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得到广泛,如何将电力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更好的应用是现阶段电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文章主要通过对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方向与措施,从而推进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M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379-01
1 导言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为居民的正常用电及用电安全提供保障。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环境下,不管是企业用电还是居民用电,均对电力系统提出更高要求,电力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则直接对企业生产及居民用电产生影响。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电气工程自动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对电力系统实施了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节约了能耗,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得以提高。
2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第一,实现信息化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首先需要和先进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后基于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数据处理。在此过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保障,并能够提高其运行效率;第二,降低维护难度。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对其运行情况实时进行检测,从而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第三,提高电力运行控制有效性。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电力系统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特点
3.1 电气自动化是信息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的综合体现。信息技术是指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时刻能够体现出来,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渗透于不单单表现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还表现在电气自动化的管理与处理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生产设备之间减少空间及概念上的距离,应当使单独的设备进行有效融合,消除其间的界限,这样才能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同时特提高了生产的管理水平。
3.2 电气自动化具有良好的维护性,操作简单。笔者从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中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网络技术能够凭借自身较强的可操作性及完善的功能将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从复杂的信息数据中筛选出来,并对所筛选的结果进行有效整合。现阶段计算机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个稳定可操控的系统,并将其应用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从而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控性。
技术人员在操控室里只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输入有效指令,即可让电气自动化设备按照指令进行操作,提高了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操控的便捷性。
4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4.1 现场总线技术
作为现代化发展迅速的一种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对于仪表、智能仪器、执行系统与控制器间的数字通行及设备现场控制与高级控制之间的信息传递任务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各现场进行连接后形成一体的信息网络来实现。该技术之所以在电力工程中受到青睐与重视,是因为其为结合安全、简单与经济为一体的一项现代化技术。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是在搜集主变控制器控制范围内的所有用电总量后,将其在主控计算机中进行汇集,并利用与此特定的数字模型进行相关的数据信息计算,并在做出判断后,最终以指令的形式将信息传递至控制设备,从而实现电力工程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现场总线技术是以分散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控制功能为方式,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信息调度为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为目的,实施过程中无需监控电力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只需将信息与计算机连接,便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
4.2 电力系统中对人工智能的应用
在传统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或者故障,则需要应用大量人力进行故障排除,所浪费的时间以及经历比较大,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的效率也比较低。例如如果某一地区出现停电问题,那么在传统电力系统运行中则需要首先切断整个区域的所有电源,之后对其各个环节实施检修,不但影响整个区域民众正常生活,同时检修时间比较长,浪费人力及物理。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则可以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位置,从而显著提升故障处理效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显著降低电力系统检修成本及费用。
4.3 仿真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真态化,通过自动化技术控制,不仅能够呈现大量实验数据,同时,更能支持多项操作,使实验人员测试提速高效,确保多种装置同步进行操作与运行,保证了人机同步发展,仿真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条件,完善了电力系统动态监控及仿真建模。目前来看,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仿真技术在不断与国际接轨,全面实现了自身技术创新发展。
4.4 光互联技术
光纤互联技术、波导光互联技术与自由空间光互联技术为现代互联技术的主要形式,该技术拥有反应时间迅速、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众多优点,一定程度上在电力系统中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光互联技术的具体应用,其不仅拥有计算分析、数据监控及信息采集等其它技术共有的能力,同时其功能还包括人机界面等,不仅有效的重组了电网系统,对于系统实效性与灵活性得到了提高,而且还可通过其强干扰功能的运用,从而使得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该技术所提供的画面清晰,使得管理人员在于系统判断方面更加科学化与准确化,对于存在故障与隐患可做到及时排除或解决。 4.5 电力系统中联合应用所有技术
在电力系统管理中故障处理及系统维护属于是两个独立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配合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传统电力系统则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根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其和电力系统的有效结合。自贡话技术则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协调,实现系统运行发展向同一个目标前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测试及维护等中均能够发挥其有效作用,同时其和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也能够对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有效满足,也就能够显著降低系统分开管理成本,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管理质量。
5 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走向
5.1 全控型电子开关技术应用
原来进行电力控制使用的开关,主要是半控型晶闸管,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不能对整个电路进行管控,通过现代技术发展,已经应用了全控型电子开关技术,IGBT不仅实现了大密度电流,同时也全面提高了开关速度。全控型电子开关技术是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5.2 变换器电路发展逐渐高频化
电子自动化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出现创新形式,也会推动电力系统管理过程变换器更新与发展,不久的将来,电路发展会逐渐从低频化向高频化方向改进,通过高频化能够全面减少外界电压影响、提高运行功率、减少开关消耗。通用变电器是功率小于400kVA下的变频器,随着技术发展,会更换掉没有跳闸的变频器,实现系统操作的简便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要趋势,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并对问题及时处理,从而使得電力系统的运营状态更为稳定。切实做到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以此达到“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供电要求与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宇晖.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7,02:112.
[2] 户鲁振.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4:168.
[3] 杨克.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190.
[4] 艾国.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4:146.
