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成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该教学模式仍有许多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一点感悟,谈谈如何处理好生成课堂中的三种关系。
一、课堂生成的随意性与高效课堂的关系
课堂生成具有随意性,要想追求高效课堂,我们教师就要在生成课堂教学模式中,对课堂生成的内容加以引导或者限制。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紧密联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顾着讲解教材,难免落入机械重复的俗套,学生自然会倍感枯燥,提不起兴趣,看似追求的课堂高效,实则变得低效。如果课堂上任由学生随意生成,不多次强调落实关键内容,考试成绩又难免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生成的形式而忽略了重要知识点的落实。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展示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及存在的疑问,或者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从而根据学生课堂生成的实际情况,对具体内容加以限制,及时打断或者转移话题,让课堂讨论的中心和重心始终围绕在文本或者教学内容上。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这篇课文时,因为知识点比较集中,所以教师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先落实重点字词,疏通文义,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课堂才有生成的空间。在课堂生成过程中,若有学生问“刘邦和项羽谁的武功高”这样的问题,显然是无效生成。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类似的问题转化成“刘邦和项羽谁厉害”“为什么刘邦先入咸阳”等问题,再由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刘邦与项羽的性格特征,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自主参与和自主创造的空间,教师对课堂的掌控也更有效,生成与高效也就结合了起来。
二、课堂生成的偶然性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堂生成具有偶然性,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却具有确定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教师在生成课堂教学模式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可能产生的课堂生成做尽可能多的预设,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创设与“三维目标”紧密相关的情境,让生成的偶然性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性共存。
例如,在教学《苏轼词两首》和《李清照词两首》时,“理解和体会苏轼词豪放的特点和李清照词婉约的特点”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在布置预习时,笔者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分别搜集整理学过的或所熟知的苏轼与李清照的词。在課堂教学时,笔者通过引导每组成员轮流朗读自己所整理的诗词,并说明诗歌的情感及内容,感受苏轼词的豪放、李清照词的婉约。但是,学生也可能会找到一些婉约的苏轼词,豪放的李清照词,所以在课堂预设时,我们要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果然发生了之前所说的情况,学生找到了“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词句,并对此提出了疑问。面对这种直接对接教学目标的生成,我们教师要讲清楚豪放和婉约只是就作家作品的总体风格而言的。这种课堂生成有一定的偶然性,好在布置预习时目标明确,这样的生成就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同时,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其生理、心理等特点,要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有效规避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点的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或词汇,避免出现一些热门的网络词汇。如,在讲解“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有学生小声嘀咕道:“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在讲解一些解题的技法时,老师顺口说:“解答这类题是有一定套路的。”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这些不但不是课堂生成,还会对课堂和教学目标造成冲击和干扰。
三、课堂生成的动态性与各种课型的关系
课堂生成具有动态性,而高中阶段几种常见课型又都有着各自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动态性与各种课型的关系呢?笔者觉得,我们应以动态生成之长,补各种课型之短。
课堂生成的动态性与各种课型是相辅相成的,高中阶段常见的课型有现代文阅读课、文言文阅读课、古诗词阅读课、作文课、习题或试卷讲评课等。
现代文阅读课贴近生活,学生最容易产生感悟,如果课堂预设与引导得当,就会有很多精彩生成。古诗文阅读课上如果是在中等及以下水平班级授课,则很难产生有效生成,因为古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古诗文阅读课上往往只有“招架之功”。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做好充分的调动和引导工作,必要时,可以运用导学案等提前安排好学生的预习,为促进学生课堂生成做好铺垫。作文课的动态生成很多,尤其是在审题立意阶段,学生会有各种奇思妙想,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热情。有分享才有碰撞,有碰撞才有思想的升华。习题或试卷讲评课看似枯燥,其实能够有效动态生成的点非常多:学生的生成点在做题时都已经记录在练习册或试卷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阅读,分类归纳即可。很多教师在习题讲评课备课时侧重于自己对习题及答案的理解把握,或者在讲课时侧重于对错误率比较高的部分习题的讲解,往往忽略了那些虽然没有写出正确答案,却能体现出学生思考痕迹的习题,甚至忽略了对错因归纳有借鉴意义的错误答案的讲解。因此,我们教师在习题讲评时,切忌只读标准答案,一定要把学生习题或试卷中不同于标准答案,但却有着思想光芒的亮点拿出来在班里分享。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信心,而且还能激发出更多的动态思考。
总之,语文教学本身一直在不断地革新和生成,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紧跟教改的步伐,大胆探索语文教学的多种模式和路径,不尚唯一,只求进步。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
