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化学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jniho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是一种活的个体,他们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不时发生改变,教师要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和预定的教育计划和程序,才得以实现最优化的教育,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作相应阐述。
  一、鼓励学生化被动为主动的学习
  多年来,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自己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很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导致突然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问时,竟然不知道如何提问。以下是调查时部分学生的回答“找不出问题”、“理解不深,想不出问题”、“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问题太小,无价值”、“问题太弱智”、“问题太无聊”、“问题太难”、“太快,来不及思考提问”、“提出问题的机会少”。
  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生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直接促进是立竿见影的,能够即时显现的;间接促进是着眼于长远的。相对而言,前者是短效,后者是长效,这两种效果要同时兼顾。
  二、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视野
  化学实验是新课程的中心,实验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
  初中学生会接触到许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家庭小实验就是加强化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的一种手段。实验中要不拘泥于器材、场所的束缚。勤俭节约,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坛坛罐罐进行实验。例如,采取何种方法可除去饮用水中的沉淀物;发酵粉加水或加热产生二氧化碳的验证;用方便材料制作分子模型;测定雨水的PH;用食醋和纯碱稀溶液改变花的颜色;制作橘子电池;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绿橘子;区分毛织物和化纤织物;用草酸洗墨渍;用小苏打或面碱清洗锅碗瓢盆上的污渍;用铁刷子将铝锅擦亮后很快铝锅表面又变暗;用鸡蛋清做蛋白质的盐析与变性实验等等。
  课余家庭小实验的完成,不仅能验证理论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加强化学与日常生活、生产的联系,而且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多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动手的机会,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激发了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带领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亲身感受化学知识的作用。
  三、注重知识传承,把化学知识从零散的记忆整合为理论知识的贯穿体验
  初三在讲“实验室制CO2”气体的选料时,特别强调不能用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理由是生成物CaSO4是微溶物,生成后影响碳酸钙和硫酸的接触,所以要用盐酸。此时已经间接指出了物质间的接触是反应的必要条件,接触机会越多、接触面越广,反应越容易进行,速率越快。在初中化学中,出现了钝化现象,提到“铝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能阻止铝和浓硫酸的接触”,而用硝酸汞处理过铝后,会看到铝失去致密氧化膜后的“长白毛”的现象。化学的教学从表象上升到反应速率理论,教师若将相关知识联想起来,把初中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拔高到理论层面,交给学生一把通用钥匙,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才能不变应万变。
  初中课本中提到了原子组成分子;在初中共价键的学习中,把这句话翻出来,但强调的是如何“组成”的,为什么水分子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组成比例,把共用电子的饱和性提出来,并且指出最外层8电子后达到能量最低的稳定需求。
  四、注重师生互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1、教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的机械课堂教学,让学生兴趣大减,没有兴趣的学习会让人觉得累,再加上过多的作业,高达44%的人都表现得累、无兴趣。调查部分学生的回答“累,没精力”、“想睡觉,人不在状态”、“作业越来越多,忙得没时间思考”、“无兴趣,脑子懒得动”。
  2、多年来,课堂上教师习惯于自己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究,很少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导致突然给学生机会让学生提问时,竟然不知道如何提问。
  3、有一部分自信独立能力强的学生,发现问题时更相信自己的能力,不会提出问题与教师交流。以下是调查时部分学生的回答“遇到问题喜欢独立思考,自己解决”、“觉得自己能解决”。
  以上研究表明:由于多数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兴趣、好奇心及发现问题的能力减弱或说不清有什么变化。因此在教师要求其提出问题时,多数学生对思考发现问题不感兴趣或根本不知道怎么发现问题,只会问一些作业上不会做的题,而不会自己思考提出问题。只有少数学生的兴趣、好奇心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所以也只有少数学生在教师要求提问时,能积极思考提出问题。
  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探究机会少,但机械重复地听、记和练过多,无意中伤害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好奇心,导致学生随着年龄增长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约25%是减弱,约30%说不清。因此,要在平时教学的准备、理解(或建立表征)和应用3个阶段中,尽可能让学生探究挑战与技能之间要达到最佳匹配的问题,或将某些活动加以修改,以便让学生提问。
  五、小结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发现者、探索者。如果学生亲自去研究和发现了某种东西,亲自去把握具体的事实和现象,那么这种驾驶知识的情感就会更加强烈。提供机会使学生更多参与逼真的科学过程,让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行动,沉浸于探究活动中,享受思考问题的机会,享受问题中的乐趣,即所有人经过努力都会得出“哇”的惊喜。
  (作者单位: 河北省邯郸市第三十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堂应是情趣和梦幻的栖息地,但过去我们的课堂过于严肃,忽视了儿童的情感需要。让课堂充满情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需求。在课堂上,老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了解字词的意思。逐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方法  一、激发兴趣——乐意学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
傅天琳的诗集,其突出特点是全显出一个“新”字,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感觉、新的呈色、新的成就.的“新”,犹如大浪淘沙,海底捞珠,想得深、发掘深,故而有深意、有新意,也
摘要:在新课程实验过程中,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求教师在新教材使用的过程中,在教学中实现几大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新教材 政治 转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前,在新课程实验改革的过程中,在新教
摘要:我们究竟该如何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为基础教育事业服务呢?本文试以初中语文教学为例,对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这一问题作一些探究。社会的日益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必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是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引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机制,通过多媒体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来充实自己、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语文教学首当其冲,尤其应该走在
英语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激励学生不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课堂教学手段就要不断更新,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实践的热情,加强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变兴趣为参与实践的动力,并在漫长的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兴趣,为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把握教学契机
摘要: 运用“五步教学法”尝试教师角色的转变,并根据教学设计需要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整合教材内容。以单元为一个教学目标,通过对词汇、语法、听力、活动、阅读等教学环节策略的运用,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关键词:角色转变 教材整合 策略探究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转变观念、转变角色。也就是说教师要从传递知识的角色变成一个教育教学上的组织者、设计者和指导者。那么在现行的《go
在管理学的著作中,在培训师信誓旦旦的教诲中,往往会告诉人们一些管理的“真谛”。许多管理书籍,会给你列出多条必须遵循的管理原则,似乎只要按照这些原则做了,就会无往而不胜。菲佛和萨顿在《管理的真相》一书中,按照循证管理的思路,梳理了管理中的事实、传言和胡扯,揭开了某些貌似神圣却颇多谬误的管理学原理的面纱。书中归纳出的影响管理的六大传言,对于经理人的管理实践具有极大参考价值,对于管理学者的理论研究也具有
摘要:优化,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该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还为推动其它人文学科的课改提供示范。由此,本文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路径探讨”为主题,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果 教学艺术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
摘要:应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生动、形象、直观,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多媒体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我们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多媒体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产生了优化的教学效果。然而在课件制作和现实教学过程中,却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得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