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的小组讨论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ng124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与深入,对小组讨论探究型学习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学阶段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启蒙时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学生形成团队观念,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然而,目前的教学实践中,讨论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并不十分令人满意。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笔者对小组讨论学习模式的具体运用做出如下探讨与研究,以期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培养合作意识,强化讨论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校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载体,被誉为“当代最伟大的教育改革之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是顺利开展小组讨论教学模式的有效前提。在小学数学教学实际中,由于一些学生合作学习方式不尽合理,小组合作意识有待提高,这造成了课堂小组讨论教学应用的一大难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提高小组讨论学习的有效性,教师应当首先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良好意识,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协调能力。在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组内讨论首先要学会倾听:要做到认真听取每个同学的发言,在别人讲完之后再进行发言,充分尊重别人发言;学会在倾听中掌握其他同学发言的关键点,积极收集有效信息,并进一步思考分析;学会在倾听其他同学发言完毕之后,提出自己的想法与主张,在这样一种有效的讨论学习方式中,逐渐确立起良好的合作互助意识,并不断提高学生吸收知识、反思自我的学习能力。在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后,最关键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讨论,善于合作。讨论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合作能力是一种重要的能力,越来越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一种重要素质,所以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从小就学会合作、交流和沟通。
  例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些著名数学家的成功故事,告诉学生“许多伟大的数学家的优异成果往往不是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它通常是众人智慧的结晶,是合作互助的产物”,进而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合作意識;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对学生们的合作型探究学习给予及时的指引与帮助,指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引导学生以讨论互助的形式实现自我数学素质的提升。
  科学设计,明确责任分工
  在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当合理设计讨论任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具体的学习任务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自身的长足进步,提高小组团队的默契程度与合作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合理科学设计讨论学习的任务,充分考虑受众学生的学习水平与教学目标,一方面应当注重学习资料的呈现方式,使资料具备一定的思考性,留有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解决能力,使学生在组内合作中实现任务的高效完成;另一方面,讨论内容应当注重学生的自我探究与组内合作的有效结合,让每位学生意识到自己在小组内的角色定位与责任分工,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部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一定的成功体验。
  例如,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四边形基本知识时,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对四边形的直观感受,可以鼓励学生开展合作讨论学习,一般以4人到6人为宜,自行制作一些图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学生对图形基本知识有了较为直观感受的基础之上,可以指导各组学生计算四边形面积,分组合作,组内学生分工协作,具体对组长、记录者、总结者的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在共同探究中讨论出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从而促进小组在讨论合作学习中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此外,当小组讨论合作进入尾声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如对最为团结的小组予以奖励等,实现各小组的优势互补,促进学生团结友爱,从而实现学习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讨论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真正实现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教师应当积极利用教学资源,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在团队内的价值,实现高效数学课堂,提高讨论学习效率。因此,在开展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小学数学的特点出发,发挥教学资源优势,选取适宜的教学方式开展小组讨论学习。例如,在小组讨论学习“角”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不同特点的角展示在屏幕上,为学生学习展示角的基础知识,从而为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整体讨论学习效率。
  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小学数学的教育理念与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逐渐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逐渐摆脱填充灌溉式的教育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以小组讨论学习的方式实现高效数学教学。小组讨论学习主要表现为组内学生的责任分工、相互交流与帮助等实现教学目标,形成组内共同进步的学习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数学潜力。小组讨论学习作为目前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积极性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合理设计讨论任务,明确学生分工,并借助有利教学资源实现小组讨论学习的顺利开展,从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创造条件,同时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大唐镇小)
其他文献
绘本(Picture Book),是色彩与光影编织的美丽梦想,是文字与图画交融的神奇世界,是“最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绘本,努力遵照儿童发展规律,能满足不同年龄儿童的成长需求,健康
1保养技巧柴油机各缸工作情况可在怠速运转时用如下方法检查。听音法是用听诊器或借助金属棒,靠近喷油器体的部位,倾听各缸暴发的声音,正常的声音类似金属敲击“当当”的声响。
5月10日,隆化县教育和体育局第五届新教育实验开放月活动在章吉营中心小学盛大开启,主题为"追梦·奋进"。隆化县教育和体育局领导来自全县各个兄弟学校的校长、主任、骨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畜牧业生产近几年来波动较大,许多饲养户出现了亏本经营,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因此,如何提高畜牧场的生产经济效益,在市场上转败为胜,成为广大畜牧工作者和养殖
在诊治生猪疾病工作中,笔者曾分别于2009年9月和2010年5月遇到2窝仔猪患有以体表出现大量皮脂分泌物和浆液性渗出物为特征的疾病,主要发生于5周龄内的仔猪,发病率为40%~60%,
新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师。因此,幼儿园的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从而激发教师的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使其开拓创新的空间更加广
在生产实践中,许多奶牛由于管理混乱、饲养粗放、配种员操作不规范等诸多原因,导致性周期正常活动处于停滞状态,长期不发情,其持续时间长达6~36个月之久,其中主要伴有慢性子宫内膜
摘要:高年级学生的课堂发言主动性不及低中年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样的状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分析学生不愿意发言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发言欲望,推动课堂交流的高效化。  关键词:课堂发言;高年级;心理暗示;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堂发言的主动性越来越少,愿意主动发言的学生比例越来越低。这样的状况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和
教学的起点永远都是个性,重点则是德行。所有的学科都应该在教学的时候思考到是否帮助人的成长,是否帮助培养崇高的品德和情操。从这一点看,语文学科优势很大,它的情感性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本文探讨人文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语文课堂教学很特殊,传授学生课本知识,传递人文精神。虽然人文教育并不是等同于语文教育,但语文教育却是人文教育中相当重要的部分。因为语文的文学性对于小学生更具有感染力。因此,在小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