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语词汇教学的艺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词汇在语言中占有重要地位,词汇教学是贯穿整个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外语时,就应提高对词汇教学的重视。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通过运用词汇学习的有效方法,力争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听说、写作等综合能力。
  关键词: 词汇 词意 教学 语篇
  
  英语是一种词汇丰富、词义纷繁、语法简练、搭配力极强、为世人所乐于学习和使用的语言。要学好英语,就不能逃避英语词汇的学习和积累。词汇是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就像砖头是建筑物的最小组成单位一样。人类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词汇进行的。不熟练掌握词汇,就不可能掌握一种语言。美国著名作家和教育家L.Ron Hubbar 的教育学理论认为,影响理解和应用的最重要因素是词汇。因此一个人掌握词汇的多寡和牢固与否,直接影响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影响他思想表达的丰富与准确程度。从这个意义上讲,词汇量的掌握就代表外语水平。
  然而从目前英语教学中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既然英语考试越来越重视阅读理解,客观试题在考试试题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也许没有必要在词汇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也持这一观点。在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多的时间被花在培养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上,而花在词汇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在教授词汇过程中,也缺乏足够的理论和令人信服的经验来指导词汇教学。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实际上,随着理解题和应用题在试题中的比例不断提高,应该说词汇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变得更重要,而不是不重要。端正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无疑是搞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认识到词汇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认识到词汇教学是贯穿整个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就应提高对词汇教学的重视,确立词汇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外语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是由教与学两个部分组成的。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应当在高效率开展教学的同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外语学习,特别是应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词汇学习。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几条词汇学习的有效方法,作为教师和学生在英语教与学时的参考。
  1.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
  1.1高度归纳词法问题
  事实上,有许多词汇问题,即词法问题,被许多教师当成句法问题,并且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归纳、讲授,要求学生们记忆和“触类旁通”。而这种重条理的做法也确实受学生欢迎,因为人类出于讲求效率的本能总是希望找到几个方便记忆而又能广泛应用的“规律”,来避免记忆成千上万的词汇。常见的有以“-ent”结尾的形容词在转化为名词时一般以“-ence”结尾。如,confident(有信心的adj)→confidence(信心n.),intelligent(有智慧的adj)→intelligence(智慧n.)等。许多以“-ize”结尾的动词在中文解释中对应的就是“……化”的含义。如computerize(计算机化),idealize(理想化),globalize(全球化)。
  1.2引导学生“断”词取义
  “断”词取义,而不是“字典搬家”。浏览该词的各种含义,迅速找出更适合本文具体应用环境的那个含义,这一点看似简单,实则要用脑筋。有的时候需要反复研读上下文才能弄清所查的那个单词在该句话中到底是哪个意思。有的学生却机械性地把词典里对那个词的解释都抄到笔记本上或记到课本的字里行间。不论记到哪里,那只不过是“字典搬家”,而不能称之为查字典,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正确地查字典是要从这个单词的多种意思中选出一个合适的解释,以便弄懂那句话。从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可知,只能通过具体语言环境才能理解一个词的真正意义。根据这一原理,教师应当向学生讲明:充分利用词典,运用自己的判断力选择释义,利用上下文判断和掌握词义,这样才能准确掌握每一个词在每一环境下的具体含义。一位外国语言学家曾说过:“可以把在不同上下文环境中的同一个词看作是不同的生词。”在英语里,一词多义是非常常见的,这与英语的多源生有关。现代英语中不仅有许多词汇是从古英语演变而来,还有约80%的词汇是从外国输入的,经过历史变迁,这些词汇并和融合,使英语一词多义的现象特别普遍。因此,一个词如果只记住了它的一个意义,那么当该词出现在一个新的语言环境中时,它看上去仍像是一个生词。从语义上讲,它也确是一个生词。如:
  a.China is a country with a long history.(国家)
  b.He looked as though he came from the country. (乡村)
  c.We watched the country out of the window.(土地)
  显然,“country”这个词在上文三个句子中的意思都不一样,一个是指国家,一个是指乡村或农村,另一个是指土地。学生们常有这样的经历:他们读到一个不包含任何生词的句子,却仍然读不懂这个句子的意思。也许这就是由于一词多义引起的。因此,应养成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然后通过查词典来确认的习惯。通过经常的、大量的积累、归纳和比较,就能够逐步融会贯通,牢固地掌握一词多义的词汇,从而运用得心应手。
  1.3了解该词的词根
  了解该词的词根,参考一下该词的原始含义和基本含义,这样做非常有助于理解该词的基本词义和引申意义。
  有些英语词汇,学生在开始接触时无从下手,不易记忆掌握。但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中联系实际,分析词根,猜出词的大意,便可使学生知晓根底,印象深刻,牢记在心。如学习“import”和“export”这两个正反义词时,先让学生知道“port”的词义是“港口”,进而再向学生引申出im-和ex-是分别表示“向内进”和“向外出”意义的两个前缀,从而使他们很清楚地记住了“import”是“进口”的意思,“export”是“出口”的意思。
