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该研究通过对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内涵的深入解读,比较了当前两种主流的培养模式,分析了应用型人才的特性;提出“理论+实践+理论”的环中环式教学模式,并基于此制订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强调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并进,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并重的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7-0135-04
○、引言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单一技能的工匠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具有较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与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已然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的稳步发展,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格局日益明显。因此,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多地成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共同选择。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人才需求旺盛,相关文献[1]研究显示,我国对于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另一相关文献[2]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一直维持在85%-100%的高位。因此,培养适应企业生产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使命[3]。我校湖南工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立志建设一流的应用型学院,致力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变革,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土木工程作为我校重点专业,是我校首批实施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专业之一。
一、应用型人才特性分析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相对忽略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特别强调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相对忽略科研开发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更突出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
二、国内外工程教育模式分析
英国相当多的工科院校实行的是“三明治式”教育模式,即第一、第二、第四学年在校学习,第三学年为工程实践(作为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算作工作实践经历。第一、第二、第四学年这三年在校学习期间还有实验、设计和实习等安排。有的学校还规定在校学习阶段应在工业培训中心实习两个月,或利用暑假到工程单位实习。实践教学的权重很大,构成了专业理论学习—工程实践—再理论学习的封闭式大循环学习模式[4],如图1所示。
美国的工程教育同样非常注重工程化。由于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美国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與英国的有很大的不同。以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为例,所有课程的教学安排由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两部分组成。如工程材料、结构工程、钢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等专业课,均采用每周2个学时的讲授和3个学时的实验的教学模式,最后进行毕业专题设计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这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互进、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5],如图2所示。
上述两种工程教育模式各有优缺点。其中美国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到每一门课程,主要是基于CDIO教学理念而设计,偏重于研究型工程教育;英国的“三明治式”教学侧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每门专业课的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如美式模式。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上述两种工程教育模式的优点及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工程生产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提出基于CDIO专业课程教学、构建理论教学—工程综合实践—理论梳理再学习的环中环封闭式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根据研究者所提出的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环中环式教学理念,湖南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构建了专业课程CDIO课程教学改革与3+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先用3年时间完成所有理论课程教学;然后用半年时间开展集中式就业实践,深入生产一线从事工程设计、施工、成本预算等工程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做到“做而知不足”;第8学期返校开始做毕业设计,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开展工程设计、施工、预算等方面的工程案例讲座,进行理论梳理、再学习再提高升华阶段。其人才培养结构图如图4所示。根据这一工程教育模式,我们制订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政府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预决算、工程监理与检测等工作的基础实、技术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6]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与专业教育平台三大模块构成,其中通识教育平台由通识教育基础课与人文素质课构成,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专业素养选修课、专业方向素质拓展构成,各类课程所对应的知识能力见表1。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5,7]
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通道,基于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目标与结果差距甚远的认知,以“理论+实践+理论”环中环式工程教育模式设计为指针,提出“一个中心、两个有利、四个层次、五个支持”的改革思路(结构图见图1),重构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一个中心”是指以培养“三重一高”(即重基础、重能力、重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目标。“两个有利”是指学企双赢的实习机制。“四个层次”是指将原来实践教学梳理成基础技能、初级基本应用、高级综合应用、创新技能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初级基本应用主要是CAD绘图、认识实习及理论课内实验,包括6大课程设计及工程测量实验,工程设计软件及造价软件在工程中的综合应用,累计12周。高级综合应用包括28周就业实践、10周毕业设计、6个学分的工程案例讲座。创新技能主要是大学生挑战杯研究型学习、学科技能竞赛,计入能力与素质拓展学分。“五个支持”是指虚实结合认知学习APP支持平台、校企合作实习支持平台、学科竞赛与素质拓展支持平台、双师双能行业智库支持平台、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 (四)人才培养方案素质教学体系
在开展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时,湖南工学院还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将素质拓展学分作为完成学业的必要条件,制定了《湖南工学院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学分认定办法》,明确各类各层次素质活动的学分权重,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完成10个以上的素质拓展学分才能毕业。学院成立大学学科竞赛与素质拓展办公室,负责各类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等活动的组织与学分认定工作。
四、结语
湖南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后,先后在毕业生与在校生中进行100分问卷调研,并邀请同类高校、合作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得到行业的肯定与支持。学院从2013级开始在土木工程专业选择2个行政班进行专业改革试点,其中2013級改革试点班多次获湖南工学院先进班集体,2014级改革试点班分别获得衡阳市大学生红旗团支部、全国团中央活动团支部,2015级改革试点班分别获湖南工学院、衡阳市的大学生红旗团支部以及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改革试点班在力学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物理竞赛等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研究型学习等素质拓展项目成功率上均优于普通班级10%左右。为期28周的就业实践企业反馈的信息显示,改革试点班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工程实务能力较强,2013级初次就业率达到100%。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评价,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完善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卫东,彭立敏,余志武,等.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44-148+160.
