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省基础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与面临的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基础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认真总结和发扬江西历史上办学的宝贵经验,不断推动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基础教育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普及水平大幅提升。2007年,“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2007年与2011年相比较,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9.7%左右的高水平,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从95.5%提升到98.3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59.93%提升到77.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38.11%提升到62.34%,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二是基础教育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公平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与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步实施,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子女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公办与民办同步享受“两免”的“四个同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基础教育济困助学体系实现全覆盖。三是基础教育建设项目密集启动,优质资源不断扩充。着眼于教育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了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2010年以来,完成投资51.8亿元,推进了93个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班化小班项目”、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维修改造建设工程、农村初中工程等,全省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四是基础教育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体制机制更具活力。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启动为重点,承担了3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的基础教育项目,实施了45个与基础教育有关的省级改革试点项目。以强化县级政府统筹本地教育为重点,实现了“农村教育农民办”到“农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五是基础教育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安全稳定持续发展。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了规范管理年、创新发展年、提升质量年活动,各地各校办学治校能力明显提升,政风校风行风明显改善。始终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认真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校园环境持续稳定。积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表彰奖励引导和日常管理考核并举,涌现了王茂华、蒋国珍、胡生贵等一批教师英模人物,展示了教育系统的良好精神风貌。
这两年我省教育投入增长的幅度虽然在全国位居前列,但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总量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费投入总量仍很紧张,加上部分地方一定程度上存在挤占、挪用等现象,使经费更加紧张,加大教育投入的压力很大。总的来说,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水平是不错的,高考分数居全国前列,但考试毕竟只能反映学科知识成绩的好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从推行素质教育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校长苦抓、教师苦教、家长苦帮、学生苦学”的“四苦”精神广为存在,如何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仍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二、全面把握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学前教育抓普及。各地各部门要以构建“保基本、广覆盖、提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健康快乐的儿童为根本任务,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为基本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按照国家要求,全省各地编制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2011~2013年,全省将新建和改扩建1 200所幼儿园,每个县(市、区)城区至少建有一所符合省级示范园标准的公办幼儿园;60%的乡(镇)至少建有一所符合省定标准的中心幼儿园。
(二)义务教育促均衡。最近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各地各部门各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强化统筹部署,努力使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鼓励探索区域内基础教育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探索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和教学点倾斜。
(三)普通高中强特色。从当前来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已不是数量的扩张,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内涵发展。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大力推进普通高中的多元办学、多样培养与特色发展。主要是通过办学体制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培养目标特色化、教育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资源多样化、管理评价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实现以上三大任务,要切实处理好四对关系。
——在育人理念上,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总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升学率,又不唯升学率,不能用升学率一个标准评价学校。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正确处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短视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坚决克服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错误做法。
——在发展模式上,处理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就全省看,经过这些年发展,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及程度明显提升,规模扩张不再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下一步重点是在坚持适度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处理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系。
——在发展路径上,处理好分类指导与整体推进的关系。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由于起步有早有晚,起点有高有低,条件有好有差,步伐有快有慢,发展很不平衡。在整体推进中要充分发挥示范高中、示范义务教育学校、示范幼儿园在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和教育技术现代化、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作用。
——在学校布局上,处理好适度集中与就近入学的关系。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合理确定县域内幼儿园、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
三、切实抓好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五项重点工作
