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操改革的实验探究

来源 :当代教育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212117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实效,间操与教学、增强体质、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从时间、内容、组织形式、练习要求进行改革,求得间操与学校体育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提高间操的育人效益。
  【关键词】系统论;身体负荷;支撑跳跃;技巧
  1.问题的提出
  间操是构成学校体育的重要方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有必要对间操锻炼如何发挥效益进行研究。对间操练习的形式与指导的方法研究还很不够,为了保证间操的实施与开展,有必要对此进行系统论的原理,探讨间操与学校体育诸因素的关系。
  2.探究方法与对象
  运用对比分析、观察比较,进行定量分析,对锻炼内容的组合,间操的组织方法等,全方位的研究。对象选择初一年级至初三年级的14-16岁的全体学生。间操时间由原15分钟延至30-40分钟,每日一次,第二节课后进行。
  3.结果与分析
  3.1 学校体育从整体和综合方面,根据社会的要求,以运动为主要手段,通过对人,特别是人体的培养,达到一定社会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改革间操的主要目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1.1 从整体观分析课间操的特点。体育课、体育活动、课间操、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是学校体育的有机整体。每周两节体育课,以三基为主要任务,通过两节体育课对身体锻炼的效果是有限的。体活、竞赛、间操是体育课的延伸和补充。从整体观出发。才能获得改革的效益。
  3.1.2 以人体的生理规律分析间操的特点。间操在学校体育中已形成了制度,是根据人体生理变化的规律形成的。人体在持续学习时,造成身体上的疲劳和精神上的疲劳,通过间操能使有机体得到恢复和调整,为继续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另外。按国家教委要求中、小学生每天必须保证1小时体育锻炼。而现在有相当多的学校没有达到。增加间操时间,是保证1小时锻炼的措施之一。
  3.1.3 以课间作用于人体的效应分析间操的效果。體质的增强,主要依赖于体育锻炼所获得量的积累,而产生质的变化。从间操锻炼的内容和时间上分析,是难以获得增强体质所需要的量,一套广播操所需时间是7分-11分之间,对身体负荷效应小,失去了锻炼的实际意义。因此,我们将间操时间增加了15分-20分,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对间操实行改革。
  3.2 实验过程结果与讨论。实验本着从学校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生理特点为依据,以练习手段科学性与实效性结合,分步进行实验。
  做到教学与训练相结合,完整练习与分解练习相结合,原地练习与行进练习相结合,一般练习与发展能力相结合,教学与竞赛相结合,灵活多样与新、全、变相结合。具体分析以下几步实验。
  第一步:宣传教育、讲解示范,使学生掌握要领、方法、要求。在体活时间,以班、年组为单位进行讲授,通过1-2个星期,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改革后间操的组织形式、练习的方法,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间操改革对提高素质,培养人才的意义。
  第二步:熟练巩固、系统练习阶段。提高练习的质量,系统练习的内容,具体编出以下几套:例一:发展素质的联系与促进素质的敏感期的发展:
  柔韧素质←→反应能力←→速度素质
  ↖↗ ↖↗
  ↙↘ ↙↘
  灵敏素质←→协调能力←→力量素质
  以年组为单位设计锻炼内容,注意上下肢的练习,以及局部到整体的练习变化。
  例二:结合体育课学习的知识练习:如以支撑跳跃为主的组合练习;技巧的组合练习。
  例三:原地练习:如推铅球,推实心球,前后抛球等徒手练习。
  例四:结合比赛的练习:如跳短绳、长绳、踢毽子练习。练习前提出要求及规则,这些练习都是在做完广播操后进行练习,练习后做整理活动。
  通过间操整体上的改革,对学校体育的其他因素起到了促进作用,一方面教学的许多内容可列入间操练习,这无疑是增加了教学实践,又可选修其他教材,加强了体操教学,使全校的面貌发生了变化,获得了全方位的教学效果。表现有以下几点:
  (1)体育考核、达标:体育考核率:优秀率38%,良好率46-50%,合格率100%。达标:优秀率26.9%,良好率48-51%,合格率96.5%以上。
  (2)学生的运动能力:男1000米,女800米跑85分以上占86.8%,侧手翻91.76%及格以上,支撑跳跃良好率85%以上。
  (3)促进了校风建设:培养学生的文明习惯,自觉锻炼的习惯已经形成。
  4.结论
  4.1 广播操后的锻炼,可以使有机体协调参与运动,符合生理与运动规律,对增强学生体质有明显的锻炼效果。
  4.2 课间操是体育课的延续,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直接指导锻炼实践。
  4.3 间操形式的锻炼,对学校体育的开展起到推动作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收稿日期:2012-08-27
其他文献
【摘 要】一.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缺少设备资源运用配套硬件及设备运行维护经费投入、学校远教设备管理、资源接收、整理专业技术人员边缘化现状、远教资源接收不及时完整、教师信息化教育素质不高,缺乏资源应用的主动性、丰富的优质资源未能得到全面普遍有效的教学应用。二.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应用的对策:健全完善学校远程教育组织、加大资金投入 、解决远程教育技术管理人员边缘化现象问题、健全完善远教资源应用
期刊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任重负繁,事多担烦的学校基础管理活动。自古成大事者必作于细,只要抓住班级管理的一个中心(安全)两个基本点(规范、素质)这样三个法宝,就能驾驭好这样管理的三套马车 ,把班级带好管优。  1.安全重于泰山,生命属于每个人每个家庭只有一次,应杜绝发生流血打架斗殴突发事件,这是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学生无论在课堂在课后校外,如果要发生恶性事件必须在状态前流露出痕迹,一个优秀负责任的班主
