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校在全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主持下,坚持开展情境教育实验与研究,有力促进了课程改革,全面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形成了情境教育鲜明的办学特色。从2003年起,随着苏教国标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全面推行,江苏省小学数学教学研究室举办了8届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我校数学教师连续8次获得一等奖。在2012年的江苏省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我校数学教师再次获得一等奖第一名。九次蝉联省级最高教学赛事的一等奖,让我们的数学团队成为独特的“九连冠”。
“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九连冠”的获得绝不是偶然和巧合。我们的数学情境课堂能让一届又一届评委们青睐,受到不同地区学生的普遍欢迎,源于课堂背后丰厚的情境教育理念的支撑。李吉林老师和她的情境教育理论是我们前进的基石。
回望李老师带领我们数学老师走过的情境数学教学探索之路,我们深感这一理念给数学教学带来的活力和魅力。
在顾文彬老师的记忆中,最初的尝试是把语文情境教学的那些方法、手段,搬到数学教学中来,结果却让李老师和大家都觉得有些“牵强附会”。看来,生搬硬套不是好办法,情境教育在数学学科的拓展,一定要遵循这门学科自身的规律,而不能削足适履。数学需不需要情境?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数学情境教学和语文情境教学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一个个难题,预示着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索,必定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
一次顾文彬老师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公开课,上完课,李老师感到这堂课所讲的数学知识没有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课堂知识太理性化。课后,李老师把顾文彬老师领去看图书箱,顾老师一看就明白了,兴奋地说:“好,有办法了!”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顾老师创设了在“爱书周”里做图书箱的情境,让学生变化角色,以学校总务处老师的身份计算:给学校36个班配备图书箱,要多少三夹板?孩子们霎时变成了“总务主任”,他们去研究身边的数学问题:“总务主任”用尺亲自测量一个图书箱长多少,宽多少,高多少。数据有了,再计算图书箱的表面积是多少?制作一个需要多少面积的三夹板?学校那么多班,又需要多少?在直接源于生活的情境中,学生很快就弄明白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又巧妙地将这个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
这节课的成功,让大家倍感兴奋。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从这一新思路出发,大家又研究了许多课。李老师和大家很自然地找到了数学学科创设情境的途径之一,那就是把生活带进数学的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研究的进展激励着数学老师们跟着李老师继续往前走。前行的道路上,李老师引领大家感悟,数学的学习就是不断地引领儿童去思考、去探究。但是探究并不意味着抽象,并非仅仅是逻辑。小学数学,儿童学数学,都应该伴随着形象去探究,让儿童伴随快乐的情绪,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启迪数学智慧。老师们不断大胆地尝试,努力把抽象的“公式、定律”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生动的形式,把数学的知识镶嵌在情境中。
在指导关勇老师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关老师提到:“人类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用了一万年之久,而后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只用了五六十年。”李老师敏锐地从这个数学史料想到数学文化。她说,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美感。李老师指导大家抓住数学文化的“脉”,重演再现发现公式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公式,大家豁然开朗……
尝试中的困顿、发现后的欣喜、提升中的喜悦……和李老师一次次备课的过程,就是数学老师们一步步探索数学情境教学的过程。在长期的探究和摸索中,李老师带领数学老师们总结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有效途径。情境数学将“数”与“形”,“数”与“生活”结合,让儿童在身边发现数学,数学在儿童的眼中变得亲近起来。
从李老师身上,我们更感受到另一种“情”和“境”。这“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儿童的挚爱之情;“境”是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之境。这另一种“情”和“境”,也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牛顿在一封给胡克的信中写道:“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的背后,也站着一位高大的人。我们比牛顿更幸运,因为我们不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能在巨人的带领下一起往前走。
“一个人花100%的力量,不如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
情境教育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李吉林老师的研究探索支撑起了树干,同时将养分输送给一片片新叶,而这些新叶舒展、汇集,必将托起一朵朵绿色的云。生家琦、顾文彬、关勇、季雪荣……当初一大批参与研究探索的数学教师,也在这过程中一天天变得高大起来。他们在探索、实践的同时,不断丰富着数学情境教学理论,已然成为传输养分的涌泉。从三连冠到五连冠到六连冠、七连冠、八连冠、九连冠,眼看着一个个“不可能”成为“现实”,冠军背后的数学团队逐渐引人注目:这到底是一个怎样强大的数学团队?
