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草根”体育游戏调查及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价值研究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g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法、实践研究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对山西省太原市“草根”体育游戏调查及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通过对游戏活动的主要内容的收集,其进行教材化的处理,有机的与学校体育教学相结合,探索其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学校体育教学;应用价值
  1.前言
  “草根”体育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既民间体育游戏,俗语称“玩耍” [1]。地处汾河谷地的山西太原,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民间活动及民间体育游戏种类众多,但由于人们的社会条件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这些给我们儿时带来快乐的活动正在渐渐的消失。因此,保护民间体育游戏活动、加强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具有一定的时代价值。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顶拐拐、翻架架、抓羊拐、丢手绢等这些游戏曾经陪伴着我们的童年,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民间体育游戏的发展日趋衰落,参与者越来越少,其传承现状不容乐观。这个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正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要想使民间体育游戏更好地传承下去,就必须先研究其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价值。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卓有成效的研究,民间体育未能有序地融入学校与社会中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这些被视为“草根”游戏或“弄堂”游戏的民间体育游戏渐渐游离于我们的生活之外,更是绝缘于现在的孩子。他们整天被学业包围。体质下降、性格孤僻成了他们的通病。这些状况的出现,无论是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还是对学生的情趣培养,都是极其不利的[2]。
  现在已经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对民间体育游戏加以重视,收集、整理民间体育游戏的种类,只有将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加以整合,作为学校体育教学课程资源的一部分,才能使民间体育游戏的内容更好的传承下去。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山西省太原市“草根”体育游戏活动为研究对象,以太原市六个区的部分居民为主要调查对象,以太原市杏花岭区、迎泽区和小店区的部分小学及中学学生作为问卷发放的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查阅云南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本次研究相关的文献,根据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跨库查阅2000年到2012年的有民间体育游戏、体育游戏应用的论文以及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文献资料来源: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
  2.2.2访谈法和调查法
  采用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法相结合,对本市六个行政区域的“草根”体育游戏的种类及玩法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对部分小学及中学的一些体育教师及学生进行访谈,并对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每所学校调查40人),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5份,有效率97.5%。
  2.2.3实践研究法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对其中部分“草根”体育游戏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研究,通过对个别案例的运用,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总结“草根”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2.4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和发放的调查问卷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2.5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对研究内容与资料进行逻辑梳理,得出研究结论。
  3.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3.1 “草根”体育游戏的分类
  对体育游戏项目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利于将体育游戏的特点显示出来,并可以将其更好的运用到体育教学活动中去。因此,将收集到的50项“草根”体育游戏按照对身体素质的锻炼、健身价值来划分,可分为力量类、技巧类、益智类、竞速类这四大类[3]。(见表1)
  3.1.1力量类
  主要以发展青少年上肢、下肢以及腰腹肌等肌肉的综合力量为主,同时培养青少年的团结、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但是在此类游戏中,有些游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运用不恰当,会对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3.1.2技巧类
  主要以发展灵敏性、柔韧性、协调性以及感知能力为主,从而全方位的发展身体素质,且运动强度较适宜,符合有氧运动。
  3.1.3益智类
  主要发展动手及动脑能力,运动强度较小。
  3.1.4竞速类
  主要发展速度和速度耐力,以奔跑类项目为主。但游戏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过度疲劳,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
  3.2对山西省太原市“草根”体育游戏的教材化处理
  太原市的“草根”体育游戏作为体育课程资源内容,属于身体练习资源,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一般来说,身体练习是体育手段的各种具体动作,它是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娱乐身心或提高运动水平而采用的身体活动内容。身体练习是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体育课程学习的结果主要表现在体能的增强、运动技能的掌握和行为态度的改变等方面。
  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教材化处理的过程中,要考虑四个基本原则:
  1.趣味性与游戏性原则:在所改造的内容中加一些趣味性、游戏性的要素,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枯燥、单调的身体练习资源改造;
  2.教育性与文化性原则:尽可能地挖掘体育课程内容中的文化性和教育性因素、突出体育课程内容的健身、育人和文化价值,在运动活动中受到教育,并了解与掌握各种形态的体育运动文化;
  3.适应性与可行性原则:改造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学校场地器材等条件,并且有可行性;
  4.生活性有实用性原则:所改造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尽可能地让体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4]。   3.3“草根”体育游戏的应用价值
  3.3.1有利于建构和形成学校特色体育
  目前大多数学校、教师的体育课程设计忽视民间文化的教育价值。因此,重视和加强体育课程资源整合是当前发展学校体育,形成教育亮点的必要途径。根据许多学校场地不足的特点,我意在探索以民间体育游戏为载体的体育教育特色,把民间体育游戏引入学校体育教育中。
