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良好的课堂学习纪律是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和保证。组织和管理好课堂学习纪律,是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调控,创设温暖、健康、理解、支持、快乐、有序、接纳性、建设性的课堂内部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教育教学 课堂纪律 建设策略
目标导向策略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德克雷斯提出的。德克雷斯说:“人的所有行为,包括不良行为,都受其内在需要所驱动,并尽力追求个人的社会认同。”因此,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被认同,学生如果得不到认同,他们的行为目标就会出现偏差。老師必须了解并正确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认识到制定课堂纪律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学生,而是为了教导学生如何懂得自我约束,即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进而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良好态度。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分析目标导向策略在课堂纪律建设中的应用,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一、确认学生的错误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记录下自己对于学生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反应,根据这些反应确定学生有哪些类型的期待: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教师感到烦恼,则显示这一行为是学生企图获得注意的行为;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教师感到受到伤害,这就是报复;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教师产生无力感,则显示学生表现无能。另外,观察学生对于老师纠正其行为的反应:如果学生在教师制止他的行为后,停止了不良行为,但很快又重复其不良行为,则学生的错误目标是获得注意;如果学生在教师制止他的不良行为后拒绝停止其不良行为或反而增强其不良行为,则学生的错误目标是寻求权利;如果学生在教师对他的不良行为有反应后,变得敌视或做出暴力行为,则他的错误目标是寻求报复;如果学生拒绝参与课堂活动,拒绝合作,拒绝师生互动,则可能是表现无能。
二、教师向学生解释错误目标及相应的错误逻辑
教师确认学生的错误目标后,要向学生解释其目标的错误,并且与学生讨论其中隐含的错误逻辑。教师可以采取友好、温和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能检视其行为背后的目的。如:“是不是你想要我注意你呢?”“是不是你想要伤害我或者别人?”教师围绕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既可以探究学生的错误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引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改善学生的行为,同时促使教师以实际行动来改变学生的行为。
三、帮助学生改变其错误目标,引发学生新的建设性行为
当老师了解了学生行为的错误目标后,就可以采取主动,纠正学生的错误目标,如解决几极端行为的策略:
(1)寻求关注:连续受挫会降低自尊心,错误地认为只有成为注目的中心才会体现自身的重要。成为关注的焦点会让学生感觉自己有能力,而且可以控制他人。因此,他们会想尽办法引起他人注意。引起注意的办法不适当,就会成为过度注意。
表现:课堂小丑(逗乐)、讨厌的学生(生厌)、懒惰的学生(不做作业)、无助的学生(过分寻求帮助)。
对策:①忽视。不注意,尽量远离。虽然这种忽视会导致学生行为的加剧,但如果教师坚持不去注意,时间一长,学生自然就会停止。适合的时候,教师再给学生以关注,这样会促使学生重新评价自己的行为。②在某些规则的基础上,为每名学生设立特殊时间,花时间帮助学生确认他们自己的感情及需要,倾听并关注学生。③变错误行为为积极的、有利于参与活动的行为。
(2)力量抗衡:如果教师长时间没有满足受挫学生关注的需要,就会出现这种情况。通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来满足归属感的需要,即使无法获胜,也不让别人赢,在教师的大发雷霆中寻求满足。
表现:无视教师的管教,与老师对抗,公然挑衅教师权威。
对策:①从争斗中退出,给学生和教师时间冷静,教师可以考虑一种相互尊重友好的解决办法。②保持平静,仔细思考,但态度坚决;一对一的问题解决方式,并以鼓励、理解、相互尊重的方式面对学生,不仅肯于倾听,还必须胸怀宽广。③尽可能防止伤害其他同学或破坏周围环境。④尽可能提供有限的选择,并允许学生作出选择,比如可以说:“你可以在合理的限度内作出自己的选择,但你必须对所选择的结果负责。”⑤避免正面冲突。
(3)寻求报复:抗衡失败的学生会寻求报复,也就是如果一个人无法归属某个集体,他至少可以反对它,把伤害别人作为体现自己存在的一种方式。
表现:破坏,反抗,玩世不恭,不相信任何人,藐视所有人。
对策:①与叛逆的学生建立合作关系,与学生交朋友,但拒绝参与他们的错误活动。②对叛逆行为的处理不能使对方有过激反应,如使用粗俗的话。③通过持续的公正、诚恳、接受、以身作则获取学生的信任,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
