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些年,由于过度开采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温室效应严重,地震、水灾、旱灾频发,这些自然灾害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生态林业工程作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得到了林业部门的重视。
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对策
林业生态工程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要求,形成了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的实施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防护林的建设,同时也加强了对地区水土流失和荒漠阿化的综合治理。所以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现状
1.1生态林业的建设与市场发展存在脱节现象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尤其是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片面发展城市和地区经济而忽略了对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因此我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建立其相对执行有效、内容规范的林业发展经济体系,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旧的体制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使得生态林业建设和市场发展出现断层脱节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林业的种植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种植技术做指引,人工林的营造缺乏生态多样性,难以抵御各种病虫害;二是林业营销模式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降低了林业种植和管理人员的参与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林业的发现。
1.2国家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投入的资金不足
我国的地域广阔,需要进行生态建设的地域也十分广,因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虽然我国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林业生态建设所耗费的时间长,需要消耗资金的地方太多,使得资金仍然十分欠缺。通常情况下,我国相关的林业建设部门,会通过评估选择重点建设地区和重点项目,在这些重点项目中投入充足的资金,不能及时改善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资金尤为缺乏。
1.3群众的法制观念不强
首先我国虽然制定了多部与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生态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宣传和推广工作不足,在一些相对偏僻的林区人们很难了解到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加上地方政府的不重视导致了人们对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破坏林区生态环境、乱砍滥伐是违法行为。其次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林业技术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造林方法逐渐得到应用并且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而原有的法律法规更新速度较慢,因此当生态林业遭到破坏时,原有的法律法规很难为此提供制度保证。
1.4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不高
在造林的过程中,很多地区都采取散乱作业的方式,因而施工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造林的过程中,由于树种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使得树木的存活率相对较低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林区作用。除此之外,在抵抗病虫方面,质量也存在欠缺,使得林业的生态效益不能及时发挥。
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以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坚持和贯彻落实国家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社会自然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寻找到均衡点,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并且不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要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理论,广泛传播,大力弘扬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除此之外,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经济的协调性、综合性以及整体性,抛弃原有传统的错误思想观念,追求生态与社会的综合效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由于生态反作用于社会经济,所以,生态的改善自然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
2.2加大投资
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全面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对相关的投资人或单位予以相应的便利,加大对林业的资金投入,促进生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制定专门的政策制度,确保每一项资金都能够落到实处。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合作是主流,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还应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并在全国实施。
2.3通过科学技术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林业科技创新体制,这一体制是伴随着林业科技体制改革而产生的。必须以科技为核心和效益为目的,旨在促进林业生产力的提高。此外,还要加强林业基础以及其应用研究,为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空间,不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2.4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广大群众。要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身生态环境建设。调动群众造林和护林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工作
2.5不断优化林业经济格局
森林资源为可再生资源,所以,在生产上要加以重视,大力推进速生丰产林、名特优新经济林以及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建设;不断加大对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使林业生产从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加工转变;利用其生态功能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最后要对林产品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大力发展优新产品,不断拓展市场规模。
结语
为了防止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在林业产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强科学技术和综合管理的深入研究,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林业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协同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平.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8(1):56-57.
[2]刘万兵,郑启佳.试析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途径[J].农家参谋,2018(9):127.
[3]张钦胜.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6):192-193.
关键词: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对策
林业生态工程运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环境要求,形成了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工程的实施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大了防护林的建设,同时也加强了对地区水土流失和荒漠阿化的综合治理。所以加快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对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当前我国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现状
1.1生态林业的建设与市场发展存在脱节现象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生态环境尤其是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相对薄弱,片面发展城市和地区经济而忽略了对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由于缺乏环保意识,因此我国到目前为止也没有建立其相对执行有效、内容规范的林业发展经济体系,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和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旧的体制难以适应新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使得生态林业建设和市场发展出现断层脱节现象。这种现象表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态林业的种植过程中没有科学的种植技术做指引,人工林的营造缺乏生态多样性,难以抵御各种病虫害;二是林业营销模式仍然沿用计划经济体制模式,降低了林业种植和管理人员的参与积极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态林业的发现。
1.2国家对于林业生态工程的投入的资金不足
我国的地域广阔,需要进行生态建设的地域也十分广,因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虽然我国对于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林业生态建设所耗费的时间长,需要消耗资金的地方太多,使得资金仍然十分欠缺。通常情况下,我国相关的林业建设部门,会通过评估选择重点建设地区和重点项目,在这些重点项目中投入充足的资金,不能及时改善整体的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资金尤为缺乏。
1.3群众的法制观念不强
首先我国虽然制定了多部与生态环境保护、林业生态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宣传和推广工作不足,在一些相对偏僻的林区人们很难了解到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加上地方政府的不重视导致了人们对于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淡薄,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破坏林区生态环境、乱砍滥伐是违法行为。其次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生态林业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态林业技术的改善,越来越多的造林方法逐渐得到应用并且更新换代速度极快,而原有的法律法规更新速度较慢,因此当生态林业遭到破坏时,原有的法律法规很难为此提供制度保证。
1.4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不高
在造林的过程中,很多地区都采取散乱作业的方式,因而施工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造林的过程中,由于树种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使得树木的存活率相对较低不能发挥出原有的林区作用。除此之外,在抵抗病虫方面,质量也存在欠缺,使得林业的生态效益不能及时发挥。
2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2.1以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
坚持和贯彻落实国家的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社会自然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要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寻找到均衡点,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并且不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要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贯彻科学发展理论,广泛传播,大力弘扬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方针。除此之外,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要考虑到生态经济的协调性、综合性以及整体性,抛弃原有传统的错误思想观念,追求生态与社会的综合效益,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由于生态反作用于社会经济,所以,生态的改善自然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
2.2加大投资
对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加大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全面建设林业生态工程,对相关的投资人或单位予以相应的便利,加大对林业的资金投入,促进生态工程的建设与发展。制定专门的政策制度,确保每一项资金都能够落到实处。在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合作是主流,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还应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法,并在全国实施。
2.3通过科学技术推动林业生态工程的发展
利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科学的林业科技创新体制,这一体制是伴随着林业科技体制改革而产生的。必须以科技为核心和效益为目的,旨在促进林业生产力的提高。此外,还要加强林业基础以及其应用研究,为科技成果的应用提供空间,不断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2.4动员全社会力量建设林业生态工程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成败关键在于广大群众。要积极搞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身生态环境建设。调动群众造林和护林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林业建设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制定工作
2.5不断优化林业经济格局
森林资源为可再生资源,所以,在生产上要加以重视,大力推进速生丰产林、名特优新经济林以及短周期工业原料林的建设;不断加大对新技术以及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力度,使林业生产从低层次原料加工向高层次综合精加工转变;利用其生态功能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提供资金;最后要对林产品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大力发展优新产品,不断拓展市场规模。
结语
为了防止在林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之间矛盾的进一步加剧,在林业产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先進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加强科学技术和综合管理的深入研究,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林业产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协同发展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平.林业工程中营造林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国林业经济,2018(1):56-57.
[2]刘万兵,郑启佳.试析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及发展途径[J].农家参谋,2018(9):127.
[3]张钦胜.我国林业工程建设标准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6):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