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大学生因恋爱挫折引发一系列心理困扰的现象日益增多,并逐渐成为高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文章以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以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现状调查结果为客观依据,研究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恋爱挫折时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并在分析和把握这些不良心理反应的具体表现及其成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思考与探讨矫治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有效策略,以促进当代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矫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256-03
2005年9月1日教育部撤销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1]。这便意味着高校对符合《婚姻法》要求的大学生在校结婚已不再有处理的权力。对于文化素质较高,情感体验颇为丰富的大学生们而言,校园爱情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大学生并未品尝到爱情的甜美,反而出现自卑、焦虑等异常情绪,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个别学生甚至因承受不了恋爱的挫折而选择自杀或杀人的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痛苦。为此,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多种不良反应及其各自成因的深层次剖析,有针对性地探索矫治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有效策略,不仅有益于大学生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并且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时代性价值。
一、爱情的含义及其本质
(一)爱情的含义
什么是爱情?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柏拉图认为:两颗心灵很孤独,彼此需要慰藉就叫做爱情。这种解释很简单但只是肤浅的从现象到现象的阐述爱情,并未追溯其本质。
弗洛伊德认为:因为性本能、性冲动,人们必须反反复复的重演亚当和夏娃的“原罪“这样就有了爱情。这种解释有其合理性,但难于为将自己装扮得向往崇高的人类心灵所接受。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钦慕、相互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
综上所述,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爱情在侠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这里主要从狭义上对其理解。
(二)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体现。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的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相互爱慕精神。爱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属性,即一系列思想、文化、道德等因素,这是爱情最本质的属性。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爱情的本质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范围及相关说明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了解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现状,在处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恋爱挫折时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其主要表现。进而剖析其主要成因,使矫治策略有的放矢。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个年级的男女同学,采取抽样调查的调查方法,总共发出200份问卷全部有效收回,基本情况如表1。
(二)对调查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与统计,本次抽样调查的同学94.9%的有过恋爱经历,其中9.5%的同学在恋爱中有过性行为,84.5%(占有过恋爱挫折经历的百分比)遭遇恋爱挫折后深感痛苦并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这些同学中44.8%愿意进行恋爱挫折心理矫治,而实际仅有8.2%的同学接受过恋爱挫折心理矫治。
三、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类型及其主要表现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体现在自卑、焦虑、回避、报复四个方面。
不良反应之一:自卑
自卑心理反应主体通常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才会被抛弃,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情绪体验。当面对恋爱挫折,他们往往采取内归因模式,认为自己无能是导致爱情受挫的主要因素。
长期下去,会导致沮丧、抑郁,严重者会导致精神分裂、精神失常等心理问题。
不良反应之二:焦虑
在心理咨询的有关描述中,焦虑反应是指由现实刺激引发的一种不良情绪状态。其基本的内心体验为害怕,主要由于对事情的不确定而引发,多指向于对未来的担心[2]。焦虑反应的主体通常认为自己失恋后能作为恋爱对象的异性朋友难以寻找,或者担心自己找不到比之前的恋爱对象更好的发展对象,因而产生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与担心的不良心理体验。
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习学业和生活而且使人际关系恶化,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治,会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学生的心理困扰。
不良反应之三:回避
回避反应主体通常回避他人,掩饰内心的无助,并且不知如何面对婚前性行为和试婚现象,而对其采取回避的态度。部分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当感情受挫时,受传统贞操观念的束缚往往羞于见人,无地自容,害怕或者躲避他人的目光。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经常存在矛盾与冲突,为调整冲突双方关系,人们经常不自觉地采用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等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来缓和焦虑、回避痛苦,但如运用过度则会显现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3]。
回避反应在一定时间或程度上可缓解心理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可能因使用频繁,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不良反应之四:报复
报复反应主体面对恋爱挫折时往往怨恨,无法原谅对方,甚至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对方的心理,最后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局。
特别是由于发生性行为后无法面对被对方抛弃的学生,更容易丧失理智,报复心理欲罢不能,甚者为逞一时之快,而做出极为荒唐和恶劣的举动,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四、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的原因剖析
