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土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ppo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那么如何通过地理乡土教育来实现德育教育呢?本文谈谈个人看法。
  关键词:乡土地理 德育 渗透
  在地理教学中要把国情教育与区情结合起来。实践经验证明:乡土地理是进行国情教育的重要手段,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起点。加里宁说:“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故乡开始的。”家乡是人生的摇篮,是伟大祖国的缩影,在家乡这块沃土上,家乡的清泉,哺育着人们的成长,家乡的山水草木最能唤起爱乡之情。学生走出课堂,理论联系实际进行野外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身临其境,使学生触景生情,爱乡、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那么如何通过地理乡土教育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情感,树立把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雄心壮志,即如何实现德育教育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一.注意乡土地理教学中德育资料的收集
  1.教师要对自己所处的万盛区环境进行深入和详细的了解。
  自己曾参与万盛区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对万盛区的地理环境比较了解。万盛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煤、镁、石灰石等)和旅游资源(黑山谷、万盛石林等),为万盛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保障。自己对万盛区各种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合教材,编写了一些文字材料,供自己在教学的中使用。
  2.教师要关心当地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紧扣时代的发展旋律,使自己所收集的资料能够得到不断的充实,吸引学生、实现德育教育的魅力。我们当地政府作出的汤加沟水库的引水工程、棚户区工程、旧城区的改造、青山湖的引水工程是如何深入民心的,得到民众的拥护并能很好的贯彻实施,起到了家乡的繁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丰富我们的精神食粮,这也是德育教育。通过乡土教育将政策渗透到日常教学中,使政策深入学生心中,通过学生影响家乡,带动万盛区经济的发展,结合环境教育,运用课本知识,使学生进行讨论这些工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仅仅使课本上的知识得到了落实,而且使这些工程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注意乡土地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形式
  教师开展德育教学形式有搞调查、写小论文、讨论(辩论)等形式,各种形式各有所长,只要灵活运用,都能实现德育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课余的时间,让学生搞调查,写小论文,对我校附近的环境调查并针对我校附近缺水的原因进行分析,让通过分析实际情况、来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等,让学生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可以实现提升情操,提高意识,通过学生的成果,来充实自己的材料和提高自己对万盛区的了解,并制订相应的方法,在地理教学,特别是在乡土地理教学中,进行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等教育。
  三.注意乡土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
  1.地理教师要“德才兼备”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既要有教学目标,又要有德育目标,体现乡土地理的内容;把德育渗透到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去。可利用自然现象引导学生爱护大自然,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并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教师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实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获取贴近生活的感人事例。这样教师讲起课来就可以避免枯燥乏味的说教和不切实际的高谈阔论,学生也会觉得真实可信。
  2.言传与身教并重。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家乡观念,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就应该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高度的一致,爱岗敬业,执教廉洁,乐于奉献;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我们自身就应该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我们要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教师应该尊重和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和公正的对待学生。
  3.正确把握德育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关系
  由于地理教学不仅仅学生德育教学,而且要进行知识教育和智力及能力培养,为此要必须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德育教学和学科知识教学的平衡,努力实现双丰收,避免只重学科教学,不重视思想品德现象和只重德育不重视学科知识,造成本木倒置,教师课外应多从这两个教学方目标出发,多下苦功夫,备好课,积极利用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和手段,来实现两个教学目的。
  总之,德育教育在地理教育中,特别是乡土地理教学中的渗透,毕竟家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她是看得见、感受得到、摸得着的地方。通过亲身的感受人们对自己的家乡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可使学生深刻地了解家乡、深切地热爱家乡,自然会萌发建设家乡的强烈愿望,而爱国之心与爱家乡之情是息息相通的,进而升华为热爱和建设伟大祖国的崇高理想。因此,教师只要充分发挥教材作用,挖掘乡土,精心组织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认真学习先进教学理论,做到寓德于教,寓教于学,寓学于乐中,那一定会把地理教学的三大任务完成。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一一五中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新要求,而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自主的优良学习习惯已成为高中生物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也是影响高中生物教学是否可以达成新教学目标的关键内容,因此,高中生物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作者的长期教学实践证明优良的学习习惯对其高教学质量有着良好效果,并针对高中生物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及措施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体现”。党性是内在、作风是外显,就是作为党员干部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作风问题,说到底是党性问题,是党的性质、宗旨,党的路线和纲领,党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党的组织原则纪律等在党员思想和言行上的综合反映。从一定意义上说坚强的党性就是一种政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当前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将物理教育教学与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相结合。  关键词:人文素养;新课程标准;物理教学  人文精神是指关注人,尊重人格和人性,以人为中心来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思想态度。  一、人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养就是关心人的心性完善和成长,体现着以其发展为需要的情感与价值观等。我们的教育要体现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就是
内容摘要:西方国家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应用到今天仍然适用。相同的作品,相同的作家,由不同时代、不同群体、不同地域乃至于不同的生活经历的读者解读,就会产生不同的解读模式。这就是由于读者受所处时代等社会因素影响从而以不同角度解读作品,所造成的对作品理解的差异。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就需要以此来锻炼学生的独立思想、张扬个性。  关键词:高中 语文 个性化阅读  阅读本身是
内容摘要:在信息技术高度普及应用的现代社会,多媒体技术凭借着其高效率、功能强的优势在大大的推动了教育行业的发展。中学美术课程作为中学学习阶段中重要艺术课程,其不单单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够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多媒体技术对于中学美术教育来说,其能够有效提升中学美术教学质量与效率,让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上成为真正的主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现文章主要针对多媒体技
摘要: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对于教师教学的要求更高,教学活动将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教授,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受到新的社会生态环境和迅速发展的科研技术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化学相关的安全意识的培养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塑造。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践;教学方法;创造力  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涉及到衣食住行、生命安全等的方方面面。初中化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公共事件的频发,大学生参与网络评论的行为逐渐增多,已经成为网络世界的先行者和生力军,由此引起的恶性网络舆情事件与日俱增,引导和管理大学生网络评论
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首先激活农村金融市场,而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又关键在于培训农民。这是因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只有这个主体活跃起来,才能拉动对贷款的需求,以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进而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当前,在有些农村,特别是一些贫困落后的农村,农民这个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缺乏活力,主要原因是农民在思想上发展的动力不足,谋求再上新台阶的欲望不高。有些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