可能会生疏和淡化,但学生在学校中通过运动的学练所形成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但使学生学习适合其年龄的新的运动项目变得更加容易,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在各方面更好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对人的终身体育和终身发展具有长远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单纯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品格和能力才能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并对各个核心素养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说明。
1.运动能力
《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由此可见,运动能力反映的是一名学生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表现,一名学生只有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协调发展,才能有良好的运动表现。因此,每堂体育课都应该是重视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三个方面并将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的教学,而不是将三个方面割裂开来分散在每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关于体能发展的问题,鉴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30多年持续下降的现状,《课程标准(2017年版)》既列出一个模块用于学生的体能学练,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体能练习的基本原理、原则和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又要求在运动技能系列模块教学时每堂课都要安排10min专门的时间引导学生练习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能发展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关于技战术能力,不但重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强调学生战术能力以及展示和比赛能力的培养,真正使学生学练某项运动全部内涵,而不是只学某项运动的几项技术。关于心理能力,众所周知,运动特别是竞争性、对抗性的激烈运动,心理因素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反过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如果仍是几十年不变的每堂课仅进行单个技术的教学,不改变“知识中心论”和“运动技术中心论”的观点,则不可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2.健康行为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健康行为是增進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本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以增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要学生懂得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学练,而且要重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
3.体育品德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体育运动既是身体的活动,也是心理和社会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也能培养学生的精神意志和促进其社会化发展,这是本课程具有的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特征。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体育教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要重视通过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品格。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品格既有助于学生在运动中的良好表现,也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此外,《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三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也作了阐述,指出:“上述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并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显然,三个学科核心素养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未来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来展开,教学的“开始”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教学的过程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的“结束”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评价。通过高中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与学,所有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都得到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当然,要防止在教学中将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割裂开来教学的现象,即绝对不能出现这堂课教运动能力,下堂课教健康行为,再下堂课教体育品德的现象,而是强调每堂课都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三方面进行,通过有效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2017年版)》具体描述了本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高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所达成的总体结果,分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高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在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各自所达成的具体结果。
1.总目标
《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课程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
总目标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精神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在课程目标层面处于最上位,属于宏观的期望和要求,也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统一,是对每一名高中学生通过3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最终要达到的行为结果的总体要求。一些人认为,在课程总目标中缺乏运动技能和体能的目标。笔者认为,课程总目标比较宏观,更应该上位,着重描述学生的体育行为,且运动技能和体能的目标在分目标以及内容要求中已有相应的表述。此外,“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包含了“运动技能和体能”。
2.分目标
《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各自的具体目标。
运动能力的分目标是:“高中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重点是发展体能、运用技能和提高运动认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和比赛活动,显著提高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掌握和运用选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作出合理的评价;了解和分析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能力。”运动能力的分目标不但强调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更强调运用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因为如果像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碎片化教学,只是强调学生学习和掌握单个知识和技术,而不会运用运动知识和技术,更不会进行一项完整的运动,这样的学习是无意义的,是不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益处的。运动能力的分目标不但强调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强调体能水平的提高,使学生体能和技能协调发展;不但强调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还强调学生对所学运动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以及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情境中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运动能力的目标集中体现在体能发展、技能运用和运动认知三个方面。
健康行为的分目标是:“高中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重点是锻炼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形成基本健康技能,学会自我健康管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与合作,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健康行為的分目标不但强调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而且强调学生基本健康技能的形成,因为只有体育锻炼与基本健康技能(如,合理膳食和营养、合理的作息、有效预防疾病等)有机结合,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才能增进健康;不但强调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而且强调学生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提高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健康幸福。一些人认为,健康行为需要除体育学科以外其他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建议删除健康行为,将健康行为和体育密切的相关内容合并至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笔者认为,虽然学生的健康行为受多个学科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至少在学校教育领域中,谈起健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此外,本课程名称是体育与健康,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体育为健康,正如本课程性质中所指出的本课程“以增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二是本课程融合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专门的18学时作保证。体育只有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学会健康管理。
