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掌握较好的读书方法能让学生终生受益。可是学生却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良好读书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培养 学生 阅读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45
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的时候,要求学生读书不要贪多图快,囫囵吞枣。他向学生介绍了一条读书的好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意思是说读书要想有收获,不仅要眼看、口念、心想,还要动手写笔记。因为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有助于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并由此激发灵感,生成瞬间智慧的火花。许多人的读书经验证明这样读书对语言文字运用、表达、交流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因此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就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动笔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收益将是无穷的。良好的习惯将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一、在文本中圈点
学生在阅读时,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各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圈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用规范的符号进行圈点,课课如此,长期坚持,要求学生凡是阅读,就把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进行圈点,久而久之,学生只要一读书,就会自主的去圈点勾画。我所教的班级,一开始就有意识、有目的指导学生如何用规范的符号在文中进行圈点,读书动笔的习惯自然养成。
二、在文本中批注
就是在书中加批注,眉批、旁批、贴标签批注等等。一代伟人毛泽东读过的书,大多加了眉批。即阅读应经历“薄——厚——薄”的过程,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历练。课堂教学时,我让学生在文本的“天头”“地脚”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比如,看到妙词佳句在旁边写写它好在什么地方;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你体会到什么;修辞手法的运用起什么作用等。小到一个标点,大到一段文字,都可以进行自己的剖析。我不由想起自己上学时,老师总是让我们做笔记,把知识点记录下来,那时总是觉得写得很累,现在看看笔记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参照笔记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
中高年级对于文本的分析更多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情感。文章中写人的部分往往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时就可以采用批注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更能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巧妙。我研究的课题是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运用在文本中批注,能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积累了经验和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便是方法与技能的掌握。
勤动手与乐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如在教学《窃读记》时,用横线勾画中心句,用波浪线勾画作者读书“快乐”的句子,用横线加波浪线勾画作者读书“惧怕”的句子,用着重号勾画优美词语……再阅读品悟勾画词句,然后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我从“跨、踮、挤”三个动词,体会到作者去窃读时的小心翼翼;我从“挤”字看到了作者窃读的迫不及待,之后,我让学生把体会写在就近的空白处。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落实。
三、摘录文本中好词佳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看到喜欢的字、词、句及时摘录在本子上,教师指导学生按不同的类别,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分门别类的摘录,以便自己在写作中随时使用。语文教学工者都知道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薄弱的地方。如何写好作文?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多积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生泛泛而读是没用的,要坚持进行语言的积累,同时在阅读和写作中加以灵活运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都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文本,如每个单元的积累与运用,让学生把好词、佳句读得烂熟,并练习写小作文加以运用,及时进行展评。评价时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再将优秀作文张贴在学习园地进行展览,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兴趣盎然,自觉的进行积累与运用,解决了“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这一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何乐而不为呢?
四、坚持写心得体会
学生在读完一篇课文或一本书后把自己体会最深刻、最有意义的部分写成心得体会,或者是一些看法、感受写下来。长短不限,字数不限,内容不限,写作方法不限,可以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可以谈自己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谈从中受到的启发等等。如教学《窃读记》时,让学生把感受最深的东西写下来,在与大家教学分享。只要长期坚持写,学生就会总结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条理的清晰性。最终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目的。
五、对文章内容进行补白
这是一个很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有很多文章都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或是中间的过程,或是文章的结尾,把这些内容补充起来,既是学生自我观点的表达又是对文章的再创造。这种创造能给学生一种成就感,还能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如教学《松鼠》一课时,“松鼠在树上叫着跳着”这段描写时,我启发学生想象:松鼠在树上叫着跳着是为什么呢?学生稍加思考,有的举手说:“他们在举行舞会”;有的说:“他们在开生日Party”等等。
六、勤做手札
手札相当于一本综合性笔记本,内容可多可少,记录什么内容也没有限制。可以是随想随笔,随机记录学生所思所想,抓住灵感,及时记录下来,为今后查阅资料或写作记录素材。
