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6月,笔者有幸参加了今年湖北省高考阅卷的工作,感受了一次“笔落惊风雨,分成泣鬼神”。作为一名常居一线的语文教师,在承受六月酷热的同时,我感到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并由此产生了对今后作文备考的一些反思。
一、反对模式化作文
学生都希望改卷老师能对自己的作文一见钟情,都想在开头、结尾上做足文章。精彩的开头、结尾固然重要,然而我们反对为精彩而精彩,提倡开头、结尾简明扼要,短小精悍,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开头如凤头小巧漂亮,结尾如豹尾简短有力。在评卷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想走捷径,将自己考前背诵的精彩的开头、结尾搬到试卷上,取阅老师,哪知弄巧成拙。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每篇作文限时一分钟,老师有时间看完全篇。如果开头、结尾与主体部分不是有机的整体,就犹如清纯少女涂脂抹粉,矫揉造作。如果同样的开头、结尾在不同的文章中出现,给阅卷老师的印象就更不好。记得有一份样卷《站在磨难的门口》,专家组仅给了36分,这并不是一篇偏题作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出现了上述问题。反观高考满分作文,开头、结尾都不是为了精彩而精彩,而是紧扣话题为主体服务。如《站在项脊轩的门口》开头“我爱项脊轩,更爱站在项脊轩的门口”,开门见山,切入话题。结尾“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回忆的转轴上,站在大自然的琴弦上,站在我心灵的钟磬旁”,既照应了开头,又深化了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提倡人性化作文
今年的高考阅卷还有一个导向,提倡人性化作文。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担心学生作文写不了800字,考前会急于“把握规律”“总结模式”,要求学生背几则写作材料,如现实中的感动中国人物,历史中典型人物等。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加上考试时的紧张气氛,大部分学生就走捷径进了这个筐。正如一位评卷组长所说,多年来,高考作文中,李白、苏轼总是英魂不散。千人一面,千人一腔。说的不是自己想说的,写的不是自己想写的,为文而文,“代圣人立言”,看不出个性来。从今年评卷组提供的三份样卷来看,无论是《站在十八岁的门口》《站在母校的门口》,还是《站在老屋的门口》,无一例外,都是感情真挚,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细节描写生动,读来动人心魄的记叙文精品。相反地,如讲究起承转合、引议联结、三段式等以前受到学生追捧的模式化作文,在今年的高考中鲜有佳作。
三、力求在个性中增彩
湖北省今年的半命题作文“站在的门口”,学生都说不难。的确,今年的作文降低了审题门槛,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发挥空间。“门”可以从实意理解,确定一个具体的空间定位。也可以从虚意理解,它可以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新起点;一道门槛,一道关口;事物的分界点、分水岭。可以推门而入,也可以开门而出。可以写散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如《站在母校的门口》《站在十八岁的门口》;可以写记叙文,记叙一次难忘的经历,如《站在家的门口》《站在办公室的门口》;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围绕“门”谈干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如《站在成功的门口》《站在机遇的门口》。审题难度降低了,写作空间扩大了,那么学生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综合素养就尤为重要了,有无个性决定着学生能否胜出。
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提倡个性写作,这应该是高考作文的新导向,从今年的两条作文评分原则可见一斑。一条是“立足于给分”,遇到可以给高分也可以给低分的文章,原则上是就高不就低,不少给学生一分。另一条原则是“以文论文”,强调作文评分的最大依据是文本本身。有一份样卷是《站在分叉的路口》,在平时篡改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是绝不允许的,会判为偏题或套作,而专家组经过分析文本,认定此文未偏题,视为缺题。可见高考作文阅卷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个性的宽容爱护。
今年的高考阅卷中,个性作文大受青睐。个性一方面体现在选材立意上,如《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回顾往昔奋战之艰辛,感慨今朝生活之幸福,立意高远;《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敢从人人熟知的课文入手,写自己的心得感悟,立意新颖。个性一方面体现在语言上,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思辨,或明净流畅,或深婉动人……也体现在文体上:以构思取胜,写小小说;以情感取胜,写散文;以哲理取胜,写议论文……无论是哪一方面取胜,深厚的语言功底是土壤,没有肥沃的土壤,是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的。
