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创新意识的相关概述出发,详细的阐述了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培养初中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意义,最后重点的提出了培养初中生数学创新意识与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259-02
一 创新意识的相关概述
“创新”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创造革新。“创新”和“创造”是近义词,基本上属于同一范畴,其主体都是人,其形成的结果都具有首创性、新颖性、价值性和实用性特征。二者侧重点不同,创造强调的是新颖性和独特性,着重指“首创”,是一个具体结果;而创新则强调的是创造的某种社会实现,是创造的过程和目的性结果,侧重于宏观影响的结果。它们既相互区别又互为存在。总而言之:创新就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再配置,再整合,进而提高现有价值的一种手段。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具体表现在:
1.重视被教育者身心和谐的发展。
身心和谐发展是学生完美人格形成的条件。有了完美的人格,学生才有可能形成创新意识,人的思想才有可能在更大的空间内去思考,才会有独立的见解。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一种适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尽量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2.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个人原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积极地再学习的过程。数学在表现形式上以数字和符号为主,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模型。在学习中,学生会利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有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知识网络要不断的被新的知识网络所替代,使认识得到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作铺垫,否则将是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3.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数学是人们对现实世界定性了解和定量描述、进而抽象出方法和结论,然后进行实践的过程。数学是思考的艺术,因此在教学中要以直观教学为主,所举例子尽量生活化,要和学生的实际经验相联系,在此基础上,用数学语言进行比较、归纳、猜测、证明、和答疑,使学生养成用数学思考的习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有利的。
三 培养初中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意义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要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正是向他们提供养料,使之茁壮成长,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
四 培养初中生数学创新意识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社会要发展、进步,就要不断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而要创新,首先要从观念上、思想上、意识上去创新。很多实例表明,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意识,但是在表现形式和时间方面则不一样。基于此,作为教师要从一个新的高度上去理解教学这个概念--即教学不仅仅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更要联系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交流和自主探索,建立真正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合理的新制度。
2.课堂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其观察世界;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其大胆发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其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其从事科学的实验和发明创造;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其充分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取得丰富的知识;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其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思考自己有兴趣的问题,干自己想干的事。”要鼓励学生勤动脑思考、鼓励学生勤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技巧。
3.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为创新提供保证。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老师不是权威,学生不是奴隶,在教学过程,教师起着组织、指导和参与的作用。教师在知识上应该是权威,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和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情绪。进而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2)鼓励一题多解。
解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思维火花迸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尽可能的进行思维联想,调动大脑的储存知识进行梳理和加工,至于对错先不要看得太重。教学也不一定要在很安静的情况下度过,因为很安静的课堂可能是学生没有真正听进去,学生没有发现问题。激情四溢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一题多解和一解多题。
(3)强调知识系统化与结构化。
过去,我们一说教学就强调“双基”,而随着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仅满足于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己经不能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知识不完整,但是通过教师的帮助可将知识联系、综合起来。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要将知识当成一种平台和工具,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教学手段要创新。
所谓教学手段要创新绝不是简单的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而是要从思想和观念上重视起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对学生要多鼓励。
初中阶段很多学生的智力相差无几,但是学生成绩却好坏相差很大,究其原因是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心。所以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以适当的鼓励,让学生有试一试的机会和信心,没有梦想就没有成功。比如比尔·盖茨、邓亚萍、美国总统奥巴马等都是从梦想开始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和照顾大多数学生和鼓励少数学生超常发展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
(2)要让学生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不断发现与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去展示个体生命的灵动与飞扬。创新所带给人的思想体验是任何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所无法比拟的,那是灿烂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最咨意汪洋的綻放。创新是自我实现最高的表现形式。教育作为人类最崇高的事业,理所当然应该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
结语: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抓落实还任重而道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表面上看责任在教师,实质上根子在制度,比如:一些人事管理制度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一些考核制度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不过事在人为,如何以人为本,发挥人的积极性才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信在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一定能够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杜晓新,冯霞.元认识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3)01-0259-02
