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杉醇联合卡铂的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方案应用于Ⅲ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iegfiusbkufbakue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卡铂的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方案应用于Ⅲ期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中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前瞻性纳入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肿瘤外科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40例临床确诊为Ⅲ期AEG患者,其中男27例,女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至新辅助治疗组(20例)和直接手术组(20例)。病例入组标准为:(1)胃镜活组织检查确诊为AEG腺癌,且根据超声内镜及螺旋CT等确定分期为Ⅲ期;(2)体力评分≥70,年龄≤75岁;(3)无放化疗及手术禁忌证。剔除标准为:(1)自动退出或拒绝治疗;(2)发生化疗药物严重过敏反应;(3)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急性不可控的情况而无法继续治疗;(4)治疗期间发现肿瘤明显进展的患者。新辅助治疗组的术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方案为:采用TP方案化疗,紫杉醇80 mg/m2,卡铂药时曲线下面积(AUC)=1.5 mg·ml-1·min-1,每周1次(共9周);在第2周开始放疗,剂量为40 Gy/20 F/4周。两组手术方式均为贲门癌根治术(D2)。术后辅助化疗方案均为单药口服替吉奥。观察新辅助治疗组同步放化疗不良反应、新辅助治疗过程中患者进食状态的变化、新辅助治疗前后胃镜图像变化,依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新辅助治疗疗效;比较新辅助治疗组与直接手术组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

结果

新辅助治疗组中有1例患者在化疗7周后出现病灶处穿孔行急诊手术剔除本研究。19例完成新辅助放化疗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脱发和骨髓抑制,3~4级不良反应主要为脱发(8例,42.1%)、白细胞减少(3例,15.8%)及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15.8%)。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价: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3例,疾病稳定2例,无疾病进展病例;有效率89.5%(17/19),疾病控制率100%。新辅助治疗前16例患者进流食困难,3例患者仅能进流食,治疗12周后19例患者全部可正常进食。新辅助治疗后胃镜检查见贲门处溃疡趋于愈合,肿块消失可见新生正常黏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直接手术组比较,新辅助治疗组淋巴结阳性数较少[(4.9±3.6)枚比(8.8±2.8)枚,t=3.676,P=0.001],R0切除率更高[94.7%(18/19)比50.0%(10/20),P=0.003]。两组间清扫淋巴结数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9.1±2.5)枚比(18.6±7.0)枚,t=0.326,P=0.746]。两组均未出现术后死亡病例,直接手术组1例术后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新辅助治疗组术后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

结论

紫杉醇联合卡铂的新辅助同步放化疗方案可以提高Ⅲ期AEG患者的R0切除率,且并不增加手术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管状胃代食管术在儿童多种复杂性食管疾病的应用经验及术后近-中期效果。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入组标准:(1)食管烧伤段长段>2 cm、多段或广泛的食管瘢痕狭窄,并且烧伤后6个月左右。(2)食管肿瘤长径>2 cm,或考虑食管不能保留。(3)重度食管瘘,直径>2 cm或经过3次或以上修补仍复发。(4)长度>2 cm的食管软骨移位,或考虑切除病变食管后无法端端吻合。排除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
期刊
目的评估改良剂量的mFOLFOXIRI化疗方案(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伊立替康)治疗结直肠癌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方法对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收治的单独三药治疗或三药联合靶向治疗的312例经病理证实结直肠癌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病例研究。剔除此前接受过完整6个月的辅助治疗(或新辅助治疗)或姑息性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同时剔除一般状态差(ECOG评分标准>2)或2级神经病变
目的建立新辅助治疗大体组织反应的评级(TRG)体系并探讨其在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行新辅助化疗并行手术的30例cT3~4N0~3M0胃癌患者病例资料。将新辅助化疗后大体组织的水肿程度(0~Ⅲ级,依次为无明显水肿、轻度水肿、中度水肿、重度水肿)、手术过程中组织液渗出情况(0~Ⅲ级,依次为无明显渗出、轻度渗出、中度渗出、重
目的探讨不同宽度的管状胃对行Ivor-Lewis术后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心胸外科行Ivor-Lewis术式的188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资料。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年龄< 75岁且基础情况较好、无远处转移、术后1年随访资料完整的食管中-下段鳞状细胞癌患者。以术中裁剪成形的管状胃宽度作为分组依据,
目的探讨在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第8版分期和国际胃癌协会(IGCA)第4版分期标准下,术前CT区分Siewert 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cT3与cT4a分期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术后病理证实为pT3或pT4a期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CT影像资料。病例入组标准:(1)既往无胃部手术和放化疗、靶向治疗病史以及无CT增强扫描禁忌证;(2)CT显示胃腔充
目前,国际上对食管癌胸部淋巴结分组及清扫标准仍未达成共识,其清扫指征、入路、数目及范围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为此,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组织行业内专家,基于临床经验和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撰写了《食管癌根治术胸部淋巴结清扫中国专家共识(2017版)》。本文针对共识中食管癌手术入路和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问题进行解读。由于右胸入路手术切除率相对较高,且在淋巴结清扫站数和数量上具有优势,因此,笔者推
食管癌中较大比例为中下段食管癌,食管胃胸内吻合为中下段食管癌的最主要消化道重建方式。尽管食管癌消化道重建技术及器械在不断发展进步,手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仍然较高,包括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等。目前常见的食管胃胸内吻合方式包括了手工吻合和器械吻合。本研究回顾了有关不同的食管胃胸内吻合方式比较的国内外文献报道,从手术技术操作、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死率等方面对不同吻合方式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和比较。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变,肥胖及糖尿病人口数量显著增加。肥胖与糖尿病关系密切,两者相互影响。在1型糖尿病(T1DM)人群中,肥胖型T1DM患者罹患心血管疾病风险显著高于消瘦型T1DM,其心血管疾病致死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成为目前社会所面临的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然而,肥胖及糖尿病的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未能有效解决肥胖、糖尿病及其引起的一系列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