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院校大二学生逃课现象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来源 :知音励志·社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371236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独立院校;逃课;对策
  大学生经过为期一年的对大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到了大二,许多重要的专业课程开始开设,是学生真正开始接触和学习专业知识启蒙时期。同时大二也是大学生涯中的重要过渡时期,如果大二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大三、大四的学习。可见,大二阶段的学习对学校教育和学生成长来说至关重要。然而,独立院校的学生在进入大二之后,逃课现象开始明显加剧,这对学校的育人目标和学生的成长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研究独立院校大二学生逃課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就成为学生工作管理者——辅导员必须考虑的问题,这无论是对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独立院校大二学生逃课现象分析
  根据研究显示,大学生逃课现象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显性逃课,是指学生在未请假的情况下,没有按照既定时间和地点上课的一种旷课行为,一直以来都受到学者比较多的关注;另一类是隐性逃课,是指上课时学生从事与课堂教学无关事情的心理旷课行为,包括自学其它科目、睡觉、聊天、玩手机等。据相关调查,能够从头到尾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学生只占5-10%,约98.58%的学生有过隐性逃课经历。近年来由于逐步认识到隐性逃课的危害性,学者对于隐性逃课研究也在逐步加强,隐性逃课现象,已经引起高校教育者的高度关注。
  2 大二学生逃课的原因分析
  2.1 显性逃课的原因分析
  2.1.1 教师责任意识淡薄,课堂管理不作为
  纵观现在的大学课堂,学生旷课现象屡见不鲜,到了大二,这一现象更为严重。根据笔者的实际观察,大部分课程的到课率仅仅维持在80%左右。 2011年9月17日《天府早报》曾经报道了一则年过七旬的返聘老教师上课仅有3名学生捧场的新闻,一度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可见,现在大学课堂的缺课现象已经成为急需拔除的毒瘤,否则必将影响到我国整个高等教育的质量。学生之所以敢明目张胆的旷课,视老师如无物,与教师的责任意识淡漠,课堂管理不作为有很大的关系。许多教师将教学当“副业”来做,得过且过、应付了事,上课匆匆来,下课匆匆走,对于学生是否在课堂视而不见、漠不关心。这样也使得很多同学变得肆无忌惮,上课逃课现象也就从个别向群体发展,从偶尔向经常发展,从部分课程向全体课程发展。
  2.1.2 不能平衡学习和兼职的关系
  由于我国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各高校都鼓励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兼职,大学生做兼职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大学生兼职这本是帮助学生更好的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大学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非常有用的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但随着大学生做兼职人数的增加,兼职工作的繁忙,已经出现很多大学生由于做兼职而逃课的问题,这与最初的教学目的完全是本末倒置,不能平衡学习与兼职关系,已成为学生显性逃课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所带的学生中也存在很多这样的情况,学生由于做兼职会选择性的不去上一些选修课或者是老师管理不严格的课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兼职不去上课的现象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2.1.3 沉迷小说游戏,无心上课学习
  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适应,同学们在进入大二之后,高中时高度紧绷的学习状态早已释放。经过一年的学习,一些同学发现大学生活和自己理想状态似乎有所差距。因此,一些同学变得目标模糊,找不到学习的动力与奋斗的方向,也不明白应该把自己理想寄托在何处,部分同学开始通过玩游戏、看小说等来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一方面打发了无聊的时间,另一方面也能在游戏和小说中去找寻自己的梦想。一部分同学逐渐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无心上课学习:晚上熬夜看小说、打游戏不也乐乎,完全无视时间的流逝;白天困得起不来床,就只能选择逃课补觉。
  2.1.4 专业知识较难,学生基础较差
  学生在进入大二时,开始接触所学专业的的专业知识。不同于二本院校的学生,独立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相对较差。在刚接触专业知识时,很多同学觉得专业知识太难,自己听不懂、跟不上,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因而有部分同学开始破罐破摔,对于较难的专业课程直接选择逃课。他们的逃课行为又会影响到部分意志不坚定的同学,从而导致更多的同学出现逃课行为。而缺课越多就发现专业知识越难,从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导致逃课的人数不断增加。
  2.2 隐性逃课的原因分析
  2.2.1 教师教学水平不高,上课照本宣科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在不断增加,高校教师队伍迅速壮大,一大批年轻的博士、硕士未经助课就开始直接上课,在师资力量相对较弱的独立院校,这一现象更为普遍。许多年轻的老师匆匆走上讲台,由于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不足,上课难以很好的驾驭课堂,讲课时往往照本宣科,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氛围沉闷无趣。导致很多学生人到心不到,要么玩手机、做自己的事情,要么神游天外、无心听课。加上因课程需要和教师不足,一些老师不得不上自己不擅长的课程,上课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学生的兴趣也就难以被激发,隐性逃课的问题也就更加突出。
  2.2.2 教学内容陈旧,信息量不足
