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亚病毒人鼠嵌合抗体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和活性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l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在CHO细胞中表达基孔肯亚病毒人-鼠嵌合抗体,并对其活性进行分析. 方法以质粒pcDNA5/FRT为骨架,应用pCI-dhfr1(本室构建并保存)的dhfr基因和hCMV启动子及SV40 polyA,构建了含有共扩增基因的哺乳动物双启动子表达载体,RT-PCR克隆具有中和活性鼠源单克隆抗体的轻重链可变区基因,与人IgG1轻重链恒定区基因融合后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A的多克隆位点,构建了表达质粒pA-HL, 脂质体转染CHO(dhfr-)细胞,撤掉胸腺嘧啶和次黄嘌呤并不断提高MTX的浓度,筛选表达量高的克隆,扩大培养、收集上清,并纯化,纯化的嵌合抗体进行SDS-PAGE、Western 印迹、抗原结合活性和微量细胞中和实验. 结果在MTX的浓度为2×10-7mol/L时,获得稳定表达细胞株,表达量为5mg/L. 结论成功地在CHO(dhfr-)细胞表达了具有中和活性的基孔肯亚病毒人-鼠嵌合抗体,为制备抗基孔肯亚病的被动免疫制剂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临床应用辐照冻干同种异体小块骨移植的成骨效果、并发症及影响因素.方法自1995年12月~2000年12月使用同种异体小块骨移植治疗患者778例,男590例,女188例;年龄7~76岁,平均37.2岁.其中骨肿瘤84例,骨折551例,骨关节融合143例.植入前用自体新鲜血液或温生理盐水充分浸泡,根据病种及骨缺损情况,将其植入骨缺损处或需融合的关节周围.术后引流2~3d,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
目的 研制鼠抗人GL50分子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以天然高表达人GL50分子的Daudi细胞为免疫原,人GL50-L929转基因细胞为目的单克隆抗体(McAb)的筛选细胞,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分泌特异性鼠抗人GL50分子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术分析McAb识别GL50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抗体对特异性细胞膜蛋白的识别;台盼蓝(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血清白介素-10(IL-10)浓度的变化,以及甲泼尼龙对内源性IL-10产生的影响.方法将63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甲泼尼龙(药物)组.分别测定缺血0.5 h、再灌注0.5 h及2 h时血清中IL-10、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含量和心肌梗死面积.结果对照组与药物组IL-10和CK-MB含量自缺血0.5 h、再灌注0.5 h至
观察SARS灭活疫苗对猴体的免疫原性及保护效果 ,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将BJ0 1株SARS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的培养液过滤澄清 ,经 β 丙内酯灭活和超滤浓缩 ,然后经凝胶
目的 探讨单球囊与双球囊后凸成形术对椎体压缩骨折复位作用的差异,评价后凸成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5月~2004年5月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KP)施行椎体复位的58例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VCFs)患者(90个椎体)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90个椎体分为单球囊组(28个椎体)和双球囊组(62个椎体),两组均经双侧椎弓根穿刺,扩张后灌注骨水泥,分别采用单球囊双侧交替扩张和双球
患者女,53岁。因腹部包块4年,伴呕吐,呼吸困难2周,于2001年6月26日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明显,脐下6cm可触及一质硬肿块,表面光滑,下界清楚,随呼吸上下活动,无压痛。无腹水征,肠呜音正常。血红蛋白65.0g/L,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甲胎蛋白20ng/L,癌胚抗原16ng/L,白蛋白36g/L,肝肾功能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