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幼教改革日新月异,主题墙饰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墙面创设,那么,到底应怎样创设主题墙饰,它又如何促进幼儿发展呢?主题墙饰还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认真探索的。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主题墙饰
环境创设通常被称为“隐性课程”,它是“无声的教材”。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较早提出了幼儿园“环境”问题,他认为环境是一种时机,为孩子提供了心理发展的条件,孩子的发展必须依靠他们与环境的交往,从而在交往中取得经验。我国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我们一定要帮助儿童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挥动双手,使幼儿能认识环境,以致创造环境。”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墙饰布置是首要的,他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时刻刻默默地关爱、教育着孩子们。
到底应该怎样创设主题墙饰,幼儿如何参与,怎样与之互动,它又如何促进孩子的发展呢?下面,就我班主题墙饰创设过程、探索过程,谈一谈我们对它的粗浅认识。
第一,抓住幼儿兴趣,共同确定这题
既然是主题墙饰,那么第一步就是主题的选定,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个适宜的主题,不但能让环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教育作用,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主题如何生成呢?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三钟形式:第一,根据幼儿兴趣,自发讨论生成;第二,抓住孩子兴趣点,教师引导生成;第三,结合活动内容或针对幼儿近期集中出现的问题预设生成。这三种形式,虽然幼儿参与的深度、广度不同,但有一共同点就是把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怕是教师预设的主题,也应首先考虑幼儿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
前一段时间,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挑食很严重,经常为做饭发愁。通过几天的观察,我们发现除了挑食外,幼儿在饮食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剩饭、不整理餐具、进餐时说话、边吃边玩等。我们决定从纠正孩子不爱吃菜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跟幼儿讲有关故事,然后介绍蔬菜的营养价值,逐渐引起幼儿关注,最后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蔬菜卡片,生成了又一主题墙饰《多吃蔬菜身体好》。
总之,主题的选定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灵活掌握。尤其小班孩子,一定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为主题。中大班选定主题的范围可广泛一些,但也应以孩子兴趣为出发点,既增长知识,又开阔视野,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第二,收集整理材料,共创主题墙饰
环境创设的意义不仅因为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在此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的互动效应。主题确定后就要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材料,整理作品这一过程是家园活动的过程,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他们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想法,按他们的意见进行墙面布置,必要时做一些简单的加工处理,更加艺术的展示幼儿的成果。
第三,合理创设墙饰的色彩和内容,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
我们知道,一个的个性形成与情绪变化和环境的心理发展。幼儿园时内外墙饰会对幼儿情绪乃至心理发展调节作用。如:颜色对人的情绪起调节作用。红色是人热情;蓝色使人宁静并富于幻想;绿色能使人新清开朗、富于生机和期望;而黑色、紫色使人感到紧张,压迫感油然而生。另外,颜色搭配不合理会使人感到不舒服。还有墙饰内容如有许多打斗画面,一是幼儿模仿,产生攻击性的负面影响。因此,幼儿园强势的内容,色彩,构图既要有科学性,还要考虑到各年龄幼儿的思维、生理等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良好个性和心理得到良好发展。
第四,发挥墙饰作用,充分体现互动
墙面布置完成后,应充分体现它的互动性,真正发挥教育功能。幼儿在自己创作的环境中,观察、交流、感知、操作,活动室的墙壁在孩子们的手中、眼睛中不停的“说话”,真正成为一位无声的老师,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如我班的主题墙饰《多吃蔬菜身体好》,下设小主题“今日菜谱”,每天都有小值日生更换菜谱,介绍菜名。这使幼儿不但认识了常见的各种蔬菜,还为幼儿提供了在众人面前单独表现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你吃完菜了吗?”这一小主题,设计成表格形状,每天吃饭时表现好的孩子就可以在自己的名字后贴上一颗老师用即时贴剪得小星星,它仿佛时刻在提醒这孩子“今天可要好好吃饭呀,要不就得不到小星星了”。它激励着幼儿把饭菜吃完,保证了每天营养成分的足够摄入。孩子们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愉快完成着老师的要求。主题墙饰默默发挥着它的教育潜能,一天天规范着幼儿行为,促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不管怎样,主题墙饰所追求的幼儿的参与性、互动性,是非常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我们要充分挖掘它的潜在教育价值,努力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主题墙饰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良师益友”。
