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对田径课程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边缘化表现进行简要梳理,提出高校田径公共体育课边缘化的对策。
【关键词】田径;边缘化;高校
引言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的多元化发展及选项制的实施、“三自主”教学的实行,学生有权选择体育课的项目,由于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都安排同样的田径项目的重复学习,以及对田径运动的内涵及功能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仅仅从自己当前的兴趣出发来选择项目,而田径与球类、舞蹈等项目相比较,就显得枯燥且辛苦,所以很少有学生选择田径。当这种情况出现以后,许多高校为体现“以人为本”,片面地看待田径运动的枯燥、艰苦、学生学习难度大等特点,仅仅依据学生不喜欢田径这些表面现象,就对田径教学全面否定,在公共体育教学中不开设田径项目。正是基于此,本文选择高校田径公共体育课边缘化问题进行探讨。
1田径课程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边缘化表现
1.1“健康第一”导致“不安全”因素、体能要求高的田径竞技项目被取代
2002年教育部《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促进了学校体育界对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思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体育的发展。然而,改革深化过程中一些理论理念被严重歪曲,如学习“运动技术”就是进行“竞技体育训练”、要健康就要淡化技术、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等等,因而导致了体育的竞技精神被严重地轻视甚至被否定了,导致了以田径项目为代表的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竞技文化的缺失。一年一度校田径运动会上,昔日激动人心的比赛场景没有了。中长跑等项目对人体生理极限的挑战、大负荷的考验可以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而“健康、安全第一”犹如一座大山压制着体育对自由的追求,因而被诸如跳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身体素质考核项目取代了。
1.2选项制下,学生选课人数少取消田径课
田径必修、选修课逐渐压缩甚至取消。随着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深入人心,学校体育教学从多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具有明显竞技体育特征的田径运动逐渐被挤得无立身之地。其表现在:大部分高校的公共体育课似乎都有压缩甚至取消田径运动的教学趋向。对于普通高校开展田径必修课,教师和学生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学生认为田径运动是一切体育项目的基础,也是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安排一定教学时数的田径项目作为基礎课内容也是有必要的。随着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体育顺应发展,增加了一些时尚、社会化、娱乐性强的项目,致使选修田径项目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学校不便排课,进而将之取缔。很多高校田径选修课存在无人问津的现象。
2高校田径公共体育课边缘化的对策
2.1明确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理论制导着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反过来体育教学实践为体育理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明确指向的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犹如航海中指引前进的一盏明灯,技术健身教学论正如这明灯,让走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路上的学者教师看到目标和希翼,田径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发展道路上是否能持续存活下来更需要这样富有生命力的思想指引前进,只有不懈努力执着追求才有收获,有方向才一有目标才会去努力追求,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的运动技术传习活动,那么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就是在运动技术传习过程中能具体达到的目标,同时也要与学校体育目标相对接。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应是要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素养指的是以运动技术为基础的操作性知识水平以及实践成果。“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素养的提高,体现在体育课中便是运动技术的学练掌握,因而,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运动技术的传习,而这目标是能够实现,具有操作性意义的,就好比语文课教学,通过学习要认识哪些生字生词一样,是可以考评的。同时,从知识论和认识论的角度看,在体育教学课上从事运动技术这种操作形态的传习活动,与学校中其他多门文化课从事各种认知形态的知识的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二者之间只有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却决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根本上改变他人对体育教学的看法,提升体育教师地位,从而更好促进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
2.2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田径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
高校学校体育本身是很好的宣传平台,可以较好地使学生了解田径,参与田径,扩大田径运动的影响力,提高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利用大一普修课田径教学对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熏陶教育,要求教师秉承教师事业之兢兢业业精神,体育人主人翁态度,加强自身田径文化历史发展知识的了解,向学生全面介绍田径运动的价值作用在高校之功效等等,最主要通过田径运动的奥林匹克精神,引导学生对田径的热爱和积极参与;学校学校体育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纲要,在田径课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习有所得,切身感受田径运动的魅力。大力弘扬田径运动的竞技人文精神。借助行政力量,体育部可以组织学校各院系在体育节、田径运动会中张贴画报,介绍田各田径运动项目起源发展趣闻轶事代表人物等等。成立学校田径运动队或健身跑协会等增加影响力,鼓励教职工、学生积极参与。
2.3重视田径教学设计
在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中根据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怎样设计田径教学课呢?怎样才能更好地激活我们的田径课呢?我们的田径教学设计工作便至关重要了。诚然,体能类为主的田径项目在教学中,会因为学练的艰辛和挫折,会给人以枯燥单调,再加之田径项目的周期性特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化,从而使这一极具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不断失去魅力和地位,增加田径运动的乐趣,充分发挥田径的健身性,因而,以新的方法新的教学思路,增添些生气和活力,也能为教师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提供呼吸的空间。设计中依托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把握田径项目健身性、竞技性以及执行教学的教师完善教学。要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性,构建田径健身课程知识体系。同时也要挖掘田径项目的趣味性,增加娱乐性。
