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做阅读理解的能力

来源 :学习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ym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号:H1(2013)13-04-03
  随着近几年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及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阅读理解题始终是英语试题中分值最高的题型,并且阅读理解题更加侧重强调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侧重考查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知识面。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得先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这门语言感兴趣了,那么自然就会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做好这件事情的动力。要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了兴趣还不够,还必须在学生产生兴趣之后,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也需要从几方面着手。
  第一,我认为,为高中生选择难度和形式内容适当的阅读材料势在必行。新课改形式下的阅读理解的题材包括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记叙文等,涉及风俗文化,政治,经济,日常生活,科技,人物传记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就必须得涉猎到所有上述这些方面的内容练习。既让学生把握时代的脉搏,让学生时刻感受世界最新的政治动态,社会风情和最前沿科技成果,有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开阔视野,充实生活。
  第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第二要务。高中英语教学因受多年来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仍存在许多与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不适应的地方。这些习惯都不同程度的影响学生阅读的速度,影响学生锻炼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会打断学生思维的连贯性,影响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造成顾此失彼的结果。
  第三,养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有好多学生一遇到阅读理解题,尤其是当文章的阅读难度加大,或者是本身对这个题型很反感的时候,就容易心烦意乱,不知所措,做不下去,这样势必影响做题心态,影响答题,这种状态对于训练学生提高做阅读理解题的能力是不利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谁具备好的心理素质,就比别人有了更多的机会。通过这种心理暗示训练,引导学生以平静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对待阅读理解,从而慢慢的培养学生良好的做题心理素质。
  总之,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也无立竿见影之法,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并且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英语教师只有通过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症下药,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需要学生配合教师的引导,那么学生的阅读能力一定能逐渐提高。
  (作者单位:山东省牟平第一中学264100)
其他文献
编号:G40(2013)25-02-02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探究式学习的实验方案设计中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从教师的角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策略:首先转变教师教育理念;同时重视前提环节和设计全过程的具体指导。  关键词:探究 实验方案设计 问题 对策  科学的核心是探究,在《科学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 “突出科学探究”这个基本理念,从学生表现出来的情况看有许多的问题。  1.存在的
期刊
编号:G40(2013)25-02-04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在变,教育也随之变化,在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做班主任还有待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就在于我们不断创新。  “今非昔比”这是现代社会多少人在不同场合的共同感慨。教育何尝不是如此?班主任更不例外。如今的班主任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也是恨铁不成钢的严父,更是通情达理的慈
期刊
编号:H3(2013)25-03-02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平
期刊
编号:H1(2013)25-04-02  同学们,你们每一篇习作我都是仔细欣赏。它就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凝聚着你们多少心血,我都以期盼的心情等待她的出现。  我喜欢你们的习作,因为这是你们心灵的语汇,是你们汗水的结晶。我们相信是好文字就会让人驻足。你们的习作,是写儿童之生活,表儿童之真情,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稚嫩的孩子所绘就的属于儿童自己的五彩世界。  同学们,你们用童眼看世界,童笔写生活,童心悟
期刊
编号:G40(2013)25-03-03  红烛的风采在于在燃烧中兑现自己的价值,春蚕的意蕴在于在羽化时超越重生的蜕变,教师的魅力在于在培育中追求人生更高的境界。从我25年的为师过程中,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  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被局里分配到一个比较偏僻的山村。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开始。我以热情、活力感染着孩子们,我把师范课堂上的理论付诸山村讲台,
期刊
编号:O1(2013)25-04-03  很多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只是用“√”“×”来评判解题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却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
期刊
编号:G40(2013)25-02-03  暑期接受教学心理课程的培训,主讲者问了在座老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你把学生当人看了吗?”并让大家想三秒钟后再回答,老师们(包括我)不知道他胡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还是不约而同地回答:“当然。”可提问的人只是笑了笑,然而我知道这笑意味深长……事后想想,我们做那样的回答也无可厚非,毕竟作为教师,我们的内心里都是在关爱学生,也愿意拿学生当人看,可事实上,我们
期刊
编号:O1(2013)13-04-02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21世纪学校教育的方向。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有能力有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有效开展数学活动有利于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积累感性认识,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实践体验。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如何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期刊
编号:O1(2013)13-04-01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如何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下面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节课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
期刊
编号:G40(2013)13-01-04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体现,教材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思想品德教材既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遵循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教材,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基于新的课程的转变,整个教学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由传统的教教材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