(一)抓好安全管理。一是学生溺水安全。江西江河湖泊较多,学生溺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一定要建立长效预警机制,切实把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防止学生溺水死亡事故的持续不断发生。二是校车安全管理。国务院高度重视校车安全,今年4月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相关部署陆续确定,省里正在研究相关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执行,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三是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是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突出抓好三项任务。以补足配齐为重点,建设好一支能够满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需要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建设好一支能够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二是精心实施三大工程。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实施教师教育资源扩充工程,加强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支持其他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优化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益。三是有序推进三项改革。实施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机制;探索农村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教师津贴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四是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做好新进教师的公开招聘工作;建立健全考评考核制度,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教师权益保障制度,维护教师权益。
(三)抓好工程项目建设。一是学前教育项目。各地一定要按照《江西省财政农村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二是校安工程。各级政府作为工程实施主体,要克服困难,加大力度,确保按期完成三年建设任务,今年要全部消除D级危房,进一步筑牢中小学校舍的安全线。三是营养改善计划。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7个县,启动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并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争取尽快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中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努力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四是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该项目实施三年来,国家已下达我省项目资金近20亿元,为改善我省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计划还将持续实施到2015年。五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各地各部门各学校要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坚持应用导向,科学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加快推动教育和信息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
(四)抓好特殊群体教育工作。一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就读问题。坚持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二是留守学龄儿童管教问题。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网络。三是残疾儿童少年。各级政府要努力办好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孤儿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扶持儿童福利机构根据需要设立特殊教育班或特殊教育学校。四是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落实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做好孤儿教育工作,保障适龄流浪儿童重返校园,健全学前教育资助体系,逐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并提高补助标准,完善普通高中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五是民族学生的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援疆、援藏工作,办好内地民族班,加强内地民族学生散插班的内部管理。
(五)抓好教育乱收费治理。一是加强研判。国家部委和我省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政策措施,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加强形势研判,结合实际,出实招,下猛药,治顽疾。二是标本兼治。要加强学校规范管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教育形象,提高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执教行为的规范程度。三是加大查处力度。今后,省教育纪工委、监察室要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教育乱收费案件的查办力度。四是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治理教育乱收费厅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校务公开工作机制、典型乱收费案件通报机制等制度,提高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标题为编者所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省基础教育战线的同志们认真总结和发扬江西历史上办学的宝贵经验,不断推动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基础教育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普及水平大幅提升。2007年,“两基”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实现全面普及。2007年与2011年相比较,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9.7%左右的高水平,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从95.5%提升到98.33%,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从59.93%提升到77.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由38.11%提升到62.34%,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二是基础教育民生工程全面实施,公平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与免费提供教科书同步实施,城市与农村、城市居民子女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公办与民办同步享受“两免”的“四个同步”,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基础教育济困助学体系实现全覆盖。三是基础教育建设项目密集启动,优质资源不断扩充。着眼于教育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启动了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2010年以来,完成投资51.8亿元,推进了93个城镇新区教育园区建设。先后投入100多亿元,实施了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大班化小班项目”、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维修改造建设工程、农村初中工程等,全省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四是基础教育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体制机制更具活力。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启动为重点,承担了3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中的基础教育项目,实施了45个与基础教育有关的省级改革试点项目。以强化县级政府统筹本地教育为重点,实现了“农村教育农民办”到“农村教育政府办”的历史性转变。五是基础教育学校管理科学规范,安全稳定持续发展。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了规范管理年、创新发展年、提升质量年活动,各地各校办学治校能力明显提升,政风校风行风明显改善。始终保持治理教育乱收费的高压态势,认真做好校园安全工作,校园环境持续稳定。积极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表彰奖励引导和日常管理考核并举,涌现了王茂华、蒋国珍、胡生贵等一批教师英模人物,展示了教育系统的良好精神风貌。
这两年我省教育投入增长的幅度虽然在全国位居前列,但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和公用经费总量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费投入总量仍很紧张,加上部分地方一定程度上存在挤占、挪用等现象,使经费更加紧张,加大教育投入的压力很大。总的来说,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水平是不错的,高考分数居全国前列,但考试毕竟只能反映学科知识成绩的好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从推行素质教育情况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校长苦抓、教师苦教、家长苦帮、学生苦学”的“四苦”精神广为存在,如何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仍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