参考文献
[1]张贵敏.现代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张怀东.田径兴趣的培养与田径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科学教育,2005(1)
【关键词】田径;边缘化;高校
引言
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课的多元化发展及选项制的实施、“三自主”教学的实行,学生有权选择体育课的项目,由于从小学到大学,体育课都安排同样的田径项目的重复学习,以及对田径运动的内涵及功能认识不足,大多数学生仅仅从自己当前的兴趣出发来选择项目,而田径与球类、舞蹈等项目相比较,就显得枯燥且辛苦,所以很少有学生选择田径。当这种情况出现以后,许多高校为体现“以人为本”,片面地看待田径运动的枯燥、艰苦、学生学习难度大等特点,仅仅依据学生不喜欢田径这些表面现象,就对田径教学全面否定,在公共体育教学中不开设田径项目。正是基于此,本文选择高校田径公共体育课边缘化问题进行探讨。
1田径课程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中边缘化表现
1.1“健康第一”导致“不安全”因素、体能要求高的田径竞技项目被取代
2002年教育部《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改变了人们传统观念,促进了学校体育界对体育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思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体育的发展。然而,改革深化过程中一些理论理念被严重歪曲,如学习“运动技术”就是进行“竞技体育训练”、要健康就要淡化技术、教学内容过于“竞技化”等等,因而导致了体育的竞技精神被严重地轻视甚至被否定了,导致了以田径项目为代表的具有奥林匹克精神的竞技文化的缺失。一年一度校田径运动会上,昔日激动人心的比赛场景没有了。中长跑等项目对人体生理极限的挑战、大负荷的考验可以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而“健康、安全第一”犹如一座大山压制着体育对自由的追求,因而被诸如跳绳、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身体素质考核项目取代了。
1.2选项制下,学生选课人数少取消田径课
田径必修、选修课逐渐压缩甚至取消。随着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的深入人心,学校体育教学从多方面进行相应的改革,具有明显竞技体育特征的田径运动逐渐被挤得无立身之地。其表现在:大部分高校的公共体育课似乎都有压缩甚至取消田径运动的教学趋向。对于普通高校开展田径必修课,教师和学生的看法各不相同,但大多数学生认为田径运动是一切体育项目的基础,也是身体素质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安排一定教学时数的田径项目作为基礎课内容也是有必要的。随着素质教育在高校中的进一步发展,高校体育顺应发展,增加了一些时尚、社会化、娱乐性强的项目,致使选修田径项目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学校不便排课,进而将之取缔。很多高校田径选修课存在无人问津的现象。
2高校田径公共体育课边缘化的对策
2.1明确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及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教学理论制导着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反过来体育教学实践为体育理论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有明确指向的学校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犹如航海中指引前进的一盏明灯,技术健身教学论正如这明灯,让走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路上的学者教师看到目标和希翼,田径运动在我国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发展道路上是否能持续存活下来更需要这样富有生命力的思想指引前进,只有不懈努力执着追求才有收获,有方向才一有目标才会去努力追求,体育教学是在体育教师和学生之间展开的运动技术传习活动,那么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也就是在运动技术传习过程中能具体达到的目标,同时也要与学校体育目标相对接。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的基本目标应是要普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体育素养指的是以运动技术为基础的操作性知识水平以及实践成果。“学校体育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素养的提高,体现在体育课中便是运动技术的学练掌握,因而,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运动技术的传习,而这目标是能够实现,具有操作性意义的,就好比语文课教学,通过学习要认识哪些生字生词一样,是可以考评的。同时,从知识论和认识论的角度看,在体育教学课上从事运动技术这种操作形态的传习活动,与学校中其他多门文化课从事各种认知形态的知识的教学活动,在本质上是高度统一的,二者之间只有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差异,却决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从根本上改变他人对体育教学的看法,提升体育教师地位,从而更好促进学校体育的良性发展。
2.2加强宣传引导,强化田径运动在高校体育中的地位
高校学校体育本身是很好的宣传平台,可以较好地使学生了解田径,参与田径,扩大田径运动的影响力,提高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利用大一普修课田径教学对学生进行田径运动熏陶教育,要求教师秉承教师事业之兢兢业业精神,体育人主人翁态度,加强自身田径文化历史发展知识的了解,向学生全面介绍田径运动的价值作用在高校之功效等等,最主要通过田径运动的奥林匹克精神,引导学生对田径的热爱和积极参与;学校学校体育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纲要,在田径课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让学生习有所得,切身感受田径运动的魅力。大力弘扬田径运动的竞技人文精神。借助行政力量,体育部可以组织学校各院系在体育节、田径运动会中张贴画报,介绍田各田径运动项目起源发展趣闻轶事代表人物等等。成立学校田径运动队或健身跑协会等增加影响力,鼓励教职工、学生积极参与。
2.3重视田径教学设计
在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中根据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怎样设计田径教学课呢?怎样才能更好地激活我们的田径课呢?我们的田径教学设计工作便至关重要了。诚然,体能类为主的田径项目在教学中,会因为学练的艰辛和挫折,会给人以枯燥单调,再加之田径项目的周期性特点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化,从而使这一极具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不断失去魅力和地位,增加田径运动的乐趣,充分发挥田径的健身性,因而,以新的方法新的教学思路,增添些生气和活力,也能为教师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提供呼吸的空间。设计中依托体育教学指导思想,把握田径项目健身性、竞技性以及执行教学的教师完善教学。要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性,构建田径健身课程知识体系。同时也要挖掘田径项目的趣味性,增加娱乐性。
参考文献
[1]张贵敏.现代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2]张怀东.田径兴趣的培养与田径课程的教学改革[J].中国科学教育,2005(1)