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庆”最初的含意
严格来讲,古代是没有“国庆”这一节日的。何谓国庆?国家成立XX年,当然是普天同庆。
“国庆”,意为“国之庆典”, 指举国欢庆之事。那么,在古代,究竟哪些重大事件值得举国同庆呢?《晋书·武帝纪》:“遣使之始,未知国庆,但以书答之。”南朝宋鲍照《数诗》:“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这里“国庆”指正旦(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旦。唐朝司空图《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言:“翌日堰乃成,……徒令邑里交贺,合乐以迓之,流闻京师,中外以为国庆。”这里“国庆”则指堰成之后,舉国欢庆之事。前者为时令节日,后者则因事而庆,并无固定时间,但都与国家诞生并无关系。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国庆”,以庆典的时间是否固定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固定时间的,基本上是岁时或时令等国家庆典,主要有岁首正月朝会、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等,尤其是冬至,在古代很受重视。不难想象,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和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息息相关。而不固定的国之庆典,自然莫过于帝王的登基、大婚等重大事件了。
“千秋节”的诞生
早在西晋时期,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说:“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意思是国家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今天如果不跟老百姓分享,等明天国家遇到灾难,可能没人愿意站出来为皇帝分忧。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各代皇帝凡遇上登基、寿辰之类的大喜日子,都喜欢大赦天下,赏赐百官,普天同庆、朝野同欢。大家都尝到甜头,皇帝的宝座才稳当。一般还会举办盛大的宴会,歌舞戏曲表演等活动,这也算是“春晚”的鼻祖了吧。渐渐地这种做法成了惯例。
给皇帝过生日,最早始自唐朝,自唐太宗开始。唐太宗虽说是位对生日相当重视的君主,但他却因考虑到自己的诞生日即母亲的受难日而从未进行过大肆操办。但到了唐玄宗上任后,情况发生了改变。唐玄宗可是位“懂得生活”的文艺男。有大臣提议将唐玄宗的生日作为国家节日,取名“千秋节”,寓意千秋万代。唐玄宗自然是很喜欢这个创意的,于是便将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这天定为“千秋节”。
在生日这天,唐玄宗下令:“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也就是说唐朝的国庆节,全国放假三天,这一点跟当今类似。并在宫中张灯结彩,大摆筵席,邀群臣共同饮酒庆祝,整座皇宫灯火通明。在民间,百姓们把酒欢庆,热闹非凡,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唐会要》记载了庆祝“千秋节”的盛况:“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后赐宴设酺,亦会勤政楼。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北衙四军陈仗,列旗帜,被金甲……”“其时,金吾及四军兵士陈仗而立;太常设乐;教坊大陈山车、旱船、走索、丸剑、杂技、角抵、百戏,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马隆饰入场为戏。”庆祝仪式丰富多彩,场面壮观,参与人数之多,十分罕见。
在千秋节这天,妇女出门前都会在脸上画上各式图案以装饰,花样繁多:妆面内容以“斜红、面靥”为主;涂唇则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于是街头巷口的女子们都穿着亮丽的衣服出门游街,十分吸引眼球。
将与民同乐进行到底
千秋节盛行后不久,便改版升级,更名为“天长节”。唐朝的“铁杆粉丝”日本也是在这时漂洋过海把“天长节”带回了国,为明治天皇庆祝生日。