二、全面把握基础教育的根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一)学前教育抓普及。各地各部门要以构建“保基本、广覆盖、提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为主要目标,以培养健康快乐的儿童为根本任务,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为基本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按照国家要求,全省各地编制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2011~2013年,全省将新建和改扩建1 200所幼儿园,每个县(市、区)城区至少建有一所符合省级示范园标准的公办幼儿园;60%的乡(镇)至少建有一所符合省定标准的中心幼儿园。
(二)义务教育促均衡。最近国务院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各地各部门各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强化统筹部署,努力使适龄儿童少年“上好学”。鼓励探索区域内基础教育的“集团化办学”和“学区化管理”。提高社会教育资源利用水平,探索学校教育与校外活动有机衔接的有效方式。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并对村小和教学点倾斜。
(三)普通高中强特色。从当前来看,普通高中教育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已不是数量的扩张,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内涵发展。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大力推进普通高中的多元办学、多样培养与特色发展。主要是通过办学体制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培养目标特色化、教育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资源多样化、管理评价方式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实现以上三大任务,要切实处理好四对关系。
——在育人理念上,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总的指导思想是,既要有升学率,又不唯升学率,不能用升学率一个标准评价学校。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正确处理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短视行为,在教学实践中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坚决克服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错误做法。
——在发展模式上,处理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系。就全省看,经过这些年发展,基础教育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普及程度明显提升,规模扩张不再是当前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下一步重点是在坚持适度办学规模的基础上,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处理好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的关系。
——在发展路径上,处理好分类指导与整体推进的关系。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由于起步有早有晚,起点有高有低,条件有好有差,步伐有快有慢,发展很不平衡。在整体推进中要充分发挥示范高中、示范义务教育学校、示范幼儿园在办学理念、规范办学、课程改革、教育质量和教育技术现代化、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示范作用。
——在学校布局上,处理好适度集中与就近入学的关系。统筹考虑城乡人口流动、学龄人口变化、学生年龄特点和成长规律,合理确定县域内幼儿园、教学点、村小学、中心小学、初中学校布局,努力满足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需求。
三、切实抓好当前基础教育发展五项重点工作
(一)抓好安全管理。一是学生溺水安全。江西江河湖泊较多,学生溺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一定要建立长效预警机制,切实把溺水安全教育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防止学生溺水死亡事故的持续不断发生。二是校车安全管理。国务院高度重视校车安全,今年4月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相关部署陆续确定,省里正在研究相关政策措施。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执行,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三是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是各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抓好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突出抓好三项任务。以补足配齐为重点,建设好一支能够满足基本普及学前教育需要的幼儿园教师队伍;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建设好一支能够满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需要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二是精心实施三大工程。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促进形成重德养德的良好风气;实施教师教育资源扩充工程,加强师范院校和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支持其他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教师培训基地建设,优化培训内容,提升培训效益。三是有序推进三项改革。实施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系列;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管理改革,探索建立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轮岗交流机制;探索农村教师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农村教师津贴标准,改善农村教师工作和生活环境。四是建立健全三项机制。建立健全教师准入制度,做好新进教师的公开招聘工作;建立健全考评考核制度,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教师权益保障制度,维护教师权益。
(三)抓好工程项目建设。一是学前教育项目。各地一定要按照《江西省财政农村学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二是校安工程。各级政府作为工程实施主体,要克服困难,加大力度,确保按期完成三年建设任务,今年要全部消除D级危房,进一步筑牢中小学校舍的安全线。三是营养改善计划。从2012年春季学期起,我省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17个县,启动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并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争取尽快在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中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努力提高学生的营养健康水平。四是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该项目实施三年来,国家已下达我省项目资金近20亿元,为改善我省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项计划还将持续实施到2015年。五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各地各部门各学校要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坚持应用导向,科学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加快推动教育和信息化的融合,让更多的人能够分享教育现代化的成果。
(四)抓好特殊群体教育工作。一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就读问题。坚持以流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融入城市生活。二是留守学龄儿童管教问题。把关爱留守学生工作纳入社会管理创新体系之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爱网络。三是残疾儿童少年。各级政府要努力办好每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保障儿童福利机构适龄残疾孤儿接受义务教育,鼓励和扶持儿童福利机构根据需要设立特殊教育班或特殊教育学校。四是贫困学生的资助问题。落实城市低保家庭和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政策,做好孤儿教育工作,保障适龄流浪儿童重返校园,健全学前教育资助体系,逐步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并提高补助标准,完善普通高中家庭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五是民族学生的教育问题。创新教育援疆、援藏工作,办好内地民族班,加强内地民族学生散插班的内部管理。
(五)抓好教育乱收费治理。一是加强研判。国家部委和我省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教育乱收费的政策措施,各地各校要严格执行,加强形势研判,结合实际,出实招,下猛药,治顽疾。二是标本兼治。要加强学校规范管理,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教育形象,提高学校办学行为和教师执教行为的规范程度。三是加大查处力度。今后,省教育纪工委、监察室要把治理教育乱收费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要进一步加大教育乱收费案件的查办力度。四是建立长效机制。通过建立健全治理教育乱收费厅局际联席会议制度、校务公开工作机制、典型乱收费案件通报机制等制度,提高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
(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