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收支变动及扩张农村消费政策效应的分析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xus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实施了统筹城乡发展方略,支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得到巩固、完善和加强。从2004年开始连续出台的5个中央1号文件对农村、农业工作进行指导和规划,本文将重点分析这些政策对农村消费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居民收入收支变动政策效应
  中图分类号:F06112
  
  一、2004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支变动情况及特点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增加。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737元,比 2003年增加了2807.53元,增长95.84%,年均增长19.16%。2008年,我国农村家庭平均每人年消费性支出为3660.7元,比 2003年增加了1717.4元,增长88.38%,年均增长17.68%。说明2004年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也增长明显。
  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来看,家庭经营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农村居民总收入的58.75%、32.26%,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占比较小,分别只占总收入的6.78%和2.21%。但是从增长率来看,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的增长很快,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6.89%、27.07%,而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7%和20.38%。说明各项惠农政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结构来看,农民的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一是食品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持续下降,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2008年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3.7%,比2003年下降1.9个百分点。二是医疗、文教支出在2007年随着农村医保、义务教育免费制度的推行,当年占总支出的比重分别比上年下降0.25和1.31个百分点。三是衣着、住房、家庭设备及服务、通讯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持续上升,说明改善农民实际生活水平的 支出在不断增加。
  
  二、扩张性农村消费政策积极效应分析
  
  通过对相关政策进行梳理,我们发现主要有以下五类政策分别从扩大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和完善消费信贷市场等方面对农村消费产生了影响。
  (一)刺激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的政策。
  近年来,我国实施了“四减免”、“四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先后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特产税、牧业税、农业税和屠宰税,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从2006年起,与农村税费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全国农民每年减轻负担1200多亿元。这些政策的实施大幅度增加了农民收入,据我们的抽样调查,2000年以来人均减负142元,以种养殖为主业的农户经营性收入年均增加298.45元,占同期农户增收的43.85%。农户经营收入的稳步增长,为农村消费的启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
  2004年以来,国家还先后出台粮食直补、综合直补,扩大粮种补贴范围和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2007年中央财政安排的粮食直补等农业各项补贴总额达到526亿元。同时,中央财政实际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逐年增加,2008年中央财政预算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5625亿元,比2007年增加了1307亿元,增长了30.3%。一系列直补政策直接增加了农户转移性收入,据抽样调查,2005年以来,农户转移性收入年均增加27.36元,约占农户增收总额的6%。
  (三)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的政策。
  国家在减免农村税费和开展农业直补的同时还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投入。比如,商务部开展的“千乡万店”农村流通渠道建设工程,农业部推广的大规模建设户用沼气池、乡村公路和农村电网改造等配套工程,对农村消费环境的改善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耐用商品消费量逐年提高。特别是国家实施家电下乡后,家电消费出现爆炸式上涨。
  (四)加强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
  社会保障不足特别是对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不足一直是制约消费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中央财政大幅度增加了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相继对农村义务阶段教育实现“两免一补”,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些政策对加强农业、繁荣农村、富裕农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为农户消费解决了后顾之忧。2007年调查农户免除农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的学杂费后,农户文教卫娱消费支出人均减少22元。
  (五)刺激农村消费的金融支持政策。
  伴随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停滞多年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也全面提速,2007年人总行、银监会主导的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率先在中部6省和东3省开始试点,农民工银行也在全国铺开,农村消费的金融服务环境得到初步的改善。
  
  三、扩张性农村消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各项惠农政策对农村消费扩张起到了一定的刺激作用。但应看到相对于近9亿元的农村居民来说不论投入的总量还是结构都还存在欠缺。
  (一)缺乏金融配合,生产补贴难以惠及大多数。
  相对于多数发达国家支农补贴以财政贴息方式发放不同,我国目前采用的种粮直补和农资、农机补贴都采用了现金补贴的方式。这一方式的特点是直观、透明,容易操作,但缺点也十分明显。如,粮食直补虽然补贴面很广,只要种粮就有补贴,但补贴额却很低,如:农机补贴金额较大,但名额有限,覆盖面很窄,据抽样调查,享受到农机补贴的不足3%。
  (二)消费补贴范围狭窄,刺激农村消费力度有限。
  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措施,从客观上来看起到了一定的刺激消费作用。但据我们的调查目前占据农村居民消费首位的仍然是住房消费,调查居民中有46%的居民选择有钱后先盖房,而目前国家并没有出台刺激农村建房的措施,也未把农村住房消费纳入财政补贴范畴。因此,在农村住房消费未满足之前,刺激家电和汽车消费的作用有限。此外,就现有家电下乡实施财政补贴的办法来看,操作程序复杂、流通环境监管混乱,农民受益有限。
  (三)缺乏总体规划,农村消费环境仍然不优。
  由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更新改造资金无法落实,农村的消费环境依然不优。如,目前在乡镇一级还有很多地区无自来水供应,电力供应状况也不稳定,镇及以下农村的居住环境规划差、道路状况混乱,卫生条件还无从谈起,这些都影响了农村消费的扩大。此外,由于农村居住条件十分恶劣,加之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农村空巢化现象严重,也影响了农村消费的扩大。
  (四)资金来源不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
  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农村社保的投入,初步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免费,新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范围也在逐步扩大,养老保险也正式纳入试点。但是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总体投入较低,保障仍然不高。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仍然是压迫农村消费的3座大山。
  
