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农”字,写出“农”色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w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些生活在农村的学生,他们生长在农村,接触的是一个广阔的农村天地,因此针对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如果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上能始终贯穿一个“农”字,立足农村,农村作文教学内容就能有自己的特色。
  一、交流农村的谚言俗语
  民间的谚语可不是农民随口的一句顺口溜,而是经过数千年经验积累总结而成的真理。短短的一两句话,既顺口押韵,又通俗易懂,其中还不乏精彩的总结、丰厚的经验和深刻的道理。谚语是平凡古人总结的哲理,是古代人民验证的科学。十句谚语九句真。学生若能抽出些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地看一看,细细地品一品,遇真切处不妨记下一句两句,一定会受益良多的。
  1.分类搜集,逐句理解。农村的谚言俗语种类丰富,可以让学生分类整理,遇有不理解的再进行学习研究,并积累记录。例如,①关于天气变化的,如“入粘不入粘,八月十二三”,讲的是农历八月十二、十三如果下雨,就是入粘雨(连阴雨),会持续一个多月。②关于农作物生产的,如“锄头下面一层水”,讲的是天旱,地里庄稼无草也要锄,因为切断了土壤中的农作物的毛细管,可以防止水分蒸发的科学道理。③关于健康小常识的,如“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方”。④关于为人处世的,如“一针不补,十针难缝”“寒门出才子,深山出俊鸟”。这样的归类整理,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农村谚言俗语的丰富多彩,更能呼吸到特有的乡土气息。
  2.组织交流,学会运用。在收集谚语的活动进行到一定阶段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练笔,把谚言俗语的收集与写作联系起来,丰富写作的素材积累,使这样的小练笔活动既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又能满足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一举多得。如教师可以开展 “我最喜爱的农村谚言俗语”的交流活动,使学生有意识地对谚语进行选择与整理,共同交流,营造活动气氛;继而布置小练笔“列举事例说明、介绍一句收集的谚言俗语”,或者“围绕一句收集的谚言俗语谈谈自己的感受”等,让学生由做到说,由说到写,使作文不再空洞无物,而是有话可写、各不相同。
  二、收集农村的民俗文化
  农村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民俗风情也各具特色,并且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这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学习兴趣等大有帮助。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收集整理本地域的民俗文化,促进语文学习,拓宽写作题材。
  1.小组形式,分工合作。因为民俗文化面广量大,单独一人进行收集整理往往难以完成任务,所以可以采用学习小组的模式,利用集体的力量,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共同提高。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家乡的民俗文化,提出他们最感兴趣、最想研究的内容。这样的主题体现学生的需求,是他们乐于探索的。笔者在每一个学期都要搞一次民俗文化的专题活动。如在去年开学之初确定了“农村过年的习俗”的主题,然后确定了小组分工,每一个学生都领到了自己的任务,并在以后的生活中进行广泛地观察、调查、收集、访问等,了解有关的知识。小组成员定期组织汇报交流,畅谈学习收获,由此产生了具有学生个性特色的独特感受与深切体会。
  2.整理研究,完成习作。在学期结束之前开设民俗文化交流学习课,让每一个学生交流自己整理的材料,并指导学生写出自己的收获与感受。有的学生发现农村的过年习俗,如传统的做豆腐、蒸馒头、祭祖、贴春联的一系列做法,虽然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人们仍然乐此不疲……接着写出了一组农村系列的《过年传统习俗》的习作。由于有了前期的调查研究,因而习作内容特别亲切、真实。
  三、观察农村的发展变化
  经济的发展,使农村的面貌也在迅猛发展,农业的现代化,农村的城镇化,这些变化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写作空间。有的学生很有可能对这一切熟视无睹,教师应让孩子们留心身边的显著变化,用观察的眼睛去寻找与发现。
  1.展现新发展,写出新面貌。如今的农村是一番新景象:宽阔平坦的道路,设施齐全的广场,生活富裕的农家……这样的场景,处处可见。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变化前后的家乡,进行对比或者直接描述,写出反映农村新发展的作文,如《家乡新貌》《邻村喜事》等。同时,新时期农民发家致富的例子有很多,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指导学生亲身去了解,去进行详细的观察,学习科普知识,丰富生活感受。这样,便有了一篇篇歌颂新农民、新生活的习作,如《家乡的种植大户》《螃蟹肥了》……
  2.发现新问题,带来新思考。经济的发展也给农村带来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如化学、农药对水源和土壤的污染等,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丰富感受,真切表达。如我曾指导学生对农村的水污染现象进行调查、研究、访问,指导学生写研究感受,如学生的习作《家乡的水污染》,作文中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清澈见底的河水的留恋,明白了环保的重要性,决心为家乡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总之,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充分利用农村的特色课程资源,在作文教学中贯穿“农”字,学生就能写出无数鲜活、漂亮、带有农村特色的文章出来。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需要的就是精确妥帖,要能将自己心中所想不含糊、不夸张地表达出来。由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紧扣文本特点,在厘清知识下推进语用训练;针对具体学情,在契合认知下推进语用训练;紧扣文本主题,在情感浸润下推进语用训练。  [关键词]语用实践;语用训练;精准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8-0070-01  著名美学专家