一 创新意识的相关概述
“创新”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创造革新。“创新”和“创造”是近义词,基本上属于同一范畴,其主体都是人,其形成的结果都具有首创性、新颖性、价值性和实用性特征。二者侧重点不同,创造强调的是新颖性和独特性,着重指“首创”,是一个具体结果;而创新则强调的是创造的某种社会实现,是创造的过程和目的性结果,侧重于宏观影响的结果。它们既相互区别又互为存在。总而言之:创新就是在原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再配置,再整合,进而提高现有价值的一种手段。
二 初中数学教学与创新意识培养的关系
数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又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首要任务。具体表现在:
1.重视被教育者身心和谐的发展。
身心和谐发展是学生完美人格形成的条件。有了完美的人格,学生才有可能形成创新意识,人的思想才有可能在更大的空间内去思考,才会有独立的见解。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采取一种适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尽量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
2.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是一种以个人原有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积极地再学习的过程。数学在表现形式上以数字和符号为主,但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找到模型。在学习中,学生会利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对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有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的知识网络要不断的被新的知识网络所替代,使认识得到发展。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必须以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作铺垫,否则将是空中楼阁。因此,必须增加学生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3.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数学是人们对现实世界定性了解和定量描述、进而抽象出方法和结论,然后进行实践的过程。数学是思考的艺术,因此在教学中要以直观教学为主,所举例子尽量生活化,要和学生的实际经验相联系,在此基础上,用数学语言进行比较、归纳、猜测、证明、和答疑,使学生养成用数学思考的习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非常有利的。
三 培养初中生数学创新意识的意义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有效地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人类社会,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如果不向这种需要提供养料,即不积极接触事实和现象,缺乏认识的乐趣,这种需求就会逐渐消失,求知兴趣也与之一道熄灭。”培养初中生的数学创新意识正是向他们提供养料,使之茁壮成长,成为一个创新型人才。
四 培养初中生数学创新意识的策略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思想。
社会要发展、进步,就要不断创新。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而要创新,首先要从观念上、思想上、意识上去创新。很多实例表明,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意识,但是在表现形式和时间方面则不一样。基于此,作为教师要从一个新的高度上去理解教学这个概念--即教学不仅仅讲解书本上的知识,更要联系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交流和自主探索,建立真正有利于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合理的新制度。
2.课堂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对学生进行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眼睛,让其观察世界;解放学生的嘴巴,让其大胆发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其独立思考;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其从事科学的实验和发明创造;解放学生的时间,让其充分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取得丰富的知识;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其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思考自己有兴趣的问题,干自己想干的事。”要鼓励学生勤动脑思考、鼓励学生勤动手实践、鼓励学生勤于观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技巧。
3.革新教学组织形式,为创新提供保证。
(1)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老师不是权威,学生不是奴隶,在教学过程,教师起着组织、指导和参与的作用。教师在知识上应该是权威,教学中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和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的情绪。进而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去发现。
(2)鼓励一题多解。
解题的过程应该是一个思维火花迸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尽可能的进行思维联想,调动大脑的储存知识进行梳理和加工,至于对错先不要看得太重。教学也不一定要在很安静的情况下度过,因为很安静的课堂可能是学生没有真正听进去,学生没有发现问题。激情四溢的课堂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一题多解和一解多题。
(3)强调知识系统化与结构化。
过去,我们一说教学就强调“双基”,而随着知识爆炸式的增长,仅满足于掌握一些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己经不能适合现代教育的发展,学生在校期间所掌握的知识不完整,但是通过教师的帮助可将知识联系、综合起来。这种能力一旦形成,学生就会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要将知识当成一种平台和工具,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课堂教学手段要创新。
所谓教学手段要创新绝不是简单的使用多媒体和网络。而是要从思想和观念上重视起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技术,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对学生要多鼓励。
初中阶段很多学生的智力相差无几,但是学生成绩却好坏相差很大,究其原因是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没有自信心。所以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以适当的鼓励,让学生有试一试的机会和信心,没有梦想就没有成功。比如比尔·盖茨、邓亚萍、美国总统奥巴马等都是从梦想开始的。同时要正确处理和照顾大多数学生和鼓励少数学生超常发展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有所发展。
(2)要让学生多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社会实践,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不断发现与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去展示个体生命的灵动与飞扬。创新所带给人的思想体验是任何物质享受和感官刺激所无法比拟的,那是灿烂的生命之花最深沉、最辉煌、最咨意汪洋的綻放。创新是自我实现最高的表现形式。教育作为人类最崇高的事业,理所当然应该关注个人生命质量的提升。
结语:创新教育是一项系统化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抓落实还任重而道远。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表面上看责任在教师,实质上根子在制度,比如:一些人事管理制度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一些考核制度束缚了教师的手脚。不过事在人为,如何以人为本,发挥人的积极性才是最重要的。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相信在各位同仁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在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一定能够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世海,高兆宏,张晓宜.创新教育新探[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 杜晓新,冯霞.元认识与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