体育品德的分目标是:“高中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点是积极进取、遵守规则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和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体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运动技能获得,而且对培养人的精神、品格和道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现在还停留在体育只是让学生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术的认识层面,那是典型的狭隘体育观,也大大降低了体育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更不可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复杂的对抗练习情境和比赛情境以及挑战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品格和道德。 三、结语
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本课程的崇高追求,学科核心素养既是本课程的出发点,也是本课程的落脚点。因此,高中学段的教学计划、模块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都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对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判断也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状况评价。
课程目标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这是从全国的角度对所有学生提出的基本目标;学校层面还需要根据《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课程目标并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细化为学段学习目标、模块学习目标和课堂学习目标。换言之,从《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目标到课时教学计划的学习目标应该是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并通过层层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广大体育教师长期用心去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季浏,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体育界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位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首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首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修订组组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学科组组长,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副主任等。
主编出版著作和教材30多部,在國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20项,其中主持的“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的“体育锻炼对国民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和“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研究”分别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主持的“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获得教育部一级财政项目的资助。主编出版国家级中小学和高校《体育与健康》教材20多本,主持的”体育心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的“体育理论教学团队”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持的“体育教育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业,领衔完成的“中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独著的《论面向学生的中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
一、学科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针对具体的课程而言,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等,即所有的课程都要努力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而开展教学。只要所有的课程都通过各自的学科教育教学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就能真正获得全面发展,未来我国的教育教学才能把学生当成人而不是当成机器来培养,真正回归教育的本质。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不是先天形成的,主要是通过后天的教育形成的,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育教学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知识和技能不等于学科核心素养,更不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部,只是核心素养的一个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和技能会逐渐生疏或淡忘,但学科核心素养会伴随学生终生,并影响着个体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随着年龄的增大,学生在学校中学的篮球和足球等知识和技能可能会生疏和淡化,但学生在学校中通过运动的学练所形成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但使学生学习适合其年龄的新的运动项目变得更加容易,而且也有助于学生在各方面更好地发展。学科核心素养对人的终身体育和终身发展具有长远的积极作用。由此可见,单纯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是远远不够的,品格和能力才能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根据国际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趋势,结合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实际,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并对各个核心素养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了说明。
1.运动能力
《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运动能力是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等在身体活动中的综合表现,是人类身体活动的基础。运动能力分为基本运动能力和专项运动能力。基本运动能力是从事生活、劳动和运动所必需的能力;专项运动能力是参与某项运动所需要的能力。运动能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与比赛。”由此可见,运动能力反映的是一名学生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而不仅仅是某一方面的表现,一名学生只有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协调发展,才能有良好的运动表现。因此,每堂体育课都应该是重视体能、技战术能力和心理能力三个方面并将三个方面有机结合的教学,而不是将三个方面割裂开来分散在每一堂课中进行教学。关于体能发展的问题,鉴于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30多年持续下降的现状,《课程标准(2017年版)》既列出一个模块用于学生的体能学练,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体能练习的基本原理、原则和多种多样的练习方法;又要求在运动技能系列模块教学时每堂课都要安排10min专门的时间引导学生练习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能发展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关于技战术能力,不但重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强调学生战术能力以及展示和比赛能力的培养,真正使学生学练某项运动全部内涵,而不是只学某项运动的几项技术。关于心理能力,众所周知,运动特别是竞争性、对抗性的激烈运动,心理因素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反过来,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如果仍是几十年不变的每堂课仅进行单个技术的教学,不改变“知识中心论”和“运动技术中心论”的观点,则不可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
2.健康行为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健康行为是增進身心健康和积极适应外部环境的综合表现,是提高健康意识、改善健康状况并逐渐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关键。健康行为包括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作息和卫生习惯,控制体重,远离不良嗜好,预防运动损伤和疾病,消除运动疲劳,保持良好心态,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能力等。健康行为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掌握与运用、情绪调控、环境适应。”本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以增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仅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还要学生懂得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学练,而且要重视健康教育的教学。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教学有机结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健康行为的形成。
3.体育品德
《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体育品德是指在体育运动中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以及形成的价值追求和精神风貌,对维护社会规范、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具有积极作用。体育品德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三个方面:体育精神包括自尊自信、勇敢顽强、积极进取、超越自我等;体育道德包括遵守规则、诚信自律、公平正义等;体育品格包括文明礼貌、相互尊重、团队合作、社会责任感、正确的胜负观。体育品德的具体表现形式为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体育运动既是身体的活动,也是心理和社会的活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也能培养学生的精神意志和促进其社会化发展,这是本课程具有的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特征。因此,要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体育教育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要重视通过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品格。良好的体育精神和品格既有助于学生在运动中的良好表现,也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此外,《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三个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也作了阐述,指出:“上述三个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联系密切、相互影响,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得以全面发展,并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过程中整体发挥作用。”显然,三个学科核心素养既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未来本课程的教育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科核心素养来展开,教学的“开始”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教学的过程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进行,教学的“结束”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来评价。通过高中三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与学,所有学生在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都得到全面和协调的发展。当然,要防止在教学中将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割裂开来教学的现象,即绝对不能出现这堂课教运动能力,下堂课教健康行为,再下堂课教体育品德的现象,而是强调每堂课都要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三方面进行,通过有效的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二、课程目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课程标准(2017年版)》具体描述了本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高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所达成的总体结果,分目标是期望学生通过高中三年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在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各自所达成的具体结果。