  3.3.2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生活的忙碌,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中小学生经常玩一些电动玩具,电子游戏,很少在户外进行体育游戏,学生之间的自发游戏、合作游戏也越来越少。丰富的民间游戏和趣味性体育游戏具有多样性、娱乐性的特点,能增强学生的体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促进其的健康发展。
  3.3.3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的源泉
  民间体育游戏是探究体育起源和发展各阶段诸形态的活化石,是挖掘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和形式的源泉,反映各民族意识和多方面活动的文化财富,与现代体育交相辉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3.3.4具有独特的文化性、娱乐性、教育性
  民间体育游戏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民间体育游戏以其独有的文化性、娱乐性、教育性在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民间体育游戏反映了中华民族某一区域所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的模式。传统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价值认同,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实现了人们对幸福感和满足感的追求。
  3.3.5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民间体育游戏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充满了浓郁的泥土气息,它对场地要求较低,活动器材简便,学生易懂、易学、易传。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灵敏、协调、柔韧、力量、速度等素质,而且能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并能开发学生智力,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加强生命教育具有较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应该让民间体育游戏走进课堂,将其有机地与《体育与健康》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不仅可拓展新课程的教学内容,而且对学生了解民间体育游戏的精髓并体会“草根”游戏的快乐,继承弘扬民间体育文化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4.结论及建议
  4.1结论
  4.1.1山西省太原市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民间体育资源比较丰富,学生有较高的参与积极性,但是,学生参与民间体育游戏活动人数少,参与项目类别少,民间体育游戏在学校体育中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对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关注力度不够认识不足使其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4.1.2体育专职教师对民间体育游戏项目进校园态度积极,并肯定了民间体育项目对学生身心健康的作用不亚于其他体育项目。但是师资队伍、场地器材和民间体育资源还需要进一步整理、开发。学生普遍对民间体游戏育项目很感兴趣,可是缺乏相应的认识。
  4.1.3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对其关注度不足,政策及资金投入欠缺。学校对民间体育游戏项目重视程度不够高,基本上没有纳入教学计划。大多数情况下的开展源自予体育教师个体的认识,没有相应的专门性的教材,使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即使有相应的教学愿望也难以以开展。
  4.2建议
  4.2.1教育有关部门组织民间体育游戏项目开发的专题性研究
  4.2.2体育师范院系加强对体育教师进行民间体育游戏项目相关的教学。
  4.2.3对民间体育游戏教材内容进行建设,鼓励教师进行民间体育游戏的调查、筛选,并进行相应的改编创新,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
  4.2.4学校鼓励专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民间体育游戏项目进行教学,增加对民间体育游戏器材的资金投入。
  4.2.5加强民间体育游戏所需器材、设施、场地研究,引入入现代技术使其跟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文展.论民族民间体育游戏的理性回归[J].考试周刊,2010(46):144-145.
  [2] 蒋敏敏.“草根”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整合应用—重拾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J].改革探索,2011(5):94-95.
  [3] 霍亮.山西民俗体育游戏的开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0(1):24-27.
  [4] 廖军.舟山市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新课标的资源若干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摘要】促进学生和谐发展是落实“育人为本”教育方针的重要体现,本文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充分利用特有的优势加强对学生和谐人格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发展进行了探索。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要尊重学生,才能让学生获得和谐发展的环境。理解和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让学生自由表达个性解读,才能让学生有所创新。  【关键词】阅读教学 个性 和谐发展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
为了研究新型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根据胎次、体重相近原则,选用2613龄断奶体重为(4.75±0.38)kg的90头杜枫姜仔猪分为对照组、试验Ⅰ组(日粮+17.5%发酵
大家知道,农村英语教学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工作,特别是毕业生的英语教育教学工作,更是让许多英语教育工作者费尽了心血,花尽了心思。然而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使大部分师生认为毕业生的英语“定型”了,没有多大的发展了。但我通过多年的教学总结,发现毕业生只要做好思想工作,他们的成绩仍然可以稳步提高。为此,浅谈以下几点建议:  一、以教材内容为核心,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有许多英语教师,往往忽
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曾高度评价马克思主义,并试图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融合起来.但他所高度评价的马克思主义不过是经过其改造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在《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人才的主要阵地,建立和谐校园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建立高等职业院校的校园和谐也就理所当然的被看作现代高职院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校园和谐也成了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的推进,以往填鸭式、灌输式和死记硬背式的地理教学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地理教育教学的需要,也有悖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精神。现代化的地理课堂需要实现有效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教学,实现主体参与式课堂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需要开展学生活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提出了一些开展有效学生活动的对策,希望能对地理的教学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