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明灯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玩具。它以竹篾编成支架,糊上纸,底部点火,火苗产生的热空气使整个灯冉冉升起,飞向天空。如果天气不错,底部燃料烧完后孔明灯会自动下降。
孔明灯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热空气升力为动力的飞行物体,也是热气球和飞艇的先驱。
诸葛孔明的智慧
孔明灯又叫天灯,据说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发明,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
相传,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全军上下束手无策。这时,诸葛亮突然心生一计。他观察风向,叫人拿来许多白纸,糊成多个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并在纸灯笼下点燃一团火。之后,灯笼飘浮起来,越升越高,顺着风的方向飘了出去。不久,援军赶来,帮助诸葛亮脱离了险境。
还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每次大战之后,都会命人燃放孔明灯,祭奠阵亡的将士。
民间祈福灯
清朝道光年间,随着人口增多,福建省很多民众迁移到台湾,建设新的家园。但当时台湾土匪为患,人们为了躲避土匪,常常逃进山里。土匪走后,留守在村里的人,就在晚上燃放孔明灯作为信号,告诉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孔明灯起到报平安的作用。
慢慢地,燃放孔明灯成为一个习俗。此后每年元宵节,村民燃放孔明灯,祈愿来年平安。村民还把孔明灯叫做“祈福灯”或“平安灯”。这种祈愿方式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很多国家华人的祈福方式。男女老少写下自己的祝福和心愿,随孔明灯一起放飞。
热气球的发明
18世纪初,孔明灯流传到西方。
1782年在法国巴黎的一次博览会上,有人燃放了“孔明灯”。当时在观灯的人群中有一对法国兄弟,哥哥约瑟夫·蒙哥尔费,弟弟埃蒂纳·蒙哥尔费。他们看到灯笼底部的蜡烛点燃后,灯笼慢慢地升到空中,感到非常惊奇。回去后,兄弟俩就开始做实验。
他们将材料、大小不同的各种袋子口朝下,放在炉子上加热。热空气带着这些袋子升到了不同的高度。经过多次试验后,1783年9月1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前,蒙哥尔费兄弟让一个直径14米、高17米的大气球升到空中。气球下面还系着一个用柳条编的吊篮,里面有一只鸡、一只鸭子和一只山羊。
同年11月15日,蒙哥尔费兄弟制作的一个直径15米的热气球,上面载有两个人,上升到空中900米,飞行了25分钟,最后降落在巴黎的意大利广场上。人类终于实现了几千年来升空的梦想,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早了整整120年。
飞艇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热效高的丙烷燃烧器和高强度尼龙的诞生,使热气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热气球载重更强,飞行更远,也更加安全,很快成为欧美地区一项新的航空体育活动。第一届热气球世界锦标赛于1973年在美国举办。
人们给气球增加了动力,并用密度比空气轻的氢气来填充,这样就不用替气球持续加热也可以产生升力,飞艇就这样诞生了。
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
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制造了第一架硬式飞艇。这种飞艇比当时的普通飞艇大6倍,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齐柏林被人们尊称为“飞艇之父”。
热情发言:
孔明灯的出现和传播,促进了热气球、飞艇的发明。热气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正日趋普及。现在全世界有20000多个热气球在飞行,有热气球曾创造了飞行高度达34668米的纪录。在很多国家,热气球还被用来庆祝喜庆的节日。
飞艇则被广泛运用于广告宣传、治安巡防、消防监控、海事巡逻等行业。一艘空中警用飞艇的巡航监控范围,约相当于派出120名治安警员和25辆警车的监控范围。
链接: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孔明灯,在晴朗的夜晚放飞吧。
工具和材料:
拷贝纸(或很薄的宣纸)、剪刀、尖嘴钳、工业酒精、502胶、电线、棉花、竹条。
步骤:
1.将竹条削到厚度为3毫米左右,然后把竹条弯成一个圈,用棉线或502胶固定。竹子有弹性,竹圈可能会不圆,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圆形。制作三个或四个竹圈,备用。
