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本人作文教学中得出体验,认为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积累意识,对学生的习作多加鼓励和肯定,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写作潜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沟通 观察意识 积累意识 激发兴趣 挖掘潜能
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便是语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的人越来越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在农村高中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而言,不难悟到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学习、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掌握文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便淋漓尽致地强调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以及读书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包括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曾在学生的作文方面大伤脑筋,农村高中学生的基础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往往在每次作文时交上来的作文质量不高。
然而困惑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本人尝试着进行了一些调整,经过实践,效果还比较理想。本文拟从激发学生兴趣与挖掘写作潜能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轻松气氛,激发兴趣
课堂气氛轻松自然,学生们都会喜欢,而且总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我经常在口语交际课上设计一些写作训练,使课堂活动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会在“动”中学习积累,学会写作,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本节活动课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试题作为活动课的一次内容。如:学过《项链》后,要求学生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写出了不少精彩的结尾,让玛蒂尔德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给人以启迪,更是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我所执教的高209班的语文科代表陈亚兰同学改写《项链》的结尾获得全班同学的好评,她把文章的结尾改为:路瓦栽夫人与玛蒂尔德在公园里相遇后得知了实情,大为感动,并将玛蒂尔德还给她的那一挂钻石项链退给她。玛蒂尔德也不肯接受,因为十年的生活让她拥有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她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富的女性,最后她将这一挂价值不菲的项链送给了慈善事业。这个结尾在班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为玛蒂尔德的这个壮举,班上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很多同学都认为玛蒂尔德很了不起,有爱心、诚实、成熟的她已接近一个完美女人。通过这次小小的讨论,让209班的学生也逐渐成熟了,认为人生不是财富最富有,而是爱心、诚实、勤劳最宝贵,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震撼。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妨从一句话,一段话开始,使他们在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活动课中日积月累,沉淀历练,逐步向写好大作文发展。
二、沟通心灵,激起共鸣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将这种“爱”撒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在作文评语中,用情真意切拨动自己的爱心,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做学生的知己。例如,在我所任教的高202班有个方奇同学,在一次作文训练《水的联想》时,他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作文,而是写他去长沙进行专业培训时的困惑。我的评语是这样写的:高三,是一个敏感的字眼,面临着许多压力,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应该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爱拼才会赢!从你的文中可以看出你是个理性的孩子,有智慧的头脑。努力奋斗吧,我深信你的高三一定别样精彩。评语中未着一字来评价优缺点,但短小的几句话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哪个学生又怎能不好好写作文,渴望与老师沟通呢。
“戴着放大镜找优点”是批改作文的原则,写得再差的文章都有它的亮点,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要学生作文在某一方面有特色,就给予充分肯定。我们做到细心挖掘出学生作文的长处,真诚赞美学生,让他们享受进步与成功。高209班陈猛的作文水平一般,但每次作文后我总是仔细搜寻优点,他越来越喜欢作文,今年他的《铭记》在我的指导下已发表在《雏鹰》上,并且荣获一等奖。
三、培养观察与积累意识,挖掘写作潜能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由于学生不善于观察,写作时不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就是脱离实际,生搬硬套,毫无“新”意可“创”。久而久之,学生厌恶写作之情渐起,写作水平也就无从提高。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让学生觉得有“新”可“创”。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本期我校学生观看了“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的精彩表演,看后学生还兴味盎然,在我的语文课上,我灵活安排内容,趁热打铁,上了一堂生动的学生口语作文课。课上班上每个同学都发言,感人至深,颇有见解,随后我让他们把这个瞬间用笔记录下来,当堂在课上念,学生兴趣高,感情真挚,作文质量高。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能打动人的细节,让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在写作中才会有话可写,才能激起强烈的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有不少学生仍在“题海”中苦苦挣扎,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要写,有物可写,教师应指导、督促学生多阅读文章,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只有这样才会文思泉涌。
本人通过调整课堂艺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肯定与鼓励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也尝试到了一些成功的喜悦,上课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写作课,学生一改往日那无可奈何的脸色,都欣欣然盼望着每周的作文课,交上来的作文不再是以前那些滥竽充数的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有哲理性、有论证力度的文章了。以前不写作文的同学也慢慢地在开始学写了。在作文讲评课上,畅所欲言,点评别人作文的学生多了,他们希望自己能当回老师,点评一下别人的文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与鉴赏水平,然后再通过听老师的点评小结看看自己的点评是否到位、准确。看看他们可喜的进步,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总之,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新的一种自觉动机,是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语文作文教学这块园地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写作潜能。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之友》,2005.10
