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被掳的“新娘”

来源 :热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ise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百年前,一些欧洲植物猎人的激情被点燃,他们打开中国神秘的“西部花园”,把“养在深闺”的植物引嫁到自己的祖国或异域他乡。为此,著名的邱园、爱丁堡皇家植物园、麦克威尔植物园……早已腾出各自的大片空地,迎接那些掳自东方、来自昔日南方丝绸之路上的千娇百媚的“植物新娘”。
  
  福琼:整个欧洲都感激他
  
  有一种观点认为,罗伯特·福琼(公元1812—1880年)是第一个从中国带回众多植物种类的植物猎人,福琼在东方从事采集探索活动长达19年,历经磨难,成果卓著。正是通过他漫长的劳动,中国植物群的美丽丰富才真正吸引了世人的注意。他“带回去的灌木、树木、多年生草本植物和鳞茎植物让花园的每个角落都展现出优雅美丽的风采。”而把茶树以中国移植到印度,这是福琼留给后世最有意义的遗产。1843年2月26日,这个后来被西方普遍认为是“在中国植物收集史上无可争议的开了新纪元”的人,搭乘“鸸鹋号”离开故乡,踏上了前往中国收集植物标本和物种的旅途。在离开英国之前,皇家园艺学会特意开出了一份清单,要他仔细观察中国的蓝牡丹、黄色山茶花、重瓣黄木香、杜鹃、百合、橘子、桃子,以及各种茶叶。1848年8月,为了获得品种优良的茶树,同时寻找中国的茶农茶工及栽培工具,帮助政府在喜马拉雅山山脉建立茶树种植园,福琼再次来到中国。这一次,他是为东印度公司工作,福琼在植物采集的过程中,解开了一个谜:何谓绿茶,何谓红茶。这样一来,西方植物学家们就不必再为这个困扰他们多年的中国人种茶制茶的秘密伤神了,也不必再去苦苦寻找相关的茶树了。如今,福琼从中国带走的茶树苗令斯里兰卡茶园遍布,斯里兰卡的红茶更是举世闻名。除茶树苗外,福琼还从中国带走了白皮松、苦糖果及优雅的荷包牡丹等,而像株高可达3米的迎春花(金腰带)、香忍冬这样的灌木。在欧洲园丁们的眼里,罗伯特·福琼最不可磨灭的功绩在于他发现了120种新的植物种类。法国的福琼崇拜者曾这样评价福琼: “整个欧洲都感激他。”
  
  威尔逊:世界园林受惠于中国
  
  英国著名植物猎人亨利,威尔逊(公元1876—1930年)先后四次深入到中国西南地区进行植物考察和搜集活动。威尔逊的一生可谓奇迹,在他50多年有限的生命历程里,竞用了近30年的时间,浪迹于中国、日本、朝鲜等地的高山大川之间,探索着植物之谜。由此换来了欧美植物园里1000多个新的植物品种。1899年5月的一天,当威尔逊穿越了一片茂密的丛林后,赫然发现一棵高大的开满白花的珙桐树伫立在眼前,让他的双目顿时一亮。事后,威尔逊这样记述了自己眼中的珙桐: “我认为珙桐是北温带植物群所有树种中最有趣和最漂亮的……花朵和苞片悬垂在那些相当长的花茎上,当微风吹拂时,它们就像飞舞在树上的大蝴蝶。”
  1903年1月,踌躇满志的威尔逊开始了他第二次中国之旅。这次为期两年的考察,可谓惊喜不断。威尔逊先后到达乐山,在常年雨水不断的瓦屋山考察。在收集了200种植物后,又穿过汉源潮湿的深山峡谷,向康定进发,希望能在那儿找到黄色的罂粟花。在发现了他梦寐以求的全缘叶绿绒蒿后,又沿岷江山谷,前往松潘。在那里,好运不断的威尔逊首次找到了引种之后曾引起巨大轰动的帝王百合。不久,又在昆仑山海拔3500米高的裸露的山脊上找到了大量娇责的红花绿绒蒿。次年11月,在最后一次前往乐山的短暂旅行中,威尔逊又找到了可爱的双盾木。
  1905年初春,威尔逊像战功卓著的英雄般凯旋回到英国。这一次,他带回了包括粉被灯台报春、川西荚迷、美容杜鹃、华西蔷薇在内的51 0种树种和24 00种植物标本。威尔逊一生引进了1 00 0多种新的植物,可以说,几乎没有哪个植物园里没有种植他引进的植物的。
  对于自己的采集经历和切身体会,威尔逊认为世界园林艺术深深地受惠于中国原产的花卉,所以,他恰如其分地称中国为“园林之母”。他说:“倘若没有早先从中国来的舶来品,我们的园林和相关的花卉资源今天将会是何等可怜!”
  
