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吴彦(1979.05-),男,中级,本科,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唐宋文学。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大众传媒时代已经到来,这为文学艺术带来新的景象,使得文化艺术正在往多元化、娱乐化、大众化发展。但是这其中也带了很大的问题,文学艺术的本质被剥离,比如文学的诗性地位,文学的经典地位都开始岌岌可危。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高校文化教育应该如何自谋出路,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一个重点问题。
关键词:大众传媒;文学艺术;高校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099-01
文学艺术是非常经典的,首先国内文学是反应我国五千年的历史的浓缩精华,可以通过文学对古今现代文化有一个大致了解;而外国文学大多表现的感情色彩很丰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外国文学,培养情操。总之文学对于人们生活其实是一个必不可缺的部分,特别是对于在校的学生。很多高校因此创办了文学性的专业,作为文学的必要传播途径。但是就目前高校文化的传播已经出现了种种困境,可喜的是有很多学者开始摆脱这种困境进行实践,但是也有担心的一点,这种实践是否具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开始质疑因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对经典文学造成了大冲突。
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给文学教育带来的困境
(一)大众传媒迅速发展冲击了高校文学教育的传播。我们都知道一部文学作品永远都是三部曲,通过作家、媒介和读者来完成。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所以真正意义上来说文学的传播起着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它不仅承载着传播文学的价值,同时又作为传播人类信息的活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传播工具手段以及方式水平的不同这必然影响了文学的经典传承。在大众传媒的今天,由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高校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也是当前面对的主要困境之一。
(二)现在学生不关注文学经典。在文学教育中,对于文学的阅读一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小学、中学的语文大纲中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大学教育已经向大众化发展,本科强调素质教育,二在研究生阶段才回强调专业。在高校的文学教育中,关于文学的专业课程很少,由于课程的限制,文学经典教学施行了“行法于课内,适宜于课外“的教学方法,课外阅读才是主战场。但是因为大众传媒时代的信息发展已经大大的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量,所以学生不会再去阅读文学;另外一方面还给学生造成了精神上的负担,他们更不愿意去阅读经典。
(三)文学教育的内容出现了偏差。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是通过电子文学来传播的,所以文学就相对于传统文学来说出现了去文本化的倾向,而且当前大众传媒是一种吸引眼球的经济,所以很多文学传播开始变成了将新闻性的文学事件作为了学习的重点,已经将文学原本的概念模糊了,对于文学的解读以及教授也呈现出来一种通俗化和娱乐化,所以面对这样的趋势,高校老师也是对于文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困惑。
二、文学教育现在的出路
(一)加强文学教师专业培训。因为目前对于文学教育的一些老师,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就不够,且大部分思想过于落后。所以在文学教育中首先就应该对老师进行培养。而且教师应该准便观点,给学生创造文学作品中生动灵活的文学形象,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悟认识作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教学的侧重点是让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这样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感情空间和思想空间。
(二)结合教育目标,进行课程改革,重视文学地位。不同的学校,他们对于学生人才的培养都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文学的培养,就应该以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为主。所以在文学教育的课程中,应该有效的强化文学的经典地位。
(三)有效的确立文学中的三大基本原则,构建文学经典教学模式。我们所说的三大原则是人本性原则、文学性原则以及当代性原则。
(1)人本性原则。在文学中,其实文学就是人学,它是人类的表现方式以及交流手段。文学作品是作者通过文学作品来实现与读者的交流的一种产物。简而言之,其实文学是服务于大众的。没有人,就没有文学的作品,所以这是文学所学要的人本性原则。
(2)文学性原则。我们很多情况下可能会把文学教育等同于语文教育,但是实际上这种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在高校的文学教学中是对于经典文学的作品是通过对文章作者的思想感受更深层次的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没有达到这个高度。所以在文学教学中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对于文学本身的文学性原则的考虑。
(3)当代性原则。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很多都是由过去的作品来展开的。教学中如果不注意结合时代、文化知识以及心理状况的差异就会存在一些思想情感的距离,可能导致学生对于文学的思想感情无法产生关联,很难被学生所接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遵循文学作品本身的真实前提,来挖掘当代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当代性原则。
三、结论
在大众传媒时代的今天,我们不能否认它给文学带来很多正能量作用,比如文学作品的途径多样化、网络化以及视觉化,同时也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文学,但是它的发展仍然给文学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在这种大前提下,我们只要坚持文学真正的价值,并将它融入大众传媒的时代背景里去,使得文学教育就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作者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为唐宋文学教学中感悟能力的作用及培养 课题编号:KYC902 的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陆以宏.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文学教育的困惑[J].教育与职业,2010,(2):172-174.
[2]严运桂.高校文学教育形态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92-95.
[3]王保升.高校文学教育危机的内因与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2):77-78,81.
[4]尹艳燕.高校文学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6):222.