综上所述,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脚踏实地,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难养成。
【关键词】培养 学生 阅读 习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6.045
革命老人徐特立在湖南第一师范教书的时候,要求学生读书不要贪多图快,囫囵吞枣。他向学生介绍了一条读书的好经验:不动笔墨不读书。鲁迅先生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意思是说读书要想有收获,不仅要眼看、口念、心想,还要动手写笔记。因为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有助于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并由此激发灵感,生成瞬间智慧的火花。许多人的读书经验证明这样读书对语言文字运用、表达、交流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好处的。美国心理学家赫尔认为:“习惯不巩固,学习等于零”。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阅读教学的目的,我以为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因此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就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动笔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收益将是无穷的。良好的习惯将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而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一、在文本中圈点
学生在阅读时,可随时在书的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各用不同的符号进行圈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用规范的符号进行圈点,课课如此,长期坚持,要求学生凡是阅读,就把重点、难点和精彩之处进行圈点,久而久之,学生只要一读书,就会自主的去圈点勾画。我所教的班级,一开始就有意识、有目的指导学生如何用规范的符号在文中进行圈点,读书动笔的习惯自然养成。
二、在文本中批注
就是在书中加批注,眉批、旁批、贴标签批注等等。一代伟人毛泽东读过的书,大多加了眉批。即阅读应经历“薄——厚——薄”的过程,每个环节都要认真历练。课堂教学时,我让学生在文本的“天头”“地脚”和其他空白处,随时写上自己的看法或体会。比如,看到妙词佳句在旁边写写它好在什么地方;从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中你体会到什么;修辞手法的运用起什么作用等。小到一个标点,大到一段文字,都可以进行自己的剖析。我不由想起自己上学时,老师总是让我们做笔记,把知识点记录下来,那时总是觉得写得很累,现在看看笔记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参照笔记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巧妙的写作手法。
中高年级对于文本的分析更多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情感。文章中写人的部分往往通过动作、神态、语言、外貌、心理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这时就可以采用批注的方法进行学习,学生在批注的过程中更能体会作者刻画人物的巧妙。我研究的课题是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运用在文本中批注,能为学生的阅读、理解、感悟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于学生一生的学习积累了经验和方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的便是方法与技能的掌握。
勤动手与乐思考紧密联系在一起,既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大大提高了学生阅读的能力。如在教学《窃读记》时,用横线勾画中心句,用波浪线勾画作者读书“快乐”的句子,用横线加波浪线勾画作者读书“惧怕”的句子,用着重号勾画优美词语……再阅读品悟勾画词句,然后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我从“跨、踮、挤”三个动词,体会到作者去窃读时的小心翼翼;我从“挤”字看到了作者窃读的迫不及待,之后,我让学生把体会写在就近的空白处。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以落实。
三、摘录文本中好词佳句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看到喜欢的字、词、句及时摘录在本子上,教师指导学生按不同的类别,如警句格言、景物描写、人物描写等分门别类的摘录,以便自己在写作中随时使用。语文教学工者都知道写作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最薄弱的地方。如何写好作文?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多积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学生泛泛而读是没用的,要坚持进行语言的积累,同时在阅读和写作中加以灵活运用。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绳锯木断,水滴石穿,都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文本,如每个单元的积累与运用,让学生把好词、佳句读得烂熟,并练习写小作文加以运用,及时进行展评。评价时采用自评、互评、点评等形式,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再将优秀作文张贴在学习园地进行展览,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也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兴趣盎然,自觉的进行积累与运用,解决了“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苦学为乐学;变死学为活学;变难学为易学;变学会为会学”这一难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何乐而不为呢?
四、坚持写心得体会
学生在读完一篇课文或一本书后把自己体会最深刻、最有意义的部分写成心得体会,或者是一些看法、感受写下来。长短不限,字数不限,内容不限,写作方法不限,可以分析作品的写作特点,可以谈自己从中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谈从中受到的启发等等。如教学《窃读记》时,让学生把感受最深的东西写下来,在与大家教学分享。只要长期坚持写,学生就会总结阅读和写作的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条理的清晰性。最终达到新课标提出的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目的。
五、对文章内容进行补白
这是一个很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有很多文章都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或是中间的过程,或是文章的结尾,把这些内容补充起来,既是学生自我观点的表达又是对文章的再创造。这种创造能给学生一种成就感,还能激发起学生读书的兴趣。如教学《松鼠》一课时,“松鼠在树上叫着跳着”这段描写时,我启发学生想象:松鼠在树上叫着跳着是为什么呢?学生稍加思考,有的举手说:“他们在举行舞会”;有的说:“他们在开生日Party”等等。
六、勤做手札
手札相当于一本综合性笔记本,内容可多可少,记录什么内容也没有限制。可以是随想随笔,随机记录学生所思所想,抓住灵感,及时记录下来,为今后查阅资料或写作记录素材。
综上所述,只要在课堂教学中脚踏实地,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难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