近几年的阅卷情况一再表明,高考作文复习没有捷径可走,投机取巧最终会误入歧途。切实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自己的语言表达功底,写出自己的个性,才是高考作文拿高分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第一中学)
一、反对模式化作文
学生都希望改卷老师能对自己的作文一见钟情,都想在开头、结尾上做足文章。精彩的开头、结尾固然重要,然而我们反对为精彩而精彩,提倡开头、结尾简明扼要,短小精悍,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开头如凤头小巧漂亮,结尾如豹尾简短有力。在评卷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想走捷径,将自己考前背诵的精彩的开头、结尾搬到试卷上,取阅老师,哪知弄巧成拙。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每篇作文限时一分钟,老师有时间看完全篇。如果开头、结尾与主体部分不是有机的整体,就犹如清纯少女涂脂抹粉,矫揉造作。如果同样的开头、结尾在不同的文章中出现,给阅卷老师的印象就更不好。记得有一份样卷《站在磨难的门口》,专家组仅给了36分,这并不是一篇偏题作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出现了上述问题。反观高考满分作文,开头、结尾都不是为了精彩而精彩,而是紧扣话题为主体服务。如《站在项脊轩的门口》开头“我爱项脊轩,更爱站在项脊轩的门口”,开门见山,切入话题。结尾“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回忆的转轴上,站在大自然的琴弦上,站在我心灵的钟磬旁”,既照应了开头,又深化了主题,言有尽而意无穷。
二、提倡人性化作文
今年的高考阅卷还有一个导向,提倡人性化作文。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担心学生作文写不了800字,考前会急于“把握规律”“总结模式”,要求学生背几则写作材料,如现实中的感动中国人物,历史中典型人物等。学生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加上考试时的紧张气氛,大部分学生就走捷径进了这个筐。正如一位评卷组长所说,多年来,高考作文中,李白、苏轼总是英魂不散。千人一面,千人一腔。说的不是自己想说的,写的不是自己想写的,为文而文,“代圣人立言”,看不出个性来。从今年评卷组提供的三份样卷来看,无论是《站在十八岁的门口》《站在母校的门口》,还是《站在老屋的门口》,无一例外,都是感情真挚,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细节描写生动,读来动人心魄的记叙文精品。相反地,如讲究起承转合、引议联结、三段式等以前受到学生追捧的模式化作文,在今年的高考中鲜有佳作。
三、力求在个性中增彩
湖北省今年的半命题作文“站在的门口”,学生都说不难。的确,今年的作文降低了审题门槛,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发挥空间。“门”可以从实意理解,确定一个具体的空间定位。也可以从虚意理解,它可以是一个转折点,一个新起点;一道门槛,一道关口;事物的分界点、分水岭。可以推门而入,也可以开门而出。可以写散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如《站在母校的门口》《站在十八岁的门口》;可以写记叙文,记叙一次难忘的经历,如《站在家的门口》《站在办公室的门口》;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围绕“门”谈干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如《站在成功的门口》《站在机遇的门口》。审题难度降低了,写作空间扩大了,那么学生的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语言表达等综合素养就尤为重要了,有无个性决定着学生能否胜出。
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提倡个性写作,这应该是高考作文的新导向,从今年的两条作文评分原则可见一斑。一条是“立足于给分”,遇到可以给高分也可以给低分的文章,原则上是就高不就低,不少给学生一分。另一条原则是“以文论文”,强调作文评分的最大依据是文本本身。有一份样卷是《站在分叉的路口》,在平时篡改命题和半命题作文是绝不允许的,会判为偏题或套作,而专家组经过分析文本,认定此文未偏题,视为缺题。可见高考作文阅卷注重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对个性的宽容爱护。
今年的高考阅卷中,个性作文大受青睐。个性一方面体现在选材立意上,如《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回顾往昔奋战之艰辛,感慨今朝生活之幸福,立意高远;《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敢从人人熟知的课文入手,写自己的心得感悟,立意新颖。个性一方面体现在语言上,或幽默风趣,或哲理思辨,或明净流畅,或深婉动人……也体现在文体上:以构思取胜,写小小说;以情感取胜,写散文;以哲理取胜,写议论文……无论是哪一方面取胜,深厚的语言功底是土壤,没有肥沃的土壤,是不会结出丰硕的果实的。
近几年的阅卷情况一再表明,高考作文复习没有捷径可走,投机取巧最终会误入歧途。切实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尤其是自己的语言表达功底,写出自己的个性,才是高考作文拿高分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湖北省枝江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