1.善于捕捉1%的特长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因为盐水的浮力比较大,能够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同课异构,成为师傅们发现种子的平台,因为这最能发现教师身上的特质。2003年,在学校的“珠媚杯”教学比赛中,导师们发现,管小冬老师开放的教学理念让他的数学课堂充满探究的乐趣,教师大胆地“退”,让儿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004年春天,开始选拔参赛选手了,几位导师鼓励管小冬老师参加选拔,确定的课题是《分数的意义》。一轮紧张的角逐后,申报选拔的三位青年教师课堂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最终,导师们觉得管小冬老师把分数知识“做”出来的操作活动富有创造性,虽然其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仍把他确定为参赛人选。后来,经过打磨,学生课堂操作活动成为全课最大的亮点。 科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DNA编码绝大部分都是相同的,那1%的基因差异反映到现实世界却使每个人看上去都不一样。课与课之间也有类似的道理。导师顾文彬说:“除却共性的勤奋和刻苦,有时,那1%的优势不可小看。”今天看来,“九连冠”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偶然中的必然。从校级、区级、市级再到省级,层层选拔中,每一个人都有“落马”的可能,但师傅们用一双慧眼发现了我们,并用辛勤的浇灌催生我们发芽、长大。
2.倾力贡献1%的灵感
种子的萌芽需要扎根良田沃土,种子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更离不开新鲜空气。以生家琦、顾文彬、关勇、季雪荣等老师为首的二附数学团队是我们创新的原动力。
对艺术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课堂来说,原创中更能体现真正的智慧。我们获奖的每一节课都能从孩子学习的角度出发,在团体的合作打磨中诞生出具有原创意义的亮点,这一点是最令人瞩目的。
十年前,施丹瑾老师的《认识周长》一课从观看南通航拍片引入,把认识周长的学习贯穿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游濠河的情境中。这样的创意放在今天仍然颇具新意。《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的金点子——“数学魔盒”风靡大江南北,回顾这一创意的诞生,柳小梅老师充满感动和感慨。2006年的那一天下午,本来和导师们约好在童话楼试教,因为觉得总是突破不了,她和导师们商量后决定暂不试教,而是听她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说课。柳老师提出困惑:孩子学得太抽象了,有没有办法让孩子学得轻松有趣又不脱离数学本质呢?这时,关勇老师像开玩笑似地说,做一个盒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进一步探讨中,函数关系如一道电光闪进我们的脑海——函数的两个要素是定义域和加工原理,抽象概括的过程是找对应关系,这中间的加工过程多像一个神秘的黑匣子。对,盒子!放进去的量经过关系加工后成为另一个量!这一进一出,不就像个两端有口的盒子吗?站在儿童的立场,我们完成了“数学魔盒”的创意。教学中,“小小的魔盒”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始终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
爱迪生曾经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珍贵的。一个优秀的人身上有1%的灵感,我们则集聚了N个人珍贵的1%。99%的勤奋和N个1%灵感的有机融合,成为我们数学团队成功的密码。导师们用他们的胸襟帮助我们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
“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摘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我们数学团队的这一批青年教师充满朝气和进取心。珠媚讲坛、珠媚杯教学竞赛、珠媚杯作业设计比赛、珠媚杯论文大赛……在学校搭建的这一个个成长展示的平台上,我们你方唱罢我登台,一个个摩拳擦掌,不甘示弱。王海峰老师参加的基本功比赛全面展示教师的素养,比赛内容从教育教学理论、即兴演讲、粉笔字、课件制作到现场上课有八项内容。南通市的选拔经过了三轮:60进12,12进6,6进3,备赛的过程那是真正的“魔鬼”训练。吴和平校长几次到现场慰问,师傅们深入指导,同伴们全力支持,凭着强大的实力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王海峰老师一路过关斩将,在全省比赛中独占鳌头。