导致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运用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重点剖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自卑反应的原因剖析
自卑心理反应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评价偏差。这些学生往往只关注别人对自己怎么看,却忽视自己如何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二是对恋爱吸引力的理解偏差与缺乏科学的心理认知。如把导致恋爱挫折的责任全归于自己对对方没有吸引力。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于外显魅力,其实在选择异性对象时绝大部分人更关注于对方的内在魅力,认为人品、性格、才能、共同的理想、兴趣爱好等更具吸引力。
(二)焦虑反应的原因剖析
焦虑反应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关系的认识还很肤浅,如友情与爱情的关系的区分。当然也不排除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以及在择偶中出现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恋爱错觉等都可能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
(三)回避反应的原因剖析
回避反应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关;其次与我国古代传统贞操观念和西方“自由、性解放”的双重影响有关,此外也与我国在学校性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等有关。
(四)报复反应的原因剖析
报复反应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缺失有关,一是恋爱道德责任缺失,一方因另一方玩弄感情、不负责任而对其产生报复心理;二是对自己、对父母、对朋友、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缺失,遭受恋爱挫折时丧失理智,不顾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走向极端,不惜以任何代价报复对方,造成无法挽回后果。
五、矫治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策略思考
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矫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心理学相关原理,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现状及其原因剖析,可以采取以下矫治策略。
(一)矫正认知法:正确的“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在其极具影响力的“情绪ABC理论”中强调,情绪与不良行为(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A)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即信念(B)造成的[4]。所以,对于有自卑反应的大学生而言首先应当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闪光点,正确的评价自己;其次要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客观的分析感情受挫的原因,不要片面的采取内归隐模式。恋爱出现问题双方都有责任,主要问题可能并非在自己身上,一味的自责、自卑显然是不恰当的。
(二)焦虑排除法:树立信心,在与异性交往中坚持“双不”原则
焦虑反应主体要重新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大胆地去与异性同学交往,积极参加有异性同学的集体活动和娱乐活动,去发现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同学。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同时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坚持“双不”原则,一要勇于说“不”,二要学会“不”自作多情,以免对自身及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心理固着消除法:转变观念,优化大学生对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
对于回避反应的主体矫治的重点在于优化其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要学会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才、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关系,增强对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知识的科学认识。转变不合理的传统观念,勇于面对现实,同时积极参加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服务,在咨询的过程中恰当宣泄情绪、矫正认知、锻炼行为,以免难以自拔而走向极端。
(四)情绪宣泄法:释放自己、发泄情绪
合理适度的采用宣泄法,有利于大学生理智状态的恢复,遭遇恋爱挫折后不能把自己的悲伤、烦恼、怨恨过分压抑,否则将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情绪宣泄法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身体宣泄,-如采取痛哭、喝酒、或到无人处大叫等方式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心理的平衡、理智状态的恢复;二是心理宣泄,如通过找人倾诉,跟朋友写信等方式使受挫者感受到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劝慰,使其心胸开阔、冷静对待,达到心理的平衡;若其不愿意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也可采取写日记的方式让情绪在笔端得到发泄。
当然,宣泄应坚持适当与湿度的原则,无休止地宣泄,不仅不能减轻痛苦,反而会使自己长时间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之中,最终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注意力转移法:转移注意、忘记痛苦,确立新的理想追求
积极恰当的采取注意力转移法。可以帮助受挫者摆脱悲伤绝望的心情。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消极不良的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恋爱受挫的感情创伤是非常痛苦的并且在人们心中的印记通常具有触发性,当受挫者将要陷入愤怒烦恼、悲伤绝望的情绪状态时,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踢一场足球,与朋友逛街,玩网络游戏或去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忘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烦恼。
心理学认为:当保持记忆的条件暂时不存在,或被另一种现象干扰时,就会造成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遗忘。这样不使受挫者精神上得到了补偿,而且可以开阔生活的视野, 产生新的理想和追求。
(六)痛苦升华法:化痛苦为力量
痛苦升华法试图引导受挫者将痛苦化为力量,促进自己“升华”。大学生应该把恋爱挫折当作人生的一段经历,遭遇过恋爱挫折的同学更能对人生加深一层认识。获得爱情是重要的,但人生不只有爱情,还有事业、亲情和友情。例如歌德感情受挫后并没有深深陷入痛苦之中,而是把自己的爱情经历作为创作的素材,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痛苦化为动力,集中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对摆脱其因恋爱挫折而带来的痛苦以及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ttp://www.sina.com.cn2005-03-29,14:48人民网.
〔2〕马志国.彻底粉碎心中的焦虑[J].大众心理学,2009(10):8-10.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许斌,唐柏林.心灵的自我保健——艾利斯ABC理论对大学生个体情绪调控系统构建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9(2):28-30.
