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软腐病一直制约大白菜大面积发展,特介绍大白菜软腐病的病原、发病症状、侵染循环、影响发病因素及其防治措施,为广大菜农防治大白菜软腐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白菜;软腐病;防治技术
大白菜是各地市场销量大且价格看好的蔬菜之一,经济效益显著,但软腐病一直是制约大白菜大面积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民俗称脓白菜、腐烂病、烂疙瘩、烂葫芦、 水烂,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中发生最晚的一种,一般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开始发病,且发病最重,发病症状表现主要有基腐型、心腐型和外腐型3种类型。
1病原
属于欧氏杆菌属的细菌,此菌在培养基上的菌落为灰白色,圆形或不定形,边缘清晰,稍带荧光。在pH值5.3~9.2均可生长,pH值7.2最适。病菌在缺氧条件下也能生长发育,不耐阳光和干燥,在日光下曝晒2h,大部分死亡,脱离寄主在土中只能存活15d左右,通过猪的消化道后则完全死亡。
2发病症状
(1)基腐型。植株外围叶片在烈日下顶端萎垂,日落后又能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部或叶球外露。发病严重的植株,结球小,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轻碰病株即倒落,充满灰黄色粘稠物,臭气四溢,菜农称“烂疙瘩”。
(2)心腐型。病菌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菜心,形成水浸状湿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发病组织呈粘滑软腐状。菜心部分叶球腐烂,结球外部无病状,菜农称“湿烧心”。
(3)外腐型。病菌由叶柄外部叶片边缘或叶球顶端伤口侵入,引起外叶边缘焦枯,或在多雨条件下顶叶腐烂,在天气转晴干燥时腐烂叶片干枯呈薄纸状。
3侵染循环
白菜软腐病菌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及昆虫体内、肥料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带菌肥料等自然传播媒介,从菜株的伤口侵入。由于该病菌寄主范围广,可在田间多种蔬菜上从春到秋传染繁殖,不断为害,最后传播到秋大白菜上,大白菜发病后,在田间又能进行多次再侵染。另据报道,软腐病菌从白菜幼芽阶段起,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由根毛区侵入,潜伏在维管束中或通过维管束传到地上各部位,在遇到厌氧性条件时才大量繁殖引起發病,称之为潜伏侵染。大白菜潜伏带菌率有时高达95%。
4影响发病的因素
(1)白菜伤口愈伤能力。由于软腐病菌从伤口侵入,所以愈伤组织形成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病害发生的轻重。
(2)白菜的伤口类型。白菜的伤口有自然裂口、虫伤、病伤和机械伤4种,引起软腐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叶柄上的自然裂口,这些自然裂口又以纵裂为主,多发生在久旱遇雨、浇水过量、蹲苗过度以后,这是该病侵染的主要途径,其次是虫伤。
(3)昆虫。昆虫一方面可在白菜上造成伤口,有利于软腐病菌侵入;另一方面,有的昆虫体内外带菌,直接起了传染和接种作用。因此,凡是虫害高的地块,发病就重,由此可见,防治白菜虫害对防治软腐病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气候。多雨条件易使叶片基部处于浸水和缺氧状态,伤口不易愈合,又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蔓延,同时多雨也常使气温偏低,不利于白菜伤口愈合,又能促使害虫向白菜心内钻藏,软腐病菌随害虫进入而使发病较重。白菜苗期长期高温干旱,土温偏高,致使根系发育不良,根系发锈,随着白菜的生长,自然裂口增加,导致病害加重。
