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学科博大精深,在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中华几千年的文化文明和人类社会的精神财富,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宝贵的精神食粮予以传承。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应只关注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相应能力的提高,还要让学生学习和吸收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此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感情朗读 情感因素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48-02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所以,身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只当做语文基础知识的传递者,还应肩负起对学生的情感、精神和灵魂进行熏陶感染的职责,从而实现学生情知的全面、和谐发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采取何种情感教育策略呢?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问题阐述几点个人看法。
一、注重、加强感情朗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生应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可见,朗读教学以成为了新课标对广大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朗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感和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是实施情感教学的一个重要媒介。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接触一个文本时,我们要让学生带着已有的情感体验实践朗读,即加强学生的感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感情,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以《春》这篇文章为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春天动人、美丽和热情的图画,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息,作者对春天的欣喜和热爱之情表露无遗。对于这篇文章,我们就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式,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如,首先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对课文进行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对文章大意进行疏通。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对春天已有的情感体验,调动自身感知对课文进行朗读,从而对文章大意进行进一步感知。再次,让学生调动已有的情感因素和学习思维,以情带声地进行朗读,朗读时,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读出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从而正确而深入地揣摩出作者的情思与作品的意境。这样,通过指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既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写景抒情散文的朗读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与大自然的热情。
二、挖掘教材内容中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的学习体验
语文教材中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语文教师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从教材内容对其所蕴含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唤起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既能习得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在精神和心灵上也能收到熏陶和洗礼,以此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例如,以《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为例,在对这篇课文进行分析讲解时,我要求学生对文章的13—31段进行快速浏览,并思考以下问题:爸爸为什么不让小孩子上学乘车?爸爸见“我”不起床为什么打我?爸爸打我,为什么又给“我”送花夹袄和铜板?爸爸对“我”的教育对“我”有什么影响?然后,对54—68段进行浏览,思考下面问题:毕业典礼后,“我”回家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我”是不是真正感觉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深沉含蓄的父爱,体味到父爱的伟大,使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促使学生树立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情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淀丰富的情感
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对语文教材和课文的学习,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使学生的学习视野与境界得以拓宽,通过让学生涉及林林总总的哲理、智慧、思想等,积淀丰富的情感,促使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发展和提高。
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日过程中养成积累诗词美文的良好习惯,并不定时开展诗词美文的交流会,让学生对搜集到的诗词美文进行分享交流,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蕴含人类文明发展精华的诗词美文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德行得到积淀。另外,面对现在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在情感世界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写随感和心情日记的方式来将自身的压力进行宣泄,写好的日记或随感可以上交,这样我们就能及时知道学生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积极采取措施对学生加以疏导和激励。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将知识教学与情感教学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和吸收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还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庄雪玫.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吕巧珊.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刊,2014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感教育 感情朗读 情感因素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048-02
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征,所以,身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仅仅只当做语文基础知识的传递者,还应肩负起对学生的情感、精神和灵魂进行熏陶感染的职责,从而实现学生情知的全面、和谐发展。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采取何种情感教育策略呢?下面,我就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此问题阐述几点个人看法。
一、注重、加强感情朗读,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生应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可见,朗读教学以成为了新课标对广大语文教师所提出的教学要求。朗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良好语感和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方面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是实施情感教学的一个重要媒介。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让学生接触一个文本时,我们要让学生带着已有的情感体验实践朗读,即加强学生的感情朗读,使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感染,从而丰富学生的思想和感情,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例如,以《春》这篇文章为例,这篇课文为我们描绘的是春天动人、美丽和热情的图画,全文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朝气蓬勃的气息,作者对春天的欣喜和热爱之情表露无遗。对于这篇文章,我们就可通过指导学生朗读的方式,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如,首先要求学生通过查字典,对课文进行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对文章大意进行疏通。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对春天已有的情感体验,调动自身感知对课文进行朗读,从而对文章大意进行进一步感知。再次,让学生调动已有的情感因素和学习思维,以情带声地进行朗读,朗读时,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读出语调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从而正确而深入地揣摩出作者的情思与作品的意境。这样,通过指导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既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了写景抒情散文的朗读方法,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与大自然的热情。
二、挖掘教材内容中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的学习体验
语文教材中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语文教师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从教材内容对其所蕴含的情感因素进行挖掘,唤起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既能习得语文基础理论知识,在精神和心灵上也能收到熏陶和洗礼,以此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修养。
例如,以《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课文为例,在对这篇课文进行分析讲解时,我要求学生对文章的13—31段进行快速浏览,并思考以下问题:爸爸为什么不让小孩子上学乘车?爸爸见“我”不起床为什么打我?爸爸打我,为什么又给“我”送花夹袄和铜板?爸爸对“我”的教育对“我”有什么影响?然后,对54—68段进行浏览,思考下面问题:毕业典礼后,“我”回家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这情景预示着什么?“我”是不是真正感觉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自然而然地感悟到深沉含蓄的父爱,体味到父爱的伟大,使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促使学生树立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情感。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淀丰富的情感
我们的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只局限于对语文教材和课文的学习,还应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使学生的学习视野与境界得以拓宽,通过让学生涉及林林总总的哲理、智慧、思想等,积淀丰富的情感,促使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得以发展和提高。
例如,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平日过程中养成积累诗词美文的良好习惯,并不定时开展诗词美文的交流会,让学生对搜集到的诗词美文进行分享交流,从而让学生的思想和情感通过对蕴含人类文明发展精华的诗词美文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使学生的性情得到陶冶,德行得到积淀。另外,面对现在学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而在情感世界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写随感和心情日记的方式来将自身的压力进行宣泄,写好的日记或随感可以上交,这样我们就能及时知道学生心理上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而积极采取措施对学生加以疏导和激励。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将知识教学与情感教学充分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能学习和吸收文本内容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还能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庄雪玫.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吕巧珊.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