(责任编辑 张海鹏)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矫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9-0256-03
2005年9月1日教育部撤销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在校学习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作退学处理”的条文[1]。这便意味着高校对符合《婚姻法》要求的大学生在校结婚已不再有处理的权力。对于文化素质较高,情感体验颇为丰富的大学生们而言,校园爱情是大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部分大学生并未品尝到爱情的甜美,反而出现自卑、焦虑等异常情绪,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个别学生甚至因承受不了恋爱的挫折而选择自杀或杀人的极端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痛苦。为此,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多种不良反应及其各自成因的深层次剖析,有针对性地探索矫治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有效策略,不仅有益于大学生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并且对高校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时代性价值。
一、爱情的含义及其本质
(一)爱情的含义
什么是爱情?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其有不同的解释
柏拉图认为:两颗心灵很孤独,彼此需要慰藉就叫做爱情。这种解释很简单但只是肤浅的从现象到现象的阐述爱情,并未追溯其本质。
弗洛伊德认为:因为性本能、性冲动,人们必须反反复复的重演亚当和夏娃的“原罪“这样就有了爱情。这种解释有其合理性,但难于为将自己装扮得向往崇高的人类心灵所接受。
马克思主义认为:爱情是男女双方基于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钦慕、相互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
综上所述,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是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爱情在侠义上指情侣之间的爱,广义上还包括朋友之间的爱情和亲人之间的爱情。这里主要从狭义上对其理解。
(二)爱情的本质
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类高度文明的体现。爱情的本质是基于一定的自然基础之上,并受制于社会物质和文化因素的相互爱慕精神。爱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属性,即一系列思想、文化、道德等因素,这是爱情最本质的属性。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爱情的本质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与婚姻观。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范围及相关说明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通过了解湖南省某高校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现状,在处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当代大学生在面对恋爱挫折时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反应及其主要表现。进而剖析其主要成因,使矫治策略有的放矢。
本次调查范围涉及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各个年级的男女同学,采取抽样调查的调查方法,总共发出200份问卷全部有效收回,基本情况如表1。
(二)对调查结果的处理与分析
经过对调查结果的数据处理与统计,本次抽样调查的同学94.9%的有过恋爱经历,其中9.5%的同学在恋爱中有过性行为,84.5%(占有过恋爱挫折经历的百分比)遭遇恋爱挫折后深感痛苦并出现不良心理反应,具体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这些同学中44.8%愿意进行恋爱挫折心理矫治,而实际仅有8.2%的同学接受过恋爱挫折心理矫治。
三、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类型及其主要表现
结合以上调查结果并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研究,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不良心理反应主要体现在自卑、焦虑、回避、报复四个方面。
不良反应之一:自卑
自卑心理反应主体通常认为自己对异性没有吸引力,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才会被抛弃,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情绪体验。当面对恋爱挫折,他们往往采取内归因模式,认为自己无能是导致爱情受挫的主要因素。
长期下去,会导致沮丧、抑郁,严重者会导致精神分裂、精神失常等心理问题。
不良反应之二:焦虑
在心理咨询的有关描述中,焦虑反应是指由现实刺激引发的一种不良情绪状态。其基本的内心体验为害怕,主要由于对事情的不确定而引发,多指向于对未来的担心[2]。焦虑反应的主体通常认为自己失恋后能作为恋爱对象的异性朋友难以寻找,或者担心自己找不到比之前的恋爱对象更好的发展对象,因而产生一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与担心的不良心理体验。
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学习学业和生活而且使人际关系恶化,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治,会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学生的心理困扰。
不良反应之三:回避
回避反应主体通常回避他人,掩饰内心的无助,并且不知如何面对婚前性行为和试婚现象,而对其采取回避的态度。部分有过性行为的大学生当感情受挫时,受传统贞操观念的束缚往往羞于见人,无地自容,害怕或者躲避他人的目光。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经常存在矛盾与冲突,为调整冲突双方关系,人们经常不自觉地采用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等各种心理防御机制来缓和焦虑、回避痛苦,但如运用过度则会显现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3]。
回避反应在一定时间或程度上可缓解心理压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一些学生可能因使用频繁,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 不良反应之四:报复
报复反应主体面对恋爱挫折时往往怨恨,无法原谅对方,甚至失去理智,产生报复对方的心理,最后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局。
特别是由于发生性行为后无法面对被对方抛弃的学生,更容易丧失理智,报复心理欲罢不能,甚者为逞一时之快,而做出极为荒唐和恶劣的举动,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四、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的原因剖析