千秋节之所以如此盛行,有两个原因。一是它与中秋节挨得很近,二节合流更是热闹;二是自此之后帝王们纷纷效仿唐玄宗,将生日当节日过,于是自玄宗之后,便相继出现了多个“国庆节”,如:唐肃宗的地平节、唐敬宗的庆成节、唐武宗的庆阳节、唐宣宗的寿昌节、唐懿宗的延庆节等,甚至连末代皇帝唐昭宗、唐哀帝也设立了嘉会节和乾和节。
唐以后的五代也继承了这项“传统”,举国为皇帝庆生。与唐朝一样,宋朝也把皇帝的生日定为全国性的纪念节日。如宋太祖的二月二十六日“长春节”,宋太宗的十月十七日“寿宁节”,宋真宗的十二月二日“承天节”等等。别出心裁的是,北宋时的庆典还有数百名12岁左右儿童组成的“儿童方阵”,红紫银绿、色彩斑斓、锦袄宽衫、戴玉冠、裹巾头、舞剑器、执锦仗、捧宝盘、跨雕箭,扮夷来朝献宝,以此营造“国际影响”。
到了明清时,由“千秋节”演变成的“万寿节”更是得到加倍重视,与“元旦”“冬至”并称为三大节。这样将帝王的生日同节气,新年一样庆祝铭记的做法使“万寿节”更加庄严而神圣。国人向来对于“逢十”的寿辰格外重视,这点连康熙皇帝也不能免俗。他在六十岁诞辰这天,号令举国上下为自己的花甲大寿举行了盛大庆典。生日这天,在皇宫里专门搭建了彩棚和金殿来摆放寿礼。金殿里挂满了写着贺词的寿幛,戏台上上演着为皇帝祝寿的吉祥戏剧、赛马、比武,好一派祥和气息!待到圣上驾銮而来,臣民纷纷磕头祝寿,等待着太监们分发糕点,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君王乐,则百姓喜;举国欢腾,谓之国庆”。 街头也是热闹!戏剧表演、游行、踩高跷……艺人们异彩纷呈的表演,常常令人拍案叫绝,惊叹不已。
真正的国庆始于近代
古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的中国地大物博,却没能孕育出能够真正全国上下产生共鸣的“国庆”,而只是以“作秀”般的形式出现帝王的生日“派对节”,到后来换了无数个皇帝,也就换了无数次的“国庆”。
这些“国庆”,都只是帝王们的“私人Party”,客观来讲跟百姓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真正上升到国家诞生日高度的“国庆”,还得从民国算起。
而民国时期的“国庆”又是怎样的呢?许广平在写给鲁迅的信中曾有过这样一段叙述:“南方‘双十节’很热闹,家家放鞭炮,工会讲演,宣传革命,舞狮子,敲锣鼓,随处皆是。”所谓双十节即当时的“国庆”节,是为纪念辛亥年的武昌起义而设。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南方的“国庆”节非常热闹,然而北方的“国庆”节却与之大相径庭。在1927年北洋军阀被打倒之前的民国前十年,北方的“国庆”节十分冷清,每年的10月10日上至北洋政府,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没有人对这一天有过多的在意。因为当时南北割据,南方被国民党管辖,北方被北洋军阀控制,而北洋军阀认为,武昌起义的胜利跟北洋系没有任何关联。若不是临街商店会在这一天挂出五色旗以示纪念,它也就仅仅如同一个普通的周末而已——机关休假一天,学校放假一天,全然不似南方的热闹。随之而来的军阀混战、内忧外患,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四分五裂,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更是无暇庆祝。
我们今天的“国庆”,就是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的10月1日,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节日。作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国庆节更延续了中华民族期盼和平、国泰民安、丰收祥和的民族精神。
现在,我们在享受着国庆长假的同时,更感受到国家的日益强大,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切身体会到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昌盛!国庆也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有了更深刻、更自豪的内涵意义。 又一个国庆节到了,相信各位都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该怎么安排这个美好的长假。那么不如让我们脑洞再开大一点,思绪再飞远一点,穿越回去,看看咱古人是如何欢度“国庆”的?