  四、进一步扩张农村消费的政策建议
  
  (一)财政政策与金融政策相配合,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
  尽管从2005年以来,我国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扩大对农业生产的补贴,可挖掘潜力已不是很大,但作为投入杠杆的金融作用的发挥还很不够。比如同样是农机补贴政策若由直接补贴改为财政贴息政策,就可以将补贴资金放大20倍,补贴范围也相应扩大实现基本上的全覆盖。
  (二)扩大补贴范围、简化操作程序,加快农村消费市场培育。
  建议扩大补贴的范围,将住房消费纳入财政补贴,同时配合农村住房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助推。同时,针对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建议简化操作流程,在完善流通渠道管理的前提下将补贴前移到购买环节,同时,鼓励开展消费信贷业务,改补贴为贴息带动家电消费的可持续增长。
  (三)完善机制,增加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
  近年来国家开始调整基础设施投资方向,把投入重点放到农村。这是一个重大转变。建议从多方面深入改革和理顺财政职能,将生产用和生活用基础设施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水、电、道路等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积极探索适合不同地区农村需要的基础设施投入机制,吸引各方资金或者劳动投入。通过从总体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及其投入机制,最终改善农民消费环境,提高消费质量。
  (四)总体规划,市场调节,完善农村商品流通渠道。
  第一,以现有流通网络为基础,发展双向流通模式,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集符合条件的流通组织于一身。国家不仅应鼓励大型流通企业发展双向流通运营模式,同时也要充分发挥供销社、邮政等双向流通功能。第二,整合供销社、邮政、粮食系统的网点资源,提高其配送能力,将其作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网点布局的基础,提高农村流通网络的利用效率。第三,引导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大中型流通企业建立“连锁超市采购联盟”,充分发挥连锁超市团购的作用。通过大批量联合采购、集中下单,降低进货成本,引导工业企业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的产品,使农民能买到“物美、价廉、实用”的产品。
  (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努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问题集中在三个方面:社保管理体制分割;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后;农民工社保存在发展真空。因此,发展我国农村社保体系应抓住重点和核心,立足当前,放眼长远。首先要着手改进当前农村内部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打破二元分割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科学合理、有法可依的现代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向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社保资金来源。另外,我国庞大的农民工群体是社会保障体系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应加快探索农民工养老保险办法,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将农民工养老保险纳入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加快探索简洁、有法律约束的农民工社保内容跨地区转移制度。
  (六)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积极培育农村消费信贷市场。
  首先应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在相对落后地区重塑信用社合作机制,发达地区则可以探索商业化经营模式。财政要给予偏远、落后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一定的补贴,可以尝试免除营业税和所得税,而央行应继续向农村信用社注资,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第二,探索发展非正规金融,特别是应允许在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农村和山区,发展和推广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社区性金融机构,建立真正意义的互助性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满足广大农户小额、频繁的生活和生产资金需求。第三,有效控制农村资金大量流出。国家可以通过税收优惠引导商业银行存款、邮政储蓄存款面向农村的金融业务活动。同时,应严格控制农村资金特别是信用社资金向农村以外流动,严格规范金融机构的资金管理行为,防止侵害农民利益。第四,探索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流通企业等引入农民贷款体系中,使其成为农民贷款的重要途径。此外,为防止农业歉收导致农民无法还贷,加快发展农业保险体系也是完全必要的。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李锐.不同类型的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04(6).
  [2]齐福全、陈孟平.京津沪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3).
  [3]黄仁祥.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研究.中国金融前沿问题研究.2007.
  
其他文献
随着此次云南省代表团的到访,云南与柬埔寨的友好合作又一次被推向了新高潮.中国驻柬埔寨王国大使张金凤说:
一、参股瘦身工作的必要性rn(一)参股瘦身工作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 “国有企业瘦身健体,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开展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
期刊
目前,历史问题成为韩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其热点集中在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以下简称“编纂会”)所编撰的中学社会和历史教科书上.自从1982年“教科书问题”出现以
“您好同志,我家的核桃树种了5年了,结的果子老是掉,请问是什么原因呀?”在科技服务咨询台前,果农董守平向专家讨教良方。“授粉受精、高温干旱、病虫侵害都能引起落花落果,首先要
市场经济下,医疗体制、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正在深入开展,医院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增强管理理念,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而推行的医院管理会计能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行
摘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中最关键的因素。它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也符合社会主义制度在初级阶段的内在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六十年的经济建设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指明了现阶段中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物资采购成本直接关系着企业的最终效益,如何将企业物资采购成本科学、合理的管理及控制成为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败的重要因
上海钦赐仰殿道观重修竣工、神像开光暨住持升座庆典于10月16日(农历九月十二日)隆重举行.rn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林舟、张凤林,秘书长王哲一,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吉宏
43岁的创始人  任正非曾说过,他下海纯属出于无奈。从部队转业到深圳南油集团后,任正非的家庭和事业上都出了状况。他的夫人转业后进入南油集团领导层,而他所在的南油下属企业连续亏损,再加上父母与弟妹和他们同住产生的生活压力,最终导致家庭解体。  在解决生活压力和闯出一番新天地的双重动力之下,1988年任正非创办了华为,而启动资金只有区区的2万元,业务是销售通讯设备。  任正非能在43岁的“高龄”勇敢创
本文将以山西潞安煤基合成油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简要分析其发展概况与特点.从化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程序与方案出发,简要介绍ERP系统运用于化工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