2.用尖嘴钳把废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去掉就可以得到细铜丝。将3根铜丝拧在一起,并把铜线交叉成十字形绑在其中的一个竹圈上(如图),做成底圈。
3.将竹条和竹圈做成圆柱体,糊上拷贝纸(如图所示)。
4.在底圈的铜丝上绑上棉花,将棉花浇上酒精,点燃后就可以放飞了。
温馨提醒:
孔明灯必须在无风的天气和空旷的场地上放飞。放飞时,最好有成年人陪同。建议在孔明灯底部拴上长线,这样能控制孔明灯的高度和飞行范围,避免引起火灾,还能收回,重复放飞。
孔明灯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热空气升力为动力的飞行物体,也是热气球和飞艇的先驱。
诸葛孔明的智慧
孔明灯又叫天灯,据说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发明,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
相传,诸葛亮被司马懿围困在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全军上下束手无策。这时,诸葛亮突然心生一计。他观察风向,叫人拿来许多白纸,糊成多个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并在纸灯笼下点燃一团火。之后,灯笼飘浮起来,越升越高,顺着风的方向飘了出去。不久,援军赶来,帮助诸葛亮脱离了险境。
还有一种说法是诸葛亮每次大战之后,都会命人燃放孔明灯,祭奠阵亡的将士。
民间祈福灯
清朝道光年间,随着人口增多,福建省很多民众迁移到台湾,建设新的家园。但当时台湾土匪为患,人们为了躲避土匪,常常逃进山里。土匪走后,留守在村里的人,就在晚上燃放孔明灯作为信号,告诉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孔明灯起到报平安的作用。
慢慢地,燃放孔明灯成为一个习俗。此后每年元宵节,村民燃放孔明灯,祈愿来年平安。村民还把孔明灯叫做“祈福灯”或“平安灯”。这种祈愿方式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很多国家华人的祈福方式。男女老少写下自己的祝福和心愿,随孔明灯一起放飞。
热气球的发明
18世纪初,孔明灯流传到西方。
1782年在法国巴黎的一次博览会上,有人燃放了“孔明灯”。当时在观灯的人群中有一对法国兄弟,哥哥约瑟夫·蒙哥尔费,弟弟埃蒂纳·蒙哥尔费。他们看到灯笼底部的蜡烛点燃后,灯笼慢慢地升到空中,感到非常惊奇。回去后,兄弟俩就开始做实验。
他们将材料、大小不同的各种袋子口朝下,放在炉子上加热。热空气带着这些袋子升到了不同的高度。经过多次试验后,1783年9月1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前,蒙哥尔费兄弟让一个直径14米、高17米的大气球升到空中。气球下面还系着一个用柳条编的吊篮,里面有一只鸡、一只鸭子和一只山羊。
同年11月15日,蒙哥尔费兄弟制作的一个直径15米的热气球,上面载有两个人,上升到空中900米,飞行了25分钟,最后降落在巴黎的意大利广场上。人类终于实现了几千年来升空的梦想,这次飞行比莱特兄弟的飞机飞行早了整整120年。
飞艇的诞生
20世纪60年代,热效高的丙烷燃烧器和高强度尼龙的诞生,使热气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热气球载重更强,飞行更远,也更加安全,很快成为欧美地区一项新的航空体育活动。第一届热气球世界锦标赛于1973年在美国举办。
人们给气球增加了动力,并用密度比空气轻的氢气来填充,这样就不用替气球持续加热也可以产生升力,飞艇就这样诞生了。
1784年,法国罗伯特兄弟制造了一艘人力飞艇。
1900年,德国人齐柏林制造了第一架硬式飞艇。这种飞艇比当时的普通飞艇大6倍,提高了飞行的安全性。齐柏林被人们尊称为“飞艇之父”。
热情发言:
孔明灯的出现和传播,促进了热气球、飞艇的发明。热气球作为一个体育项目,正日趋普及。现在全世界有20000多个热气球在飞行,有热气球曾创造了飞行高度达34668米的纪录。在很多国家,热气球还被用来庆祝喜庆的节日。
飞艇则被广泛运用于广告宣传、治安巡防、消防监控、海事巡逻等行业。一艘空中警用飞艇的巡航监控范围,约相当于派出120名治安警员和25辆警车的监控范围。
链接:
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孔明灯,在晴朗的夜晚放飞吧。
工具和材料:
拷贝纸(或很薄的宣纸)、剪刀、尖嘴钳、工业酒精、502胶、电线、棉花、竹条。
步骤:
1.将竹条削到厚度为3毫米左右,然后把竹条弯成一个圈,用棉线或502胶固定。竹子有弹性,竹圈可能会不圆,可以用小火烤一烤,使竹圈固定成圆形。制作三个或四个竹圈,备用。
2.用尖嘴钳把废电线外面的绝缘层去掉就可以得到细铜丝。将3根铜丝拧在一起,并把铜线交叉成十字形绑在其中的一个竹圈上(如图),做成底圈。
3.将竹条和竹圈做成圆柱体,糊上拷贝纸(如图所示)。
4.在底圈的铜丝上绑上棉花,将棉花浇上酒精,点燃后就可以放飞了。
温馨提醒:
孔明灯必须在无风的天气和空旷的场地上放飞。放飞时,最好有成年人陪同。建议在孔明灯底部拴上长线,这样能控制孔明灯的高度和飞行范围,避免引起火灾,还能收回,重复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