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妙理于“十美”之外

来源 :书画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mu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提出了魏碑有“十美”:“一日魄力雄强,二日气象浑穆,三日笔法跳跃,四日点画俊厚,五日意态奇异,六日精神飞动,七日兴趣酣足,八日骨法洞达,九日结构天成,十日血肉丰美。”魏碑“十美”说,堪比诗歌美学上司空图的“二十四品”。时代总是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攀升,有作为的书法家不会囿于既定的命题,总是在不断向新的领域拓展。朱志刚的魏碑书法,以古为基,以今为用,从传统经典走向现代生活,在遵循“十美”的前提下,通过细腻化、诗意化、时尚化,赋予魏碑当代的人文情怀,一步一步地确立了清刚朗润的主导风格和审美范式,成为碑学领域新的时尚。
  朱志刚对魏碑进行了由自发到自觉的细腻化“润色”。不可否认,魏碑除了具备“十美”,同时也还有粗糙、狞厉、简陋甚至刻工水平低劣的等缺点。同样师法龙门造像,清代李文田功力不可谓不深,但是格调、境界就是不如赵之谦,其原因就在于李文田太过注重面貌的袭取,他写的魏碑更像是刻出來的;而赵之谦则用帖学的优势来消除魏碑中粗糙狞厉的消极元素,他的魏碑有着浓郁的书写意味。志刚学习魏碑,没有亦步亦趋、生搬硬套,与其说他把魏碑当做老师,不如说他把魏碑当做原材料,然后按照自己的审美思维进行再加工。魏碑中猛厉的笔势、雄强的笔力、锐化的冲突,都在他笔下变得缓和起来。一路走来,我们可以看出,志刚对魏碑消化、转化得很成功。他果断地摒弃了通过颤笔体现魏碑骨力和金石气的低层面的做法,通过“一波三折”式流畅的书写,优美地再现魏碑大起大落的用笔方法。在魏碑点画的斑驳感方面,志刚的笔下也时有表达,不过他的表达方式是那么的温文尔雅,他以适度的提按、驻笔、断笔以及中锋、侧锋转换痕迹的袒露,来表达出斑驳的意味,而不是简单地用枯笔、渴墨来试图再现。因此,志刚魏碑书法的金石气是通过墨韵来传达的,这直接来源于他细腻的气质,得力于他对魏碑深入细致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将魏碑写得别开生面。
  从美学角度来看,朱志刚对魏碑的成功改造,离不开诗意化的书写。与传统的魏碑相比,志刚的魏碑书法更具抒情性。抒情性是诗歌艺术的核心,也是书法艺术的核心。魏碑作为从隶书向成熟型楷书过渡的书体,康有为所谓“十美”,大多缘于书体的不稳定性、笔法和结构的不成熟带来的稚拙感、长期风雨侵蚀造成的金石味,以及刻工造成的非书写性的方峻美和随意性空间,所以启功先生表明自己“半生师笔不师刀”。虽然也有少数因“师刀”而成功的书家,但更多的人被魏碑的外在美所蒙蔽,始终不得其真源。志刚则不然,他始终坚持书法要抒写创作个体的情感、情绪、精神、意志、意趣、感悟,让刀、笔俱为我用。因此,他以舒缓的笔势写出开张的体势,以细微的顿挫半含半露地展示力感,多数情况下,志刚无意于交响乐的荡气回肠,而更倾心于一首绝句般的浅吟低唱。欣赏志刚的魏碑书法,使人如同聆听抒情小调,沉醉在春风里,身心澄静、舒适、惬意。与此相关联的,志刚曾经问我学习文言文从何人手,我建议他先读小品文,我想,这与他的魏碑书法的审美趋向是一致的。
  表面上看,志刚是将带有浓厚民间色彩的魏碑文人化,实质上,他是以一名新时代书法家的立场对魏碑进行解构和重构,在此过程中,他对当下社会生活的思考起到了主导作用。于是乎,在点画上,志刚以清晰灵动代替传统魏碑的朴拙厚实;在结体上,志刚以疏朗代替传统魏碑的茂密;在布白上,志刚总是留下予人停驻并想象的流动空间,与传统魏碑的大书深刻,界格方严大异其趣。他成功地将魏碑从山崖、石窟、庙宇等处所中,移植到居室、茶楼、展厅乃至手机屏幕中,成为时尚的艺术消费品。
  当然,朱志刚的魏碑书法也并非美轮美奂,有些作品稍显文弱。志刚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近期师法《龙门二十品》尤其是《始平公造像》,他的大字魏碑已出现骨势雄强的倾向,并多出苍茫之笔。如何将这良好的倾向与清润灵动的固有优势相融合?我们期待着志刚再一次显露他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飞白书是东汉末年兴起的一种书体,它的产生反映了书法审美的心理需要和笔法演进的过程。唐宋时期,飞白书因过度地追求装饰趣味,违背了书法艺术的本质意义,最终导致了自身的衰落。而飞白为一种笔墨语言,因飞白书的兴起而产生,自书法上升至审美层面的思考时就一直成为历代书家们的追求,甚至以此作为审美的高标。本文以飞白书的式微现象到飞白语言的发展为脉络,分析飞白在书法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飞白;笔墨语
期刊
蔡显良博士作为广东高等书法教育的殿军人物,集学术与艺术于一身,是一位遍涉诸家、旁参九流的学者型书家。他在书法研究方面,学术视阈甚宽,上溯汉简,下逮明清之季的书学无不精研探赜。其曾撰有《从尹湾汉墓简牍中的隸书说起》一文,介绍了汉简的笔画波磔分明、笔势流畅的特点及其字形在隶变中的意义。  另外他在古人论书诗研究方面,宏辞博论,成果斐然。从唐宋诸家的诗赋中撷珠,掀示了古人精粹文笔所论及的学艺历程、从艺感
期刊
