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在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暴露出来。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要正视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冷静思考,采取恰当的方法积极应对。文章主要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展开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建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正在各大学校、各个学科积极展开,小学语文课堂也在新课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但在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中,小学语文课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和处理。
(一)教学模式单调,课堂氛围沉闷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大都采用授受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往往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在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激发出来,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只是存在于教师给予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和内化知识,形成思维定式,无法发散思维,获得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独特见解。在这种教师单一地讲,学生单一地听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也比较沉闷,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认识存在误区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工作者对人文性的理解存在误区,而对工具性的关注力度又不够。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充斥着大量段落、层次的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教师的讲解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兴趣索然。如今教师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是让学生在反复的研读文本中感悟作品的情感,因此教师十分重视在朗读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但也仅仅是学生第一段或读一句,教师就讲解一段,如此反复,和过去的一句句的课文分析大致相同,为何而读怎样读,成为不解之谜。其实人文性教学贯穿着语文课程的始终,出现在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谋求语文基础知识和情感、道德、价值观之间关系的平衡,重视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获得对人、社会、自然的正确认识,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掌握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会进行批判、创新性思维,最终通过语文学习实现自我,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三)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弱化。小学生是一群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对于新知识,学生往往表现出很高的兴趣,总爱问为什么,而一些教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往往忽略掉学生的一些提问,这种情况极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小学生喜爱对文章或作品提出新奇的看法,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往往容易被教师无视。
(四)评价方式单一化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反馈的功能,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情况作出及时、恰当的反馈,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努力或者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对于表现好的学生主要通过“你好棒呀!”“你真聪明!”等表扬的话,或者是小红花作为鼓励,这种评价方式,学生们早已司空见惯了,因此对学生的作用也就不那么明显了。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常用手段,分数成为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部分,也是他们用来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但学生并没有好坏之分,成绩好的学生不值得骄傲,成绩差的学生也不值得羞耻,考试只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测验并不能决定学生的一切。
二、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的诸多问题,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严肃起来,认真对待,采取各种方法积极应对。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鼓励学生的个别化阅读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外界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于学生的个别化阅读,教师应该持鼓励和欣赏的态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个别化阅读。
(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发展。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让我们不得不正确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学模式单调、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个别化阅读被无视、评价体系单一等等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校、教师、学生都必须重视起来,共同努力,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甘晓娟.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2]胡礼兵.精彩课堂不曾预约——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生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6)
[3]莫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
(作者单位:大庆市杏南第二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建议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新课程改革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一、小学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新课程改革正在各大学校、各个学科积极展开,小学语文课堂也在新课改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障碍。但在新课改的逐步深入中,小学语文课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看待和处理。
(一)教学模式单调,课堂氛围沉闷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大都采用授受的教学模式,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接受知识,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往往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在这种单调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难激发出来,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只是存在于教师给予的层面上,并没有真正地去理解和内化知识,形成思维定式,无法发散思维,获得自己对知识内容的独特见解。在这种教师单一地讲,学生单一地听的教学模式下,课堂氛围也比较沉闷,不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认识存在误区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在目前的语文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工作者对人文性的理解存在误区,而对工具性的关注力度又不够。过去的语文教学中充斥着大量段落、层次的分析,字、词、句、段、篇的训练,教师的讲解枯燥无味,学生学起来兴趣索然。如今教师认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是让学生在反复的研读文本中感悟作品的情感,因此教师十分重视在朗读中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但也仅仅是学生第一段或读一句,教师就讲解一段,如此反复,和过去的一句句的课文分析大致相同,为何而读怎样读,成为不解之谜。其实人文性教学贯穿着语文课程的始终,出现在语文课程的各个领域。人文性强调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谋求语文基础知识和情感、道德、价值观之间关系的平衡,重视学生通过学习课文获得对人、社会、自然的正确认识,强调学生通过活动掌握不同的思维方式,学会进行批判、创新性思维,最终通过语文学习实现自我,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三)忽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被弱化。小学生是一群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求知欲旺盛的孩子,对于新知识,学生往往表现出很高的兴趣,总爱问为什么,而一些教授为了保证教学进度往往忽略掉学生的一些提问,这种情况极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小学生喜爱对文章或作品提出新奇的看法,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往往容易被教师无视。
(四)评价方式单一化
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反馈的功能,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情况作出及时、恰当的反馈,有助于激励学生的努力或者帮助学生发现不足。但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对于表现好的学生主要通过“你好棒呀!”“你真聪明!”等表扬的话,或者是小红花作为鼓励,这种评价方式,学生们早已司空见惯了,因此对学生的作用也就不那么明显了。单元测试,期中、期末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的最常用手段,分数成为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部分,也是他们用来评价学生好坏的标准,但学生并没有好坏之分,成绩好的学生不值得骄傲,成绩差的学生也不值得羞耻,考试只是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测验并不能决定学生的一切。
二、对小学语文课堂的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的诸多问题,学校、教师和学生都必须严肃起来,认真对待,采取各种方法积极应对。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语文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鼓励学生的个别化阅读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对于外界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对于学生的个别化阅读,教师应该持鼓励和欣赏的态度,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个别化阅读。
(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发展。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让我们不得不正确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学模式单调、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的个别化阅读被无视、评价体系单一等等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校、教师、学生都必须重视起来,共同努力,积极应对。
【参考文献】
[1]甘晓娟.小学语文课堂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22)
[2]胡礼兵.精彩课堂不曾预约——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非预设生成[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06)
[3]莫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活”起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S1)
(作者单位:大庆市杏南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