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若想沿着长三角的边界画一个“圆”,那么,如今要找准“圆心”越来越难了。但“圆心”模糊并不代表上海在长三角地区“领头羊”地位的弱化。相反,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发展与上海之间的依存度正日益增强。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罗守贵博士最近在一份题为《区域演化和知识扩散——来自中国三个领先地区的实证》的研究报告中,做了一项有趣计算:1978-2005年间,长三角区域集中度变化率为2.31,远远高出珠三角1.36的变化率,是环渤海地区变化率1.19的近两倍。这个计算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全新视角。而要理解区域集中度变化率的含义,得首先了解一下变化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人均GDP的比重之变
区域集中度变化率由一个繁分数组成:分子和分母分别代表1978年与2005年中心城市相对于所在区域的集中度,而衡量这一集中度的则是当年人均GDP的城市与地区之比。计算显示,1978年到2005年,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北京的集中度从2.59轻微下降到2.17;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的集中度从2.46下降到1.81;而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的集中度则从4.11大幅下降到1.78。
难道说,与从前相比,上海之于长三角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吗?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集中度的下降恰恰反映出区域中心城市对整个区域扩散效应的增强,正是其城市功能定位不断优化的体现。
上海在发展中主动敞开心胸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长三角地区的“领袖城市”。那么,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绝对中心”到如今的“相对中心”,上海在城市功能定位上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改革开放初期,凭借较好的技术基础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迅速涌入,上海率先起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大批成熟技术又逐渐从上海向长三角和国内其他城市扩散转移,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发展。
变化就从资金、知识、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再分配开始。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这其中既有上海的主观意愿和努力,又有客观因素在“帮忙”。一方面,上海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敞开心胸、放宽视野,想问题、做事情更多地从服务国家战略和长三角的实际需求出发。另一方面,长三角成熟的城市圈为上海“知识中转站”和“产业枢纽”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有利条件。据统计,在狭义长三角区域,现有53个城市,其中包括7个特大城市、4个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和37个小城市;而广义长三角更拥有多达80座城市。这些城市由大到小呈金字塔分布,且梯度明显,十分有利于产业分工与知识扩散。
找准定位,上海不仅连续16年保持GDP两位数增长,也带动着整个长三角的共同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苏南和浙北十几个县市成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敏感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历届全国百强县约有一半位于长三角。去年进行的第七届全国百强县评比显示,上海周边分布着100强县中的50强,并且囊括了前10强中的9强。去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以上,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寻找中心城市驱动的后劲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与珠三角经济主要依靠外资驱动和环渤海经济主要依靠政府驱动不同,长三角显示出明显的中心城市驱动模式,即从中心城市上海向周围城市的知识与技术扩散,进展到产业的梯度转移。就中心城市的辐射力而言,长三角表现最为抢眼。
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发展与上海之间的依存度正日益增强。是要小蛋糕中的一大块,还是大蛋糕中的相对一小块,答案不言自明。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共同把蛋糕做大?”罗守贵认为,创新是唯一路径。眼下,长三角正在为自己的二次飞跃积蓄着能量。有数据显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政府科技投入基本稳定在全国总量的1/5左右;大中型企业的研发人数、技改投入相当于全国的1/4;大中型企业新产品产值一直稳定在国内总量的1/3左右;发明专利的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分别为全国的1/4和1/5。
令人欣喜的是,在不久前发布的《2008全球知识竞争力指数》(WKCI)报告中,长三角两省一市首次共同上榜。在知识经济“国际俱乐部”成员大幅扩容至145位的情况下,上海位列第110位,保持稳中有升;而江苏、浙江则以第138位和第140位的成绩实现了其各自在榜上的“处女秀”。
可以肯定,以创新汲取动力,长三角的未来值得期待。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罗守贵博士最近在一份题为《区域演化和知识扩散——来自中国三个领先地区的实证》的研究报告中,做了一项有趣计算:1978-2005年间,长三角区域集中度变化率为2.31,远远高出珠三角1.36的变化率,是环渤海地区变化率1.19的近两倍。这个计算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上海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功能定位的全新视角。而要理解区域集中度变化率的含义,得首先了解一下变化率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人均GDP的比重之变
区域集中度变化率由一个繁分数组成:分子和分母分别代表1978年与2005年中心城市相对于所在区域的集中度,而衡量这一集中度的则是当年人均GDP的城市与地区之比。计算显示,1978年到2005年,环渤海地区中心城市北京的集中度从2.59轻微下降到2.17;珠三角中心城市广州的集中度从2.46下降到1.81;而长三角中心城市上海的集中度则从4.11大幅下降到1.78。
难道说,与从前相比,上海之于长三角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吗?当然,这只是表面现象。集中度的下降恰恰反映出区域中心城市对整个区域扩散效应的增强,正是其城市功能定位不断优化的体现。
上海在发展中主动敞开心胸
一直以来,上海都是长三角地区的“领袖城市”。那么,从改革开放初期的“绝对中心”到如今的“相对中心”,上海在城市功能定位上的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改革开放初期,凭借较好的技术基础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大量外资和先进技术迅速涌入,上海率先起步;经过一段时间的消化吸收与再创新,大批成熟技术又逐渐从上海向长三角和国内其他城市扩散转移,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发展。
变化就从资金、知识、技术等资源、要素的再分配开始。从“独善其身”到“兼济天下”,这其中既有上海的主观意愿和努力,又有客观因素在“帮忙”。一方面,上海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主动敞开心胸、放宽视野,想问题、做事情更多地从服务国家战略和长三角的实际需求出发。另一方面,长三角成熟的城市圈为上海“知识中转站”和“产业枢纽”作用的发挥提供了有利条件。据统计,在狭义长三角区域,现有53个城市,其中包括7个特大城市、4个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和37个小城市;而广义长三角更拥有多达80座城市。这些城市由大到小呈金字塔分布,且梯度明显,十分有利于产业分工与知识扩散。
找准定位,上海不仅连续16年保持GDP两位数增长,也带动着整个长三角的共同发展。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苏南和浙北十几个县市成为承接上海产业转移的敏感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历届全国百强县约有一半位于长三角。去年进行的第七届全国百强县评比显示,上海周边分布着100强县中的50强,并且囊括了前10强中的9强。去年,长三角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0%以上,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
寻找中心城市驱动的后劲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与珠三角经济主要依靠外资驱动和环渤海经济主要依靠政府驱动不同,长三角显示出明显的中心城市驱动模式,即从中心城市上海向周围城市的知识与技术扩散,进展到产业的梯度转移。就中心城市的辐射力而言,长三角表现最为抢眼。
长三角其他城市的发展与上海之间的依存度正日益增强。是要小蛋糕中的一大块,还是大蛋糕中的相对一小块,答案不言自明。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共同把蛋糕做大?”罗守贵认为,创新是唯一路径。眼下,长三角正在为自己的二次飞跃积蓄着能量。有数据显示,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政府科技投入基本稳定在全国总量的1/5左右;大中型企业的研发人数、技改投入相当于全国的1/4;大中型企业新产品产值一直稳定在国内总量的1/3左右;发明专利的申请受理量和授权量分别为全国的1/4和1/5。
令人欣喜的是,在不久前发布的《2008全球知识竞争力指数》(WKCI)报告中,长三角两省一市首次共同上榜。在知识经济“国际俱乐部”成员大幅扩容至145位的情况下,上海位列第110位,保持稳中有升;而江苏、浙江则以第138位和第140位的成绩实现了其各自在榜上的“处女秀”。
可以肯定,以创新汲取动力,长三角的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