严格来讲,古代是没有“国庆”这一节日的。何谓国庆?国家成立XX年,当然是普天同庆。
“国庆”,意为“国之庆典”, 指举国欢庆之事。那么,在古代,究竟哪些重大事件值得举国同庆呢?《晋书·武帝纪》:“遣使之始,未知国庆,但以书答之。”南朝宋鲍照《数诗》:“三朝国庆毕,休沐还旧邦。”这里“国庆”指正旦(正月初一),也就是元旦。唐朝司空图《太原王公同州修堰记》言:“翌日堰乃成,……徒令邑里交贺,合乐以迓之,流闻京师,中外以为国庆。”这里“国庆”则指堰成之后,舉国欢庆之事。前者为时令节日,后者则因事而庆,并无固定时间,但都与国家诞生并无关系。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国庆”,以庆典的时间是否固定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固定时间的,基本上是岁时或时令等国家庆典,主要有岁首正月朝会、二至(冬至、夏至)、二分(春分、秋分)等,尤其是冬至,在古代很受重视。不难想象,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和我国古代农耕社会的生产息息相关。而不固定的国之庆典,自然莫过于帝王的登基、大婚等重大事件了。
“千秋节”的诞生
早在西晋时期,陆机在《五等诸侯论》中说:“国庆独飨其利,主忧莫与其害。”意思是国家有什么值得庆祝的事情,今天如果不跟老百姓分享,等明天国家遇到灾难,可能没人愿意站出来为皇帝分忧。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各代皇帝凡遇上登基、寿辰之类的大喜日子,都喜欢大赦天下,赏赐百官,普天同庆、朝野同欢。大家都尝到甜头,皇帝的宝座才稳当。一般还会举办盛大的宴会,歌舞戏曲表演等活动,这也算是“春晚”的鼻祖了吧。渐渐地这种做法成了惯例。
给皇帝过生日,最早始自唐朝,自唐太宗开始。唐太宗虽说是位对生日相当重视的君主,但他却因考虑到自己的诞生日即母亲的受难日而从未进行过大肆操办。但到了唐玄宗上任后,情况发生了改变。唐玄宗可是位“懂得生活”的文艺男。有大臣提议将唐玄宗的生日作为国家节日,取名“千秋节”,寓意千秋万代。唐玄宗自然是很喜欢这个创意的,于是便将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这天定为“千秋节”。
在生日这天,唐玄宗下令:“天下诸州咸令宴乐,休假三日。”也就是说唐朝的国庆节,全国放假三天,这一点跟当今类似。并在宫中张灯结彩,大摆筵席,邀群臣共同饮酒庆祝,整座皇宫灯火通明。在民间,百姓们把酒欢庆,热闹非凡,到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唐会要》记载了庆祝“千秋节”的盛况:“每千秋节,舞于勤政楼下,后赐宴设酺,亦会勤政楼。其日未明,金吾引驾骑,北衙四军陈仗,列旗帜,被金甲……”“其时,金吾及四军兵士陈仗而立;太常设乐;教坊大陈山车、旱船、走索、丸剑、杂技、角抵、百戏,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马隆饰入场为戏。”庆祝仪式丰富多彩,场面壮观,参与人数之多,十分罕见。
在千秋节这天,妇女出门前都会在脸上画上各式图案以装饰,花样繁多:妆面内容以“斜红、面靥”为主;涂唇则有“万金红、大红、内家圆”等。于是街头巷口的女子们都穿着亮丽的衣服出门游街,十分吸引眼球。
将与民同乐进行到底
千秋节盛行后不久,便改版升级,更名为“天长节”。唐朝的“铁杆粉丝”日本也是在这时漂洋过海把“天长节”带回了国,为明治天皇庆祝生日。
千秋节之所以如此盛行,有两个原因。一是它与中秋节挨得很近,二节合流更是热闹;二是自此之后帝王们纷纷效仿唐玄宗,将生日当节日过,于是自玄宗之后,便相继出现了多个“国庆节”,如:唐肃宗的地平节、唐敬宗的庆成节、唐武宗的庆阳节、唐宣宗的寿昌节、唐懿宗的延庆节等,甚至连末代皇帝唐昭宗、唐哀帝也设立了嘉会节和乾和节。