一、课堂生成的随意性与高效课堂的关系
课堂生成具有随意性,要想追求高效课堂,我们教师就要在生成课堂教学模式中,对课堂生成的内容加以引导或者限制。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紧密联系。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顾着讲解教材,难免落入机械重复的俗套,学生自然会倍感枯燥,提不起兴趣,看似追求的课堂高效,实则变得低效。如果课堂上任由学生随意生成,不多次强调落实关键内容,考试成绩又难免不尽如人意。
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生成的形式而忽略了重要知识点的落实。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展示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成果及存在的疑问,或者与大家分享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从而根据学生课堂生成的实际情况,对具体内容加以限制,及时打断或者转移话题,让课堂讨论的中心和重心始终围绕在文本或者教学内容上。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这篇课文时,因为知识点比较集中,所以教师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先落实重点字词,疏通文义,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课堂才有生成的空间。在课堂生成过程中,若有学生问“刘邦和项羽谁的武功高”这样的问题,显然是无效生成。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类似的问题转化成“刘邦和项羽谁厉害”“为什么刘邦先入咸阳”等问题,再由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刘邦与项羽的性格特征,然后再让学生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分享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就有了更多自主参与和自主创造的空间,教师对课堂的掌控也更有效,生成与高效也就结合了起来。
二、课堂生成的偶然性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课堂生成具有偶然性,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却具有确定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国家对基础教育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无论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都必须完成基本的教学目标。所以,我们教师在生成课堂教学模式中,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可能产生的课堂生成做尽可能多的预设,在备课和授课过程中,创设与“三维目标”紧密相关的情境,让生成的偶然性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性共存。
例如,在教学《苏轼词两首》和《李清照词两首》时,“理解和体会苏轼词豪放的特点和李清照词婉约的特点”是最基本的教学目标。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在布置预习时,笔者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分别搜集整理学过的或所熟知的苏轼与李清照的词。在課堂教学时,笔者通过引导每组成员轮流朗读自己所整理的诗词,并说明诗歌的情感及内容,感受苏轼词的豪放、李清照词的婉约。但是,学生也可能会找到一些婉约的苏轼词,豪放的李清照词,所以在课堂预设时,我们要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果然发生了之前所说的情况,学生找到了“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词句,并对此提出了疑问。面对这种直接对接教学目标的生成,我们教师要讲清楚豪放和婉约只是就作家作品的总体风格而言的。这种课堂生成有一定的偶然性,好在布置预习时目标明确,这样的生成就能很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
同时,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到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其生理、心理等特点,要考虑到该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有效规避容易引发学生兴趣点的与本课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或词汇,避免出现一些热门的网络词汇。如,在讲解“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时,有学生小声嘀咕道:“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在讲解一些解题的技法时,老师顺口说:“解答这类题是有一定套路的。”学生马上就会联想到:“城市套路深,我想回农村。”这些不但不是课堂生成,还会对课堂和教学目标造成冲击和干扰。
三、课堂生成的动态性与各种课型的关系
课堂生成具有动态性,而高中阶段几种常见课型又都有着各自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动态性与各种课型的关系呢?笔者觉得,我们应以动态生成之长,补各种课型之短。
课堂生成的动态性与各种课型是相辅相成的,高中阶段常见的课型有现代文阅读课、文言文阅读课、古诗词阅读课、作文课、习题或试卷讲评课等。
现代文阅读课贴近生活,学生最容易产生感悟,如果课堂预设与引导得当,就会有很多精彩生成。古诗文阅读课上如果是在中等及以下水平班级授课,则很难产生有效生成,因为古文水平较低的学生在古诗文阅读课上往往只有“招架之功”。这就需要授课教师做好充分的调动和引导工作,必要时,可以运用导学案等提前安排好学生的预习,为促进学生课堂生成做好铺垫。作文课的动态生成很多,尤其是在审题立意阶段,学生会有各种奇思妙想,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热情。有分享才有碰撞,有碰撞才有思想的升华。习题或试卷讲评课看似枯燥,其实能够有效动态生成的点非常多:学生的生成点在做题时都已经记录在练习册或试卷上,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阅读,分类归纳即可。很多教师在习题讲评课备课时侧重于自己对习题及答案的理解把握,或者在讲课时侧重于对错误率比较高的部分习题的讲解,往往忽略了那些虽然没有写出正确答案,却能体现出学生思考痕迹的习题,甚至忽略了对错因归纳有借鉴意义的错误答案的讲解。因此,我们教师在习题讲评时,切忌只读标准答案,一定要把学生习题或试卷中不同于标准答案,但却有着思想光芒的亮点拿出来在班里分享。如此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信心,而且还能激发出更多的动态思考。
总之,语文教学本身一直在不断地革新和生成,我们作为一线教师,一定要紧跟教改的步伐,大胆探索语文教学的多种模式和路径,不尚唯一,只求进步。
【作者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独山子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