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是新课程的改革方向,“健康第一”是新课程体育的基础理念,而体育课程教学安全是“健康第一”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
初中体育安全性
素质教育是新课程的改革方向,“健康第一”是新课程体育的基础理念,而体育课程教学安全是“健康第一”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那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的安全性呢?
一、分析体育课中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
1、教师的因素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的安全与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课前准备不足分、课堂组织不严谨、教学手段不合理、安全措施不得当得当都是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
1)课前准备不足分。有责任心、对学生负责的体育教师都会做充分的课前准备。而责任心不强的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随便应付了事,不充分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备教材,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导致学生上课时受伤。
2)课堂组织不严谨。很多体育教师没有通过热身或者热身不充分就直接让学生进行激烈的运动,从而导致学生肌健拉伤。上完课后,放松活动随随便便,每节课的放松内容相同,而不是根据本课的教材有针对性达到放松的目的,这也是造成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3)教学手段不合理。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是体育教师上课时采取教学手段的基础。如果专业技术不过关,教授的动作出现技术性错误,这样就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另外实践经验不足,不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也是出现运动损伤的另一原因。
2、学生的因素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身体条件差、精神不集中、技术动作理解错误都是影响安全的主观因素。
1)安全意识薄弱。有些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课,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学生的衣着穿戴不适合,佩戴带阻碍运动和易造成运动损伤的物饰。没有自我保护和保护别人的意识,不考虑后果,这些都是较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例如集体跑步时,发现鞋带脱落,就立即蹲下绑鞋带,造成后面的同学来不及躲闪而发生碰撞。
2)身体条件差。目前多数学生是独生之女,营养过剩,运动时间少,肥胖的学生偏多,就仅靠每周 3 节的体育课根本无法满足青少年的身体发展需求。由于身体素质差,在完成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容易造成损伤。另外,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遇到有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症等疾病的学生。也一视同仁,没有因材施教,导致运动负荷过度,出现意外。
3)精神不集中。学生有时难免会有身体不适、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有时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身体状态参加运动就比较容易受伤。
4)技术动作不正确。技术动作难度大、力量要求高的练习,特别是爆发力的练习,发力不正确就比较容易引起肌腱拉伤。
3、环境是影响学生安全的客观因素。
上课的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之一。好的上课环境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条件,遇到恶劣的天气、突发事件、场地限制的原因,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和采取的防范措施显得尤其关键。
二、如何保障体育教学中的安全
1、加强安全教育,落实课堂常规。
学生参加体育课,都是在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他们生性好动、活泼可爱,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张扬个性。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要利用课前的一点时间或者利用室内课机会,还有学校橱窗等,多渠道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参加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良好的课堂常规也是保证体育课安全进行的前提之一。体育课上,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并努力要求学生做到,切不可忽视组织性、纪律性的要求,更不能放纵学生,要及时发现、处理违反课堂常规的人和事。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常规,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才能提高,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并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2、周密考虑体育课的环节。
1)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
教学设计指的是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这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2)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
新课标中说各校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地域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 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校的环境特点和现有条件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進行练习.教师要掌握好难易程度,难度小,不具挑战性, 不利学生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大,则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
3)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
由于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教学中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练习要求和保护帮助时个别同学没有认真的听讲,造成练习时失误甚至造成身体的伤害。此时,教师应该保持镇静、更不可惊慌失措。首先停止练习,检查受伤同学的伤势情况,有必要时马上送医院救治。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4)随时检查场地器械的安全性。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比如说在上支撑腾越内容时,发现跳箱因使用或意外情况发生了变形或破损无法正常用时,教师可以把在箱上的练习,简化为在海绵包上的辅助练习,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的练习,同时提高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做到能灵活巧妙,视具体的情况变化随机应变。
初中体育安全性
素质教育是新课程的改革方向,“健康第一”是新课程体育的基础理念,而体育课程教学安全是“健康第一”的基础,也是每个中学体育教师应尽的义务与责任。那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的安全性呢?