唐以后的五代也继承了这项“传统”,举国为皇帝庆生。与唐朝一样,宋朝也把皇帝的生日定为全国性的纪念节日。如宋太祖的二月二十六日“长春节”,宋太宗的十月十七日“寿宁节”,宋真宗的十二月二日“承天节”等等。别出心裁的是,北宋时的庆典还有数百名12岁左右儿童组成的“儿童方阵”,红紫银绿、色彩斑斓、锦袄宽衫、戴玉冠、裹巾头、舞剑器、执锦仗、捧宝盘、跨雕箭,扮夷来朝献宝,以此营造“国际影响”。
到了明清时,由“千秋节”演变成的“万寿节”更是得到加倍重视,与“元旦”“冬至”并称为三大节。这样将帝王的生日同节气,新年一样庆祝铭记的做法使“万寿节”更加庄严而神圣。国人向来对于“逢十”的寿辰格外重视,这点连康熙皇帝也不能免俗。他在六十岁诞辰这天,号令举国上下为自己的花甲大寿举行了盛大庆典。生日这天,在皇宫里专门搭建了彩棚和金殿来摆放寿礼。金殿里挂满了写着贺词的寿幛,戏台上上演着为皇帝祝寿的吉祥戏剧、赛马、比武,好一派祥和气息!待到圣上驾銮而来,臣民纷纷磕头祝寿,等待着太监们分发糕点,举国上下一片欢腾,“君王乐,则百姓喜;举国欢腾,谓之国庆”。 街头也是热闹!戏剧表演、游行、踩高跷……艺人们异彩纷呈的表演,常常令人拍案叫绝,惊叹不已。
真正的国庆始于近代
古语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古代的中国地大物博,却没能孕育出能够真正全国上下产生共鸣的“国庆”,而只是以“作秀”般的形式出现帝王的生日“派对节”,到后来换了无数个皇帝,也就换了无数次的“国庆”。
这些“国庆”,都只是帝王们的“私人Party”,客观来讲跟百姓是没有半毛钱关系的。真正上升到国家诞生日高度的“国庆”,还得从民国算起。
而民国时期的“国庆”又是怎样的呢?许广平在写给鲁迅的信中曾有过这样一段叙述:“南方‘双十节’很热闹,家家放鞭炮,工会讲演,宣传革命,舞狮子,敲锣鼓,随处皆是。”所谓双十节即当时的“国庆”节,是为纪念辛亥年的武昌起义而设。从信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南方的“国庆”节非常热闹,然而北方的“国庆”节却与之大相径庭。在1927年北洋军阀被打倒之前的民国前十年,北方的“国庆”节十分冷清,每年的10月10日上至北洋政府,下至黎民百姓,几乎没有人对这一天有过多的在意。因为当时南北割据,南方被国民党管辖,北方被北洋军阀控制,而北洋军阀认为,武昌起义的胜利跟北洋系没有任何关联。若不是临街商店会在这一天挂出五色旗以示纪念,它也就仅仅如同一个普通的周末而已——机关休假一天,学校放假一天,全然不似南方的热闹。随之而来的军阀混战、内忧外患,社会的动荡,国家的四分五裂,使得百姓苦不堪言,更是无暇庆祝。
我们今天的“国庆”,就是特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的10月1日,是一个划时代意义的节日。作为国家的法定节日,国庆节更延续了中华民族期盼和平、国泰民安、丰收祥和的民族精神。
现在,我们在享受着国庆长假的同时,更感受到国家的日益强大,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切身体会到国强则民强,国富则民富,国家昌盛则民族昌盛!国庆也在每个国人的心中有了更深刻、更自豪的内涵意义。 又一个国庆节到了,相信各位都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该怎么安排这个美好的长假。那么不如让我们脑洞再开大一点,思绪再飞远一点,穿越回去,看看咱古人是如何欢度“国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