期刊
1.更新观念,开放思想  教学思想就是教师对教学的认识或对教学的主张,它是一切成功教学实践活动的前提,它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学习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一切数学活动的归宿都必须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从这一观点出发,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科知识
期刊
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客观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措施不当,管理不力,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必定对教学和学生身心产生负面影响。究竟为什么会产生运动损伤呢?  通过研究发现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思想上不重视。通过分析运动损伤发生的各种原因,发现最主要的原因是体育教师和学生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其中有的认为“小伤,小病没有关系”,“运动损伤是不可避免的”,等等,于是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的自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笔者在农村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用不同的课堂教学方法是不同的。觉得教学效果最终要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学生的发展是衡量课堂教学自主性的最终标准。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成了自主探究教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自主性,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应当注意以下几个
期刊
体育教学特有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特点,体现了一种互动关系,师生一起训练、运动、游戏、竞赛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最终要体现在效果上,效果则更多地取决于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体育教学中师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培养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注重人际关系形成及师生双方人际关系处理技巧。  1.体育活动中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  体育课程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当好导演,
期刊
【摘 要】大部分高中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成了学校的通病,更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难题。他们对体育课持消极态度,她们不喜欢体育课。对体育没有兴趣,更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其中还有少部分女生害怕上体育课。这些问题从隐性方面反映了我们学校体育工作的不足。如何消除这种现象,培养其对体育课的兴趣?  【关键词】高中女生;兴趣;体育课堂;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就不会有进步与提高。高中女
期刊
【摘 要】通过学生高考前后这一特殊时期所出现的一些特殊现象,就心理暗示在这一时期所起到的作用,通过部分事例告诉大家,怎样更好的把握好学生的心理变化,如何更好的运用好心理暗示,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保证高考这一特殊工作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心理暗示;信任;强化  1.前言  心理素质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通常情况下,人们一般只注意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怎么样
期刊
笔者看过这么一则新闻:“教育部组织部分改革专家到实验区中小学听课,了解新课程实验情况。一位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教学能手上了一节公开课,博得教师满堂喝彩。然而,就是这样一节在别人眼里十分成功的课,却遭到课程专家的种种质疑和尖锐的批评。专家的评课,令这位教师难以接受,竟然大哭起来。新课程对传统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用新的教育理念审视传统的课堂教学。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以来都过分地注重教师的理性分析,忽视学生的课堂体验,不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其价值观的形成,没有使学生获得生命的体验。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动;教育;课堂  语文教学应是一种情感丰富的教学。它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的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教学,更应是教师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