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依据考古发现、壁画与历史文献记载,对五凤楼形制的产生与各个时代的发展演变进行分析,使人们认识该形制的地位与重要性。
关键词:五凤楼;建筑形制;宫阙;凹字形平面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主殿、两翼廊庑引出的左右对峙阙阁,以及两朵楼所组成的楼台宫殿或门楼,被称作“五凤楼”形制,自创始以来历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元,直至明、清一直被宫廷建筑所沿用。在形式上,它并不单纯是置于城台上的门楼,而是在横向城楼两側向前伸出两翼,并在两翼两端各建阙亭,整体形成凹字形平面,以环抱的形式构成一个开阔的广场。
⒈ “五凤楼”形制的产生:
“五凤”之名始见于汉代,有凤凰五至之意。汉以后在两阙间设门,门上覆以屋顶,并用祥鸟饰于脊上,后世称之为凤阙。南北朝时期的宫殿同样使用宫阙,所不同的是门上已不是简单的覆以屋顶,而有了门楼设置,从麦积山127窟壁画城阙图中,可以看出门楼与两边的阙形成凹字形平面。
“五凤楼”之名,始见于唐代。《资治通鉴》中有:(开元二十三年正月)“上御五凤楼酺宴”的记载。后经考证该“五凤楼”为隋唐东都宫城的正南门则天门,它始建于隋大业元年,“门上飞观相夹,门外即朝堂”,门名“初因隋之名曰则天门。神龙元年避武后尊号,改应天门,又避中宗尊号,改神龙门,寻复为应天。”[1]P266对于其建筑形制,元《河南志》隋城阙古迹条有记载:“门有两重观,上曰紫微观,左右连阙,阙高一百二十尺”,“飞观相夹”,同样的记载也见于《大业杂记》。
⒉ 隋唐两都宫城正门形制:
经考古发现,在隋则天门,即唐应天门遗址的左右两侧,在宫墙上有向南突出南北向的夯墙两道,形式极为对称,相距83米,北端与宫墙相接处加宽为21米,南端突然加宽至30米后即被断崖破坏,两条夯土墙保留长为45米。左右两侧突出的夯土墙垣,无论从土色土质及夯筑结构观察,与宫城南墙并无差别,这说明是左右两阙的残迹遗存。[2]结合有关文献并加以考察,可以推断出这是一组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垛楼,向外伸出阙楼,其间以廊庑相连,[3]其平面呈凹字形,立面上则由五座建筑组成一个建筑群,形如五只凤凰,故名“五凤楼”。隋代两都宫城的正门采取这种在主体殿堂左右设置对峙宫阙,并以廊庑阁道连接的组合构图,重要的宫殿、城楼,在主体左右连结对峙宫阙的抄手廊庑阁道转折处,通常还设置角楼。[4]P25隋大兴宫正门广阳门在唐时称承天门,仅改名未重建.据《两京新记》:“正南承天门,门外两观石登闻鼓”的记载,可知其门外也有两阙,它与东都洛阳应天门的形制是一样的。
在盛唐和晚唐的壁画宫阙中,已经出现五凤楼或类似五凤楼形制。唐大明宫正门为丹凤门,由于它直接开向民居街坊,实际仅相当于一座皇城正门,作为大明宫主体殿堂的含元殿基本充任了宫门的职能。据《唐六典》记载:含元殿“夹殿两阁,左曰翔鸾阁,右曰栖凤阁,与殿飞廊相接。夹殿东有通乾门,西有观象门。阁下即朝堂,肺石、登闻鼓,如承天之制。”(出自《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宫殿部》)从杨鸿勋先生的考古报告中含元殿的复原图可以看出,其中央主体殿堂、两翼从体对峙双阁以及连结体廊庑阁道转折处高起的二角楼,总平面亦为与应天门相似的凹字形。
由上可知,含元殿建筑群实为宫阙建筑群,与唐长安西内正门承天门、隋唐东都洛阳宫城正门应天门为同一形制,即“五凤楼”形制。从此,宫城正门的形制确定为“五凤楼”,唐之后直至明清各代宫门,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演进。现存北京明清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仍采用五凤楼形制的基本构图,但具体形式已和隋唐大不相同了。
3. 隋唐之后“五凤楼”形制的发展演变:
据《旧五代史》载:“(后梁太祖)及登极……车驾将入洛,(罗绍威)奉召重修五凤楼、朝元殿”,“(太祖)开平三年(909)御五凤楼,宣制大赦天下”。这里的五凤楼指的是唐代东都宫城的正门。
