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娱乐场所内人员密集,用电设备多,火灾危险大,极易发生火灾事故;只有加强管理,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电气火灾的发生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的遏制。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电气火灾原因;对策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城乡歌舞厅、影剧院、娱乐城等公共娱乐场所不断增多,而这些场所在建筑装修装潢过程中多数只注重环境优雅、品位高档、温馨舒适,往往忽视对电器线路和设备的规范安装使用,而在近年诸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中,多数都将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应急照明及灭火器材设备作为重点,加之电气线路设备的隐患检查技术性高、难度大,以至因电气短路、过载、电器设备使用管理不当而引发的火灾接连发生,给公民人身、国家公共财产、公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2、公共娱乐场所电气火灾原因
2.1、建筑违规设计施工违规操作。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有些娱乐场所在建筑设计施工装潢过程中,违规操作,有的甚至使用次品、伪劣电气线路设备,使该建筑造成先天隐患。
2.2、改变建筑使用性质。有的娱乐场所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改变使用性质后开业的。在对原建筑进行改造和装修过程中,经营者多是因陋就简,匆忙营业,对原有电气线路设备额定电流功率及性能不检测,盲目增加负载。
2.3、公共娱乐场所经营者转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公共娱乐场所多次易主,经营者对电气线路设备情况不熟悉,往往私拉乱接造成线路和设备过载、老化、接触不良和三相电流不平衡等,还有的临时线路环境复杂,受外力损坏,而漏电打火成灾。
2.4、电气设备使用管理不当。电气设备使用管理不当引起火灾在整个电气火灾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如电视机、VCD音响等设备长时期处于工作带电状态,通风条件差,容易发热漏电打火。电热器、大功率照明灯距可燃物较近都有可能造成电气火灾。
2.5、违章检修。由于娱乐场所人员复杂,素质也参差不齐,对电气设备管理使用不当,一旦出现故障,仓促维修,尤其是保险装置熔断,不找原因,先通电维持经营,久而久之,装置处氧化受损,电阻增大,电线发热老化。
2.6、线路漏电打火。在许多公共娱乐场所,大家对建筑电气线路因接地漏电引起的短路火灾认识不足。电气导线间短路瞬间电流增大,容易引起火灾。所谓短路火灾,大部分是接地短路起火,因为通常低压公用电网采用的TT系统(接地系统),在發生相线与套管或建筑物等短路时,往往因为产生电流小,不能使过流保护电器(熔断器、断路器)及时动作切断电源而引起打火或拉弧,而这种打火或拉弧如遇可燃物足以引起燃烧。
3、公共娱乐场所电气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3.1、把好源头关、严格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公共娱乐场所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电气安装和施工规程,电气线路应选择足够面积的铜芯导线,并积极推行“一相三线制、三相五线制”,吊顶及其他隐蔽线路敷设必须采用金属管保护。高温灯具和动力较大的电气设备线路应单独敷设,并采取隔热材料加以保护。插头、插座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采用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漏电、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
3.2、运用先进技术检测。使用现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定期对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测,是做好电气线路设备防火工作的有效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营者的转换,公共娱乐场所电气设备往往因各种不同原因,出现过载、发热、漏电等现象,可以运用先进的红外热像仪和超声波探测仪等技术手段,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热成像和接触不良放电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消除。
3.3、对电气设备加强管理。公共娱乐场所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把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重点,根据不同设备的性能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电视机音响等电气设备应置于通风干燥处,电热器与可燃物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等。对电气设备的维护要定点定人并且有严格的检查、奖惩措施,场所转包应如实向接手的经营者介绍所有的电气设备设置安装及性能运行情况,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3.4、加强对建筑电气漏电保护。在防漏电具体的技术措施上,可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装设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熔断器。也就是在一般熔断器内增加一零序电流互感器和一脱扣器,当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短路电流经大地或PE线而不经零序电流互感器返回电源,使互感器检测出回路剩余电流(也称漏电电流)由脱扣器使断路器动作切断电源,以达到安全用电之目的。自动开关应装在专用配电箱内,对脱扣器应定期检查,在使用1/4机械寿命时,应在转动部分加注润滑油以防操作失灵引起事故。发现自动开关触点表面有毛刺、金属颗粒等,应及时清除,如触头被磨损至原来厚度的1/3时,应更换或补焊,以保证良好的使用效能。
3.5、加强宣传,实行全民防火安全责任制。要想有效地控制电气火灾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可通过各种煤体宣传,举办技能培训班等多种方式,使大家认识到电气火灾的危害,提高公共娱乐场所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水平。对电工、电焊工及电气操作、运行、管理人员等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
3.6、加强消防监督,强化依法管理。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应对辖区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督促整改,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要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建档立案,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专家论证和分析原因,拟定整改方案,依法限期责任单位将隐患清除,对距离消防机构远,规模较小的公共娱乐场所,电气消防安全监督,可由公安派出所派专(兼)职消防民警,依照消防监督程序,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对因消防责任不落实违章操作造成的电气火灾,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发生一起,查处一起。另外可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专项治理,以杜绝因电气灾害引起的群死群伤和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电气设备是公共娱乐场所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主要动力能源,也是美化装饰、应急疏散乃至灭火救灾要发挥的主力军,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公共娱乐场所只要设计规范,建筑和装饰工程合格,做好电气设备火灾预防工作,就能极大地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南.建筑电气防火技术/实用消防安全丛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包显良.常见电气火灾隐患及消除[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刘鸿国.电气火灾预防检测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关键词】公共娱乐场所;电气火灾原因;对策
