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1 HXB2株Tat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分段表达及免疫原性分析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XB2株调控蛋白Tat原核表达产生影响的区域和Tat蛋白重要的抗原表位.方法 用PCR方法获得Tat(1-48aa)、Tat(22-72aa)和Tat(38-101aa)DNA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质粒pET32a-Tat(1-48aa)、pET32a-Tat(22-72aa)和pET32a-Tat(38-101aa),并转入E.coli 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及纯化,SDS-PAGE鉴定表达及纯化产物.采用间接ELISA方法用兔抗pET32a-Tat抗血清对三种肽段进行免疫原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了pET32a-Tat(1-48aa)、pET32a-Tat(22-72aa)和pET32a-Tat(38-101aa)质粒,分别表达出相对分子质量(Mr)为23×103、23×103和25×103的融合肽段,其浓度分别为4.26、3.35和5.11mg/ml.间接ELISA结果表明三种融合肽段与兔抗pET32a-Tat抗血清均呈特异性结合反应,其抗体滴度分别为1:128 000、1:32 000、1:64 000,而抗血清与pET32a蛋白仅有较弱结合.结论半胱氨酸富集区(22-37位氨基酸)对Tat蛋白的原核表达有较显著影响;Tat蛋白的N端区、碱性区和C端区是其重要的抗原表位,其中N端区的免疫原性最强.
其他文献
针对公共场所突发灾难的特点,采用视景仿真技术和分布式系统架构,建立支持多用户协同的突发灾难应急响应虚拟演习平台。论述了如何对公共场所这一特殊环境进行仿真建模,并在该虚拟环境中实现分布式架构,以此为基础,建立灾难发生时的多用户协同演习预案,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最后给出基于该平台的一个地铁站突发火灾虚拟演习应用实例。
目的 了解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度烫伤大鼠心肌细胞的抗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18只SD大鼠分为3组,每组6只.烫伤组及强化组大鼠背部脱毛后造成30%TBSA的Ⅲ度烫伤.强化组伤后静
目的 应用64层螺旋CT支气管树和仿真内镜2种后处理方法显示右肺上叶段支气管,并对其分支形式进行分类.方法 对204例胸部CT扫描患者,重组右肺上叶支气管的支气管树和仿真支气
目的 探讨炎症因素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24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情况和血液炎症性生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炎
目的 I型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yotonic dystrophy 1,DM1)是由于肌强直蛋白激酶基因(DMPK)3`端非翻译区的(CTG)n异常扩增导致.探讨用巢氏PCR法直接扩增该基因在植入前诊断的可行
目的 探讨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对β淀粉样肽25-35(Aβ25-35)诱导凋亡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MTT比色法分析细胞存活率,Hoechst 332582-PI荧光染色法检测
目的 总结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表现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97例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儿童的就诊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肝脏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研究18~35岁单性纯肥胖者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IMT)与QT离散度的关系.方法:对107例18~35岁成人测量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按BMI值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肥胖组,
目的 探讨乳管内视镜直视下金属线定位用于引导乳头溢液患者导管解剖手术的价值.方法 174例经乳管内视镜确诊为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乳头溢液患者接受了乳导管解剖术,其中68例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三个城市总共3589名青少年的尿碘水平进行横断面调查.调查城市中南雄青少年尿碘水平最高,中位数286.6μg/L;广州和茂名分别为204.1μg/L和166.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