[摘 要]批注式阅读是指在课文空白处作感悟式的注读,是一种表达对文本独特体验的亦批亦注的学习方法。教师可尝试“自主学习三步走”的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第一步,初读文本,注释为主;第二步,再读文本,概括质疑;第三步,课中阅读,感受评价。  [关键词]语文教学 批注式阅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68  语文批注式
[摘 要]主题式阅读常常需要多种策略来展开教学。只有选择适切的教学策略,主题性阅读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因此,在主题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阅读教学规律,让学生感知异同,在统整中组合碎片;置换视角,在比照中洞察内核;据点想象,在联结中丰富意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主题式阅读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感知异同 置换视角 据点想象 主题阅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
[摘 要]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教师的教法都是比较生硬的,首先是读熟,然后逐句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根据意思背诵下来。这样的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办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甚至抹杀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欲望,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真正地体会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爱上我国的语言文字呢?一节与众不同的古诗文教学让我尝到了甜头。  [关键词]古诗教学;表达;情感;音韵美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语文课堂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魅力,掌握古诗阅读的方法。教学《江雪》一诗,通过引导学生回忆画中诗、理解诗中意、想象诗中画、体会诗中情,使学生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思想情感。最后,教师拓展组诗,不仅让学生迁移了学法,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传承了中华文化。  [关键词]教学实录;组诗;诗意;拓展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被普遍认为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不少学生一提作文就害怕,教师也不知从何下手。这是目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词汇积累不多,思辨能力较弱,写作的灵感只能来源于生活,因此,作文教学可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从生活中得到启发和灵感,写出生活的气息与精彩。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创设生活情境  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摘 要]《观潮》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写,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对《观潮》这篇课文进行文本解读及教学设计,以期达到以读促思,读写结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本解读;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9-0078-03  《观潮
[摘 要]绘本以其鲜明的特质成为儿童阅读的重要内容。在教学绘本时,教师要从儿童的需要出发,根据低年级的教学要求,合理设置教学内容,借助绘本,让学生欣赏图画、学习语言、体验快乐、展开想象,以启迪学生智慧,发展他们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绘本教学;低年级;阅读;想象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25-0023-02  绘本因鲜明的形
[摘 要]现代诗教学不能等同于白话文教学,朗读的节奏与语气要区别于白话文的朗读。现代诗重视让学生赏析而不是解读,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诗所要表达的情感的体验,而不是知识的传授,明白朗读诗文≠朗读课文;文本赏析≠文本解读;情感体验≠知识传授。  [关键词]现代诗 朗读 文本赏析 情感体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5-074  许多教
[摘 要]文言文与古诗词的教学,强调的都是熟读成诵。姜树华老师执教文言文《东施效颦》,整堂课都指向了一个“读”字。听读、自读、跟读、指导读、诵读这些读的形式,让学生学会了猜读、对照译文读,进而熟读成诵。一个“读”字实现了文言文的学习路径。  [关键词]课堂教学 文言文 熟读 正确 情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