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日当天,我回到了我的出生地——白山。
白山,亦叫白石山,坐落于巢湖南岸,海拔百余米,孤峰独秀,独游此山是我每次回家乡的惯例,我对此山情有独钟缘于我是在大山怀抱里长大的!
晌午,车至山脚下,我直奔母校——白山中学,流连在熟悉而陌生的围墙外举目四望,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山间一片大“石坡”,但无路可去,我扒开齐腰茅草,纠缠不清的荆棘不时拉拽着衣服,好不容易才爬上“石岭”。在斧削的石壁上攀爬,手脚并用,享受着攀岩的兴奋与刺激,临崖挥巾,好像大鹏展翅,飞入蓝天。
南山麓,随处可见巨石横卧,条形状,灰褐色,大都与土坡浑然一体,掩映在周边的草丛里,深藏不露,近看远却无,这是白山石不显山露水的一面。我特喜欢白山的深沉,足吻每个石坡,在石脊上横卧翻滚,整个身心都与之亲近。
登临山峦,身心拔高,眼界开阔。脚下石砣如丸,奔走上面,那种蹦跳跨越的乐趣,唯游者自知。足尖欲立石尖,找找“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小山头满眼奇形怪状的石头,倘若你有美学细胞和足够的想象力,会给不少石头根据形状取名儿。隔石相望,我惊愕地发现,一骨瘦如柴的“豺狼”,仰天号叫;遥视石丛,一翘头“青蛙”,吸引我瞳孔不断放大,石蛙放大的眼睛,栩栩如生;秃顶草坡,有块硕大的卧坡石酷似“乌龟”,翘头西望;陡坡揽风,双足不经意间却踏到了“石狮”背上,我索性斗胆,跨骑腰上,回眸山梁上镇山之宝——大象。
山巅上的大象,头朝东,尾朝西,行走在岭上。大象的鼻子,隐形可视;大象的眼睛,十分显眼;大象的耳朵,依稀可辨。大象体大腰圆,比儿时见过的稍显“瘦”一些,但经历岁月沧桑,两眼更加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
别离大象,缓步西移,眺望西山,北坡上矗立的“十八搭”,犹如黄山上远视的“飞来石”。
两山谷间,南拐十来丈,便不难发现另一名石——八仙桌,八仙桌是仙人逍遥的地盘,我边沿盘腿而坐,感觉和仙人连在一起的飘逸。我在此歇足半晌,攒足了能量,继续西行。
不一会儿,进入山间一片青葱翠绿的竹林,竹竿上随处可见“字迹划痕”,我下意识地在寻找我儿时也在上面刻下我读书时的理想,可是搜寻半天也不见我的“笔迹”。哦,一拨一拨新笋在出土拔节成长,想必带着我们那代人梦想的竹子早已进入建设工地,正在不同的位置发挥着作用呢。
正遐想着,山间晴雪寺的撞钟声撞击着我的耳膜,侧登十来个水泥台阶即可拐进晴雪寺。室内异常宁静,寺内正面墙上悬挂着“佛光普照”闪着寒光,略显冷清,想必真正能够守着青灯念阿弥陀佛之人,心里一定清净而不怕孤寂。我,经常被人世间纷扰弄得整夜失眠,时不时萌生逃避现实遁入佛门的念头!
寺庙上方,便是钓鱼台,楼立在树丛中。传说很多年前,钓鱼台下面是大江,人们常常在上面钓鱼,因称“钓鱼台”。某一天,地壳突变,江水流失,江底下的乌龟、老鳖慌忙爬到上面,才有了现在两个栩栩如生的动物遗留在上面,儿时我和小伙伴,經常爬到上面玩这两个可爱的“宠物”。遗憾的是,而今参天大树遮掩,上面灌木铺盖,再也见不着两个可爱的家伙了!