  根据早期的一项调查显示,本科教学中用5年前编写的教材比例占50%以上,用3年前编写的教材占30%[4]。教材更新速度慢,新教材所占比例低造成了教学内容的陈旧。学生在上课时,听到这些老旧的内容,完全没有兴趣与激情,抱着“既然不能逃课,我上课不听总行了吧”的思想上课。大量的学生上课思想开小差,不认真听讲,或者在下面讲话,或者是睡觉,导致教师上课热情下降,讲课质量也随之下降,形成学生无心听课,讲师无心讲课的恶性循环。在加上一些独立院校的教师由于教学态度存在问题,在教学上不愿意多付出,备课不积极,课件上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少,很难引起学的兴趣。   2.2.3 学生意志薄弱,自制力差
  目前的大二学生大多是95后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及长辈的溺爱下长大,娇生惯养,很少遇到挫折,意志力和自制力都很薄弱。而独立院校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较好,从小到大什么事情都是父母帮忙完成,在意志力和自控能力方面表现就更差,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一点风吹日晒。具体表现上课方面,高中时由于有老师的严格监督,上课的纪律还比较好,隐性逃课还属于少数。到了大学之后,大学校园宽松的学习氛围,没有家长的约束,少有老师的监督,一些学生的懒惰情绪和享乐思想加剧萌生。在上课时,这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们难以抵制手机等因素的诱惑,忘记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把时间和精力全荒废在了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上,隐性逃课也更加严重了。
  3 应对大二学生逃课的对策
  3.1 教师高度负责,严格课堂管理
  古语有云“严师出高徒”。可见,要使学生能够成才、成长,严格的课堂管理必不可少。所谓严格课堂管理不仅仅体现在课前考勤(点名或签到)等,还包括课堂纪律、秩序的维护。具体来说,首先要求学校加強考勤,实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对于经常旷课的学生,必须按照学生的规章制度严肃处理,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其次,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高度负责,对于在下面玩手机、不听讲的同学必须及时制止,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正常开展。再次,学生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使其明白逃课的危害,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杜绝逃课现象的发生。
  3.2 更新教学内容,培养专业兴趣
  大二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知识,第一印象如何直接关系到其今后三年的学习。如果,学生在刚开始接触专业知识时,老师所讲授的都是要陈旧的知识,这样很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从而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显性逃课和隐性逃课也将无可避免。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为大二学生讲授专业课程时,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所在学科一些前沿的知识、有趣的知识和运用到实践中的知识向学生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与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自己所学专业的乐趣与前途,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愿意去学习这些知识,这样才能有效缓解高校课堂中的显性逃课与隐性逃课问题,更好的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
  3.3 树立先进典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95后大学生,自小接触网络,从小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对于美国文化中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的较为认可。他们年轻、充满朝气,有自己的想法,有很强的好胜心,渴望建立一番事业,个人英雄情结较重。针对95后大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英雄崇拜和好胜心强的心理,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可通过树立先进典范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好胜心与永不言弃的拼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其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大学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有效缓解逃课现象的发生。
  3.4 加大培训力度,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严格的考勤制度只能保证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而难以保证学生的听课质量,也就是说考勤只是留下了学生的人。作为高校教师,更多的应该考虑如何留住学生的心,这样才能更好遏制学生的逃课问题。对于教师综合素质本就相对薄弱的独立院校来说,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尤其是对新入职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就成为解决学生隐性逃课问题的根本途径。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更为高效准确的处理课堂中遇到问题,提升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只有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讲课质量提高了,学生愿意听了,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当前高校课堂隐性逃课继续恶化的局面,促进高等教育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李娜.“隐性逃课”行为生成机制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8):190-192.
  [2]张晶,王健.关于独立学院农林专业学生隐性逃课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917-6918..