[关键词]电力工程;自动化;电力系统;应用
中图分类号:TM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0-0379-01
1 导言
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为居民的正常用电及用电安全提供保障。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环境下,不管是企业用电还是居民用电,均对电力系统提出更高要求,电力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则直接对企业生产及居民用电产生影响。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电气工程自动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对电力系统实施了规范化管理,另一方面节约了能耗,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得以提高。
2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
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及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第一,实现信息化发展,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首先需要和先进信息技术相结合,之后基于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数据处理。在此过程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对于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保障,并能够提高其运行效率;第二,降低维护难度。互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对其运行情况实时进行检测,从而及时发现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第三,提高电力运行控制有效性。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电力系统自我控制能力,但是就目前而言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电气自动化的技术特点
3.1 电气自动化是信息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的综合体现。信息技术是指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时刻能够体现出来,信息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渗透于不单单表现在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过程中,还表现在电气自动化的管理与处理等方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了使生产设备之间减少空间及概念上的距离,应当使单独的设备进行有效融合,消除其间的界限,这样才能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同时特提高了生产的管理水平。
3.2 电气自动化具有良好的维护性,操作简单。笔者从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中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与网络技术是密不可分的,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弥补。网络技术能够凭借自身较强的可操作性及完善的功能将所需要的重要信息从复杂的信息数据中筛选出来,并对所筛选的结果进行有效整合。现阶段计算机技术也逐渐趋于成熟,将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个稳定可操控的系统,并将其应用于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从而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可控性。
技术人员在操控室里只需要对电气自动化系统输入有效指令,即可让电气自动化设备按照指令进行操作,提高了对电气自动化设备操控的便捷性。
4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4.1 现场总线技术
作为现代化发展迅速的一种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对于仪表、智能仪器、执行系统与控制器间的数字通行及设备现场控制与高级控制之间的信息传递任务的实施,主要是通过各现场进行连接后形成一体的信息网络来实现。该技术之所以在电力工程中受到青睐与重视,是因为其为结合安全、简单与经济为一体的一项现代化技术。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是在搜集主变控制器控制范围内的所有用电总量后,将其在主控计算机中进行汇集,并利用与此特定的数字模型进行相关的数据信息计算,并在做出判断后,最终以指令的形式将信息传递至控制设备,从而实现电力工程电气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现场总线技术是以分散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控制功能为方式,以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为手段,以信息调度为实现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为目的,实施过程中无需监控电力系统的整个运行过程,只需将信息与计算机连接,便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功能。
4.2 电力系统中对人工智能的应用
在传统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或者故障,则需要应用大量人力进行故障排除,所浪费的时间以及经历比较大,同时在实际工作中的效率也比较低。例如如果某一地区出现停电问题,那么在传统电力系统运行中则需要首先切断整个区域的所有电源,之后对其各个环节实施检修,不但影响整个区域民众正常生活,同时检修时间比较长,浪费人力及物理。自动化系统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则可以及时发现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位置,从而显著提升故障处理效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显著降低电力系统检修成本及费用。
4.3 仿真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自动化技术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真态化,通过自动化技术控制,不仅能够呈现大量实验数据,同时,更能支持多项操作,使实验人员测试提速高效,确保多种装置同步进行操作与运行,保证了人机同步发展,仿真技术为电力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实验条件,完善了电力系统动态监控及仿真建模。目前来看,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仿真技术在不断与国际接轨,全面实现了自身技术创新发展。
4.4 光互联技术
光纤互联技术、波导光互联技术与自由空间光互联技术为现代互联技术的主要形式,该技术拥有反应时间迅速、带宽、抗干扰能力强等众多优点,一定程度上在电力系统中促进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光互联技术的具体应用,其不仅拥有计算分析、数据监控及信息采集等其它技术共有的能力,同时其功能还包括人机界面等,不仅有效的重组了电网系统,对于系统实效性与灵活性得到了提高,而且还可通过其强干扰功能的运用,从而使得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与此同时,由于该技术所提供的画面清晰,使得管理人员在于系统判断方面更加科学化与准确化,对于存在故障与隐患可做到及时排除或解决。 4.5 电力系统中联合应用所有技术
在电力系统管理中故障处理及系统维护属于是两个独立部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配合问题,一旦出现问题,传统电力系统则无法及时发现问题根源,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实现其和电力系统的有效结合。自贡话技术则能够对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工作进行协调,实现系统运行发展向同一个目标前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测试及维护等中均能够发挥其有效作用,同时其和其他技术的结合应用,也能够对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有效满足,也就能够显著降低系统分开管理成本,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电力系统管理质量。
5 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走向
5.1 全控型电子开关技术应用
原来进行电力控制使用的开关,主要是半控型晶闸管,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不能对整个电路进行管控,通过现代技术发展,已经应用了全控型电子开关技术,IGBT不仅实现了大密度电流,同时也全面提高了开关速度。全控型电子开关技术是未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5.2 变换器电路发展逐渐高频化
电子自动化技术不断向前发展、不断出现创新形式,也会推动电力系统管理过程变换器更新与发展,不久的将来,电路发展会逐渐从低频化向高频化方向改进,通过高频化能够全面减少外界电压影响、提高运行功率、减少开关消耗。通用变电器是功率小于400kVA下的变频器,随着技术发展,会更换掉没有跳闸的变频器,实现系统操作的简便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气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发展的必要趋势,电气自动化技术能够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故障,并对问题及时处理,从而使得電力系统的运营状态更为稳定。切实做到电气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以此达到“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的供电要求与供电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宇晖.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7,02:112.
[2] 户鲁振.基于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4:168.
[3] 杨克.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7:190.
[4] 艾国.电气工程自动化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0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