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科菲耶夫的小提琴奏鸣曲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e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时期,音乐人才辈出,直到现在,原苏联各成员国的音乐人才依旧星罗云布。而在苏联的作曲家当中,一直有一颗闪耀着奇特光彩的大师,那就是普罗科菲耶夫。普氏的风格是难下定论的,有古典的一面,亦有革新的一面;有西方的一面,亦有斯拉夫的一面。普氏被指责过,亦被褒奖过;他既是鼎鼎大名的作曲家,又不能算是炙手可热、音乐会的宠儿。然而,研究苏俄音乐,普罗科菲耶夫绝对是不可绕过的高峰。
  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同样是包罗万象的,既有古典音乐入门级别的《彼得与狼》,亦有相对艰涩的《第五交响曲》,更有歌剧上的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普氏师承里姆斯基-科萨科夫与里亚多夫,他们都是俄罗斯民族乐派的实力干将,从普氏的管弦乐作品当中,不难听出其师傅的绚烂多姿。普氏本身是一位极其杰出的钢琴家,从其留下的作品与录音当中,可以判定其绝对是俄国流派之佼佼者。十月革命及在美法的辗转之后,他最终没有像那个时期的很多俄国艺术家那样逃离苏联,而是回到了他母国的怀中。或许,如果他没有回到苏联,其人生将是一条不同的路。


普罗科菲耶夫

  普氏的钢琴作品与技艺,听众多为了解,但其小提琴作品亦是珍宝,本张专辑就能让大家略尝一二。曲目是《第一小提琴奏鸣曲》(Op.80)、《第二小提琴奏鸣曲》(Op. 94b)、《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及《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五条旋律》。通过此张专辑,大家可以对普氏之小提琴作品有一个大致了解。和许多作曲家的情况相同,这里的《第一小提琴奏鸣曲》要比《第二小提琴奏鸣曲》完成得晚。第一首的创作时间在1938年至1946年间,这个时间段的世界也可谓是纷纷扰扰,大战的始与终都在于此,所以这个年份出产的作品,想必也不可能是甜蜜悦耳的。确实,《第一小提琴奏鸣曲》是作曲家最阴暗艰涩的作品之一,用作曲家自己对其的描述,是“阵阵刮过墓园的风”。漫长的创作过程也让作曲家目睹了战争的残酷性,这种撕裂感在第一乐章感觉最明显,尤其有小提琴特有的干涩感陪伴着。整个第一乐章无论是速度还是情感基调,都像是用音符作为向导,带着听众将作曲家心中的墓园参观了一番。次乐章一开始的钢琴有力的强音,与小提琴进行了一种暗哑的对话。这种对话除了需要两种乐器有很好的技巧应对,更是展现纷杂战场的最好时机。普罗科菲耶夫的对位法一直有着过硬的根基,这些都是构造出普式音色风格的基础。第三乐章展现的是一种病态的美,小提琴尝试着拉出悠扬的旋律,却落得个苟延残喘。终乐章是热闹的,旋律犹如瀑流般一柱柱往下倾泻,时而突显争斗的激烈,但是终归流入黑暗。是啊,普氏的奏鸣曲里,小提琴和钢琴皆是主角。
  《第二小提琴奏鸣曲》的原身,是一部长笛奏鸣曲,同样创作于战争年代,作曲家在避难所里完成小提琴版本的改编。到了二十世纪,为长笛单独谱曲的作品鲜见,普氏之作无疑具有代表性,只是小提琴版知名度更高些。此作比起第一首,少了些阴霾,多了些古典样板。但是在曲调及节奏上,仍然是强烈且现代的。第一乐章可听性很高,需要小提琴有较高的表现力。第二谐谑曲乐章则是小提琴充分展示其幽默与技艺的机会,和钢琴的配搭灵巧得很。这个短促的乐章也在一下斩钉截铁的拨弦下结束。第三乐章算是有抒情性的,但是这个“情”似乎让人感受不到过多的温暖,仍然让你在貌似温暖的背后,疑问丛生,或许这就是普氏作品之丰富。慢之后,是快;静之后,是动。终乐章有种乐观的情绪在其中,演奏起来斗志昂扬,曲目也在壮阔中完美落幕。比起第一首,这部作品应该更容易听懂。
  在两部大作之后,专辑还收录了一首篇幅较短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Op.115)。这部十五分钟不到的作品亦分三个乐章,是作曲家受苏联艺术家委员会委托,为拥有过人天赋的小提琴家而创作,但在作曲家生前并未上演。曲式典雅,有舞曲的风格,时而抒怀,时而狂洒,结束得干净利落,确实为小提琴手的“试金石”。
  至于专辑中的最后一首,《为小提琴和钢琴而作的五条旋律》,则是普氏早年的作品。和《第二小提琴奏鸣曲》一样,它亦是改编作品,原身为《为女高音和钢琴而作的五首声乐曲》。这五条旋律有真挚的感情,带点实验性质,已能预示作曲家之后的风格。
其他文献
2017年10月13日,第二届行业科技创新产品评选颁奖仪式在上海召开。中国乐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曾泽民先生,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江红先生等相关行业负责人及十多家业内媒体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为鼓励并推动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联合上海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在2016年首次推出该项评选活动后,2017年新增了电子鼓、耳机、麦克风三大品类,与合成器、效果器两类成
目的观察经鼻盲探气管插管术在抢救创伤所致急性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方法40例需人工辅助通气但意识或自主呼吸未完全消失的急性创伤患者,选择内径6.5~7.0mm气管导管,平卧或半坐卧位
多年来,人们总是热衷于探索作曲家们本职工作外的各种才艺和兴趣爱好,例如门德尔松精湛的刷墙技术,埃尔加对于高尔夫运动的热爱,抑或是普罗科菲耶夫在国际象棋领域的不凡造诣。那么在其他领域呢?各行各业又有多少响当当的名字将作曲视为他们的爱好呢?翻开厚厚的档案,倒还真有不少,以下便是我们精选的十五个最有意思的范例。  1弗里德里希·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  哲学家(1844-1900)
目的建立医学检验、检查报告的短信发送平台,探索临床检验报告告知及查询的科学高效服务模式的方法.实现系统全自动短信发送结果给患者,患者能及时收到系统发送的检验、检查结果
目的:观察饮食指导及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在胃癌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90例胃癌患者进行饮食行为及营养知识调查,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健康教育,出院前再次发放调
目的评价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大量心包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36例大量心包积液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心包穿刺置管引流组(导管组)20例,传统心包穿刺抽液组(抽液组)16例,比较两组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