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朱然(1988-),女,汉族,新疆乌鲁木齐人,研究生,教育硕士,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摘要:情感是中学生写作的源泉,是作文成功的灵魂,它贯穿于作文写作的始终,“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感的培养对中学生的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作文的情感,让学生带有真情实感的去写作。
关键词:情感;作文;中学生情感是贯穿于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具有强烈价值取向的一种艺术审美情感,情感是作文的喷火口、爆发点和“活水”源头。情感是作文的先导,只有积蓄了充足的感情,才能带着这份厚重的情感写出动人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以情写文,用情写文,触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学生才能够有话可说。学生的作文要能够做到情感要真实,要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才能够真正发挥情感对作文的作用。
2001年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中也出现了“感情真挚”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作文越来越趋向于学生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求学生在作文中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而不是一味的说空话、套话,要能反映出学生自己的生活。然而,当下中学生作文中的情感空泛,平淡,甚至出现矫揉造作的虚假情感,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同样,没有情感,学生是无法写出好文章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情感的培养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巧妙命题,调动情感
语文课堂上的写作,一直被定位为写作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知识,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其写作的能力,虽然也强调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性行为,但学生仍只是一个学习者的角色。新课改以来,更多的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写作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训练了,它要求学生自主的去参与,也就是说,“写作是思想者和学习者双重参与的过程”。①
学生思想的参与,就必然要有能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的话题,因此,教师要巧妙的寻找能与学生情感思想相契合的话题,用以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和思路,引起学生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欲望。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学会巧妙的设置文题。首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些话题,如果跟学生的生活毫无关联,就会违背学生的写作心理,压抑学生内心的情感,因而教师要注意巧妙的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某市的中考作文题目为《就这样慢慢长大》,这样的题目来源于生活,学生自然而然的也会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比较容易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其次,要注意把握度。学生作文情感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要把握训练的度,先从最简单的训练,切合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从心理上对写作不再有负担,进而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第三,多角度涉及。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的写作灵活多变,具有丰富性。
二、课堂创设情境,诱发情感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占据课堂最大比重的是阅读教学,因此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在作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把其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阅读教学是师生进行文本对话的过程,所要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及时的去练笔。
如七年级下的童话故事《丑小鸭》,这类童话故事对于中学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去写一个小故事,如《如果我是一只丑小鸭》,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文本中的故事。
三、关注生活,融入情感
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的价值所在。作文一种记忆、交流、组织和发展自己思想和信息的工具,写作还是一种享受。学生应学习独立地就自己感兴趣的和一些重要的题目进行写作”。
1983年张孝纯先生提出“大语文”的概念,即语文的外延和生活是相等的,因此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要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作文的价值所在,就应该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写作。
如可以带学生去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观察,罗曼罗兰曾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的父亲之所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朱自清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其父亲,从相貌、动作到父亲和作者心理的细微变化都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
当然,生活中也不缺乏感情,只是缺少善于体味情感的心灵。如奥斯托罗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这部小说之所以这样振奋人心,并在当时激起了很多有志青年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就在于其中描写的很多的人和事都是他亲自所经历的事件,对当时的社会和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才能够使读者与其产生共鸣。因此,要让关注生活,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写作的情感,因为只有学生亲力亲为,才能写作感情丰富,生动细腻的文字。
四、注重评价,维护情感
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很丰富但是也很脆弱,他们很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维护学生的情感,以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多进行鼓励,从各种角度去分析学生的作文,用具有针对性的话语指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并且能够在点评的过程中,用巧妙的语言指出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的写作情感,能够让学生有信心去写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在作文中是极为活跃的因素,它既是学生作文时前行的明灯,又是学生组织作文材料的凝固剂,能否写出好文章,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具有真情而不是写作技巧。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情感的去引导,去启发,培养学生的情感,才能让学生在在写作的实践中自觉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不仅对作文,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第312页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张必鸣.论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多重性与重要作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83
