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学实录与点评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YL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教学任务
  认识诗中6个生字;知道“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初步感受古诗文化的优美,激发学习古诗的积极性;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正确朗读古诗,识记生字;读懂古诗,了解古诗句和画的关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文
  师:同学们,你们想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让我们一起来认真地听这个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很贫困的书生,虽然他家里很穷,但是他读书很用功,十年寒窗苦读之后他要去考状元了。因为他平时很努力学习所以他考中了第一名,第一名就是状元呀,书生可高兴了。但是皇帝还想再考一考这个书生是不是真的有文化,于是他把书生叫到宫殿里,给他看了一幅画,要求书生马上根据这幅画写一篇文章。让我们先来看看皇帝给书生看了什么画。(出示画的图片)
  点评:巧用故事穿针引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年级的孩子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一个故事把整个课堂串起来,后面每一个学习板块都离不开这个故事情节,为学生创造性学习提供宽松的环境。
  指导观察,看图说话
  师:谁来说说这幅画上都画了些什么?
  生:这幅图上有一只小鸟。(你真细心!)
  生:这幅图上有一条小河。(你有一双火眼金睛呢!)
  生:这幅图上小鸟在看远处的大山。(你观察真仔细!)
  生:这幅图上有很多美丽的花。(好美啊!)
  师小结:这幅图真美呀,有山、有水、有花、还有鸟。(板书:山、水、花、鸟)
  点评:认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锻炼口语表达能力。教师的评价语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情景,初读古诗
  师: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真好,那我们回到故事里,书生只看了几眼这幅画,就拿起大笔“刷、刷、刷”写下一首诗,皇帝看了直叫“这不仅是首诗,还是一个谜语,用词还很有意思,好好好,真好呀!”你们想不想看看书生到底写了什么诗让皇帝这样连说三个好呀?
  师:首先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准,遇到不会读的地方怎么办呢?
  生:读一读拼音。
  生:还可以问老师。
  (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请同学们把双横线里的生字读一读,再把双横线里的生字用横线画出来。
  (学生在诗中圈画生字)
  指名读生字,并请读对了的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开火车读、大小声读、齐读。
  师:既然都能读好这些字了,那么我们把它们送回古诗,自由地读一读,这一次注意不仅要把字音读准,还要把诗句读通顺。
  (学生自由读古诗)
  师:同学们,看你们读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读一读,老师范读(读出节奏),谁来点评一下老师读得怎么样?
  生:老师的字音发得很准。
  生:老师读得很流利,还很有感情。
  师:那你们能像老师这样读吗?
  生:能。
  师:现在请同桌互读,读错了就教教他,读对了就夸夸他。
  指名读(小评委),男女生读,齐读。
  点评:把古诗读通,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因此生字教学和朗读训练就十分重要,每一个环节都要扎扎实实。朱熹有言:“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在初读环节,教师展示本首古诗中要求认识的6个生字,引导全班学生经历了看拼音认读、去掉拼音认读、放入课文中认读三个步骤,同时采用个别读、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大小声读、齐读等多种形式来读准字音,使生字学习既实在又轻松。再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古诗,把古诗读熟,读得琅琅上口。
  理解诗文,感受诗意
  师:读了这首诗我真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你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学生质疑)
  生:我不明白为什么很多同学会把“近”和“听”读错。
  师:那书生是怎样来描写“山”“水”“花”“鸟”这些景物的?你能找出相应的诗句吗?
  师:描写山的诗句是哪一句?
  生:远看山有色。
  师:远远望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峰连绵起伏,多美啊!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师:描写水的诗句是哪一句呢?
  生:近听水无声。
  师:哗哗的流水从山间流出,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听流水的声音,听到了吗?
  生:没听到声音。
  师:其他同学把耳朵贴在书上听一听,能听到流水的声音吗?
  生:听不到。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是画里面的水。
  师:你真聪明!那请你来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师:描写花的诗句谁找到了?
  生:春去花还在。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春天到了,百花盛开,现在春天已经过去了,花怎么还在开放呢?
  生:因为这是画中的花。
  师:哦!我明白了,请你来读一读吧!
  指名读,男女生读。
  师:描写鸟的诗句在哪里?
  生:人来鸟不惊。
  师:枝头上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鸟,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谁来扮演这只小鸟?大家跟它打个招呼吧!
  点一名学生上台扮演小鸟。
  师:大家一起说“嗨,小鸟,你好呀!”   台上的学生没有说话。
  师:哎呀,小鸟不理我们,这是怎么回事呀?
  生:因为它不知道说什么。
  生:因为它是画里面的鸟,不会说话。
  师:你真聪明,难怪这只小鸟见到我们都没有飞走呢,请你读一读。
  指名读,齐读。
  师:这首诗真有意思,远看——
  生:山有色。
  师:近听——
  生:水无声。
  师:春去——
  生:花还在。
  师:人来——
  生:鸟不惊。
  师:这么美的画,这么美的诗,谁想来读一读?
  指名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叠读。
  师:听你们读着读着,我脑袋里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皇帝不是说这也是一个谜语,我已经知道这个谜底是什么了,你们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生:画(板书:画)。
  师:我们明白了皇帝说这首诗是谜语的原因,但是他还说了一句话,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说用词也很有意思呢?我们一起来想一想。
  生:这里有反义词。
  生:“远”和“近”是反义词。
  生:“来”和“去”是反义词。
  生:还有“有”和“无”也是反义词。
  师:同学们真聪明,看来什么都难不倒你们。
  点评: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面对天性好动的一年级小朋友,繁琐的讲解、过多的斟字酌句,只会适得其反。教师用两个大问题:对这首诗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这首诗的用词很有意思,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走进古诗,独立思考。用适应一年级学生思维特点的方法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学习古诗,通过对比、想象、朗读,将古诗还原成一幅山、水、花、鸟构成的生动画卷,不知不觉中就落实了语言文字训练点,领悟了这首诗的趣味与奥秘。
  总结
  师:今天我们听了一个故事,学习了一首谜语诗,其实我们中国古代的诗文化是非常有意思,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谜语诗,下课你们自己去找一找,看谁找的谜语诗最有意思。
  点评:教材是例子,这首诗也是例子,重要的是通过学习一首诗,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有效延伸。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古诗的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画》教学打破了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主体验,学得扎实,学得轻松。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光谷第八小学)
其他文献
研究了用二氧化锰从含磷模拟溶液中除磷,考察了二氧化锰用量、溶液初始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初始磷质量浓度21.20mg/L,在二氧化
运用CFD方法对单级单喷嘴自吸式曝气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影响射流曝气器充氧能力的结构参数,获得了射流曝气器内部流场的流态情况,反映了不同结构参数对其充氧能力的影响
干部考察工作是组织人事工作的一项经常性和基础性工作,也是一名组工干部基本功的体现。对于许多资深的组工干部来说,干部考察工作似乎已成模式,一切按老套路、老办法开展,得出结
今年年初,我随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去广东、广西农村调研,重点考察农村教师的待遇。  这次调查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人口不断地外流,留在农村的孩子减少,学校的规模随之骤降。许多学校缺少教师,一个教师负责几门学科,教学质量有待提高,有些村小仅有的几名教师都不懂英文,于是英语这门课就开不了。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待遇太低,吸引不来人才。有的地方规定,从镇上到村里教书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