3.1 北宋东京皇城宣德门形制:
北宋东京皇城的正门为宣德门,其遗址早已淤埋地下,只有通过文献与形象资料,对其形制予以考证。宣德门的形制和演变在周邦彦《汴都赋》和陆游《家世旧闻》中都有记载。《汴都赋》中有“南有宣德”,“两观门峙而竦立”的记载,可知宣德门前有两阙。《家世旧闻》云:“宣德门本汴州鼓角门,至梁建都,谓之建国门,历五代,制度极庳陋,至祖宗时始增大之,然亦不过三门而已。……‘李华赋云:复道双回,凤门五开,是唐亦为五门’。……改名曰太极楼……乃复曰宣德门,……门成,王履道(安中)草诏曰:‘阁道穹窿,两观骞翔于霄汉;阙庭神丽,十扉开阖于阴阳。’”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传为宋徽宗赵佶画的《瑞鹤图》和北宋大晟府铜钟上的宣德门图是研究宣德门形制的重要资料。
现存形象资料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是辽宁博物馆所藏的北宋铜钟上铸的一座城门,如上图(图2)所示,宣德门平面呈凹字形,由门楼及两侧朵楼、阙楼组成,下皆有平座,平座下为墩台,连以廊庑,门楼两侧有通向朵楼的斜廊,朵楼为单层单檐庑殿顶,阙为三重子母阙,均为单层单檐庑殿顶。门楼加上朵楼、阙楼共五座,与唐代五凤楼形制相同。
另外还有宋徽宗所绘的《瑞鹤图》,据赵佶题记画于政和二年(1112),宣德门改建落成为政和八年(1118),这幅画提供了宣德门改建前的形象资料。从下图(图3)中可看出,
该门楼为单檐庑殿顶,门楼两侧各有一个朵楼,为歇山顶,门楼和朵楼之间用斜廊连接,按照古代大型门殿的习惯做法和此图所绘形象,廊子应是对称的,从赵佶诗“徘徊嘹唳当丹阙”,可知廊子是和阙楼相连的。由此可知,宣德门的平面呈凹字形,中为门楼,门楼左右有朵楼,朵楼正前方有一对阙楼,它们之间用廊子相连。[5]
但是《瑞鹤楼》中只表现了宣德门的屋顶,形象并不完整,要进一步了解其全貌还需要从政和八年扩建后的史料和其他形象资料中得到参考。文献中对扩建后宣德门记载最详细的是《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条云:“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文中除门楼外,还提到朵楼、阙亭。在宋代文书中就是称阙为两观,而称门楼两侧与之在同一东西轴线上的小殿为朵楼。
3.2 金中都五凤楼形制:
金中都的宫室制度沿袭宋制。《日下旧闻考》中记载:“亮欲都燕,遣画工写京师宫室制度,阔狭修短,尽以授之左相张浩辈,按图修之。”金人极力效仿北宋制度,以汴为式建造金中都。范成大在《揽辔录》中记录他在乾道五年(1169)出使金途中见金南京及金中都的宫阙:“侧望楼门,旧宣德门也。金改为承天门,五门如画”,“(金中都)端门,十一间,曰应天门”,“亦开两挟,有楼,如左右升龙之制。东西两角楼,每楼次第攒三檐,与挟楼皆极工巧。端门之内,有左右翔龙门、日华、月华门。”
山西繁峙县岩山寺南殿西壁金代
由此描述可知,金中都的宫门应天门如北宋东京宣德门的五凤楼形制,但也有一些变化:宣德门为七开间,应天门为十一开间;宣德门各楼均为单檐,应天门的朵楼为三檐。
壁画描绘的正是金代宫殿建筑群。通过(图4)可以了解金代五凤楼形制的承传及发展演变。
图4中所绘是宫殿南门:门墩上有三个梯形木构架城门道,门楼屋顶为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门楼左右有斜廊,外侧连接城墙,墙顶外设垛口,内有女墙。城墙向东西延伸一段,各建一座阙楼,为重檐歇山顶。两朵楼北面各有龟头屋,它和阙楼之间有廊子相连。城楼、斜廊、阙楼都建在城墩或城墙上,下有木平坐。[6]整个南门平面呈凹字形,与东壁南侧金代壁画(图5)中的宫殿正门基本相同,只是屋顶一为重檐一为单檐。
壁画中的南门正是金代五凤楼的形制,其发展演变表现为:门楼由单檐变为重檐;北宋东京宣德门屋顶用绿琉璃瓦,而南门屋顶用黄琉璃瓦;阙楼用十字脊,而宣德门为庑殿。[7]这种形制的门阙是金代的创新,说明金代五凤楼更趋华丽。元代是继承金代的。