再往上,抬眼可视高耸入云的“十八搭”,通往巨石的要道是一个窄窄长长的四十五度的斜坡,我快速地在石台阶上攀爬着,我那被上风撩起的衣裙,不时被路旁荆棘拉扯着。人生路上,要想走上最高的境界,唯有在充满荆棘崎岖坎坷弯曲的路上不歇足……
不知不觉,高大的“十八搭”在我的遐想中出现在我眼前,我兴奋地一口气爬了上去。临顶而立,一种超凡脱俗、腾空欲飞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拥抱蓝天、白云,放声歌唱!放眼远望,隐约可见的巢湖峰塔,就屹立在湖泊的水中央,湖与似玉带的白石天河相连,原来我的家乡与巢湖如此贴近,近得可以深情相望。环顾四周,金黄的田野,美丽的村庄,宽阔的马路,尽收眼底。山脚下清澈的河水,让我触景生情,坠入爱河那年,夏日黄昏,我和爱人,身穿泳衣,头顶蓝天,披着落日晚霞,在河水中畅游,河水呀,你流逝了岁月,却流不尽情思,流不完眷恋。
“十八搭”北侧便是“仙人洞”,洞口朝西,内壁布满图文石刻,专家推测为元代到此修炼僧人所为。两边刻有的“佛”与“心”,格外醒目,是否提醒人用心念佛方能断尘缘,“仙人洞”是瞑目打坐、“念佛成仙”的好地方。故而,我在“佛”前合掌,默默祈祷。凝视洞底窄小的夹缝,不禁想起早年读书的我每次来此,无不体会一下在缝隙中爬行的快感,尽管偶尔凸起的石头擦破脸皮,弄破手指,但我毫不畏惧。拔节的季节,就要敢于拼搏,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绝境中找生路……而今,老大不小的我,尝试过夹缝时,竟身轻如燕,猴子般灵敏,令旁人咋舌。
出了洞,爬过山顶,徒步百十米至望湖亭,走一段斜坡拐入巨石垒起的“南天门”,便可“开门见水”——白石天河,气势恢宏的白山大桥同时映入眼帘。山脚下的“老母猪石”也呈现眼前,于是我取道直奔而去。猪石似山,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上去,我立在被我征服的野猪头上,兴奋不已,不由得挥舞红绸,蓝天白云把我衬托得更加美丽。身后的白山,就要与我渐渐远去了,我让摄影师把我定格在记忆里。
白石山啊,我对你情有独钟,因为山上的每一条小路,都留下我青春的足迹;山上的每一处风景,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在大山怀抱里长大的我,每次回故乡,怎能不与之亲近。我的生日,有白石山陪伴,没有白过。
我站立的身影渐渐被夕阳拉长,天色已晚,我不能再贪恋不走了。于是,我便拦腰骑在猪背上,抓“鬃”挥“鞭”,赶猪下山。
白山,亦叫白石山,坐落于巢湖南岸,海拔百余米,孤峰独秀,独游此山是我每次回家乡的惯例,我对此山情有独钟缘于我是在大山怀抱里长大的!
晌午,车至山脚下,我直奔母校——白山中学,流连在熟悉而陌生的围墙外举目四望,首先吸引我眼球的是山间一片大“石坡”,但无路可去,我扒开齐腰茅草,纠缠不清的荆棘不时拉拽着衣服,好不容易才爬上“石岭”。在斧削的石壁上攀爬,手脚并用,享受着攀岩的兴奋与刺激,临崖挥巾,好像大鹏展翅,飞入蓝天。
南山麓,随处可见巨石横卧,条形状,灰褐色,大都与土坡浑然一体,掩映在周边的草丛里,深藏不露,近看远却无,这是白山石不显山露水的一面。我特喜欢白山的深沉,足吻每个石坡,在石脊上横卧翻滚,整个身心都与之亲近。
登临山峦,身心拔高,眼界开阔。脚下石砣如丸,奔走上面,那种蹦跳跨越的乐趣,唯游者自知。足尖欲立石尖,找找“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小山头满眼奇形怪状的石头,倘若你有美学细胞和足够的想象力,会给不少石头根据形状取名儿。隔石相望,我惊愕地发现,一骨瘦如柴的“豺狼”,仰天号叫;遥视石丛,一翘头“青蛙”,吸引我瞳孔不断放大,石蛙放大的眼睛,栩栩如生;秃顶草坡,有块硕大的卧坡石酷似“乌龟”,翘头西望;陡坡揽风,双足不经意间却踏到了“石狮”背上,我索性斗胆,跨骑腰上,回眸山梁上镇山之宝——大象。
山巅上的大象,头朝东,尾朝西,行走在岭上。大象的鼻子,隐形可视;大象的眼睛,十分显眼;大象的耳朵,依稀可辨。大象体大腰圆,比儿时见过的稍显“瘦”一些,但经历岁月沧桑,两眼更加深邃,仿佛能洞察世间一切!
