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土壤是我国宝贵的空间、农业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性,当前伴随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土地侵占、污染等矛盾日益尖锐,在2014年相关部门发布的土壤污染调查公报中,显示的点位超标率就已经达到了16.1%,可见防治、修复任务的艰巨性。本文聚焦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困境、难题,详细剖析了PPP模式的可行性,并结合国外治理经验,提出了几种可供借鉴的商业模式搭建思路。
关键词:土壤修复;发展问题;商业模式
前言:
经济飞速增长使我国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革,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伴生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趋鲜明,农药、工业三废、石油化工等污染源类型多样,涉及产业广泛,治理、修复难度极大。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现状却并不乐观,行业法规不完善、修复技术研发慢等困境普遍存在,给我国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阻碍,亟需构建高效、可行的商业模式。
1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困境
1.1土壤污染情况排查不全面
我国幅员辽阔,乡村、城镇数量众多,受污染问题困扰的土地面积十分广袤,尽管国土、环保等部门已经展开过系统性的普查,但整体来看,点位密度设置仍然较小,覆盖范围相对有限,无法客观反映各省市、区域的土壤污染实况。中央、省市、乡县相关部门有义务重新梳理架构,形成层级分明、逐层汇总的数据搜集、整合体系,以区域为单位,进一步明确土壤污染等级类别、程度走向等,最终形成详尽、科学的调查数据库,并留存相关样本,为后续的技术研发试验、修复方案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2防治修复技术研发进程缓慢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土壤使用规律、污染程度、类型等均存在较大差异,防治、修复过程中,必须经过针对化、系统化的分析,结合优质高效的技术手段展开工作。尽管当前研究领域中,植物修复、热处理、电动力学修复等技术已经获得一定成果,但在治理周期、成本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尚未有真正系统、可行的技术体系,很难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支撑。从检测、修复装备上来看,依赖进口的状况还较为普遍,国产仪器虽然也陆续进入市场,但检测精度、效率仍旧有待提升。
1.3土壤污染修复资金筹集困难
土壤污染防治、监管以及修复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成本,然而,当前相关法规中对责任归属、义务承担的界定还相对模糊,实践划责时存在较大困难,资金筹集渠道不够畅通。具体来讲,首先农田污染面积占比较多,修复治理费用昂贵,逐户统计、定价、追责难以实现,因此治理资金多由政府一力承担。其次,在类型多样的污染主体中,国有工厂也占据了极大比重,受往期改制重组进程影响,这些企业的产权关系、债务债权关系错综复杂,搬迁、治理及安置补偿成本昂贵,“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则很难实行下去。
2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商业模式构建思路
2.1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
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因此在传统模式中,政府基本承担了出资方、运营方的双重角色,技术性、专业性较难保障,容易导致治理风险的上升,同时环保企业受身份制约,也无法参与到治理实践中来,土壤修复的商业、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至2015年,《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正式出台、印发,肯定了政府購买、环保企业服务的合理性[1],在土壤污染治理进程中,二者之间不再是单向补贴、被动受惠的关系,而是以商业合同为链接的买卖双方,政府非专业运营的风险降低,环保市场也更加活跃,拥有技术、经验优势的主体更容易赢取发展先机,有助于推动环保行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2.2多种土壤修复商业模式探究
土壤修复资金缺口较大,而现实中由于多方利益主体博弈,责任推诿现象普遍,相关市场机制运行极为困难,并进一步阻碍了相关商业模式的搭建,因此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桎梏,以开阔的视野调动多方优势力量,引入社会资本,形成以污染制造企业为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本文分析、借鉴了国外土壤修复商业发展的优质经验,结合我国管理实况,提出了几种具体的商业模式搭建思路:
2.2.1垫资修复模式
RT模式遵循授权、治理的运行思路,由污染场地所有者发出委托请求,专业工程企业承接项目施工,双方建立商业合同关系,政府则扮演监督、验收的角色,修复治理资金并不会提前结清,而是由施工企业先行垫付,当治理程度达到需求标准后,场地所有者依据设定价格履约、结算,实际应用环节应当配套建设系统、严格的信用管理机制,减少工程企业可能承担的风险因素。
2.2.2修复-开发-移交模式
ROT模式的运转周期相对更长,初始阶段污染场地所有者发布委托,专业修复企业承接项目,并全权管理投融资、修复整治等环节的工作,当工程通过验收后,进入开发阶段,修复企业依照合同享有特许开发、运营权利[2],可以通过向外提供服务、收取费用,来清偿贷款、获取收益、利润,政府可以对其进行全过程监管,当特许期满后,进入移交阶段,修复企业依照一定流程将场地归还。
2.2.3受让-修复-转让模式
TRT模式中,同样采用委托、承办的商业合同运行模式,专业修复公司承接项目后,自主开展融资工作,承担所有修复成本,并展开系统、全面的修复工作,待到验收达标后,企业获得完整的转让权利,可以通过相关操作回收成本,赚取更多利润。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发展形势仍十分严峻,相关主体应当正视其困境问题,以法规体系、数据库等的建设、健全,全面推动科研进程的发展,同时在PPP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更加高效、优质的具体践行思路,促进该领域商业模式的搭建和完善,畅通投融资渠道,为我国土壤修复综合效能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越.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产业现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33-34.