3.3 元大都宫城正门崇天门形制:
元大都的宫室形制主要继承金中都和金南京,而金人习宋制。《辍耕录》中记载:“正南曰崇天,十一间五门,……左右朵楼二,朵楼登门,两斜庑十,门阙上两观皆三朵楼,连朵楼东西庑各五间。……凡诸宫门,金铺朱户,丹楹藻绘,彤壁琉璃,瓦饰檐脊。”《故宫遗录》记载:“崇天门,门分为五,总建阙楼其上,翼为回廊,低连两观。观旁出为十字角楼,高下三级。两旁各去午门百余步有掖门,皆崇高阁。内城广可六七里,方布四隅,隅上皆建十字角楼。”傅熹年先生据此研究作出崇天门复原图(图6)。由此可知,崇天门为五凤楼形制。
3.4 明清紫禁城正門午门形制:
午门位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为紫禁城的正门,在明代“即俗所谓‘五凤楼’也”。《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可见,营建明中都时借鉴了元大都的宫室制度。《凤阳新书》卷三记载:“午门,正南,左右阙门。”可见明中都午门是按照五凤楼的形制修建的。明南京城宫殿正门的形制见《大明会典》中:“洪武十年(1377),改作大内宫殿。阙门曰午门,翼以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
据以上记载可知,明代宫殿正门上承宋、金、元的形制,下启清代式样。明北京宫城以明南京城为式,明南京城宫殿形制仿效明中都,明中都的宫殿形制又仿自元大都。
现存午门(如图7)清顺治四年(1647)重建,形制照旧。《大清会典》中记载:“午门三阙,上复重楼九间,南北彤扉各三十有六。左右设钟鼓楼,明廊翼以两观,杰阁四耸。左右各一阙,西向者曰左掖,东向者曰右掖。”
午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台又称为墩台,其平面为凹字形。城台以上由城楼、明廊、角亭、燕翅楼组成。[8]午门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前后明出廊,重檐庑殿顶,覆黄色琉璃瓦。门楼的两侧左右转角处各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的角亭,为四角重檐攒尖顶;两翼的南端各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的阙亭,为重檐攒尖顶;角亭与阙亭之间各用廊庑十三间连接,俗称雁翅楼。但此时的阙亭与城楼连为一体,已经丧失了最初阙楼的作用和意义了。
参考文献:
[1][清]徐松撰,李建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M].三秦出版社.2006.8.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J].考古.1961.(3).
[3]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隋唐东都应天门遗址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8.(3).
[4]杨鸿勋.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应为五凤楼形制[J].文物天地.1991.(5).
[5]傅熹年.《宋赵佶〈瑞鹤图〉和它所表现的北宋汴梁宫城正门宣德门》.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P232~243.
[6]傅熹年.《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南殿金代壁画中所绘建筑的初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P247~292.
[7]吴庆洲.宫阙、城阙及五凤楼的产生和发展演变(上)[J].古建园林技术.2006.(4).P43~50.
[8]黄希明.子午当阳五凤楼. [J].紫禁城.2005.(4).P76~83.