别离大象,缓步西移,眺望西山,北坡上矗立的“十八搭”,犹如黄山上远视的“飞来石”。
两山谷间,南拐十来丈,便不难发现另一名石——八仙桌,八仙桌是仙人逍遥的地盘,我边沿盘腿而坐,感觉和仙人连在一起的飘逸。我在此歇足半晌,攒足了能量,继续西行。
不一会儿,进入山间一片青葱翠绿的竹林,竹竿上随处可见“字迹划痕”,我下意识地在寻找我儿时也在上面刻下我读书时的理想,可是搜寻半天也不见我的“笔迹”。哦,一拨一拨新笋在出土拔节成长,想必带着我们那代人梦想的竹子早已进入建设工地,正在不同的位置发挥着作用呢。
正遐想着,山间晴雪寺的撞钟声撞击着我的耳膜,侧登十来个水泥台阶即可拐进晴雪寺。室内异常宁静,寺内正面墙上悬挂着“佛光普照”闪着寒光,略显冷清,想必真正能够守着青灯念阿弥陀佛之人,心里一定清净而不怕孤寂。我,经常被人世间纷扰弄得整夜失眠,时不时萌生逃避现实遁入佛门的念头!
寺庙上方,便是钓鱼台,楼立在树丛中。传说很多年前,钓鱼台下面是大江,人们常常在上面钓鱼,因称“钓鱼台”。某一天,地壳突变,江水流失,江底下的乌龟、老鳖慌忙爬到上面,才有了现在两个栩栩如生的动物遗留在上面,儿时我和小伙伴,經常爬到上面玩这两个可爱的“宠物”。遗憾的是,而今参天大树遮掩,上面灌木铺盖,再也见不着两个可爱的家伙了!
再往上,抬眼可视高耸入云的“十八搭”,通往巨石的要道是一个窄窄长长的四十五度的斜坡,我快速地在石台阶上攀爬着,我那被上风撩起的衣裙,不时被路旁荆棘拉扯着。人生路上,要想走上最高的境界,唯有在充满荆棘崎岖坎坷弯曲的路上不歇足……
不知不觉,高大的“十八搭”在我的遐想中出现在我眼前,我兴奋地一口气爬了上去。临顶而立,一种超凡脱俗、腾空欲飞的感觉油然而生,我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拥抱蓝天、白云,放声歌唱!放眼远望,隐约可见的巢湖峰塔,就屹立在湖泊的水中央,湖与似玉带的白石天河相连,原来我的家乡与巢湖如此贴近,近得可以深情相望。环顾四周,金黄的田野,美丽的村庄,宽阔的马路,尽收眼底。山脚下清澈的河水,让我触景生情,坠入爱河那年,夏日黄昏,我和爱人,身穿泳衣,头顶蓝天,披着落日晚霞,在河水中畅游,河水呀,你流逝了岁月,却流不尽情思,流不完眷恋。
“十八搭”北侧便是“仙人洞”,洞口朝西,内壁布满图文石刻,专家推测为元代到此修炼僧人所为。两边刻有的“佛”与“心”,格外醒目,是否提醒人用心念佛方能断尘缘,“仙人洞”是瞑目打坐、“念佛成仙”的好地方。故而,我在“佛”前合掌,默默祈祷。凝视洞底窄小的夹缝,不禁想起早年读书的我每次来此,无不体会一下在缝隙中爬行的快感,尽管偶尔凸起的石头擦破脸皮,弄破手指,但我毫不畏惧。拔节的季节,就要敢于拼搏,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绝境中找生路……而今,老大不小的我,尝试过夹缝时,竟身轻如燕,猴子般灵敏,令旁人咋舌。
出了洞,爬过山顶,徒步百十米至望湖亭,走一段斜坡拐入巨石垒起的“南天门”,便可“开门见水”——白石天河,气势恢宏的白山大桥同时映入眼帘。山脚下的“老母猪石”也呈现眼前,于是我取道直奔而去。猪石似山,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上去,我立在被我征服的野猪头上,兴奋不已,不由得挥舞红绸,蓝天白云把我衬托得更加美丽。身后的白山,就要与我渐渐远去了,我让摄影师把我定格在记忆里。
白石山啊,我对你情有独钟,因为山上的每一条小路,都留下我青春的足迹;山上的每一处风景,都在我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在大山怀抱里长大的我,每次回故乡,怎能不与之亲近。我的生日,有白石山陪伴,没有白过。
我站立的身影渐渐被夕阳拉长,天色已晚,我不能再贪恋不走了。于是,我便拦腰骑在猪背上,抓“鬃”挥“鞭”,赶猪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