(5)栽培措施。①高畦与平畦。高畦或高垄土壤中氧气充足,土壤中不易积水,有利于白菜愈伤组织的形成,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故发病轻;平畦地面易积水,土中氧气缺乏,不利于白菜根系或叶柄基部愈伤组织的形成,故发病重。②间作与轮作。白菜与麦类、豆类、水稻等粮田轮作或与葱蒜类作物间作,发病轻;与茄科或瓜类蔬菜轮作,则发病重,因为这些蔬菜本身能感染软腐病,因此其病残体上保存有大量菌源,容易传染,而且有的前茬害虫多,容易使白菜遭受虫害,造成更多的传病机会。③播种期。白菜播期早,包心也早,感病期也提前,发病一般都较重,尤其雨水偏多年份更明显。
(6)品种。疏心直筒型的品种,由于外叶直立,垄间不荫蔽,通风良好,在田间发病比外叶贴地的球型、牛心型的品种发病轻;柔嫩多汁的白帮品种,其抗性却不如青帮品种;抗病毒病和霜霉病的品种,一般也抗软腐病。
5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大白菜软腐病应以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害虫、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再结合药剂防治,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5.1栽培措施
(1)避免将白菜与茄科、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前茬以麦类、豆类和葱蒜类作物为好。
(2)避免将白菜种在低洼、粘重的地块上。种前应深耕晒田,高垄或高畦种植,这样可以改进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促进病残体腐解,减少病菌来源和减少害虫。若同时加塑料膜覆盖,8d即可杀灭土中病菌,且灌水时不易浸帮,有利伤口愈合,减少染病机会。
(3)增施底肥,及时追肥。底肥足、早追肥,可使苗期生长旺盛,后期多雨季节可耐水、耐肥,自然裂口少,防病效果显著。
(4)适期播种。早播,易使包心期的感病阶段与雨季相遇,发病重;迟播,包心期推迟,有利于防病,但过迟又影响产量。
(5)及时清除病菜。田间发现重病株,应及时收获或拔除,特别是在雨前或灌水前。拔除病株后在病穴内撒石灰,再用土填实。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
(6)合理浇水。大白菜虽说是水菜,但也并不是浇水越多越好。大白菜地块土壤应该见干见湿,浇水太多、常保持地表湿润给病菌繁生创造了条件。如果墒情差,确实需浇水,而有的植株又已发病,应于浇前1~2d拔除病株,同时将病株根部的土挖走再撒些生石灰、草木灰,将土翻松然后再于地表撒些生石灰粉,或者喷洒杀菌药物再浇水。浇水的时间宜在早晨或下午5~6时后。
5.2治虫防病
由于害虫本身带菌,而且可以造成伤口,因此防虫是防治软腐病的关键措施。从白菜幼苗期起,就应防治黄条跳(地蹦子)、菜青虫、小菜蛾、地蛆、甘蓝夜盗虫等害虫。在莲座期至包心期应重点防治菜粉蝶和萝卜蝇,以防止它们在阴凉潮湿的叶片背面产卵和孵化,这一时期应结合叶面喷施,灌根2~3次,以彻底消灭地蛆危害。
5.3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疏心直筒型的品种、青帮品种及抗病毒病、抗霜霉病的品种都较抗软腐病,可选用此类品种种植。
5.4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可用丰灵50~100g拌种150g后播种,或用种子重量1.0%~1.5%的农抗751拌种。
(2)播种处理。播种时每埯随播种撒呋喃丹;或播种后在埯上撒适量用乐果、辛硫磷、敌百虫等药剂水浸湿的稻壳、锯末等物,可保湿、防止形成土表硬壳,并可驱虫;或出苗后待早上露水干后,撒六六六粉剂。