[2] 刘西拉.从土木工程领域看21世纪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8-14.
[3] 钟新谷,聂忆华,谢献忠,等.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2):1-4+19.
[4] 刘照球,荀勇,尹红宇.中英应用型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比较[J].高等建筑教育,2014(1):30-34.
[5] 龚志起,陈柏昆,刘连新,等.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比较[J].高等建筑教育,2009(1):12-15.
[6] 杜文学,李长凤,周莉,等.“3 + 1”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2):6-10.
[7] 彭国军.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6):15-17.
[责任编辑:庞丹丹]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8)07-0135-04
○、引言
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单一技能的工匠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生产的需求,具有较扎实专业理论基础与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已然成为现代工业生产的关键;另一方面,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阶段的稳步发展,人才培养的多元化格局日益明显。因此,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多地成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共同选择。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之一,人才需求旺盛,相关文献[1]研究显示,我国对于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另一相关文献[2]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一直维持在85%-100%的高位。因此,培养适应企业生产需求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历史使命[3]。我校湖南工学院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立志建设一流的应用型学院,致力于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变革,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土木工程作为我校重点专业,是我校首批实施专业综合改革的试点专业之一。
一、应用型人才特性分析
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以能力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特别强调基础。成熟和适用的知识,是围绕着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加以设计的,相对忽略对前沿性未知领域的高度关注。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体系特别强调对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以一线生产的实际需要为核心目标,相对忽略科研开发能力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更突出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
二、国内外工程教育模式分析
英国相当多的工科院校实行的是“三明治式”教育模式,即第一、第二、第四学年在校学习,第三学年为工程实践(作为教学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算作工作实践经历。第一、第二、第四学年这三年在校学习期间还有实验、设计和实习等安排。有的学校还规定在校学习阶段应在工业培训中心实习两个月,或利用暑假到工程单位实习。实践教学的权重很大,构成了专业理论学习—工程实践—再理论学习的封闭式大循环学习模式[4],如图1所示。
美国的工程教育同样非常注重工程化。由于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美国所采用的教学模式與英国的有很大的不同。以伯克利分校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为例,所有课程的教学安排由课堂讲授和实践教学环节两部分组成。如工程材料、结构工程、钢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设计等专业课,均采用每周2个学时的讲授和3个学时的实验的教学模式,最后进行毕业专题设计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这就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叉互进、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5],如图2所示。
上述两种工程教育模式各有优缺点。其中美国式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到每一门课程,主要是基于CDIO教学理念而设计,偏重于研究型工程教育;英国的“三明治式”教学侧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对每门专业课的实践教学重视度不如美式模式。基于以上认识,笔者结合上述两种工程教育模式的优点及地方本科院校面向工程生产一线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提出基于CDIO专业课程教学、构建理论教学—工程综合实践—理论梳理再学习的环中环封闭式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三、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根据研究者所提出的课程教学与专业教学环中环式教学理念,湖南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综合改革构建了专业课程CDIO课程教学改革与3+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先用3年时间完成所有理论课程教学;然后用半年时间开展集中式就业实践,深入生产一线从事工程设计、施工、成本预算等工程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巩固所学专业知识,做到“做而知不足”;第8学期返校开始做毕业设计,同时聘请行业专家开展工程设计、施工、预算等方面的工程案例讲座,进行理论梳理、再学习再提高升华阶段。