1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城乡歌舞厅、影剧院、娱乐城等公共娱乐场所不断增多,而这些场所在建筑装修装潢过程中多数只注重环境优雅、品位高档、温馨舒适,往往忽视对电器线路和设备的规范安装使用,而在近年诸多消防安全专项治理中,多数都将建筑耐火等级、防火分隔、安全疏散、应急照明及灭火器材设备作为重点,加之电气线路设备的隐患检查技术性高、难度大,以至因电气短路、过载、电器设备使用管理不当而引发的火灾接连发生,给公民人身、国家公共财产、公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国民经济发展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2、公共娱乐场所电气火灾原因
2.1、建筑违规设计施工违规操作。由于受社会不正之风影响,有些娱乐场所在建筑设计施工装潢过程中,违规操作,有的甚至使用次品、伪劣电气线路设备,使该建筑造成先天隐患。
2.2、改变建筑使用性质。有的娱乐场所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改变使用性质后开业的。在对原建筑进行改造和装修过程中,经营者多是因陋就简,匆忙营业,对原有电气线路设备额定电流功率及性能不检测,盲目增加负载。
2.3、公共娱乐场所经营者转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各种原因,有的公共娱乐场所多次易主,经营者对电气线路设备情况不熟悉,往往私拉乱接造成线路和设备过载、老化、接触不良和三相电流不平衡等,还有的临时线路环境复杂,受外力损坏,而漏电打火成灾。
2.4、电气设备使用管理不当。电气设备使用管理不当引起火灾在整个电气火灾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如电视机、VCD音响等设备长时期处于工作带电状态,通风条件差,容易发热漏电打火。电热器、大功率照明灯距可燃物较近都有可能造成电气火灾。
2.5、违章检修。由于娱乐场所人员复杂,素质也参差不齐,对电气设备管理使用不当,一旦出现故障,仓促维修,尤其是保险装置熔断,不找原因,先通电维持经营,久而久之,装置处氧化受损,电阻增大,电线发热老化。
2.6、线路漏电打火。在许多公共娱乐场所,大家对建筑电气线路因接地漏电引起的短路火灾认识不足。电气导线间短路瞬间电流增大,容易引起火灾。所谓短路火灾,大部分是接地短路起火,因为通常低压公用电网采用的TT系统(接地系统),在發生相线与套管或建筑物等短路时,往往因为产生电流小,不能使过流保护电器(熔断器、断路器)及时动作切断电源而引起打火或拉弧,而这种打火或拉弧如遇可燃物足以引起燃烧。
3、公共娱乐场所电气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3.1、把好源头关、严格进行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公共娱乐场所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电气安装和施工规程,电气线路应选择足够面积的铜芯导线,并积极推行“一相三线制、三相五线制”,吊顶及其他隐蔽线路敷设必须采用金属管保护。高温灯具和动力较大的电气设备线路应单独敷设,并采取隔热材料加以保护。插头、插座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采用技术监督部门认可的漏电、短路、过负荷保护装置。
3.2、运用先进技术检测。使用现有先进的技术手段,定期对电气线路和设备进行检测,是做好电气线路设备防火工作的有效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营者的转换,公共娱乐场所电气设备往往因各种不同原因,出现过载、发热、漏电等现象,可以运用先进的红外热像仪和超声波探测仪等技术手段,定期对电气线路进行热成像和接触不良放电检测,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消除。
3.3、对电气设备加强管理。公共娱乐场所在经营管理中,必须把电气设备消防安全管理作为一个重点,根据不同设备的性能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对电视机音响等电气设备应置于通风干燥处,电热器与可燃物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等。对电气设备的维护要定点定人并且有严格的检查、奖惩措施,场所转包应如实向接手的经营者介绍所有的电气设备设置安装及性能运行情况,新职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
3.4、加强对建筑电气漏电保护。在防漏电具体的技术措施上,可在建筑物电源进线处装设带漏电保护功能的熔断器。也就是在一般熔断器内增加一零序电流互感器和一脱扣器,当发生接地短路时,接地短路电流经大地或PE线而不经零序电流互感器返回电源,使互感器检测出回路剩余电流(也称漏电电流)由脱扣器使断路器动作切断电源,以达到安全用电之目的。自动开关应装在专用配电箱内,对脱扣器应定期检查,在使用1/4机械寿命时,应在转动部分加注润滑油以防操作失灵引起事故。发现自动开关触点表面有毛刺、金属颗粒等,应及时清除,如触头被磨损至原来厚度的1/3时,应更换或补焊,以保证良好的使用效能。
3.5、加强宣传,实行全民防火安全责任制。要想有效地控制电气火灾宣传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可通过各种煤体宣传,举办技能培训班等多种方式,使大家认识到电气火灾的危害,提高公共娱乐场所电气设备的技术管理水平。对电工、电焊工及电气操作、运行、管理人员等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
3.6、加强消防监督,强化依法管理。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应对辖区公共娱乐场所存在的电气火灾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督促整改,对存在重大火灾隐患要依照有关规定及时建档立案,召开有关部门参加的专家论证和分析原因,拟定整改方案,依法限期责任单位将隐患清除,对距离消防机构远,规模较小的公共娱乐场所,电气消防安全监督,可由公安派出所派专(兼)职消防民警,依照消防监督程序,依法实施监督管理。对因消防责任不落实违章操作造成的电气火灾,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发生一起,查处一起。另外可根据需要适时开展专项治理,以杜绝因电气灾害引起的群死群伤和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
4、结束语
电气设备是公共娱乐场所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主要动力能源,也是美化装饰、应急疏散乃至灭火救灾要发挥的主力军,理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可以说公共娱乐场所只要设计规范,建筑和装饰工程合格,做好电气设备火灾预防工作,就能极大地遏制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南.建筑电气防火技术/实用消防安全丛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包显良.常见电气火灾隐患及消除[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刘鸿国.电气火灾预防检测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