导致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运用心理学等相关的理论知识重点剖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一)自卑反应的原因剖析
自卑心理反应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评价偏差。这些学生往往只关注别人对自己怎么看,却忽视自己如何给自己一个客观的评价;二是对恋爱吸引力的理解偏差与缺乏科学的心理认知。如把导致恋爱挫折的责任全归于自己对对方没有吸引力。表面上看似乎人们的择偶心理倾向于外显魅力,其实在选择异性对象时绝大部分人更关注于对方的内在魅力,认为人品、性格、才能、共同的理想、兴趣爱好等更具吸引力。
(二)焦虑反应的原因剖析
焦虑反应形成的原因主要在于对社会生活中各种复杂关系的认识还很肤浅,如友情与爱情的关系的区分。当然也不排除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观念更新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对大学生们的影响及心理冲击。以及在择偶中出现的逆反心理、从众心理、恋爱错觉等都可能导致事与愿违的后果。
(三)回避反应的原因剖析
回避反应形成的主要原因首先与大学生性心理发育的成熟及角色的特殊性相关;其次与我国古代传统贞操观念和西方“自由、性解放”的双重影响有关,此外也与我国在学校性教育上的薄弱、大众媒体宣传的不适当等有关。
(四)报复反应的原因剖析
报复反应形成的主要原因与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缺失有关,一是恋爱道德责任缺失,一方因另一方玩弄感情、不负责任而对其产生报复心理;二是对自己、对父母、对朋友、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缺失,遭受恋爱挫折时丧失理智,不顾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走向极端,不惜以任何代价报复对方,造成无法挽回后果。
五、矫治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策略思考
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矫治,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心理学相关原理,针对当代大学生恋爱挫折心理的现状及其原因剖析,可以采取以下矫治策略。
(一)矫正认知法:正确的“看”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在其极具影响力的“情绪ABC理论”中强调,情绪与不良行为(C)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A)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即信念(B)造成的[4]。所以,对于有自卑反应的大学生而言首先应当学会发现自己的优势,挖掘自己能吸引他人的闪光点,正确的评价自己;其次要学会辩证地思考问题,看到事物的两面性。要学会从多个角度客观的分析感情受挫的原因,不要片面的采取内归隐模式。恋爱出现问题双方都有责任,主要问题可能并非在自己身上,一味的自责、自卑显然是不恰当的。
(二)焦虑排除法:树立信心,在与异性交往中坚持“双不”原则
焦虑反应主体要重新树立起对未来的信心,大胆地去与异性同学交往,积极参加有异性同学的集体活动和娱乐活动,去发现自己所欣赏的异性同学。在寻求爱情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上的用心、又要顺应自然。同时在与异性的交往中要坚持“双不”原则,一要勇于说“不”,二要学会“不”自作多情,以免对自身及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三)心理固着消除法:转变观念,优化大学生对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
对于回避反应的主体矫治的重点在于优化其对婚恋与性科学知识的认知和对社会的认知,要学会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才、恋爱与身心健康、恋爱与人格塑造等方面的关系,增强对性生理、性心理、性社会等方面的健康知识的科学认识。转变不合理的传统观念,勇于面对现实,同时积极参加恋爱心理方面的咨询服务,在咨询的过程中恰当宣泄情绪、矫正认知、锻炼行为,以免难以自拔而走向极端。
(四)情绪宣泄法:释放自己、发泄情绪
合理适度的采用宣泄法,有利于大学生理智状态的恢复,遭遇恋爱挫折后不能把自己的悲伤、烦恼、怨恨过分压抑,否则将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问题。情绪宣泄法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身体宣泄,-如采取痛哭、喝酒、或到无人处大叫等方式来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心理的平衡、理智状态的恢复;二是心理宣泄,如通过找人倾诉,跟朋友写信等方式使受挫者感受到他人的同情、理解和劝慰,使其心胸开阔、冷静对待,达到心理的平衡;若其不愿意或者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也可采取写日记的方式让情绪在笔端得到发泄。
当然,宣泄应坚持适当与湿度的原则,无休止地宣泄,不仅不能减轻痛苦,反而会使自己长时间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之中,最终将不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五)注意力转移法:转移注意、忘记痛苦,确立新的理想追求
积极恰当的采取注意力转移法。可以帮助受挫者摆脱悲伤绝望的心情。有意识地将注意力从消极不良的情绪状态转移到其他事物上去。恋爱受挫的感情创伤是非常痛苦的并且在人们心中的印记通常具有触发性,当受挫者将要陷入愤怒烦恼、悲伤绝望的情绪状态时,可以去看一场电影,踢一场足球,与朋友逛街,玩网络游戏或去做其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忘记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烦恼。
心理学认为:当保持记忆的条件暂时不存在,或被另一种现象干扰时,就会造成人们对某种事物的遗忘。这样不使受挫者精神上得到了补偿,而且可以开阔生活的视野, 产生新的理想和追求。
(六)痛苦升华法:化痛苦为力量
痛苦升华法试图引导受挫者将痛苦化为力量,促进自己“升华”。大学生应该把恋爱挫折当作人生的一段经历,遭遇过恋爱挫折的同学更能对人生加深一层认识。获得爱情是重要的,但人生不只有爱情,还有事业、亲情和友情。例如歌德感情受挫后并没有深深陷入痛苦之中,而是把自己的爱情经历作为创作的素材,写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把痛苦化为动力,集中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对摆脱其因恋爱挫折而带来的痛苦以及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http://www.sina.com.cn2005-03-29,14:48人民网.
〔2〕马志国.彻底粉碎心中的焦虑[J].大众心理学,2009(10):8-10.
〔3〕郭念锋.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4〕许斌,唐柏林.心灵的自我保健——艾利斯ABC理论对大学生个体情绪调控系统构建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9(2):28-30.
(责任编辑 张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