[关键词]幼儿园;环境创设;主题墙饰
环境创设通常被称为“隐性课程”,它是“无声的教材”。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较早提出了幼儿园“环境”问题,他认为环境是一种时机,为孩子提供了心理发展的条件,孩子的发展必须依靠他们与环境的交往,从而在交往中取得经验。我国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我们一定要帮助儿童张开眼睛,打开耳朵,挥动双手,使幼儿能认识环境,以致创造环境。”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墙饰布置是首要的,他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时时刻刻默默地关爱、教育着孩子们。
到底应该怎样创设主题墙饰,幼儿如何参与,怎样与之互动,它又如何促进孩子的发展呢?下面,就我班主题墙饰创设过程、探索过程,谈一谈我们对它的粗浅认识。
第一,抓住幼儿兴趣,共同确定这题
既然是主题墙饰,那么第一步就是主题的选定,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一个适宜的主题,不但能让环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而且能更大程度地发挥它的教育作用,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主题如何生成呢?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研究,我们总结出以下三钟形式:第一,根据幼儿兴趣,自发讨论生成;第二,抓住孩子兴趣点,教师引导生成;第三,结合活动内容或针对幼儿近期集中出现的问题预设生成。这三种形式,虽然幼儿参与的深度、广度不同,但有一共同点就是把孩子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哪怕是教师预设的主题,也应首先考虑幼儿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
前一段时间,许多家长反映孩子在家挑食很严重,经常为做饭发愁。通过几天的观察,我们发现除了挑食外,幼儿在饮食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剩饭、不整理餐具、进餐时说话、边吃边玩等。我们决定从纠正孩子不爱吃菜入手,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首先跟幼儿讲有关故事,然后介绍蔬菜的营养价值,逐渐引起幼儿关注,最后发动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蔬菜卡片,生成了又一主题墙饰《多吃蔬菜身体好》。
总之,主题的选定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求教师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实际发展水平灵活掌握。尤其小班孩子,一定要选择幼儿感兴趣的、熟悉的事物为主题。中大班选定主题的范围可广泛一些,但也应以孩子兴趣为出发点,既增长知识,又开阔视野,最终达到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第二,收集整理材料,共创主题墙饰
环境创设的意义不仅因为它是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在此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的互动效应。主题确定后就要教师、家长、幼儿共同收集材料,整理作品这一过程是家园活动的过程,也是幼儿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要调动幼儿的积极性,给他们提供更宽广的空间。充分尊重孩子们的想法,按他们的意见进行墙面布置,必要时做一些简单的加工处理,更加艺术的展示幼儿的成果。
第三,合理创设墙饰的色彩和内容,促进幼儿的心理发展
我们知道,一个的个性形成与情绪变化和环境的心理发展。幼儿园时内外墙饰会对幼儿情绪乃至心理发展调节作用。如:颜色对人的情绪起调节作用。红色是人热情;蓝色使人宁静并富于幻想;绿色能使人新清开朗、富于生机和期望;而黑色、紫色使人感到紧张,压迫感油然而生。另外,颜色搭配不合理会使人感到不舒服。还有墙饰内容如有许多打斗画面,一是幼儿模仿,产生攻击性的负面影响。因此,幼儿园强势的内容,色彩,构图既要有科学性,还要考虑到各年龄幼儿的思维、生理等发展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的良好个性和心理得到良好发展。
第四,发挥墙饰作用,充分体现互动
墙面布置完成后,应充分体现它的互动性,真正发挥教育功能。幼儿在自己创作的环境中,观察、交流、感知、操作,活动室的墙壁在孩子们的手中、眼睛中不停的“说话”,真正成为一位无声的老师,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得到教育。如我班的主题墙饰《多吃蔬菜身体好》,下设小主题“今日菜谱”,每天都有小值日生更换菜谱,介绍菜名。这使幼儿不但认识了常见的各种蔬菜,还为幼儿提供了在众人面前单独表现的机会,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责任感。“你吃完菜了吗?”这一小主题,设计成表格形状,每天吃饭时表现好的孩子就可以在自己的名字后贴上一颗老师用即时贴剪得小星星,它仿佛时刻在提醒这孩子“今天可要好好吃饭呀,要不就得不到小星星了”。它激励着幼儿把饭菜吃完,保证了每天营养成分的足够摄入。孩子们在自主自愿的情况下,愉快完成着老师的要求。主题墙饰默默发挥着它的教育潜能,一天天规范着幼儿行为,促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不管怎样,主题墙饰所追求的幼儿的参与性、互动性,是非常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我们要充分挖掘它的潜在教育价值,努力解决在实践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让主题墙饰真正成为促进幼儿发展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