我们深知,机遇只垂青进取有为的人。对一位教师而言,参加教学比赛是一次难得的展示机遇,对其自身专业成长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深深懂得,机遇就像是一层层的台阶,只有登上了第一层,才有了登上第二层的可能。当幸运女神把橄榄枝伸向我们时,我们紧紧抓住,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赛的历程中。徐晓梅老师为磨砺自己的语言,对着镜子演练,对照录音揣摩。为了得到多角度的反馈,她把这节课讲给自己的女儿、老公听。顾娟老师比赛前两个月,为了和电脑老师及时沟通课件的修改,索性搬到电脑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办公。管小冬——柳小梅,戴春——吴冬冬,这两对夫妻是我们九连冠团队中的独特风景。他们的研课更是从学校延续到家庭,对教学结构、内容、形式、语言、教具以及评价,不断思考、锤炼和完善,竭心尽力,使教学逐渐走向完美。
导师们的要求有时很严格:把每一次试教都当做正式比赛!是啊,有时一个好的思路,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好,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就可能因为不理想被淘汰。施丹瑾老师还记得十年前试教后被师傅说哭了。泪水流出的是心中辛苦的滋味,更是希望自己能达到理想状态的渴盼。吮吸着情境教育理论的甘泉,我们在导师们的引导下锻炼属于自己特质中的1%,让优势更优。王海峰老师对细节的关注、徐晓梅老师的激情、吴冬冬老师的亲和力……磨砺、切磋中每一个人都在向优秀靠近。看到师傅们为一次活动的圆满奔走忙碌,为一个点子的创意殚思竭虑,甚至为一节日常课的教具反复尝试,我们内心向上的动力进一步被激活。
从校级到区、市级,到省级,每一个新的高度,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磨砺。一个个课堂细节的完善,一次次脱颖而出,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一点一点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让我们朝向那更敞亮的方向前进。
获奖的我们是幸运的,回望九连冠赛场,宿迁、徐州、盐城、淮安、扬州、常州、泰州、南京……心灵上的焦灼,陷入困境的挣扎,选择中的彷徨,成功后的喜悦……让我们经历了一次次破茧成蝶的蜕变。对我们来说,每一次的征战都是一次新的攀登,每一次的回忆都是一次新的反思,每一次的获奖都是一次新的激励。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成长,而是在一群人中成长。现在,8位老师中,顾娟老师已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其他老师也先后成长为南通市、崇川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相信,在情境教育理念支撑下,走在这个优秀的队伍中,在挑战和磨砺中,我们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柳小梅,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226000)
责任编辑:颜莹
“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九连冠”的获得绝不是偶然和巧合。我们的数学情境课堂能让一届又一届评委们青睐,受到不同地区学生的普遍欢迎,源于课堂背后丰厚的情境教育理念的支撑。李吉林老师和她的情境教育理论是我们前进的基石。
回望李老师带领我们数学老师走过的情境数学教学探索之路,我们深感这一理念给数学教学带来的活力和魅力。
在顾文彬老师的记忆中,最初的尝试是把语文情境教学的那些方法、手段,搬到数学教学中来,结果却让李老师和大家都觉得有些“牵强附会”。看来,生搬硬套不是好办法,情境教育在数学学科的拓展,一定要遵循这门学科自身的规律,而不能削足适履。数学需不需要情境?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数学情境教学和语文情境教学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一个个难题,预示着数学情境教学的探索,必定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
一次顾文彬老师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公开课,上完课,李老师感到这堂课所讲的数学知识没有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课堂知识太理性化。课后,李老师把顾文彬老师领去看图书箱,顾老师一看就明白了,兴奋地说:“好,有办法了!”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顾老师创设了在“爱书周”里做图书箱的情境,让学生变化角色,以学校总务处老师的身份计算:给学校36个班配备图书箱,要多少三夹板?孩子们霎时变成了“总务主任”,他们去研究身边的数学问题:“总务主任”用尺亲自测量一个图书箱长多少,宽多少,高多少。数据有了,再计算图书箱的表面积是多少?制作一个需要多少面积的三夹板?学校那么多班,又需要多少?在直接源于生活的情境中,学生很快就弄明白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又巧妙地将这个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