  [3]杨华丽,刘桐.大学老师上课,只有3名学生“捧场”[N].天府早报,2011-9-17(10).
  [4]左春明.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尧学新年展望—高等教育:锻造高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2-01-04.
  [5]云美厚,赵秋芳.大学生逃课之教师的过与责[J].煤炭高等教育,2016(2):78-83
其他文献
【关键词】燕京大学;司徒雷登;高等教育  燕京大學是美国传教理事会牧师蔡平创建并得到英国传教士协会和美国长老会共同支持的华北协和学院和美以美教会刘海澜博士创建的汇文大学两所学院合并而成的。十余年间,尽管这两所学校多次商议学校联合办学事宜,但由于种种矛盾,并没有合议成功。经过反复比较和衡量,司徒雷登被推选为新大学的校长,至于大学的校名和选址还在商议中。华北协和学院和汇文大学就校名和校址分歧很大,司徒
期刊
【关键词】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策略  1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缺失的现状  我们都知道,学习护理这门课程的学生大都是理科的学生,由于在读高中的时候,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属于应试教育,这就导致他们在人文知识方面、以及人文素质上存在着先天性的缺陷,等考入大学之后,学习的科目多且难度大等因素的影响。在他们进入大学后,他们对于自己的人文素质方面没有太高的认识,根本不关心人文素质方面的事情,即便是有不少的院
期刊
【关键词】精神成人;培育方式;思想政治  现在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造成现在大学生出现“精神成人”的问题,总而言之,就是现在大学生对于生活和追求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生活的一种局面,站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上,也是现在正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们生活状态发展的一种局面,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古往今来,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人的思想以及观念进行精神生活构建的对象,也是人类与外界生活进行联
期刊
【关键词】城郊小学;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  城郊小学是指地处城镇与农村结合部的學校。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受城乡差异的影响,城郊小学在师资、教学资源、教学设施等方面与农村学校相比相对较好,但是,相比城区其它学校则存在诸多不足。本次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城郊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调查,帮助人们了解城郊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社会相关部门和学校管理部门的重视;另一方面,旨在促使教师不断提高
期刊
【关键词】农村教育;师资力量;教育经费;发展  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教育水平关系到一个国家的人文素养和文化程度。因此要想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几年,国家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但是农村教育发展依旧举步维艰。阻碍农村教育发展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说国家投入大了,就会有很大成效;農民自身对待教育态度也非常重要。因此我认为农村
期刊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教育现状  当农村中的众多劳动力流向更发达的大城市,农村原有的核心家庭结构就发生了变化,农村家庭内部因素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虽然可能获得了比以往更好的经济收入,但是家庭结构的变化对留守儿童影响是巨大的。家庭教育从本应该由父母主导,变成了由祖父祖母或者是一些其他亲属主导,又因为这些亲属自身的局限或者一些客观的原因,导致了很多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根据社会化理论,父母亲是儿
期刊
【关键词】艺术生;地理学习现状;对策;太原市  1 引言  艺术特长生是指所报专业是艺术专业的学生,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等特长生。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几年艺术类考生报名人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艺术类考生高考专业课上线率高达85%,但文化课上线率仅为35%。然而近几年艺术生高考文化课录取分数有呈逐年增高趋势,因此每年都有大量艺术生因文化课成绩不过线而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  从图1中可以看出,太原市
期刊
【关键词】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人文社科专业是很多高校多拥有的专业,但是我国高校人文社科专业的学生一般理论知识和理论素养比较高,实践能力却比较差。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高校要开展好实践教学。因此,我们应该研究我国高校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以促进各高校实践教学的发展。  1 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概
期刊
【关键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建议  近年来,高职院校无论是在学校数量还是在学生人数上都在不断增加,呈现出很好的发展势头。各级政府对对高职院校增加了重视度,明确提出要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改革,注重对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出对高职院校也要加强实践,通过时间来获得职业技能,提高自身能力。  1 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实践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加强实践是时代发展
期刊
【关键词】增权;独立学院;贫困生;就业竞争力  1 增权理论概述  增权理论(Empowerment Theory)最初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1976年,美国学者巴巴拉·所罗门(Barbara Solomon)出版的先驱著作《黑人增权:被压迫社区的社会工作(Black Empowerment:Social Work in Oppressed Communities)》中提出了“增强权能”的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