  同样,在讲解transport(运输)这个单词时,把该词与translate(翻译),transform(变形)等放在一起,让学生了解前缀“trans-”有“转化”的意思,那么结合在前文所提的“-port”的知识点,就能通过理解的方法,记忆transport(运输)这个单词,而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在后来学习explain(解释),这个动词时,先向学生介绍“plain”这个名词的原始意义是“平原”,继而使学生联想到站在平原上一望无际、一目了然的感觉。因此拓展其形容词plain应具有“清楚、明了、简单、简朴”等含义。如果在这个单词的基础上再加上“ex-”(向外)这个前缀,其意义便是把一个复杂的问题通过向外表述,使其简化、清晰的过程,从而学生牢固地记住了这个动词“解释”的含义。
  1.4构建词汇体系
  适时归纳,帮助学生构建词汇体系。由于教材是按照单元顺序和字母顺序来编排词汇的,这样略显“杂乱无章”,不便学生记忆。记忆实际上是信息的输入、存储、编码和提取过程。如果把单词仅看成一个个彼此孤立的语言单位来学习,那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记忆难度大。正如仓库管理一样,如果放进东西时是杂乱无章的,取出时必定相当困难;相反,如果对东西加以分门别类,开始存放时似乎困难一点,取出时就相当容易了。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经过理解加工并加以条理化、系统化的知识便于贮存、检索、应用。当把单词联系起来进行学习,记忆就方便多了。教学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把单词进行科学分类,不仅可以帮助记忆,还可以引发联想,激发学生兴趣。比如可把与“看”相关的词汇归结为look,watch,gaze,glance,glare,stare,glimpse等。定期归纳和总结可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词汇体系。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及时复习,以便强化记忆,加深理解,巩固所学单词。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特点,复习要“趁热打铁”,不能延缓复习,去“修补已经倒塌的建筑物”。
  虽然有了如上文所述的多种词汇教学法,中国学生在花费了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之后,仍然常常是原文书报读不懂,原文电影、电视看不懂,深入交流做不到。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生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外语环境中。另外,由于缺乏实践,即使是学会了的词也会被逐渐遗忘。以下即是巩固所学词汇的有效途径。
  2.巩固所学的词汇
  2.1造就外语小环境
  首先,可以通过人为地造就一个用外语思维、表达、交流的小环境,避免遗忘或尽量少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会话、作文等措施,使枯燥无味的词汇变得生动、形象丰满起来,从而实现反复运用,巩固对所学词汇的记忆。作为外语会话和写作的一项基本功,应特别重视造句练习的作用,因为如果连简单的造句都有困难,那么会话和作文就完全无从谈起。
  2.1.1重视造句练习法
  在造句之前,有必要弄清所学词汇的解释,研读教材和词典给出的例句,然后通过模仿例句,灵活而有规律地变化部分句子成分,就可以造出富有创造性的句子了。句子是承载词汇所包含的意义和句子的语法结构所显示的意义的载体。记忆典型例句并辅以造句等实践训练,永远比单纯记忆孤立的单词好得多。学习词汇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有一天使用外语进行交流。因此,造句练习是从学习语言过渡到应用语言的必要途径。
  2.1.2加强作文教学
  作文历来是锻炼和检测一个人遣词造句、有章法地表达自己能力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应当在英语教学中积极认真地运用和贯彻这一原理。同样,在作文问题上也存在基本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时间分配与效率的问题。作文教学是非常耗费时间的,但它对于提高学生词汇量和语言能力的效能和效率是很高的。同时,作文本身就是语言应用的一种方式,因此作文本身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值得充分重视和大力推行。
  2.1.3开展会话教学
  会话能够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语言掌握和运用水平。外语会话既是一种具有极大激励作用、兴趣盎然的练习手段,同时又是语言应用方式的一种,也就是说,它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因此应当充分重视。总之,围绕着提高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这个中心课题,有机地将词汇、造句、作文、会话教学结合起来,以词汇教学为突破口,以基本词汇量着力点,不懈努力,就一定会开创出英语教与学的新天地。
  2.2运用多样的词汇检查形式
  巩固词汇还可以通过课堂上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词汇检查形式。先前一成不变的教师说汉语、学生说英文单词的做法,学生厌倦了,势必也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尝试多种形式。如幻灯片打出释义,即给出单词内涵与外延的方法,要求学生猜出单词,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用英语思维,而且也可在学习新单词的同时,帮助学生复习原有词汇。还可采用在不改变原意的条件下在句子中进行同义替换的形式,增强了学生活学活用语言的能力。形式的多样化,富有创意、独具匠心的设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也激发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3运用语境教学
  可以在语境教学中巩固词汇。所谓语境(context)指的是上下文、短语、语句或章篇及其前后关系。吕淑湘先生曾说过:“词语要嵌在上下文里才有生命。众所周知,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要有效地掌握并巩固词汇,就应该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从使用词汇的角度看,词语连成句子或连成话语,才能实现其表达思想的交流功能。”因此在课文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应千方百计地把词汇与句子、语境结合起来,应该多让学生自己造句,掌握词的用法。在词汇与句子结合的基础上,还将词汇、句子与语篇相结合,进一步扩大词汇的交流功能。每学完一个对话、一篇文章后,让学生听写,根据对话、课文改写材料,让学生复述或自编对话,复述背诵课文或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相结合,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词汇,而且能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发展其运用语言的能力,达到学好英语的终极目的。
  总之,重视词汇教学,应重视对各个环节的把握,从而极大促进阅读教学与听说写作等综合能力的提高。词汇教学到了大学英语学习阶段非但不能淡化而且还需着力加强,否则英语教学就会进入新的误区,以致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231-267.