(3)苗期防病。在出苗后、间苗、定苗期,用丰灵2.25~3.75kg/hm2对水1 500kg灌根。
(4)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应以轻病株及其周围为重点,注意应喷在接近地表的叶柄基部,常用药剂有农用链霉素200(10-6)3 000~4 000倍液、敌克松700~1 000倍液、50%代森铵600~8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等。
5.5贮藏防病
贮窖应事先用1∶40的福尔马林等药剂消毒,窖温调至2~5℃。白菜入窖前先除去病叶,并曝晒1d,使外叶萎蔫,减少细菌入侵的可能。入窖后,每隔10~15d翻菜1次,剔除病菜。
关键词 大白菜;软腐病;防治技术
大白菜是各地市场销量大且价格看好的蔬菜之一,经济效益显著,但软腐病一直是制约大白菜大面积发展的关键因素。农民俗称脓白菜、腐烂病、烂疙瘩、烂葫芦、 水烂,是大白菜三大病害中发生最晚的一种,一般从莲座期到包心期开始发病,且发病最重,发病症状表现主要有基腐型、心腐型和外腐型3种类型。
1病原
属于欧氏杆菌属的细菌,此菌在培养基上的菌落为灰白色,圆形或不定形,边缘清晰,稍带荧光。在pH值5.3~9.2均可生长,pH值7.2最适。病菌在缺氧条件下也能生长发育,不耐阳光和干燥,在日光下曝晒2h,大部分死亡,脱离寄主在土中只能存活15d左右,通过猪的消化道后则完全死亡。
2发病症状
(1)基腐型。植株外围叶片在烈日下顶端萎垂,日落后又能恢复,持续几天后,病株外叶平贴地面,心部或叶球外露。发病严重的植株,结球小,叶柄基部和根茎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轻碰病株即倒落,充满灰黄色粘稠物,臭气四溢,菜农称“烂疙瘩”。
(2)心腐型。病菌由菜帮基部伤口侵入菜心,形成水浸状湿润区,逐渐扩大后,变为淡灰褐色,发病组织呈粘滑软腐状。菜心部分叶球腐烂,结球外部无病状,菜农称“湿烧心”。
(3)外腐型。病菌由叶柄外部叶片边缘或叶球顶端伤口侵入,引起外叶边缘焦枯,或在多雨条件下顶叶腐烂,在天气转晴干燥时腐烂叶片干枯呈薄纸状。
3侵染循环
白菜软腐病菌主要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或土中未腐烂的病残体及昆虫体内、肥料中越冬,通过雨水、灌溉水、昆虫、带菌肥料等自然传播媒介,从菜株的伤口侵入。由于该病菌寄主范围广,可在田间多种蔬菜上从春到秋传染繁殖,不断为害,最后传播到秋大白菜上,大白菜发病后,在田间又能进行多次再侵染。另据报道,软腐病菌从白菜幼芽阶段起,在整个生育期内均可由根毛区侵入,潜伏在维管束中或通过维管束传到地上各部位,在遇到厌氧性条件时才大量繁殖引起發病,称之为潜伏侵染。大白菜潜伏带菌率有时高达95%。
4影响发病的因素
(1)白菜伤口愈伤能力。由于软腐病菌从伤口侵入,所以愈伤组织形成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病害发生的轻重。
(2)白菜的伤口类型。白菜的伤口有自然裂口、虫伤、病伤和机械伤4种,引起软腐病发病率最高的是叶柄上的自然裂口,这些自然裂口又以纵裂为主,多发生在久旱遇雨、浇水过量、蹲苗过度以后,这是该病侵染的主要途径,其次是虫伤。
(3)昆虫。昆虫一方面可在白菜上造成伤口,有利于软腐病菌侵入;另一方面,有的昆虫体内外带菌,直接起了传染和接种作用。因此,凡是虫害高的地块,发病就重,由此可见,防治白菜虫害对防治软腐病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4)气候。多雨条件易使叶片基部处于浸水和缺氧状态,伤口不易愈合,又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蔓延,同时多雨也常使气温偏低,不利于白菜伤口愈合,又能促使害虫向白菜心内钻藏,软腐病菌随害虫进入而使发病较重。白菜苗期长期高温干旱,土温偏高,致使根系发育不良,根系发锈,随着白菜的生长,自然裂口增加,导致病害加重。