花鸟画的历史是辉煌的,成就也是引人注目的,但花鸟画发展到今天,它多少年来慢慢形成的固有模式和固定风格以及代代相传的固有题材不可避免地根植于人们的思想深处,影响了花鸟画的创新发展。许多花鸟画家由于主体精神的失落,而盲目地屈从于各种约定俗成的模式,只是在重复前人的题材和沿袭传统风格,而失去了超越自我、敢于创新的勇气。题材单调,风格雷同,作品很难体现出创新。因此,作为现代花鸟画家,我们必须寻找新的突破口
期刊
内容提要:从魏晋时期的“应目会心”“以形写神”,到明人的“贱形贵神”和清人的“写物之意”,虽然表述方式不尽相同,但对写生的要求大抵相近——“形神兼备”才是写生应该有的态度和高度。本文通过对魏晋以来历代画家对待写生的态度、他们所使用的写生方法,以及他们在写生方面所取得的成果的追溯,总结出花鸟画写生应当以万物为师,与自然相融,全身心投入,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才能写出生机独运、开创新法的观点。  
期刊
程十髪(1921年-2007年) 当代海派书画艺术大师,上海松江人。名潼,字十鬟。斋名曾用步鲸倦、不教一日闲过斋、三釜书屋、修竹远山倦、九松山庄等。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深受民间艺术影响。194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1942年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个人画展,1949年后从事美术普及工作,1952年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华东人民美术出版社)任刨作员,1956年每加上海中国画院的筹备工作,并担
期刊
书法是用汉字书写成文,文書相映、焕采升华的一门学问。书法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艺术修养,更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情与胸怀。刘军先生的书法,与其为人一样爽朗、潇洒,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是也。  刘军先生是河南人,生活在七朝古都的他家学深厚,其在诗、文、书、画方面颇有研究,尤其是书法创作方面。其自幼学书,根基坚实。近年来跟随书法家曹宝麟先生问学,书法功力更进一步,其书风潇洒坦荡,独树一帜。  刘军先生书法以帖派见
期刊
由于社会的文明进步和科技信息事业的发达,当代中国书坛在书法的物质材料以至表现形式上都获得了突破,书坛前所未有地呈现出多元化和丰富性。观念新颖、活动频繁、手法大胆以及参与人数众多,构成了当代中国书坛繁荣的表象。但冷静观察,我们却发现,在繁荣的背后,书坛缺乏底气,缺乏一种文化底蕴,缺乏那种足以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的书法天才,只见奇山突兀却不见巅峰。当代书坛在极力张扬书法的抒情性和个性化的同时,也造成了一
期刊
内容提要:空白在书法艺术中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对于草书艺术而言,空白造型更是不可或缺的艺术语言。除了笔墨语言,不同的草书风格也体现在不同的空白造型之美上。本文从以下四方面阐述了空白造型在草书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一、飞白和结体内的空白之美;二、结体间的空白之美;三、行间空白之美;四、四边空白和章法造型。  关键词:草书;飞白;结体空白;行间空白:四边空白;造型  古人称空白的处理为“布白”,“黑之量度
期刊
一个艺术家,总是在一定的时空存在,所以他一定会受到这个特定时空带给他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作者寻求个性语言与形成风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王保安,作为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山水画家,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长安画派的艺术传统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是艺术观念,还是在技法手段上都有来自这个地域的影响,但他似乎又与长安画派或是陕西画界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处于一种半游离状态,他的山水与陕西画家群体在面貌
期刊
王孔瑞的求索  魏云娜  吾途听友人言,方晓王孔瑞之名。孔瑞者,山东章丘人也,以书、画、印见长。品其画作,给人“结庐在入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之感,脑中浮现出高山云起,密林丛生,山林深处有屋舍三两间,翠意田园之境,如能与二三好友观书不语,执棋对饮,醉心其间,真乃吾心之所向。  于王孔瑞而言,先是以篆刻为其喜好,后又属意于书法与绘画,其三者皆颇有建树。虽三者表达形式不同,但三者都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