作者简介:李黎(1973-),女,河南郑州市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
尹家琦﹝1983—﹞,女,河南郑州市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
关键词:五凤楼;建筑形制;宫阙;凹字形平面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由主殿、两翼廊庑引出的左右对峙阙阁,以及两朵楼所组成的楼台宫殿或门楼,被称作“五凤楼”形制,自创始以来历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元,直至明、清一直被宫廷建筑所沿用。在形式上,它并不单纯是置于城台上的门楼,而是在横向城楼两側向前伸出两翼,并在两翼两端各建阙亭,整体形成凹字形平面,以环抱的形式构成一个开阔的广场。
⒈ “五凤楼”形制的产生:
“五凤”之名始见于汉代,有凤凰五至之意。汉以后在两阙间设门,门上覆以屋顶,并用祥鸟饰于脊上,后世称之为凤阙。南北朝时期的宫殿同样使用宫阙,所不同的是门上已不是简单的覆以屋顶,而有了门楼设置,从麦积山127窟壁画城阙图中,可以看出门楼与两边的阙形成凹字形平面。
“五凤楼”之名,始见于唐代。《资治通鉴》中有:(开元二十三年正月)“上御五凤楼酺宴”的记载。后经考证该“五凤楼”为隋唐东都宫城的正南门则天门,它始建于隋大业元年,“门上飞观相夹,门外即朝堂”,门名“初因隋之名曰则天门。神龙元年避武后尊号,改应天门,又避中宗尊号,改神龙门,寻复为应天。”[1]P266对于其建筑形制,元《河南志》隋城阙古迹条有记载:“门有两重观,上曰紫微观,左右连阙,阙高一百二十尺”,“飞观相夹”,同样的记载也见于《大业杂记》。
⒉ 隋唐两都宫城正门形制:
经考古发现,在隋则天门,即唐应天门遗址的左右两侧,在宫墙上有向南突出南北向的夯墙两道,形式极为对称,相距83米,北端与宫墙相接处加宽为21米,南端突然加宽至30米后即被断崖破坏,两条夯土墙保留长为45米。左右两侧突出的夯土墙垣,无论从土色土质及夯筑结构观察,与宫城南墙并无差别,这说明是左右两阙的残迹遗存。[2]结合有关文献并加以考察,可以推断出这是一组以城门楼为主体,两侧辅以垛楼,向外伸出阙楼,其间以廊庑相连,[3]其平面呈凹字形,立面上则由五座建筑组成一个建筑群,形如五只凤凰,故名“五凤楼”。隋代两都宫城的正门采取这种在主体殿堂左右设置对峙宫阙,并以廊庑阁道连接的组合构图,重要的宫殿、城楼,在主体左右连结对峙宫阙的抄手廊庑阁道转折处,通常还设置角楼。[4]P25隋大兴宫正门广阳门在唐时称承天门,仅改名未重建.据《两京新记》:“正南承天门,门外两观石登闻鼓”的记载,可知其门外也有两阙,它与东都洛阳应天门的形制是一样的。
在盛唐和晚唐的壁画宫阙中,已经出现五凤楼或类似五凤楼形制。唐大明宫正门为丹凤门,由于它直接开向民居街坊,实际仅相当于一座皇城正门,作为大明宫主体殿堂的含元殿基本充任了宫门的职能。据《唐六典》记载:含元殿“夹殿两阁,左曰翔鸾阁,右曰栖凤阁,与殿飞廊相接。夹殿东有通乾门,西有观象门。阁下即朝堂,肺石、登闻鼓,如承天之制。”(出自《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宫殿部》)从杨鸿勋先生的考古报告中含元殿的复原图可以看出,其中央主体殿堂、两翼从体对峙双阁以及连结体廊庑阁道转折处高起的二角楼,总平面亦为与应天门相似的凹字形。
由上可知,含元殿建筑群实为宫阙建筑群,与唐长安西内正门承天门、隋唐东都洛阳宫城正门应天门为同一形制,即“五凤楼”形制。从此,宫城正门的形制确定为“五凤楼”,唐之后直至明清各代宫门,都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演进。现存北京明清紫禁城的正门——午门,仍采用五凤楼形制的基本构图,但具体形式已和隋唐大不相同了。
3. 隋唐之后“五凤楼”形制的发展演变:
据《旧五代史》载:“(后梁太祖)及登极……车驾将入洛,(罗绍威)奉召重修五凤楼、朝元殿”,“(太祖)开平三年(909)御五凤楼,宣制大赦天下”。这里的五凤楼指的是唐代东都宫城的正门。
3.1 北宋东京皇城宣德门形制:
北宋东京皇城的正门为宣德门,其遗址早已淤埋地下,只有通过文献与形象资料,对其形制予以考证。宣德门的形制和演变在周邦彦《汴都赋》和陆游《家世旧闻》中都有记载。《汴都赋》中有“南有宣德”,“两观门峙而竦立”的记载,可知宣德门前有两阙。《家世旧闻》云:“宣德门本汴州鼓角门,至梁建都,谓之建国门,历五代,制度极庳陋,至祖宗时始增大之,然亦不过三门而已。……‘李华赋云:复道双回,凤门五开,是唐亦为五门’。……改名曰太极楼……乃复曰宣德门,……门成,王履道(安中)草诏曰:‘阁道穹窿,两观骞翔于霄汉;阙庭神丽,十扉开阖于阴阳。’”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传为宋徽宗赵佶画的《瑞鹤图》和北宋大晟府铜钟上的宣德门图是研究宣德门形制的重要资料。
现存形象资料中最具有参考价值的是辽宁博物馆所藏的北宋铜钟上铸的一座城门,如上图(图2)所示,宣德门平面呈凹字形,由门楼及两侧朵楼、阙楼组成,下皆有平座,平座下为墩台,连以廊庑,门楼两侧有通向朵楼的斜廊,朵楼为单层单檐庑殿顶,阙为三重子母阙,均为单层单檐庑殿顶。门楼加上朵楼、阙楼共五座,与唐代五凤楼形制相同。
另外还有宋徽宗所绘的《瑞鹤图》,据赵佶题记画于政和二年(1112),宣德门改建落成为政和八年(1118),这幅画提供了宣德门改建前的形象资料。从下图(图3)中可看出,
该门楼为单檐庑殿顶,门楼两侧各有一个朵楼,为歇山顶,门楼和朵楼之间用斜廊连接,按照古代大型门殿的习惯做法和此图所绘形象,廊子应是对称的,从赵佶诗“徘徊嘹唳当丹阙”,可知廊子是和阙楼相连的。由此可知,宣德门的平面呈凹字形,中为门楼,门楼左右有朵楼,朵楼正前方有一对阙楼,它们之间用廊子相连。[5]
但是《瑞鹤楼》中只表现了宣德门的屋顶,形象并不完整,要进一步了解其全貌还需要从政和八年扩建后的史料和其他形象资料中得到参考。文献中对扩建后宣德门记载最详细的是《东京梦华录》卷一“大内”条云:“大内正门宣德楼列五门”,“曲尺朵楼,朱栏彩槛,下列两阙亭相对。”文中除门楼外,还提到朵楼、阙亭。在宋代文书中就是称阙为两观,而称门楼两侧与之在同一东西轴线上的小殿为朵楼。
3.2 金中都五凤楼形制:
金中都的宫室制度沿袭宋制。《日下旧闻考》中记载:“亮欲都燕,遣画工写京师宫室制度,阔狭修短,尽以授之左相张浩辈,按图修之。”金人极力效仿北宋制度,以汴为式建造金中都。范成大在《揽辔录》中记录他在乾道五年(1169)出使金途中见金南京及金中都的宫阙:“侧望楼门,旧宣德门也。金改为承天门,五门如画”,“(金中都)端门,十一间,曰应天门”,“亦开两挟,有楼,如左右升龙之制。东西两角楼,每楼次第攒三檐,与挟楼皆极工巧。端门之内,有左右翔龙门、日华、月华门。”
山西繁峙县岩山寺南殿西壁金代
由此描述可知,金中都的宫门应天门如北宋东京宣德门的五凤楼形制,但也有一些变化:宣德门为七开间,应天门为十一开间;宣德门各楼均为单檐,应天门的朵楼为三檐。
壁画描绘的正是金代宫殿建筑群。通过(图4)可以了解金代五凤楼形制的承传及发展演变。
图4中所绘是宫殿南门:门墩上有三个梯形木构架城门道,门楼屋顶为重檐歇山黄琉璃瓦。门楼左右有斜廊,外侧连接城墙,墙顶外设垛口,内有女墙。城墙向东西延伸一段,各建一座阙楼,为重檐歇山顶。两朵楼北面各有龟头屋,它和阙楼之间有廊子相连。城楼、斜廊、阙楼都建在城墩或城墙上,下有木平坐。[6]整个南门平面呈凹字形,与东壁南侧金代壁画(图5)中的宫殿正门基本相同,只是屋顶一为重檐一为单檐。
壁画中的南门正是金代五凤楼的形制,其发展演变表现为:门楼由单檐变为重檐;北宋东京宣德门屋顶用绿琉璃瓦,而南门屋顶用黄琉璃瓦;阙楼用十字脊,而宣德门为庑殿。[7]这种形制的门阙是金代的创新,说明金代五凤楼更趋华丽。元代是继承金代的。
3.3 元大都宫城正门崇天门形制:
元大都的宫室形制主要继承金中都和金南京,而金人习宋制。《辍耕录》中记载:“正南曰崇天,十一间五门,……左右朵楼二,朵楼登门,两斜庑十,门阙上两观皆三朵楼,连朵楼东西庑各五间。……凡诸宫门,金铺朱户,丹楹藻绘,彤壁琉璃,瓦饰檐脊。”《故宫遗录》记载:“崇天门,门分为五,总建阙楼其上,翼为回廊,低连两观。观旁出为十字角楼,高下三级。两旁各去午门百余步有掖门,皆崇高阁。内城广可六七里,方布四隅,隅上皆建十字角楼。”傅熹年先生据此研究作出崇天门复原图(图6)。由此可知,崇天门为五凤楼形制。
3.4 明清紫禁城正門午门形制:
午门位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的最南端,为紫禁城的正门,在明代“即俗所谓‘五凤楼’也”。《明太祖实录》中记载:“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宫阙如京师之制焉。”可见,营建明中都时借鉴了元大都的宫室制度。《凤阳新书》卷三记载:“午门,正南,左右阙门。”可见明中都午门是按照五凤楼的形制修建的。明南京城宫殿正门的形制见《大明会典》中:“洪武十年(1377),改作大内宫殿。阙门曰午门,翼以两观,中三门,东西为左右掖门。”
据以上记载可知,明代宫殿正门上承宋、金、元的形制,下启清代式样。明北京宫城以明南京城为式,明南京城宫殿形制仿效明中都,明中都的宫殿形制又仿自元大都。
现存午门(如图7)清顺治四年(1647)重建,形制照旧。《大清会典》中记载:“午门三阙,上复重楼九间,南北彤扉各三十有六。左右设钟鼓楼,明廊翼以两观,杰阁四耸。左右各一阙,西向者曰左掖,东向者曰右掖。”
午门由城台和城楼两部分组成,城台又称为墩台,其平面为凹字形。城台以上由城楼、明廊、角亭、燕翅楼组成。[8]午门门楼面阔九间,进深五间,前后明出廊,重檐庑殿顶,覆黄色琉璃瓦。门楼的两侧左右转角处各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的角亭,为四角重檐攒尖顶;两翼的南端各建一座面阔五间、进深五间的阙亭,为重檐攒尖顶;角亭与阙亭之间各用廊庑十三间连接,俗称雁翅楼。但此时的阙亭与城楼连为一体,已经丧失了最初阙楼的作用和意义了。
参考文献:
[1][清]徐松撰,李建超增订.增订唐两京城坊考[M].三秦出版社.2006.8.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隋唐东都城址的勘查和发掘[J].考古.1961.(3).
[3]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隋唐东都应天门遗址发掘简报[J].中原文物.1988.(3).
[4]杨鸿勋.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应为五凤楼形制[J].文物天地.1991.(5).
[5]傅熹年.《宋赵佶〈瑞鹤图〉和它所表现的北宋汴梁宫城正门宣德门》.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P232~243.
[6]傅熹年.《山西省繁峙县岩山寺南殿金代壁画中所绘建筑的初步分析》。中国古代建筑十论[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0.P247~292.
[7]吴庆洲.宫阙、城阙及五凤楼的产生和发展演变(上)[J].古建园林技术.2006.(4).P43~50.
[8]黄希明.子午当阳五凤楼. [J].紫禁城.2005.(4).P76~83.
作者简介:李黎(1973-),女,河南郑州市人,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
尹家琦﹝1983—﹞,女,河南郑州市人,硕士。 主要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