[3]方乐.生活情感与写作情感关系论略[J].语文学刊,2011(9)
[4]滕爱卿.让情感之花在习作中绽放[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04.11
摘要:情感是中学生写作的源泉,是作文成功的灵魂,它贯穿于作文写作的始终,“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情感的培养对中学生的写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主要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作文的情感,让学生带有真情实感的去写作。
关键词:情感;作文;中学生情感是贯穿于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具有强烈价值取向的一种艺术审美情感,情感是作文的喷火口、爆发点和“活水”源头。情感是作文的先导,只有积蓄了充足的感情,才能带着这份厚重的情感写出动人的文章,才能打动读者,因此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以情写文,用情写文,触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学生才能够有话可说。学生的作文要能够做到情感要真实,要具有独特性和丰富性,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才能够真正发挥情感对作文的作用。
2001年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中也出现了“感情真挚”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作文越来越趋向于学生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要求学生在作文中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思想,而不是一味的说空话、套话,要能反映出学生自己的生活。然而,当下中学生作文中的情感空泛,平淡,甚至出现矫揉造作的虚假情感,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同样,没有情感,学生是无法写出好文章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情感的培养是必要的,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学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巧妙命题,调动情感
语文课堂上的写作,一直被定位为写作训练,通过训练,使学生学习写作的基础知识,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其写作的能力,虽然也强调学生在写作中的创造性行为,但学生仍只是一个学习者的角色。新课改以来,更多的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写作就不仅仅是单纯的训练了,它要求学生自主的去参与,也就是说,“写作是思想者和学习者双重参与的过程”。①
学生思想的参与,就必然要有能与学生思想产生共鸣的话题,因此,教师要巧妙的寻找能与学生情感思想相契合的话题,用以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和思路,引起学生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欲望。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学会巧妙的设置文题。首先,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些话题,如果跟学生的生活毫无关联,就会违背学生的写作心理,压抑学生内心的情感,因而教师要注意巧妙的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某市的中考作文题目为《就这样慢慢长大》,这样的题目来源于生活,学生自然而然的也会去联系自己的生活,就比较容易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其次,要注意把握度。学生作文情感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因此教师要把握训练的度,先从最简单的训练,切合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从心理上对写作不再有负担,进而调动学生的写作情感。第三,多角度涉及。采用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的写作灵活多变,具有丰富性。
二、课堂创设情境,诱发情感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占据课堂最大比重的是阅读教学,因此教师不能只局限于在作文课上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把其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阅读教学是师生进行文本对话的过程,所要教师要充分利用文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及时的去练笔。
如七年级下的童话故事《丑小鸭》,这类童话故事对于中学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感兴趣的,因此教师就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启发诱导,让学生去写一个小故事,如《如果我是一只丑小鸭》,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经历文本中的故事。
三、关注生活,融入情感
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帮助学生了解写作的价值所在。作文一种记忆、交流、组织和发展自己思想和信息的工具,写作还是一种享受。学生应学习独立地就自己感兴趣的和一些重要的题目进行写作”。
1983年张孝纯先生提出“大语文”的概念,即语文的外延和生活是相等的,因此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以要让学生真正的明白作文的价值所在,就应该让学生亲身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写作。
如可以带学生去亲近大自然,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观察,罗曼罗兰曾说“生活中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如朱自清的《背影》,文中的父亲之所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就是因为朱自清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其父亲,从相貌、动作到父亲和作者心理的细微变化都栩栩如生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
当然,生活中也不缺乏感情,只是缺少善于体味情感的心灵。如奥斯托罗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这部小说之所以这样振奋人心,并在当时激起了很多有志青年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就在于其中描写的很多的人和事都是他亲自所经历的事件,对当时的社会和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才能够使读者与其产生共鸣。因此,要让关注生活,学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激发写作的情感,因为只有学生亲力亲为,才能写作感情丰富,生动细腻的文字。
四、注重评价,维护情感
中学生的情感世界很丰富但是也很脆弱,他们很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维护学生的情感,以保持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多进行鼓励,从各种角度去分析学生的作文,用具有针对性的话语指出学生作文的闪光点,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并且能够在点评的过程中,用巧妙的语言指出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的写作情感,能够让学生有信心去写作。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情感在作文中是极为活跃的因素,它既是学生作文时前行的明灯,又是学生组织作文材料的凝固剂,能否写出好文章,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具有真情而不是写作技巧。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情感的去引导,去启发,培养学生的情感,才能让学生在在写作的实践中自觉调动自己的情感因素,更重要的是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不仅对作文,对学生的成长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第312页
参考文献:
[1]倪文锦.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2]张必鸣.论创作过程中情感的多重性与重要作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1983
[3]方乐.生活情感与写作情感关系论略[J].语文学刊,2011(9)
[4]滕爱卿.让情感之花在习作中绽放[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