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名家,写出笔尖上的味蕾盛宴》教学设计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jie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品读名家,打开五感,尝试把自己的感觉描写得更细腻、更丰富。
  2.欣赏片段,激活味蕾,学会写出美食色香味的“三法”。
  3. 选择美食,运用“写味三法”,写出笔尖上的味蕾盛宴。
  教学重点:
  抓住美食的特点(如:色、香、味、形等几方面)介绍。
  教学难点:
  介绍美食的味道时融入自己的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课,激发兴趣
  师:老师首先要问大家,你们是吃货吗?说说你最喜欢的美食是什么?多多形容一下吃下去的感觉。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一些美食的图片
  看来在面对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时,没有同学能抵挡住诱惑,吃货本色都尽显无疑。
  二、品读名家,打开五感
  (一)由练带学,感受写法
  过渡: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也是一位资深吃货,他不仅善于吃美食,还尤其善于写美食。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分享他的作品《雅舍谈吃》散文集,他叫梁实秋,第一篇是《水晶虾饼》(节选),第二篇是《核桃酪》。
  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遍。
  读完了梁实秋的两篇美食散文,你肚子里的馋虫有没有被勾出来呢?
  梁实秋的两篇散文向我们展现了他喜欢的两道美食的制作和品尝过程。我觉得文章最厉害的地方还是他把品尝食物的感觉描摹得丝丝入扣。
  2.引出“五感写作法”
  接下来我们要深度探索一下这两篇文章。大家知道“五感写作法”吗?具体是写哪五感呢?
  生:视觉、嗅觉、听觉、味觉、还有触觉。
  师:对!如果在写美食的时候写出这“五感”,你就可以把自己的感觉描写的更细腻、更丰富,让人如同亲自品尝了文中美味。
  3.学生练一练,做一道填表题。
  请大家将文中作者对水晶虾仁和核桃酪的描写分类填入到对应的感觉当中。
  4.细读写味,描述味道。
  在描述这些食物味道的时候,你们有没有狂咽口水呢?
  大家首先闭着眼睛想象一下:把晶莹剔透的虾仁送入自己口中,牙齿咬下去,一颗颗饱满的虾仁“咔嚓”一声脆响,感觉非常Q弹,同时松软又富有嚼劲。这种感觉真带劲!对吧?
  5.小结第一种写味方法。
  这就是写味的第一种方法:细品法。归纳一下,就是去细细感受并写出食物的质感(软硬脆)、温度和味道。
  (二)舌尖上的学问,积累叠词
  1.过渡:除了用细品法,我们再来看看还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写出美食的独特味道呢?
  问学生:大家来看到梁实秋的第二篇文章《核桃酪》,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句中有两个特殊结构的词语,大家发现这些词语是什么结构了吗?
  生:ABB结构的词
  师:对,除了文中出现的两个ABB结构的词语,粘糊糊的、甜滋滋的。请你也来想几个形容美食味道的叠词,当看到其他食物,像杨梅、汤圆、嫩鱼片时,你还能联想到——
  甜津津、软糯糯、滑溜溜
  2.总结写法:这些词语都是叠词,也是我们在写位当中要运用到的第二种写味技法:叠词法。对于美食的味道用一系列的叠词来形容,可以让美味更加的诱人,而且朗朗上口,读着读着都忍不住要爱上那美味了。
  三、范文引路,练习片段
  (一)趣评范文
  1.出示范文片段1,学生读划线部分。
           放学后的惊喜
               小欣
  那天我放学一回到家,就聽见厨房里有切菜的声音,一股浓浓的油香味也扑鼻而来,我心里不禁觉得奇怪,这还没到晚饭时间,谁在做菜,跑进厨房一看,就看见父亲忙碌的身影,爸爸,你有多久没做菜啦?
  今天怎么想到下厨呢?我凑上前去问道,爸爸笑眯眯地说,你数学比赛得了奖,爸爸高兴,今天就给你露一手,你先去做作业,等爸爸做好了菜叫你。过了没多久,只听爸爸一声吆喝,小欣开饭,快来!我飞快来到餐桌前,便看见桌上放着一大盆水煮鱼,只见金灿灿的鱼片躺在盆中,辣椒和花在油亮亮的汤汁中互相追赶、嬉戏,上面还趴着绿油油的葱花,麻辣的香味不断蹿进我的鼻子里,让我顿时食欲大开,真是飞流口水三千尺,疑是美味在眼前。
  2.学生点评这篇微作文,哪里写得好?
  生1:她把美食的颜色写得美,让人很有食欲。
  生2:我觉得鱼片和其他佐料都动起来了!