这节课的成功,让大家倍感兴奋。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路一下子打开了。从这一新思路出发,大家又研究了许多课。李老师和大家很自然地找到了数学学科创设情境的途径之一,那就是把生活带进数学的课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真实的或模拟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研究的进展激励着数学老师们跟着李老师继续往前走。前行的道路上,李老师引领大家感悟,数学的学习就是不断地引领儿童去思考、去探究。但是探究并不意味着抽象,并非仅仅是逻辑。小学数学,儿童学数学,都应该伴随着形象去探究,让儿童伴随快乐的情绪,积极进行思维活动,启迪数学智慧。老师们不断大胆地尝试,努力把抽象的“公式、定律”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或生动的形式,把数学的知识镶嵌在情境中。
在指导关勇老师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关老师提到:“人类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用了一万年之久,而后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只用了五六十年。”李老师敏锐地从这个数学史料想到数学文化。她说,数学和其他学科一样,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着丰富的美感。李老师指导大家抓住数学文化的“脉”,重演再现发现公式的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公式,大家豁然开朗……
尝试中的困顿、发现后的欣喜、提升中的喜悦……和李老师一次次备课的过程,就是数学老师们一步步探索数学情境教学的过程。在长期的探究和摸索中,李老师带领数学老师们总结出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有效途径。情境数学将“数”与“形”,“数”与“生活”结合,让儿童在身边发现数学,数学在儿童的眼中变得亲近起来。
从李老师身上,我们更感受到另一种“情”和“境”。这“情”是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儿童的挚爱之情;“境”是她“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精神之境。这另一种“情”和“境”,也成为引领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牛顿在一封给胡克的信中写道:“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的背后,也站着一位高大的人。我们比牛顿更幸运,因为我们不仅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还能在巨人的带领下一起往前走。
“一个人花100%的力量,不如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
情境教育如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李吉林老师的研究探索支撑起了树干,同时将养分输送给一片片新叶,而这些新叶舒展、汇集,必将托起一朵朵绿色的云。生家琦、顾文彬、关勇、季雪荣……当初一大批参与研究探索的数学教师,也在这过程中一天天变得高大起来。他们在探索、实践的同时,不断丰富着数学情境教学理论,已然成为传输养分的涌泉。从三连冠到五连冠到六连冠、七连冠、八连冠、九连冠,眼看着一个个“不可能”成为“现实”,冠军背后的数学团队逐渐引人注目:这到底是一个怎样强大的数学团队?
1.善于捕捉1%的特长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因为盐水的浮力比较大,能够将一些不饱满的种子浮起来。同课异构,成为师傅们发现种子的平台,因为这最能发现教师身上的特质。2003年,在学校的“珠媚杯”教学比赛中,导师们发现,管小冬老师开放的教学理念让他的数学课堂充满探究的乐趣,教师大胆地“退”,让儿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2004年春天,开始选拔参赛选手了,几位导师鼓励管小冬老师参加选拔,确定的课题是《分数的意义》。一轮紧张的角逐后,申报选拔的三位青年教师课堂呈现出各自的特点。最终,导师们觉得管小冬老师把分数知识“做”出来的操作活动富有创造性,虽然其他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仍把他确定为参赛人选。后来,经过打磨,学生课堂操作活动成为全课最大的亮点。 科学研究表明,人与人之间的DNA编码绝大部分都是相同的,那1%的基因差异反映到现实世界却使每个人看上去都不一样。课与课之间也有类似的道理。导师顾文彬说:“除却共性的勤奋和刻苦,有时,那1%的优势不可小看。”今天看来,“九连冠”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偶然中的必然。从校级、区级、市级再到省级,层层选拔中,每一个人都有“落马”的可能,但师傅们用一双慧眼发现了我们,并用辛勤的浇灌催生我们发芽、长大。
2.倾力贡献1%的灵感
种子的萌芽需要扎根良田沃土,种子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更离不开新鲜空气。以生家琦、顾文彬、关勇、季雪荣等老师为首的二附数学团队是我们创新的原动力。
对艺术来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对课堂来说,原创中更能体现真正的智慧。我们获奖的每一节课都能从孩子学习的角度出发,在团体的合作打磨中诞生出具有原创意义的亮点,这一点是最令人瞩目的。
