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猫捉老鼠》,下面我们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学法、说流程这几个方面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龙教版小學信息技术第六册第五课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利用“重复执行”模块编写“小猫捉老鼠”游戏。通过让学生掌握“小猫动起来”脚本的编写和老鼠跟随鼠标移动脚本的编写,实现小猫捉老鼠的游戏操作,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Scratch程序设计中的“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设置控制角色的方法,了解“重复执行”模块的功能。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比较大小”模块和侦测模块组中“到……距离”模块的使用。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但是一些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讲解、示范操作,才能够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喜爱看猫和老鼠动画片特点,在上课之初以“小猫捉老鼠”的动画片进行导入。教学过程中,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模块编写了“小猫动起来和“老鼠跑起来”的脚本。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1.了解“重复执行”模块的功能和设置按键控制角色的方法。
2.初步掌握“比较大小”模块和侦测模块组中“到……距离”模块的使用。
3.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知能力。
四、说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了“创设情景—探究讨论—任务驱动”等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在学法上,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十分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构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以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初步了解“重复执行()次”模块、“到……的距离”模块以及“比较大小”模块的功能,并在教师的总结分析下掌握这三个模块的功能,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课教学资料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动画课件,“同学们都知道猫和老鼠是天敌,今天我们来上演一场小猫捉老鼠。”引出课题:小猫捉老鼠。通过动画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心参与活动,主动地理解学习任务,从而乐学。(此环节预计用时3分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主题:设计一个脚本,实现小老鼠跟随着鼠标指针在舞台上跑,并通过键盘上的“上移键”“下移键”“左移键”“右移键”控制小猫去捉老鼠。
1.主角登场
“在这节课的游戏中,主人公除了小猫,还有一只老鼠。我们需要增加一个角色。”学生自学添加新角色,调整角色的大小,并改变角色命名的操作方法。(此环节预计用时3分钟)
2.任务驱动:小猫动起来。
小猫的动作是通过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控制方向,通过“重复执行()次”模块来完成反复运动的。教师首先演示讲解向上移动脚本的设计,学生再仿做其他三个方向脚本的设计,完成对本课的重点内容“重复执行()次”模块的学习。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强调小猫“只允许左、右旋转”,避免小猫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倒立现象,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此环节预计用时10分钟)
3.任务驱动:老鼠跑起来
此环节主要编写老鼠是跟随鼠标指针移动的脚本。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编写老鼠脚本。然后教师演示操作逐步解析脚本,介绍“侦测”模块组中的“到……的距离”模块和“运算符”模块组中的“比较大小”模块的功能,突破本课难点。(此环节预计用时10分钟)
4.展示评价
学生完成作品后,试玩自己编写的游戏。给予准确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获得收获成功的喜悦。(此环节预计用时2分钟)
(三)拓展延伸
布置任务:1.为小猫捉老鼠添加合适的背景。2.完成小猫捉老鼠脚本的同学修改脚本,让小猫追到老鼠时,老鼠会自动隐藏,这个游戏会自动结束。未完成小猫捉老鼠的学生继续完成脚本的设计。此环节设计既让优等生学到更深的知识,又能让学困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此环节预计用时10分钟)
(四)教师总结
在这一阶段,教师用“这节课,我学会了……”这样的形式来让学生总结,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使知识成为一个体系。(此环节预计用时2分钟)
纵观全课,我们注重情境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努力构成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相信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上是我的说课,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猫捉老鼠》,下面我们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学法、说流程这几个方面对本课做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本节课是龙教版小學信息技术第六册第五课内容,它的主要内容是利用“重复执行”模块编写“小猫捉老鼠”游戏。通过让学生掌握“小猫动起来”脚本的编写和老鼠跟随鼠标移动脚本的编写,实现小猫捉老鼠的游戏操作,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Scratch程序设计中的“逻辑思维”的重要性。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设置控制角色的方法,了解“重复执行”模块的功能。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掌握“比较大小”模块和侦测模块组中“到……距离”模块的使用。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小学五年级学生,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但是一些操作能力较弱的学生,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讲解、示范操作,才能够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充分利用了学生喜爱看猫和老鼠动画片特点,在上课之初以“小猫捉老鼠”的动画片进行导入。教学过程中,重点考查了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帮助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模块编写了“小猫动起来和“老鼠跑起来”的脚本。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将教学目标设计为:
1.了解“重复执行”模块的功能和设置按键控制角色的方法。
2.初步掌握“比较大小”模块和侦测模块组中“到……距离”模块的使用。
3.自主探究,协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知能力。
四、说学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采用了“创设情景—探究讨论—任务驱动”等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制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在学法上,该年龄段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十分感兴趣,乐于探究利用计算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且已经初步构成了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以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初步了解“重复执行()次”模块、“到……的距离”模块以及“比较大小”模块的功能,并在教师的总结分析下掌握这三个模块的功能,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课教学资料和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设计教学流程如下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动画课件,“同学们都知道猫和老鼠是天敌,今天我们来上演一场小猫捉老鼠。”引出课题:小猫捉老鼠。通过动画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用心参与活动,主动地理解学习任务,从而乐学。(此环节预计用时3分钟)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任务主题:设计一个脚本,实现小老鼠跟随着鼠标指针在舞台上跑,并通过键盘上的“上移键”“下移键”“左移键”“右移键”控制小猫去捉老鼠。
1.主角登场
“在这节课的游戏中,主人公除了小猫,还有一只老鼠。我们需要增加一个角色。”学生自学添加新角色,调整角色的大小,并改变角色命名的操作方法。(此环节预计用时3分钟)
2.任务驱动:小猫动起来。
小猫的动作是通过上、下、左、右四个方向键控制方向,通过“重复执行()次”模块来完成反复运动的。教师首先演示讲解向上移动脚本的设计,学生再仿做其他三个方向脚本的设计,完成对本课的重点内容“重复执行()次”模块的学习。同时在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强调小猫“只允许左、右旋转”,避免小猫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倒立现象,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此环节预计用时10分钟)
3.任务驱动:老鼠跑起来
此环节主要编写老鼠是跟随鼠标指针移动的脚本。学生阅读教材自学编写老鼠脚本。然后教师演示操作逐步解析脚本,介绍“侦测”模块组中的“到……的距离”模块和“运算符”模块组中的“比较大小”模块的功能,突破本课难点。(此环节预计用时10分钟)
4.展示评价
学生完成作品后,试玩自己编写的游戏。给予准确的评价和肯定,使学生获得收获成功的喜悦。(此环节预计用时2分钟)
(三)拓展延伸
布置任务:1.为小猫捉老鼠添加合适的背景。2.完成小猫捉老鼠脚本的同学修改脚本,让小猫追到老鼠时,老鼠会自动隐藏,这个游戏会自动结束。未完成小猫捉老鼠的学生继续完成脚本的设计。此环节设计既让优等生学到更深的知识,又能让学困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此环节预计用时10分钟)
(四)教师总结
在这一阶段,教师用“这节课,我学会了……”这样的形式来让学生总结,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使知识成为一个体系。(此环节预计用时2分钟)
纵观全课,我们注重情境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努力构成以任务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相信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上是我的说课,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导。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