  生3:她还把鱼片、辣椒和花椒拟人化了,把美食写得很有趣。
  3.师小结写法:同学们点评得太好了!在小欣同学的笔下,鱼片躺在了盆中,辣椒和花椒在汤汁中互相追赶、嬉戏,葱花也趴在了鱼片上。这里用拟人法来写食物的形态,把它们想象成活泼好动的小朋友,多有意思!是不是让文字和美食一起都变得活泼起来了?
  这就是我们写味的第三种方法:修辞法。具体来说就是赋予食物和食材以人的动作和性格,让美食充满童真童趣。
  (二)课堂总结
  最后,老师请大家也来做做小厨神,写写美食作文哦,怎么写呢?
  来看看老师的秘籍——“写味三法”:第一是细品法,第二是叠词法,第三是修辞法。请大家运用今天学到的这三法,去描写一道爸爸妈妈做的拿手好菜,期待大家的美食作文!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课前详细的资料推送,助力学生正确认识新型肺炎,关注疫情动态,同时坚定抗击疫情信心。  2.增强学生集体团结观念与爱国主义情操,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提高学生关心集体,热爱祖国的积极性与热情,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风,最大程度上获得优质的教育,学成后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引导他们树立报国之志。  3.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充分体会祖国的坚定信念与国人对祖国炽热的爱国之心。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初中力学内容的重点知识,而压强概念又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也是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个概念。这一节内容着重学习的是固体的压强,是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关力学知识的一次较大的综合,也是学生以后学习液体压强、大气压强、浮力等知识的基础。压力、压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中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贯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二、学情分析  1.认知特点:
期刊
问题提出:  1.农村留守儿童增多,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学习普遍落后,数学科学学困生尤其多。  2.如何转化小学数学留守“学困生”。  案例描述:  一、案例基本情況  何铭杰,父母长期到广东打工,跟随爷爷奶奶住在城北廉租房,城北廉租房离学校较远,平时早晚由爷爷接送上下学,中午去伯父家吃午饭。五年级接班,发现这男孩子特别乖,从不惹是生非,上课也非常认真听,第一单元测试下来,竟然只有54分。之后
期刊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猫捉老鼠》,下面我们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学法、说流程这几个方面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龙教版小學信息技术第六册第五课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利用“重复执行”模块编写“小猫捉老鼠”游戏。通过让学生掌握“小猫动起来”脚本的编写和老鼠跟随鼠标移动脚本的编写,实现小猫捉老鼠的游戏操作,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Scratch程序设计
期刊
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教学支持服务是指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师,为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而向学生提供的各种类型的帮助活动。  笔者从事开放大学教育教学多年,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基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的课程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  一、研究背景  (一)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的创建  国家开放大学于2013年开始着手创建了“六网融通”的一体化、一站式的教学平台,
期刊
教材及内容简介  《春联》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第23课,课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春联所包括的内容以及春联的特点。本课图文并茂、中心突出、语言优美、在向学生介绍春联的有关有关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之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的要求:  1.反复品读课文,感受春联的作用是给人们带来欢乐样和,理解春联的内容丰富多彩,感悟春联体现的思想美,初步了解春联对
期刊
一、教材分析  函数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函数的思想贯穿于整个高中数学之中。本节课是学生在已掌握了指数幂运算和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指数函数,以及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它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得到较系统的函数知识和研究函数的方法,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研究对数函数的性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节课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学生在初中已经掌握了用描点法
期刊
《我是什么》是北师大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十三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常识性课文。用第一人称“我”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变化(三态变化、依环境的形状变化和脾气变化),生动地说明了水与人类、自然的关系。  整课书的教学思路是:教学分三个层次进行,即我是什么——我变什么——我做什么。这节课进行的是第二课时教学,主要完成我变什么——谁让我变——我做什么。  本课时重点引导学生了解水变成什么——谁让它变化—
期刊
一、教学设计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为目标,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和强度,因此,本课将体能训练方法与学生自身体质情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通过对青少年的柔韧性,坐位体前屈等测试内容的观察,发现青少年学生的柔韧性相对差,尤其是男生,以此为基础设计本课的教学方法,以锻炼学生的柔韧性。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八
期刊
背景:  以我园的区重点课题《以故事为载体开发生长式班本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为背景,以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与能力,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目标,如何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和需要,对我园的园本课程进行再开发、再设计,并充分运用幼儿园园内和园外的各种资源,由本班教师、幼儿、家长共同参与的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  一、缘起  【镜头一:自然角中的秘密】  幼儿一般都喜爱大自然,对饲养、种植等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