十年前,施丹瑾老师的《认识周长》一课从观看南通航拍片引入,把认识周长的学习贯穿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游濠河的情境中。这样的创意放在今天仍然颇具新意。《用字母表示数》一课中的金点子——“数学魔盒”风靡大江南北,回顾这一创意的诞生,柳小梅老师充满感动和感慨。2006年的那一天下午,本来和导师们约好在童话楼试教,因为觉得总是突破不了,她和导师们商量后决定暂不试教,而是听她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说课。柳老师提出困惑:孩子学得太抽象了,有没有办法让孩子学得轻松有趣又不脱离数学本质呢?这时,关勇老师像开玩笑似地说,做一个盒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进一步探讨中,函数关系如一道电光闪进我们的脑海——函数的两个要素是定义域和加工原理,抽象概括的过程是找对应关系,这中间的加工过程多像一个神秘的黑匣子。对,盒子!放进去的量经过关系加工后成为另一个量!这一进一出,不就像个两端有口的盒子吗?站在儿童的立场,我们完成了“数学魔盒”的创意。教学中,“小小的魔盒”发挥了神奇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始终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
爱迪生曾经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珍贵的。一个优秀的人身上有1%的灵感,我们则集聚了N个人珍贵的1%。99%的勤奋和N个1%灵感的有机融合,成为我们数学团队成功的密码。导师们用他们的胸襟帮助我们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句子。
“崇高的理想就像生长在高山上的鲜花。如果要摘下它,勤奋才能是攀登的绳索。”
我们数学团队的这一批青年教师充满朝气和进取心。珠媚讲坛、珠媚杯教学竞赛、珠媚杯作业设计比赛、珠媚杯论文大赛……在学校搭建的这一个个成长展示的平台上,我们你方唱罢我登台,一个个摩拳擦掌,不甘示弱。王海峰老师参加的基本功比赛全面展示教师的素养,比赛内容从教育教学理论、即兴演讲、粉笔字、课件制作到现场上课有八项内容。南通市的选拔经过了三轮:60进12,12进6,6进3,备赛的过程那是真正的“魔鬼”训练。吴和平校长几次到现场慰问,师傅们深入指导,同伴们全力支持,凭着强大的实力和一股不服输的韧劲,王海峰老师一路过关斩将,在全省比赛中独占鳌头。
我们深知,机遇只垂青进取有为的人。对一位教师而言,参加教学比赛是一次难得的展示机遇,对其自身专业成长能起到关键的作用。我们深深懂得,机遇就像是一层层的台阶,只有登上了第一层,才有了登上第二层的可能。当幸运女神把橄榄枝伸向我们时,我们紧紧抓住,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赛的历程中。徐晓梅老师为磨砺自己的语言,对着镜子演练,对照录音揣摩。为了得到多角度的反馈,她把这节课讲给自己的女儿、老公听。顾娟老师比赛前两个月,为了和电脑老师及时沟通课件的修改,索性搬到电脑办公室的一个角落里办公。管小冬——柳小梅,戴春——吴冬冬,这两对夫妻是我们九连冠团队中的独特风景。他们的研课更是从学校延续到家庭,对教学结构、内容、形式、语言、教具以及评价,不断思考、锤炼和完善,竭心尽力,使教学逐渐走向完美。
导师们的要求有时很严格:把每一次试教都当做正式比赛!是啊,有时一个好的思路,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好,不能在课堂上充分展开,就可能因为不理想被淘汰。施丹瑾老师还记得十年前试教后被师傅说哭了。泪水流出的是心中辛苦的滋味,更是希望自己能达到理想状态的渴盼。吮吸着情境教育理论的甘泉,我们在导师们的引导下锻炼属于自己特质中的1%,让优势更优。王海峰老师对细节的关注、徐晓梅老师的激情、吴冬冬老师的亲和力……磨砺、切磋中每一个人都在向优秀靠近。看到师傅们为一次活动的圆满奔走忙碌,为一个点子的创意殚思竭虑,甚至为一节日常课的教具反复尝试,我们内心向上的动力进一步被激活。
从校级到区、市级,到省级,每一个新的高度,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磨砺。一个个课堂细节的完善,一次次脱颖而出,足以让我们的内心一点一点发生着悄然的变化,让我们朝向那更敞亮的方向前进。
获奖的我们是幸运的,回望九连冠赛场,宿迁、徐州、盐城、淮安、扬州、常州、泰州、南京……心灵上的焦灼,陷入困境的挣扎,选择中的彷徨,成功后的喜悦……让我们经历了一次次破茧成蝶的蜕变。对我们来说,每一次的征战都是一次新的攀登,每一次的回忆都是一次新的反思,每一次的获奖都是一次新的激励。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成长,而是在一群人中成长。现在,8位老师中,顾娟老师已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其他老师也先后成长为南通市、崇川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相信,在情境教育理念支撑下,走在这个优秀的队伍中,在挑战和磨砺中,我们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柳小梅,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 226000)
责任编辑: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