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光污染

来源 :聪明泉·少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ger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正在酝酿开征光污染排污费试点,运用经济标杆治理光污染,这将在全国开创先河。
  城市光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之后又一危害公众健康的污染源。据环保专家介绍,光污染通常分为三类,一是白亮污染,指在强烈阳光照射下,城市建筑物的玻璃幕墙等反射光线,造成炫目刺眼;二是人工白昼,指夜幕下广告灯、霓虹灯、景观灯交相辉映,将夜晚打造成白昼;三是彩光污染,指歌舞厅、夜总会的旋转灯散发的彩色光源污染。医学专家指出,光污染会导致人们头昏心烦、情绪低落、身体乏力,尤其是人工白昼严重影响睡眠质量,造成人体生物钟紊乱,引发病变。按照国际标准,城市正常光亮照度平均值应为15流明,才不影响健康。经测试,广州商业区光亮照度最高超过1000流明,比正常值超标60多倍。
  生活在大都市的居民,尤其是临街居住的,对城市彻夜通明的流光溢彩多有怨言,广州对光污染收费应是顺乎民意之举。但开征排污费能否治理光污染,值得探讨。首先我国现行环保法律法规只对废水、废气、噪声及固体废弃物等4项污染源收费,光污染并不在内,征收光污染排污费于法无据;其次是经济手段并非治本之策,如果只收费不治理,光污染依旧,群众仍然受害。
  治理光污染应着眼于低碳思维。首先要破除目前颇为时髦的“不夜城”观念。近年来在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旗号下,众多城市管理者热衷于打造流光溢彩的“不夜城”,似乎这才显出城市的高贵与繁华,甚至有的经济欠发达县也要投资一亿多元打造景观照明系统,并不惜从国外购买豪华照明灯具。城市需要适度亮化,但不可过度。城市夜空亮如白昼,不仅制造光污染,干扰市民生活,更浪费能源,增加碳排放,与当今倡导的低碳理念背道而驰,应当摒弃。
  其次,治理光污染需要对城市霓虹灯、广告灯、景观灯等照明进行限制。一是要对照明亮度、色彩进行限制,防止灯光过分炫眼;二是限制开灯时间,减少通宵达旦灯火通明,譬如规定午夜12点后一律关闭广告霓虹灯,只开启路灯。纽约市景观照明非常奢华,但不是天天开,只是在周末、节假日才亮灯,而且凌晨两点就关闭,既省电省钱,又照顾市民休息,这很值得我们借鉴。
其他文献
古人云:“授人以鱼,以供一时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由此想到,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不能仅仅授人以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事实上,就数学而言,没有人会马上对枯燥又抽象的高中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正如人们不会对岸上干枯的死鱼感兴趣一样。如何有效地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学理念?    一、 风景如画吸引初“渔”者的脚步——在新课的引入时创设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