  [2]Jeremy Harmer.How to Teach English Beijing[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6-69.
  [3]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24-34.
  [4]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57-120.
其他文献
摘要: 中国人讲英语可能犯两种错误,即语用—语言方面的失误和社交—语用方面的失误。这是由于不了解中西文化具体差异造成的,要避免这两种失误,英语教学注重教授这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语用能力 文化差异    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在于交际。言语交际成功与否、效果如何取决于参与交际的人能否在特定的环境中准确得体地使用语言。应用语言学把未能达到完满交际效果的差错称为语用失误(pragmatic
摘要: 本文阐释了图式理论的基本原理,以及图式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了学生不能理解阅读材料的原因,提出了教师应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已有的图式知识创建新的图式,使图式知识相互作用,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 图式理论 阅读理解 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理解是一种复杂的动态心理活动和信息处理过程,是读者通过语篇媒介与作者相互作用的交际行为。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借助已有的知识对文章信息
摘要: 自主学习的概念提出后,语言习得的研究重点开始转向语言习得者,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自主学习不是完全独立的学习,是有教师参与的学习。在重视主体教学的同时,教师的角色和作用也不能忽视,包括教师的中介作用和意义构建教学模式,这都有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建构主义 教学模式    一、引言    在过去的外语习得方面,研究的重点一直集中在教师及
摘要:从建筑物外墙渗水的各种现象入手,剖析渗水原因,并从施工的角度提出防渗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外墙渗漏,裂缝,防水  外墙是建筑物最外层起围护和承重作用的结构。近年来,房屋建筑外墙渗漏水问题越来越成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投诉焦点。房屋建筑外墙渗漏是一个质量通病问题,但它并不是不可克服的,只要认真分析其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外墙渗漏是能做到的。现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并借鉴同行的一些
期刊
摘要: 句型转换练习是外语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基于文体学的理论,结合例句,从语言运用的“正确性”及“适合性”的角度阐述文体学应用于句型转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关键词: 文体 句型转换 正确 适合    1.引言  句型转换练习几乎是所有传统教学法中备受推举的学习方法,即使是非常现代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交际法,也同样将其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分析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成本构成以及成本控制原则,就房地产项目开发过程中如何有效控制成本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期刊
摘要: 听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有用信息、拓宽视野或获得乐趣。同时在听力过程中了解其他信息和知识,培养对目的语言的感觉,为加深理解和听力更难的材料务实基础,提高学生的听力技巧和能力。外语教学心理学认为,听力练习是一个认识和语言交际的过程,也是极为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总之,要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关键词: 优化听力目标 优化听力习惯 优化听力教学过程 拓展知识面 
摘要:精心调度,优质多供,保证管辖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在调度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始终以“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原则,突出超前预防,扎实工作,进一步提升调度运行安全管理水平。  1安全生产目标  1.1不发生人身轻伤事件。  1.2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电网事件、设备事件和信息系统事件。  1.3不发生误操作、误调度未遂事件。  1.4不发生火灾未遂事件。  1.5不发生电力生产交通事件。 
期刊
摘要:本文从施工企业角度,探讨施工企业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认为主要应从工程投标决策入手,勘察现场,熟悉设计图纸,及时掌握市场价格行情,制定施工方案,加强施工合同及施工现场管理,并做好竣工结算,以提高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水平,使企业获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施工企业 工程造价 投标决策 合同管理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
期刊
摘要:本文就高层的建筑施工技术作了分析和阐述,分别讲述了深基坑施工,地上结构施工,绿色施工。仅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控制技术;安全防护技术;混凝土回收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top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th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respectively, tells the sto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