(5)栽培措施。①高畦与平畦。高畦或高垄土壤中氧气充足,土壤中不易积水,有利于白菜愈伤组织的形成,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故发病轻;平畦地面易积水,土中氧气缺乏,不利于白菜根系或叶柄基部愈伤组织的形成,故发病重。②间作与轮作。白菜与麦类、豆类、水稻等粮田轮作或与葱蒜类作物间作,发病轻;与茄科或瓜类蔬菜轮作,则发病重,因为这些蔬菜本身能感染软腐病,因此其病残体上保存有大量菌源,容易传染,而且有的前茬害虫多,容易使白菜遭受虫害,造成更多的传病机会。③播种期。白菜播期早,包心也早,感病期也提前,发病一般都较重,尤其雨水偏多年份更明显。
(6)品种。疏心直筒型的品种,由于外叶直立,垄间不荫蔽,通风良好,在田间发病比外叶贴地的球型、牛心型的品种发病轻;柔嫩多汁的白帮品种,其抗性却不如青帮品种;抗病毒病和霜霉病的品种,一般也抗软腐病。
5综合防治措施
防治大白菜软腐病应以加强田间管理、防治害虫、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再结合药剂防治,才能收到较好效果。
5.1栽培措施
(1)避免将白菜与茄科、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前茬以麦类、豆类和葱蒜类作物为好。
(2)避免将白菜种在低洼、粘重的地块上。种前应深耕晒田,高垄或高畦种植,这样可以改进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促进病残体腐解,减少病菌来源和减少害虫。若同时加塑料膜覆盖,8d即可杀灭土中病菌,且灌水时不易浸帮,有利伤口愈合,减少染病机会。
(3)增施底肥,及时追肥。底肥足、早追肥,可使苗期生长旺盛,后期多雨季节可耐水、耐肥,自然裂口少,防病效果显著。
(4)适期播种。早播,易使包心期的感病阶段与雨季相遇,发病重;迟播,包心期推迟,有利于防病,但过迟又影响产量。
(5)及时清除病菜。田间发现重病株,应及时收获或拔除,特别是在雨前或灌水前。拔除病株后在病穴内撒石灰,再用土填实。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病残体。
(6)合理浇水。大白菜虽说是水菜,但也并不是浇水越多越好。大白菜地块土壤应该见干见湿,浇水太多、常保持地表湿润给病菌繁生创造了条件。如果墒情差,确实需浇水,而有的植株又已发病,应于浇前1~2d拔除病株,同时将病株根部的土挖走再撒些生石灰、草木灰,将土翻松然后再于地表撒些生石灰粉,或者喷洒杀菌药物再浇水。浇水的时间宜在早晨或下午5~6时后。
5.2治虫防病
由于害虫本身带菌,而且可以造成伤口,因此防虫是防治软腐病的关键措施。从白菜幼苗期起,就应防治黄条跳(地蹦子)、菜青虫、小菜蛾、地蛆、甘蓝夜盗虫等害虫。在莲座期至包心期应重点防治菜粉蝶和萝卜蝇,以防止它们在阴凉潮湿的叶片背面产卵和孵化,这一时期应结合叶面喷施,灌根2~3次,以彻底消灭地蛆危害。
5.3选用抗病品种
一般疏心直筒型的品种、青帮品种及抗病毒病、抗霜霉病的品种都较抗软腐病,可选用此类品种种植。
5.4药剂防治
(1)种子处理。可用丰灵50~100g拌种150g后播种,或用种子重量1.0%~1.5%的农抗751拌种。
(2)播种处理。播种时每埯随播种撒呋喃丹;或播种后在埯上撒适量用乐果、辛硫磷、敌百虫等药剂水浸湿的稻壳、锯末等物,可保湿、防止形成土表硬壳,并可驱虫;或出苗后待早上露水干后,撒六六六粉剂。
(3)苗期防病。在出苗后、间苗、定苗期,用丰灵2.25~3.75kg/hm2对水1 500kg灌根。
(4)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药应以轻病株及其周围为重点,注意应喷在接近地表的叶柄基部,常用药剂有农用链霉素200(10-6)3 000~4 000倍液、敌克松700~1 000倍液、50%代森铵600~800倍液、14%络氨铜水剂350倍液等。
5.5贮藏防病
贮窖应事先用1∶40的福尔马林等药剂消毒,窖温调至2~5℃。白菜入窖前先除去病叶,并曝晒1d,使外叶萎蔫,减少细菌入侵的可能。入窖后,每隔10~15d翻菜1次,剔除病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