1.总目标
《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课程总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喜爱运动,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树立健康观念,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遵守体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塑造良好的体育品格,发扬体育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规则意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学科核心素养协调和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在未来发展中应具备的体育与健康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形成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充满活力的人生态度,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为新时代健康文明生活做好准备。”
总目标充分体现了“立德树人”的精神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在课程目标层面处于最上位,属于宏观的期望和要求,也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有机统一,是对每一名高中学生通过3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最终要达到的行为结果的总体要求。一些人认为,在课程总目标中缺乏运动技能和体能的目标。笔者认为,课程总目标比较宏观,更应该上位,着重描述学生的体育行为,且运动技能和体能的目标在分目标以及内容要求中已有相应的表述。此外,“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和锻炼,增强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体育实践能力”的表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包含了“运动技能和体能”。
2.分目标
《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提出总目标的基础上,分别提出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各自的具体目标。
运动能力的分目标是:“高中学生运动能力发展的重点是发展体能、运用技能和提高运动认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和比赛活动,显著提高体能与运动技能水平,掌握和运用选学运动项目的裁判知识和规则,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或合作制订和实施体能锻炼计划,并对练习效果作出合理的评价;了解和分析国内外的重大体育赛事和重大体育事件,具有运动欣赏能力。”运动能力的分目标不但强调学习和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更强调运用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因为如果像传统的体育教学只重视碎片化教学,只是强调学生学习和掌握单个知识和技术,而不会运用运动知识和技术,更不会进行一项完整的运动,这样的学习是无意义的,是不会给学生的发展带来益处的。运动能力的分目标不但强调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强调体能水平的提高,使学生体能和技能协调发展;不但强调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还强调学生对所学运动的认知、理解和评价以及运用综合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情境中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运动能力的目标集中体现在体能发展、技能运用和运动认知三个方面。
健康行为的分目标是:“高中学生健康行为的养成重点是锻炼习惯、情绪调控和适应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校内外的体育锻炼,掌握科学锻炼方法,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形成基本健康技能,学会自我健康管理;情绪稳定、包容豁达、乐观开朗,善于交往与合作,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改善身心健康状况,提高生存和生活的能力。”健康行為的分目标不但强调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和习惯的养成,而且强调学生基本健康技能的形成,因为只有体育锻炼与基本健康技能(如,合理膳食和营养、合理的作息、有效预防疾病等)有机结合,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才能增进健康;不但强调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而且强调学生要珍爱生命、热爱生活,提高学生的生存和生活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健康幸福。一些人认为,健康行为需要除体育学科以外其他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完成,建议删除健康行为,将健康行为和体育密切的相关内容合并至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笔者认为,虽然学生的健康行为受多个学科或多种因素的影响,但至少在学校教育领域中,谈起健康,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此外,本课程名称是体育与健康,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体育为健康,正如本课程性质中所指出的本课程“以增进高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标”;二是本课程融合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专门的18学时作保证。体育只有与健康教育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技能,并使学生学会健康管理。
体育品德的分目标是:“高中学生体育品德培养的重点是积极进取、遵守规则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自尊自强,主动克服内外困难,具有勇敢顽强、积极进取、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正确对待比赛的胜负,胜不骄、败不馁;胜任不同的运动角色,表现出团队合作和负责任的行为;遵守规则,文明礼貌、尊重他人,具有公平竞争的意识和行为。”体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身体发展、运动技能获得,而且对培养人的精神、品格和道德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现在还停留在体育只是让学生增强体质、掌握运动技术的认识层面,那是典型的狭隘体育观,也大大降低了体育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和价值,更不可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因此,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中,要通过创设复杂的对抗练习情境和比赛情境以及挑战性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品格和道德。 三、结语
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本课程的崇高追求,学科核心素养既是本课程的出发点,也是本课程的落脚点。因此,高中学段的教学计划、模块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施都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进行,对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质量的判断也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形成的状况评价。
课程目标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这是从全国的角度对所有学生提出的基本目标;学校层面还需要根据《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课程目标并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细化为学段学习目标、模块学习目标和课堂学习目标。换言之,从《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课程目标到课时教学计划的学习目标应该是越来越具体化,越来越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并通过层层目标的达成促进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广大体育教师长期用心去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季浏,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体育界首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首位中组部“万人计划”首批国家级教学名师、首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首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站长,“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修订组组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学科组组长,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副主任等。
主编出版著作和教材30多部,在國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主持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近20项,其中主持的“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研究”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的“体育锻炼对国民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和“体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研究”分别被列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主持的“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获得教育部一级财政项目的资助。主编出版国家级中小学和高校《体育与健康》教材20多本,主持的”体育心理学“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主持的“体育理论教学团队”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主持的“体育教育专业”获国家级特色专业,领衔完成的“中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独著的《论面向学生的中国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