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视觉元素在阅读教学中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umin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这样解释文学的形象性:“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这种句了不够好,应该写成:“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了下来,在地下叮叮当当地跳着。”的确,文学是通过语言描绘形象的艺术。后一句的描写,让人在细节中感受到了动态的美,节奏(声音)的美,在头脑的屏幕上,清晰地闪现一个个画面的组合,有色彩、有声音、有情趣……这是语言文字的魅力所在。
  现在,作这样一个有趣的假设一我是导演,那么,根据这个“剧本”我会设计这样一组镜头:首先,镜头拉近那枚小银元,加一定的光线,银元亮亮闪闪的。然后,镜头跟着小银元滚动的身躯移动,直至滚到桌沿坠落,在地上叮叮当当地跳跃,镜头一直跟随,配上叮叮当当清脆的音响,节奏由慢到快,声音由重到轻。最后,镜头定格在逐渐停止了,跳动的小银元身上。其实,这一切也是作为读者的我,在阅读这句话的时候,内心产生的视觉,只不过我将内心的视觉形象转化为外在的语言表述出来。
  这里要提及两种不同形式的语言,即文学语言年电影语言。对于以语言为媒介塑造形象的文学作品而言,它依靠接受者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心理功能,将作品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内心的视觉想象,从而对作品进行间接的审美感知。而电影的产生,使人类在文字语言的基础上获得了一种新的语言 视听语言。著名导演亚历山大·阿斯特吕克这样指出:电影已逐渐成为一种语言。这个电影的新时代叫做“摄影机——笔”的时代。观众在接受感性、具体的视听形象的同时,了解电影的画外之音、言外之意,实现思想和情感的延伸。
  文本对读者、电影作品对观众都有一种召唤,同时,读者和观众的经验、理解能力等诸方面的不同,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或是对电影作品的感受有着千差万别。不同之处是读者的阅读是从抽象到形象,观众的阅读是城形象到抽象。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的阅读有的时候就像是在播放电影,将抽象的文字还原成生动的形象,这个过程带着鲜明的主体色彩,既是还原又是丰富创造的过程。由此,引发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是否能借助电影语言中的视觉元素,让文本立体起来,丰富起来,促进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阅读和理解。
  
  一、给心灵安装“镜头”,看到文字背后的景象
  
  美国电影理论家李·R·波布认为,所谓镜头,就是看见影像的“眼睛”。人的眼睛是一个镜头,或是许多镜头。镜头的处理有:景别、角度、运动等基本方式。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给心灵安装一个镜头,学生用这个特殊的“镜头”,去摄录文字描绘的形象,从而去品味义字蕴含的情感,因为每一个“镜头”的处理方式、选择的视角都不尽相同,所以,对文本的阅读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
  【案例1】《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片断
  当彭德怀下令开枪打死大黑骡子的时候,课文只有一句描写彭德怀的句子:“彭德怀背过脸去。”就是这一句,却是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语言。
  师:假如镜头定格在彭德怀那扭转过去的脸上,你看到怎样的神情?
  生:我看到他紧锁着双眉,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生:我看到他的表情非常痛苦,双眼还溢满了泪水。
  师:男儿有泪不轻弹,此刻彭老总的心里是充满了——
  生:不舍、愧疚、难受……
  师:镜头再摇动,你看到T彭德怀总司令怎样的体态?
  生:我看到他紧握着双拳,抑制着内心的痛苦。
  生:我看到他双手都在微微地颤抖。
  【案例2】《海伦·凯勒》教学片断
  师:假如要将海伦刻苦练习说话的情景拍成电影片断,你设计怎样的镜头?
  生: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海伦依然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练着说。清晨,人们都还在睡梦中,海伦已经伴着柔和的晨光,在花
  园里练习说话。
  生:我想设计这样一个镜头——只拍海伦的脸,把她全神贯注练习的神情拍下来,还要拍很长时间。
  生:我也是拍海伦专注的神情,同时还要将镜头移向墙上一只钟。用时钟上时间流逝来表现海伦刻苦地练习,忘了时间。
  这两个教学片断中,前一个教者采用了“摇镜头”的方式,引导学生看到文字背后的景象。后一个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运用了“特写镜头”,来表现人物细微的神态,同时运用了镜头组合,来强调突出海伦勤学苦练的主题,还创造性地运用带有象征性的物象一挂钟,表示时间的流逝。语言构筑的是一个无限大的想象空间,简单的话语背后连接着情和意,让学生用内视的镜头,再现和丰富语言形象,读出那文字背后的无限情感,通过语言描述内心视像,传达他们个性化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和精神世界得到共同的发展。
  