一、分析体育课中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
1、教师的因素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起组织者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的安全与教师有着直接的关系。课前准备不足分、课堂组织不严谨、教学手段不合理、安全措施不得当得当都是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
1)课前准备不足分。有责任心、对学生负责的体育教师都会做充分的课前准备。而责任心不强的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随便应付了事,不充分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备教材,没有做好安全措施,导致学生上课时受伤。
2)课堂组织不严谨。很多体育教师没有通过热身或者热身不充分就直接让学生进行激烈的运动,从而导致学生肌健拉伤。上完课后,放松活动随随便便,每节课的放松内容相同,而不是根据本课的教材有针对性达到放松的目的,这也是造成慢性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3)教学手段不合理。专业技术和实践经验是体育教师上课时采取教学手段的基础。如果专业技术不过关,教授的动作出现技术性错误,这样就容易出现伤害事故;另外实践经验不足,不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也是出现运动损伤的另一原因。
2、学生的因素
学生是体育教学的主体,学生安全意识薄弱、身体条件差、精神不集中、技术动作理解错误都是影响安全的主观因素。
1)安全意识薄弱。有些学生上课前无心听教师讲课,练习时往往由于技术较复杂或难度较大而造成损伤。学生的衣着穿戴不适合,佩戴带阻碍运动和易造成运动损伤的物饰。没有自我保护和保护别人的意识,不考虑后果,这些都是较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例如集体跑步时,发现鞋带脱落,就立即蹲下绑鞋带,造成后面的同学来不及躲闪而发生碰撞。
2)身体条件差。目前多数学生是独生之女,营养过剩,运动时间少,肥胖的学生偏多,就仅靠每周 3 节的体育课根本无法满足青少年的身体发展需求。由于身体素质差,在完成强度较大或难度较大的练习时容易造成损伤。另外,教师不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遇到有先天性心脏病、贫血症等疾病的学生。也一视同仁,没有因材施教,导致运动负荷过度,出现意外。
3)精神不集中。学生有时难免会有身体不适、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有时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这种身体状态参加运动就比较容易受伤。
4)技术动作不正确。技术动作难度大、力量要求高的练习,特别是爆发力的练习,发力不正确就比较容易引起肌腱拉伤。
3、环境是影响学生安全的客观因素。
上课的环境也是影响学生安全的因素之一。好的上课环境是上好体育课的基本条件,遇到恶劣的天气、突发事件、场地限制的原因,师生的应急避险能力和采取的防范措施显得尤其关键。
二、如何保障体育教学中的安全
1、加强安全教育,落实课堂常规。
学生参加体育课,都是在一种比较开放的状态下进行的,他们生性好动、活泼可爱,因此,在课堂上容易张扬个性。所以,我们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和警示,要利用课前的一点时间或者利用室内课机会,还有学校橱窗等,多渠道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参加体育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有效地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此外,良好的课堂常规也是保证体育课安全进行的前提之一。体育课上,教师应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并努力要求学生做到,切不可忽视组织性、纪律性的要求,更不能放纵学生,要及时发现、处理违反课堂常规的人和事。只有保证良好的课堂常规,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才能提高,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力,并有效地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2、周密考虑体育课的环节。
1)教学设计要科学合理。
教学设计指的是教学方法和组织管理,这是防止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认识到,教学方法不好不仅仅会引起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注意力更不易集中,同样也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的。另外组织管理的好坏也是预防安全的有效手段。如徒手练习时人不要安排站得太挤;器械练习时,要反复强调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骤后才能组织学生和器械都要在安全范围内进行使用和练习,从而保证教学练习有序进行,保证教学中最基本的安全。
2)教学内容要合理,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
新课标中说各校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和地域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内容. 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学校的环境特点和现有条件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去要求并引导教育学生進行练习.教师要掌握好难易程度,难度小,不具挑战性, 不利学生的身体发展和意志品质的培养,难度大,则难掌握又会失去自信,心理会产生障碍也容易发生事故。
3)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
由于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在教学中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练习要求和保护帮助时个别同学没有认真的听讲,造成练习时失误甚至造成身体的伤害。此时,教师应该保持镇静、更不可惊慌失措。首先停止练习,检查受伤同学的伤势情况,有必要时马上送医院救治。所以教学中对不合理的动作应及时的指导和纠正以防对身体造成损伤。
4)随时检查场地器械的安全性。
场地器材的准备是最基本的安全预防,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最主要外部因素,是可见的,也是可预防的。在上课前我们教师必须仔细做好场地和器材的安全检查,如有安全隐患应及时排除后,再进行组织教学。比如说在上支撑腾越内容时,发现跳箱因使用或意外情况发生了变形或破损无法正常用时,教师可以把在箱上的练习,简化为在海绵包上的辅助练习,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的练习,同时提高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做到能灵活巧妙,视具体的情况变化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