[2]钟天翔.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商业模式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1):21.
关键词:土壤修复;发展问题;商业模式
前言:
经济飞速增长使我国社会面貌发生巨大变革,居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伴生的土壤污染问题也日趋鲜明,农药、工业三废、石油化工等污染源类型多样,涉及产业广泛,治理、修复难度极大。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发展现状却并不乐观,行业法规不完善、修复技术研发慢等困境普遍存在,给我国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带来较大阻碍,亟需构建高效、可行的商业模式。
1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困境
1.1土壤污染情况排查不全面
我国幅员辽阔,乡村、城镇数量众多,受污染问题困扰的土地面积十分广袤,尽管国土、环保等部门已经展开过系统性的普查,但整体来看,点位密度设置仍然较小,覆盖范围相对有限,无法客观反映各省市、区域的土壤污染实况。中央、省市、乡县相关部门有义务重新梳理架构,形成层级分明、逐层汇总的数据搜集、整合体系,以区域为单位,进一步明确土壤污染等级类别、程度走向等,最终形成详尽、科学的调查数据库,并留存相关样本,为后续的技术研发试验、修复方案制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2防治修复技术研发进程缓慢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各地土壤使用规律、污染程度、类型等均存在较大差异,防治、修复过程中,必须经过针对化、系统化的分析,结合优质高效的技术手段展开工作。尽管当前研究领域中,植物修复、热处理、电动力学修复等技术已经获得一定成果,但在治理周期、成本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局限性,尚未有真正系统、可行的技术体系,很难为工程实践提供可靠支撑。从检测、修复装备上来看,依赖进口的状况还较为普遍,国产仪器虽然也陆续进入市场,但检测精度、效率仍旧有待提升。
1.3土壤污染修复资金筹集困难
土壤污染防治、监管以及修复是一项长期性、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技术成本,然而,当前相关法规中对责任归属、义务承担的界定还相对模糊,实践划责时存在较大困难,资金筹集渠道不够畅通。具体来讲,首先农田污染面积占比较多,修复治理费用昂贵,逐户统计、定价、追责难以实现,因此治理资金多由政府一力承担。其次,在类型多样的污染主体中,国有工厂也占据了极大比重,受往期改制重组进程影响,这些企业的产权关系、债务债权关系错综复杂,搬迁、治理及安置补偿成本昂贵,“谁污染、谁治理”的规则很难实行下去。
2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商业模式构建思路
2.1第三方治理和PPP模式
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具有一定的公益性特征,因此在传统模式中,政府基本承担了出资方、运营方的双重角色,技术性、专业性较难保障,容易导致治理风险的上升,同时环保企业受身份制约,也无法参与到治理实践中来,土壤修复的商业、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至2015年,《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见》正式出台、印发,肯定了政府購买、环保企业服务的合理性[1],在土壤污染治理进程中,二者之间不再是单向补贴、被动受惠的关系,而是以商业合同为链接的买卖双方,政府非专业运营的风险降低,环保市场也更加活跃,拥有技术、经验优势的主体更容易赢取发展先机,有助于推动环保行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
2.2多种土壤修复商业模式探究
土壤修复资金缺口较大,而现实中由于多方利益主体博弈,责任推诿现象普遍,相关市场机制运行极为困难,并进一步阻碍了相关商业模式的搭建,因此必须跳出传统思维桎梏,以开阔的视野调动多方优势力量,引入社会资本,形成以污染制造企业为主体,政府、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本文分析、借鉴了国外土壤修复商业发展的优质经验,结合我国管理实况,提出了几种具体的商业模式搭建思路:
2.2.1垫资修复模式
RT模式遵循授权、治理的运行思路,由污染场地所有者发出委托请求,专业工程企业承接项目施工,双方建立商业合同关系,政府则扮演监督、验收的角色,修复治理资金并不会提前结清,而是由施工企业先行垫付,当治理程度达到需求标准后,场地所有者依据设定价格履约、结算,实际应用环节应当配套建设系统、严格的信用管理机制,减少工程企业可能承担的风险因素。
2.2.2修复-开发-移交模式
ROT模式的运转周期相对更长,初始阶段污染场地所有者发布委托,专业修复企业承接项目,并全权管理投融资、修复整治等环节的工作,当工程通过验收后,进入开发阶段,修复企业依照合同享有特许开发、运营权利[2],可以通过向外提供服务、收取费用,来清偿贷款、获取收益、利润,政府可以对其进行全过程监管,当特许期满后,进入移交阶段,修复企业依照一定流程将场地归还。
2.2.3受让-修复-转让模式
TRT模式中,同样采用委托、承办的商业合同运行模式,专业修复公司承接项目后,自主开展融资工作,承担所有修复成本,并展开系统、全面的修复工作,待到验收达标后,企业获得完整的转让权利,可以通过相关操作回收成本,赚取更多利润。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发展形势仍十分严峻,相关主体应当正视其困境问题,以法规体系、数据库等的建设、健全,全面推动科研进程的发展,同时在PPP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更加高效、优质的具体践行思路,促进该领域商业模式的搭建和完善,畅通投融资渠道,为我国土壤修复综合效能的提升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越.我国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产业现状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33-34.
[2]钟天翔.我国土壤修复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商业模式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