其人才培养结构图如图4所示。根据这一工程教育模式,我们制订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在设计单位、建设单位、工程咨询、监理公司、政府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预决算、工程监理与检测等工作的基础实、技术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体系[6]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体系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与专业教育平台三大模块构成,其中通识教育平台由通识教育基础课与人文素质课构成,专业教育平台由专业主干课、专业方向课、专业素养选修课、专业方向素质拓展构成,各类课程所对应的知识能力见表1。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5,7]
地方本科院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而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通道,基于当前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目标与结果差距甚远的认知,以“理论+实践+理论”环中环式工程教育模式设计为指针,提出“一个中心、两个有利、四个层次、五个支持”的改革思路(结构图见图1),重构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其中,“一个中心”是指以培养“三重一高”(即重基础、重能力、重技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中心目标。“两个有利”是指学企双赢的实习机制。“四个层次”是指将原来实践教学梳理成基础技能、初级基本应用、高级综合应用、创新技能四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其中,初级基本应用主要是CAD绘图、认识实习及理论课内实验,包括6大课程设计及工程测量实验,工程设计软件及造价软件在工程中的综合应用,累计12周。高级综合应用包括28周就业实践、10周毕业设计、6个学分的工程案例讲座。创新技能主要是大学生挑战杯研究型学习、学科技能竞赛,计入能力与素质拓展学分。“五个支持”是指虚实结合认知学习APP支持平台、校企合作实习支持平台、学科竞赛与素质拓展支持平台、双师双能行业智库支持平台、开放性实验教学平台。 (四)人才培养方案素质教学体系
在开展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时,湖南工学院还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培养,将素质拓展学分作为完成学业的必要条件,制定了《湖南工学院素质与能力拓展模块学分认定办法》,明确各类各层次素质活动的学分权重,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完成10个以上的素质拓展学分才能毕业。学院成立大学学科竞赛与素质拓展办公室,负责各类社团活动、学科竞赛等活动的组织与学分认定工作。
四、结语
湖南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后,先后在毕业生与在校生中进行100分问卷调研,并邀请同类高校、合作企业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论证,得到行业的肯定与支持。学院从2013级开始在土木工程专业选择2个行政班进行专业改革试点,其中2013級改革试点班多次获湖南工学院先进班集体,2014级改革试点班分别获得衡阳市大学生红旗团支部、全国团中央活动团支部,2015级改革试点班分别获湖南工学院、衡阳市的大学生红旗团支部以及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改革试点班在力学竞赛、结构设计竞赛、物理竞赛等学科竞赛与大学生创新创业与研究型学习等素质拓展项目成功率上均优于普通班级10%左右。为期28周的就业实践企业反馈的信息显示,改革试点班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工程实务能力较强,2013级初次就业率达到100%。企业对人才的评价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评价,我们将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跟踪调研,完善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不断地改进教学模式,从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卫东,彭立敏,余志武,等.土木工程专业特色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44-148+160.
[2] 刘西拉.从土木工程领域看21世纪的工程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3):8-14.
[3] 钟新谷,聂忆华,谢献忠,等.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2):1-4+19.
[4] 刘照球,荀勇,尹红宇.中英应用型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比较[J].高等建筑教育,2014(1):30-34.
[5] 龚志起,陈柏昆,刘连新,等.国内外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比较[J].高等建筑教育,2009(1):12-15.
[6] 杜文学,李长凤,周莉,等.“3 + 1”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6(2):6-10.
[7] 彭国军.地方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6):15-17.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