  二、给文本着上“色彩”,促进个性体悟的生成
  
  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色彩不仅能体现自然物的客观属性,还能唤起情绪,表达感情,传达意义,渲染气氛。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沉郁的灰色,使战争的残酷笼罩在每一个观众的心头。文本也有其特有的色彩,巧妙地用好文本的“色彩”,对提高文本的感染力,有很好的效果。
  在教学《生命桥》时,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老羚羊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年轻羚羊的新生命,它用自己的生命画出了一条弧线。那是多感人的画面,是何等的壮观,何等神圣的情啊!谁能上黑板画一画。当学生来到黑板挑选粉笔时,教者问:你准备用什么颜色来画这座生命桥呢?
  “我想用白色画,因为白色代表的是圣洁,白色象征着这座生命桥的神圣,这是老羚羊用生命换来的。”
  “我想用黄色,因为画色是金灿灿的,象征着老羚羊那金子般的心,他含己为人的精神像金子一样放射着光芒。”
  “我想用绿色,因为绿色代表着生命的颜色,代表着生机勃勃,老羚羊用生命做桥墩换来了年轻羚羊的生命。”
  “我觉得应该用红色,因为红色代表着一种非常壮烈的场面,老羚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小羚羊的生存。”
  “我觉得还是用白色,白色是最纯洁的,羚羊们没有拥挤,没有争夺,他们的心灵非常美好。”
  “我觉得应该用蓝色,因为蓝色是大海的颜色,它象征着宽广,象征着伟大的胸怀,羚羊们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我们人有时候都比不上。”
  连平时不愿举手的孩子都举起了手,显然,他们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这节课的感悟,用自己的方式,画出了一座五彩斑斓的最神圣、伟大的生命桥。
  在当代电影中,色彩开始成为一种象征符号,刻意传达情感或营造氛围。在以上的教学案例中,教者巧妙地将这一元素运用到阅读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阅读的感受,说出心中的色彩,为课文进行风格化的造型。这既是一个多元理解的过程,又是学生将阅读感受提升的过程。将色彩元素引入阅读教学,为文本“着色”,让阅读充满个性,让课堂流淌激情,促进学生对文本审美欣赏,个性解读,促进学生的表达,使得每一篇课文在学生的记忆中都有着动人的色彩。
  
  三、给课件恰当“构图”,增强文本丰富的意象
  
  构图,在电影的视觉元素中也十分重要。电影中的构图有别于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的构图,因为电影的意义不是通过单个画面来完成,而是要通过不断运动和变化的构图来完成。电影构图,说到底是安排画面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一个演员、一件道具放置在画面的不同位置,往往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或者能够产生出隐喻、象征的效果。
  在阅读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有点类似于电影语言中构图的作用。它也是通过运动、变化着的多幅画面,为学生的文本阅读描绘视觉形象。如果能够恰当地构图,设计与文本阅读贴合无缝却又独特的多媒体课件,会有助于学生文本阅读时入而化身其中,出而分析玩味。
  例如《枫桥夜泊》一课的教学,教者设计了一个长达三分钟的动画长镜头,画面中,看不见诗人,只看见船头在缓缓前行。夜色中,两岸的景物模模糊糊后退着,船头的那盏渔灯闪闪烁烁。远处的枫桥渐渐近了,最后小船停靠在了岸边。这个运动的构图在视觉上和心理上,都给学生带来了特殊的体验,诗人在哪儿?我即诗人。小船悠悠,情思绵长。
  再如六年级下册的《印度洋上生死夜》,是一个讲述责任与爱的故事,全文围绕皮埃尔面临生死抉择时的三次选择展开,为了大众,皮埃尔放弃了抢救妻子生命的机会,也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教者运用了旧照片式的黑白色夜晚海面的图片为背景,表现那惊心动魄的一夜,首先给人一种沉重、紧张的心理情绪,营造了灰暗,紧张的氛围。直到最后一刻,教师出示一首对英雄赞美的诗:有一种爱叫责任/有一种力量叫坚持/在无尽的黑暗中/分明有一盏灯/那是英雄精神的光芒/指引着每一个前行的人。灰暗的画面,逐渐明亮,观者的心也逐渐明亮,通过特殊的构图产生隐喻,让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得到彰显。
  阅读,是充满无限魅力的精神之旅。在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电影语言中视觉元素的感性、具体的特性,在抽象的文字符号和学生丰富的内心世界之间架起一座通道,让文本的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的精神魅力成为学生“旅途”中看到的最美风景!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