摘要: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大众传媒时代已经到来,这为文学艺术带来新的景象,使得文化艺术正在往多元化、娱乐化、大众化发展。但是这其中也带了很大的问题,文学艺术的本质被剥离,比如文学的诗性地位,文学的经典地位都开始岌岌可危。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高校文化教育应该如何自谋出路,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一个重点问题。
关键词:大众传媒;文学艺术;高校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5)05-0099-01
文学艺术是非常经典的,首先国内文学是反应我国五千年的历史的浓缩精华,可以通过文学对古今现代文化有一个大致了解;而外国文学大多表现的感情色彩很丰富,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外国文学,培养情操。总之文学对于人们生活其实是一个必不可缺的部分,特别是对于在校的学生。很多高校因此创办了文学性的专业,作为文学的必要传播途径。但是就目前高校文化的传播已经出现了种种困境,可喜的是有很多学者开始摆脱这种困境进行实践,但是也有担心的一点,这种实践是否具有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开始质疑因为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对经典文学造成了大冲突。
一、大众传媒时代的到来给文学教育带来的困境
(一)大众传媒迅速发展冲击了高校文学教育的传播。我们都知道一部文学作品永远都是三部曲,通过作家、媒介和读者来完成。这三个部分缺一不可。所以真正意义上来说文学的传播起着一个关键性的作用,它不仅承载着传播文学的价值,同时又作为传播人类信息的活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传播工具手段以及方式水平的不同这必然影响了文学的经典传承。在大众传媒的今天,由于大众传媒的发展给高校文化传播带来了巨大冲击,这也是当前面对的主要困境之一。
(二)现在学生不关注文学经典。在文学教育中,对于文学的阅读一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小学、中学的语文大纲中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但是就现阶段而言,大学教育已经向大众化发展,本科强调素质教育,二在研究生阶段才回强调专业。在高校的文学教育中,关于文学的专业课程很少,由于课程的限制,文学经典教学施行了“行法于课内,适宜于课外“的教学方法,课外阅读才是主战场。但是因为大众传媒时代的信息发展已经大大的满足了学生的阅读量,所以学生不会再去阅读文学;另外一方面还给学生造成了精神上的负担,他们更不愿意去阅读经典。
(三)文学教育的内容出现了偏差。大众传媒时代的文学是通过电子文学来传播的,所以文学就相对于传统文学来说出现了去文本化的倾向,而且当前大众传媒是一种吸引眼球的经济,所以很多文学传播开始变成了将新闻性的文学事件作为了学习的重点,已经将文学原本的概念模糊了,对于文学的解读以及教授也呈现出来一种通俗化和娱乐化,所以面对这样的趋势,高校老师也是对于文学教育有了很大的困惑。
二、文学教育现在的出路
(一)加强文学教师专业培训。因为目前对于文学教育的一些老师,其自身的专业知识就不够,且大部分思想过于落后。所以在文学教育中首先就应该对老师进行培养。而且教师应该准便观点,给学生创造文学作品中生动灵活的文学形象,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感悟认识作家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教学的侧重点是让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这样利于学生提升自己的感情空间和思想空间。
(二)结合教育目标,进行课程改革,重视文学地位。不同的学校,他们对于学生人才的培养都是不同的。但是对于文学的培养,就应该以经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为主。所以在文学教育的课程中,应该有效的强化文学的经典地位。
(三)有效的确立文学中的三大基本原则,构建文学经典教学模式。我们所说的三大原则是人本性原则、文学性原则以及当代性原则。
(1)人本性原则。在文学中,其实文学就是人学,它是人类的表现方式以及交流手段。文学作品是作者通过文学作品来实现与读者的交流的一种产物。简而言之,其实文学是服务于大众的。没有人,就没有文学的作品,所以这是文学所学要的人本性原则。
(2)文学性原则。我们很多情况下可能会把文学教育等同于语文教育,但是实际上这种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在高校的文学教学中是对于经典文学的作品是通过对文章作者的思想感受更深层次的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没有达到这个高度。所以在文学教学中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对于文学本身的文学性原则的考虑。
(3)当代性原则。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很多都是由过去的作品来展开的。教学中如果不注意结合时代、文化知识以及心理状况的差异就会存在一些思想情感的距离,可能导致学生对于文学的思想感情无法产生关联,很难被学生所接受。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遵循文学作品本身的真实前提,来挖掘当代的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当代性原则。
三、结论
在大众传媒时代的今天,我们不能否认它给文学带来很多正能量作用,比如文学作品的途径多样化、网络化以及视觉化,同时也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文学,但是它的发展仍然给文学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所以在这种大前提下,我们只要坚持文学真正的价值,并将它融入大众传媒的时代背景里去,使得文学教育就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作者单位:琼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为唐宋文学教学中感悟能力的作用及培养 课题编号:KYC902 的课题成果
参考文献:
[1]陆以宏.大众传媒时代高校文学教育的困惑[J].教育与职业,2010,(2):172-174.
[2]严运桂.高校文学教育形态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92-95.
[3]王保升.高校文学教育危机的内因与对策[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12):77-78,81.
[4]尹艳燕.高校文学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