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说明文教学反思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lerma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许多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文学作品那么形象生动,学起来不免让人感到枯燥、乏味。
  其实不然。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行省编义务教材初中语文也考虑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选的一些说明文,多是精美的科学小品,不少写得形象生动,通俗活泼,让人读也饶有趣味。那么在说明文教学中,应该如何让学生喜欢学习说明文呢?我就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巧选突破口,创造最佳学习情境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情绪激发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脑细胞的活动加快,神经紧张,因而,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记忆力都处在最佳发挥状态,这就是学习的最佳情境,我们就应该巧选突破口,创造利用最佳情境,使学生从看似平实、浅近的说明文中,发现闪光、生动的内涵,产生极大兴趣。钱梦龙老师在上《中国石拱桥》时,先出示教学挂图——“中国石拱桥”,让学生先不要看课文,说明一下大拱和四个小拱之间的位置关系,于是学生纷纷回答:“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大拱两边的顶部有四个小拱”;“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学生们“心有所思,口不能言”急欲看书,这时教师让他们打开课本,体会“各有”与“肩”字使用的准确。教师改变抽象说教的教学方法,先用这种教学突破口,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对新知识吸收表现出优势的兴奋中心,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
  
  二、采用形象化手段,利用直观教具
  
  说明文的内容,包括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有的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应从感性知识人手,采用形象化手段,利用直观教具,化抽象为形象。这符合中学生年龄特点,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般规律。有些说明文如按常规来教,从自读开始,按部就班地讲解课文,就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创造形象化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途径得到感知,发挥他们的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求知的主动性和吸收新知识的欲望,就是教师的匠心所在。形象化的手段,可以通过幻灯,电影教科片、录音、实物等等,用这些手段,可以把事物的形象展现出来,因为有些说明对象的形态或动态,往往是一般人不能亲眼目睹或身历其境的。教师通过形象化手段,使直观性与生动性得到统一,提高学生的情绪,活跃思维,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满足。
  
  三、品味说明文语言独特的美学特征,激发学生的审美欲
  
  说明文的语言之美,往往被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所掩盖,被其他文体的文学之美所淹没,所以,在教学中领会说明文语言之美,往往成为薄弱的环节。根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生动、通俗、形象,富有情趣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说明文语言粗略归纳出四个美学特征:通俗之美、明晰之美、简洁之美、智性之美。用这种美学思想指导教学,与学生一起细细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美之所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欲。
  说明文往往要说明人们不易亲见的事物和现象,不易理解的过程事理,这就要求将陌生的对象亲近化、深奥的内容通俗化。如银河是十分遥远、博大,而且从人的知觉角度来说显得抽象的事物,有的老师在教《宇宙里有些什么》,让学生细读课文,找出说明银河、太阳、地球的关系的比喻句,通过“铁饼形状”“美丽的环”“套在地球周围”,学生很容易将遥远、陌生、深奥的银河系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此熟悉,如此贴近,一抬头便可在茫茫的夜空中找到它,深深体会到说明文语言的通俗之美。
  
  四、组织学生在参与图表教学中出新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知识习得的过程中,耳眼并用要比单一感官参与的效果好得多,如果加上手的参与,效果更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这是心理互补因素的作用。美国缅因州的一个实验机构对此所作的研究表明,在教学中如果适时地配以编制图表、做图示等方法,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分析内容较深、结构复杂的文章,如果利用捕捉要点、梳理层次、编写概要和制作图表的方法,其学习效率也会成倍提高。这是它的视觉形象带来的新趣。运用图表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教学,并不是陌生的手段,但它对于说明文来说,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首先,说明文的内容与实物联系的直观性和结构的有序性,为图示法教学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因为一般的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往往通过形象来表现人或事物,用图表法教学不仅难度较大,而且有时会有一种削足适履的感觉,弄得不好,还会限制学生形象思维的创造性。
  其次,说明文以对事物的理性说明为主,它相对地弱化了形象的描绘和情感表达。中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时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辅以图表的手段来帮助他们理解,就能在形象和理性互补的过程中,增添感觉上的新趣,更好地实现思维形式的转变。
  
  五、带领学生在涵泳精彩文字中识妙趣
  
  文艺理论对语言有三个要求,这就是“准确、鲜明、生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的诗句是美的,主要因为它的抒情爱憎鲜明,对比强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的诗句也很美,主要是因为它的描绘形象而生动。以实用为目的的说明文,运用的是一种科学的语言,它的最大特征是准确而贴切,应该说这也是一种美。问题是对鲜明、生动的语言,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而对“准确”之美缺乏情感体验,往往会孰视无睹,以至于不屑一顾。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理论上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实践中带领学生进行反复涵泳和体味,学生们才能体会出说明文用词的妙处。
其他文献
感悟教学法是新课程大纲所倡导的重要的课堂教学方法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对一些教学规律的探索,努力寻求并实践促使学生感悟的方法,使学生能习得语言获得能力。
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涉电人身伤亡事故,虽然供电设备有安全警示标志,司法机构仍判处供电企业承担赔偿责任。本文结合一起真实案例,简要分析原因及司法依据,并提出一些
人类为自己能将太阳光转换为电能感到自豪,不过,植物转换太阳光为能量的历史比人类要长得多。日前,一个科学家团队通过复制玫瑰花瓣表面结构创造了一种薄膜,这种薄膜能够显著
非等比、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题型繁杂,方法琐碎,笔者结合近几年的高考情况,对数列求通项公式的方法给以归纳总结。
1传统低压接地线装设存在的不足(1)绝缘操作棒和线夹的结构为固定式,挂设时会受到空间和位置上的限制,空间狭小时装设难度很大,有时会拐不过弯,有时绝缘棒又露在开关柜或配电箱
今年是我第二次教初二学生Excel这部分内容,正赶上学校的青年教师比赛课和区里的研讨课,在这种压力下,我潜心研究,针对初中生的特点,对Excel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1"工日"考核法的实施背景(1)山区供电所的特点是供电区域面积大、用电客户分散,员工在完成责任台区内的抄表、催费及线路维护任务后可随意支配自己的工作时间,不便于供电所对员工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在教育界和社会中不断被提及的词汇,被提及的原因已无需赘言。但广大教师、学校管理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必要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标准,使自身或整个教师群体在专业上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通常意义上所说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显然,前者指的是教师个体在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自我发展需
1装配式混流烘干机的原理采用国际先进的低温混流式烘干原理,与其它顺逆流或横流烘干方式相比具有能耗低、热损伤小、均匀性好等明显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