[2]《现代语文》,2004.7.11
关键词 沟通 观察意识 积累意识 激发兴趣 挖掘潜能
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便是语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众多的人越来越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作为一名在农村高中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而言,不难悟到语文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学习、掌握语言的过程就是掌握文化的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便淋漓尽致地强调读书与写作的关系以及读书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包括阅读训练与写作训练。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曾在学生的作文方面大伤脑筋,农村高中学生的基础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往往在每次作文时交上来的作文质量不高。
然而困惑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本人尝试着进行了一些调整,经过实践,效果还比较理想。本文拟从激发学生兴趣与挖掘写作潜能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轻松气氛,激发兴趣
课堂气氛轻松自然,学生们都会喜欢,而且总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我经常在口语交际课上设计一些写作训练,使课堂活动与作文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会在“动”中学习积累,学会写作,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如:本节活动课中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有什么特殊的感受。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试题作为活动课的一次内容。如:学过《项链》后,要求学生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学生们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写出了不少精彩的结尾,让玛蒂尔德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给人以启迪,更是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我所执教的高209班的语文科代表陈亚兰同学改写《项链》的结尾获得全班同学的好评,她把文章的结尾改为:路瓦栽夫人与玛蒂尔德在公园里相遇后得知了实情,大为感动,并将玛蒂尔德还给她的那一挂钻石项链退给她。玛蒂尔德也不肯接受,因为十年的生活让她拥有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她已成为了世界上最富的女性,最后她将这一挂价值不菲的项链送给了慈善事业。这个结尾在班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为玛蒂尔德的这个壮举,班上同学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很多同学都认为玛蒂尔德很了不起,有爱心、诚实、成熟的她已接近一个完美女人。通过这次小小的讨论,让209班的学生也逐渐成熟了,认为人生不是财富最富有,而是爱心、诚实、勤劳最宝贵,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震撼。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妨从一句话,一段话开始,使他们在丰富多彩、充满情趣的活动课中日积月累,沉淀历练,逐步向写好大作文发展。
二、沟通心灵,激起共鸣
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将这种“爱”撒进每一位学生的心田。在作文评语中,用情真意切拨动自己的爱心,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做学生的知己。例如,在我所任教的高202班有个方奇同学,在一次作文训练《水的联想》时,他没有按照我的要求去作文,而是写他去长沙进行专业培训时的困惑。我的评语是这样写的:高三,是一个敏感的字眼,面临着许多压力,你需要做好心理准备。你应该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爱拼才会赢!从你的文中可以看出你是个理性的孩子,有智慧的头脑。努力奋斗吧,我深信你的高三一定别样精彩。评语中未着一字来评价优缺点,但短小的几句话缩小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如此一来,哪个学生又怎能不好好写作文,渴望与老师沟通呢。
“戴着放大镜找优点”是批改作文的原则,写得再差的文章都有它的亮点,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只要学生作文在某一方面有特色,就给予充分肯定。我们做到细心挖掘出学生作文的长处,真诚赞美学生,让他们享受进步与成功。高209班陈猛的作文水平一般,但每次作文后我总是仔细搜寻优点,他越来越喜欢作文,今年他的《铭记》在我的指导下已发表在《雏鹰》上,并且荣获一等奖。
三、培养观察与积累意识,挖掘写作潜能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要观察。”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源泉。但由于学生不善于观察,写作时不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就是脱离实际,生搬硬套,毫无“新”意可“创”。久而久之,学生厌恶写作之情渐起,写作水平也就无从提高。因此,要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让学生觉得有“新”可“创”。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本期我校学生观看了“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的精彩表演,看后学生还兴味盎然,在我的语文课上,我灵活安排内容,趁热打铁,上了一堂生动的学生口语作文课。课上班上每个同学都发言,感人至深,颇有见解,随后我让他们把这个瞬间用笔记录下来,当堂在课上念,学生兴趣高,感情真挚,作文质量高。用自己的眼,用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能打动人的细节,让学生体会到只有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在写作中才会有话可写,才能激起强烈的写作兴趣。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在有不少学生仍在“题海”中苦苦挣扎,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教科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要使学生作文时有话要写,有物可写,教师应指导、督促学生多阅读文章,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只有这样才会文思泉涌。
本人通过调整课堂艺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及时肯定与鼓励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也尝试到了一些成功的喜悦,上课课堂气氛活跃,特别是写作课,学生一改往日那无可奈何的脸色,都欣欣然盼望着每周的作文课,交上来的作文不再是以前那些滥竽充数的了,取而代之的是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有哲理性、有论证力度的文章了。以前不写作文的同学也慢慢地在开始学写了。在作文讲评课上,畅所欲言,点评别人作文的学生多了,他们希望自己能当回老师,点评一下别人的文章来提高自己的写作与鉴赏水平,然后再通过听老师的点评小结看看自己的点评是否到位、准确。看看他们可喜的进步,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总之,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兴趣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新的一种自觉动机,是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前提。在语文作文教学这块园地中只有充分激发学生兴趣,才能挖掘出学生的写作潜能。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之友》,2005.10
[2]《现代语文》,200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