  福雷斯特:安息在云南腾越的植物猎人
  
  英国植物猎人乔治·福雷斯特(公元1873—1932年)福雷斯特曾七次进入云南西北部采集植物,并且将数以千计的植物标本带回英国。1903年,福雷斯特受雇于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百草部,进入中国西部,于1904年8月抵达云南大理,并驻扎在大理。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不断加深了解大理的风土人情。
  由于福雷斯特对当地人的尊重,因此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其间遇上杀人无数的天花,他还掏腰包为当地上千老百姓接种育苗,防止天花病。1905年秋天,他率队向云南西北地区出发,抵达靠近西藏一带。这一带是杜鹃花冰期的避难所。在那儿,福雷斯特遇到了若干种从未见过的植物,并采集了无数的植物、草药和种子。回到大理后,他又几次前往腾冲采集,于1906年带着上百斤的种子、根茎和草药标本回来了英国。出于对滇西北和藏东南地区的热爱,之后又六次回到这里,发现了高穗报春、橘红灯台报春、白花华丽龙胆、似血杜鹃、凸尖杜鹃、朱红大杜鹃、怒江山茶、云南山茶、滇藏木兰的亚种等1200多种植物,以及一些鸟类和哺乳动物,对中国西部的研究可谓贡献巨大,不愧为最了解滇西北的博物学家。1932年,福雷斯特由于劳累过度,心力衰竭,死在腾冲城外的路上,他的身旁是让他一生心醉神迷的中国西南美丽的山水。
其他文献
摘 要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 A reductase,HMGR)是天然橡胶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在先前的研究中本课题组已克隆了与Hmgr1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基因HbCZF1。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HbCZF1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bCZF1,将其转化E. coli Rosetta(
期刊
人文·时尚杂志《热道》通过几个月的筹备终于面世了。这是一种奇异的景象。尽管中国大众文化事件风起云涌,但文化研究却始终只是“微众”(比“小众”更小的人口计量单位)和小圈子的事务。我亲眼目击的中文杂志之死,就有广州的《街道》、《今日东方》、上海的《书城》、 《译文》、成都的《先锋中国评论》、《城市地理》和北京的《先锋中国》等等。这类杂志大多做得非常专业,前景曲折而明亮,但却无法逾越短期市场的瓶颈。在
期刊
摘 要 为研究Bt棉田靶标害虫棉铃虫和非靶标害虫斜纹夜蛾的爬行规律及Bt蛋白对其爬行能力的影响,采用TrackSphere LC-100昆虫行为记录仪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龄期的增加,棉铃虫幼虫停留次数逐渐增加,且幼虫在白天的活动能力显著高于晚上,而斜纹夜蛾则相反,随着龄期的增加,斜纹夜蛾幼虫的停留次数逐渐减少,同时幼虫在各时间段之间的差异也逐渐显著。用Bt棉或Bt蛋白饲喂2种幼虫发现,Bt
期刊
1 工作成为新资产人们以前谈论自己的工作时总是不屑一顾,似乎周围的一切都比人的劳动有价值。然而,当投资缩水一半以上、房价不及贷款总值时,人们这才清醒过来,认识到只有工作才是他们家庭金融稳定的真正源泉。这场灾难带来的唯一幸事是,困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多么有价值。  2 重建城郊房市泡沫破裂让城郊地区走向衰亡,人们需要重新对其进行规划。环境学家们对此感到高兴,因为正是城郊的发展让美国人越来越
期刊
摘 要 为了从柑橘上获得能防治柑橘溃疡病的生防细菌,从福州3个地区的柑橘园采集不同柑橘品种的叶片、春稍和花,用稀释分离法分离得到84株细菌菌株,用平板抑菌圈法筛选获得11株对柑橘溃疡病菌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用离体叶片防效筛选获得39株对柑橘溃疡病具有50%以上防效的菌株,占菌株总数的46.4%。对3株防效显著的拮抗菌株YH1、YS5和NY20进一步进行防效测定,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液的防治效果最好,
期刊
写在文明的前言:    趋美的智慧和趋利的商品最完美的结合莫过于蜀丝的发明和买卖;  最早的文明传播媒介和最早进入国际贸易流通领域的商品非蜀丝不能担当;  渊源于蜀地的蚕桑文明,在一次次向外的传播、交流、碰撞和共融中,  以她最为柔韧轻薄的生命形态,成就着最为华丽辉煌的生命重量;  这条最为古老的南丝绸古道,流淌着蜀丝的高贵,流淌着商贾的千金,  流淌着马帮的血泪,大中国遥远的西部在古代成为对外开
期刊
上古巫书《山海经》载,“都广之野”美丽富饶,是个影响力甚大的中心地带。明代学者杨慎和近代学者蒙文通皆考证, “西南黑水都广之野”就是成都平原。又传此平原有神树“建木”, “建木”在神话中是人神沟通往来的天梯, “众帝所自上下,日中无景,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蜀地曾被国人视为僻远险境。然而 “都广之野”和“建木”的神话表明,不同于中原腹地对蜀地蛮荒
期刊
摘 要 以广西10年生的4种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不同林分的生长特征、林下凋落物和土壤持水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林分生长特征方面,4种桉树林分平均胸径在13.9~15.5 cm之间变化,柳桉最小,大花序桉最大;树高和冠幅均达到极显著差异(p邓恩桉(19.6 t/hm2)>粗皮桉(19.1 t/hm2)>柳桉(18.7 t/hm2);最大持水量在25.9~40.7 t/hm2之间变化
期刊
2003年,奥地利科学家在一次埃及考古中发现,第21王朝(公元前1080年前后)的一具木乃伊头上看块残锦,经证实这是一块来自中国四川的蜀锦。这一发现令人对四川与国际世界的交往历程、交往程度充满遐想  从成都发达的丝织史,我们能感受到丝绸那典丽的历史肌理,它温软时缎面滑向海内,滑向海外,作为川派文化的标记之物,它沿着山高水长的南丝路,被坚韧的马背驮向天涯的尽头。    华丽的川派丝绸滑向昨日    
期刊
摘 要 为研究改性淀粉对天然橡胶的补强机理,对改性淀粉/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动态力学性能及应力-应变行为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改性淀粉的加入,改善了交联网络结构的完整性,显著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交联密度、邵尔A硬度、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及撕裂强度;在应变作用下,与纯NR相比,添加了改性淀粉的混炼胶的弹性模量(G′)和粘性模量(G″)均较低,损耗因子(tanδ)则较高,即生热较大;随着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