(4)自认能力不足:事事放弃,事事退缩,远离人群,压抑恐惧愤怒,认为自己无论怎样都不会成功。这类学生倾向于做不惹麻烦的“乖孩子”。
表现:无进取心,自卑,不适应,无助,失望,放弃参与。
对策:①通过小的容易完成的步骤,使学生经历无威胁的过程,以达到成功的目的。②不要假设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要用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③经常鼓励学生的成就,鼓励其积极参与。④给予特殊指导。
关键词 教育教学 课堂纪律 建设策略
目标导向策略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行为学家德克雷斯提出的。德克雷斯说:“人的所有行为,包括不良行为,都受其内在需要所驱动,并尽力追求个人的社会认同。”因此,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被认同,学生如果得不到认同,他们的行为目标就会出现偏差。老師必须了解并正确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认识到制定课堂纪律的目的不是为了处罚学生,而是为了教导学生如何懂得自我约束,即教师要尽可能利用行为本身所产生的自然后果使学生从经验中体验行为与后果的关系,进而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良好态度。笔者拟从三个方面分析目标导向策略在课堂纪律建设中的应用,不当之处,恳请大家指正。
一、确认学生的错误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记录下自己对于学生不良行为所产生的反应,根据这些反应确定学生有哪些类型的期待: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教师感到烦恼,则显示这一行为是学生企图获得注意的行为;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教师感到受到伤害,这就是报复;如果学生的不良行为使教师产生无力感,则显示学生表现无能。另外,观察学生对于老师纠正其行为的反应:如果学生在教师制止他的行为后,停止了不良行为,但很快又重复其不良行为,则学生的错误目标是获得注意;如果学生在教师制止他的不良行为后拒绝停止其不良行为或反而增强其不良行为,则学生的错误目标是寻求权利;如果学生在教师对他的不良行为有反应后,变得敌视或做出暴力行为,则他的错误目标是寻求报复;如果学生拒绝参与课堂活动,拒绝合作,拒绝师生互动,则可能是表现无能。
二、教师向学生解释错误目标及相应的错误逻辑
教师确认学生的错误目标后,要向学生解释其目标的错误,并且与学生讨论其中隐含的错误逻辑。教师可以采取友好、温和的方式,向学生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能检视其行为背后的目的。如:“是不是你想要我注意你呢?”“是不是你想要伤害我或者别人?”教师围绕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既可以探究学生的错误目标,使学生认识到其行为背后的动机,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引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从而改善学生的行为,同时促使教师以实际行动来改变学生的行为。
三、帮助学生改变其错误目标,引发学生新的建设性行为
当老师了解了学生行为的错误目标后,就可以采取主动,纠正学生的错误目标,如解决几极端行为的策略:
(1)寻求关注:连续受挫会降低自尊心,错误地认为只有成为注目的中心才会体现自身的重要。成为关注的焦点会让学生感觉自己有能力,而且可以控制他人。因此,他们会想尽办法引起他人注意。引起注意的办法不适当,就会成为过度注意。
表现:课堂小丑(逗乐)、讨厌的学生(生厌)、懒惰的学生(不做作业)、无助的学生(过分寻求帮助)。
对策:①忽视。不注意,尽量远离。虽然这种忽视会导致学生行为的加剧,但如果教师坚持不去注意,时间一长,学生自然就会停止。适合的时候,教师再给学生以关注,这样会促使学生重新评价自己的行为。②在某些规则的基础上,为每名学生设立特殊时间,花时间帮助学生确认他们自己的感情及需要,倾听并关注学生。③变错误行为为积极的、有利于参与活动的行为。
(2)力量抗衡:如果教师长时间没有满足受挫学生关注的需要,就会出现这种情况。通过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来满足归属感的需要,即使无法获胜,也不让别人赢,在教师的大发雷霆中寻求满足。
表现:无视教师的管教,与老师对抗,公然挑衅教师权威。
对策:①从争斗中退出,给学生和教师时间冷静,教师可以考虑一种相互尊重友好的解决办法。②保持平静,仔细思考,但态度坚决;一对一的问题解决方式,并以鼓励、理解、相互尊重的方式面对学生,不仅肯于倾听,还必须胸怀宽广。③尽可能防止伤害其他同学或破坏周围环境。④尽可能提供有限的选择,并允许学生作出选择,比如可以说:“你可以在合理的限度内作出自己的选择,但你必须对所选择的结果负责。”⑤避免正面冲突。
(3)寻求报复:抗衡失败的学生会寻求报复,也就是如果一个人无法归属某个集体,他至少可以反对它,把伤害别人作为体现自己存在的一种方式。
表现:破坏,反抗,玩世不恭,不相信任何人,藐视所有人。
对策:①与叛逆的学生建立合作关系,与学生交朋友,但拒绝参与他们的错误活动。②对叛逆行为的处理不能使对方有过激反应,如使用粗俗的话。③通过持续的公正、诚恳、接受、以身作则获取学生的信任,营造相互信任的氛围。
(4)自认能力不足:事事放弃,事事退缩,远离人群,压抑恐惧愤怒,认为自己无论怎样都不会成功。这类学生倾向于做不惹麻烦的“乖孩子”。
表现:无进取心,自卑,不适应,无助,失望,放弃参与。
对策:①通过小的容易完成的步骤,使学生经历无威胁的过程,以达到成功的目的。②不要假设学生的能力、知识水平,要用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训练。③经常鼓励学生的成就,鼓励其积极参与。④给予特殊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